崇祯霸道 第236节

  他能怎么办呢?

  这会儿除了辽东镇和蓟州镇,其他边镇到处都是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收买的奸细啊。

  甚至,辽东镇和蓟州镇都有不少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收买的奸细,只是因为孙传庭和卢象升掌控能力比较强,且二人手底下将领大多都是武举选拔出来的新科武进士,是故这些奸细才无隙可乘。

  或许可以考虑让孙传庭、卢象升乃至杨鹤、杨嗣昌带着大批武进士去总督宣大又或者陕西三边什么的,掌控其他边镇的武力。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必须将通敌卖国之贼收拾一番才行,如若不然,孙传庭、卢象升和杨鹤、杨嗣昌恐怕都会有危险。

  此时已是次日上午巳时许了,他批阅完奏折之后并未去海河造船厂,他正在等人呢。

  不一会儿,卢文炜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怎么样,内奸查的如何了?”

  这个怎么说呢?

  卢文炜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恕罪,蒲州三大豪族的姻亲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还查不清,八大皇商又好像在刻意隐瞒自己的姻亲关系乃至籍贯,更不好查,微臣尚未查探清楚。”

  朕也没说让你立马就查探清楚。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干脆道:“你都查到些什么,先跟朕说说。”

  这个就有点多了。

  卢文炜又想了想,这才细细解释道:“陛下,微臣是从明面上的蒲州三大豪族入手的。

  王崇古的子孙不多,其子王谦乃是万历五年进士,最终出任太仆寺少卿,专管马政的。

  其孙王之桢乃是武进士,万历年间官至锦衣卫指挥使。

  他还有另一个孙子王之采,乃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还有,其弟王崇雅只是个举人出身但却官至陕西行太仆寺少卿,也是专管马政的。

  关于王家的,微臣暂时就查到这么多了。

  张四维的子孙也不多,兄弟却有不少,微臣查到的就有张四端、张四教、张四事、张四象,这几个好像还都未在官场任职,而是在做生意。

  其中张四维的五弟张四象好像跟八大皇商有关,其原配就是介休范氏,兴隆号就是介休范氏开的,其原配范氏死了之后张四象好像又娶了祁县王氏。

  八大皇商里面有两个王氏,其中祁县王氏是张四象的续弦,而太谷王氏好像就是张四维的原配。

  张四维共有子嗣六个,其长子张甲征乃是万历十一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其次子张泰征乃是万历八年进士,官至陕西提刑按察使。

  其余诸子,张定征、张久征、张元征、张献征皆为出现在官场,微臣还在查。

  另他还有三个女儿,长女嫁与原内阁次辅马自强之子马糙,次女嫁与原山东提刑按察副使杨相之子杨煊,三女嫁与现内阁首辅韩爌。

  张四维之孙进入官场的好像就一个,也就是张甲征之子张辇,张辇乃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这会儿张辇已官至陕西提刑按察副使,张献忠攻入陕西之前杨鹤杨大人正押回京师受审,而侯恂又未赴任,他好像就借口整饬三边兵备跑去延绥镇了,是故,张献忠攻陷西安,陕西三司大半官员罹难,他却是一点事都没有。”

  这张四维之孙张辇跑去延绥镇了?

  朱觉闻言,忍不住问道:“张辇跑去延绥镇找的那些将领,你查过没?”

  呃,这个我怎么查?

  卢文炜小心道:“陛下,暗卫现如今都在山西,并未去陕西,张辇在延绥镇找的那些将领微臣还不知道。

  不过,微臣倒是查到了,张辇好像一直在陕西任职,他出任陕西提刑按察副使之前就是延绥知府,那时候正是延绥高迎祥和张献忠等造反之时。”

  陕西反贼四起的时候这家伙正好是延绥知府?

  这里面估计有很大的猫腻,皆因七十二路反王九成九都出自延绥!

  西北又不是延绥一地受灾,为什么七十二路反王九成九都出自延绥?

  这一下貌似有答案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这个张辇有很大的问题,你派暗卫去延绥镇好好查查这家伙。”

  卢文炜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接下来还有呢?

  朱觉干脆问道:“杨博的杨家呢,你查得怎么样了?”

  这杨家更难查啊。

  卢文炜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杨博的子孙太多了,着实有点难查,微臣还只是查到其在官场上的子孙和姻亲而已。

  杨博长子杨俊民乃是嘉靖四十一年进士,万历朝官至户部尚书,其次子杨俊士乃是万历三年进士,官至中都凤阳府推官,早夭,其四子杨俊卿乃是隆庆二年武状元,官至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也曾掌管锦衣卫。

  还有其孙杨元祥乃是万历十一年进士,一直在翰林院任职,其重孙杨世芳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这会儿还在翰林院任职。

  至于其姻亲那真多如牛毛,比如,原延绥巡抚冯舜渔,原陕西巡抚裴绅,原甘肃巡抚王轮等等,皆是其姻亲,现内阁首辅韩爌不但是张四维的女婿还是杨博的孙女婿。

  还有,八大皇商里面的榆次靳氏、介休田氏、祁县翟氏等好像都是杨家的姻亲,这些微臣还在查。”

  蒲州三大豪族权势真是大得吓人啊,光是内阁首辅就出了两个,整个山西和陕西那基本都是他们的天下。

  山西和陕西足有六个边镇啊,再加上宣府镇也都被他们给渗透成筛子了,这下如何是好呢?

  这帮通敌卖国之贼,看样子不能只杀一波,得杀好几波才行,如若不然,根本就杀不完。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你赶紧查,今年过完年之后朕就准备让云腾动手了,到时候云腾肯定会攻入蒲州、介休、榆次、太谷等地,你手底下暗卫可要把查到的内奸盯紧了。

  朕先让云腾杀一波看看效果,实在不行就让云腾反复不断地攻打,反复不断的杀,云腾若是杀不完,朕来杀。

  总之,不管杀多少波,这些通敌卖国之贼一定要清理干净,你可得事先分清楚了,若是还有利用价值的,能牵连到其他内奸的,那就先留着,若是没有价值了,那就直接让云腾手底下人杀了。”

  呃,还要杀几波啊?

  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怕是都要被灭族了。

  卢文炜闻言,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你手底下暗卫可有蒙元诸部出身的?”

  这又是什么意思?

  卢文炜想了想,这才小心道:“暗卫里面蒙元诸部出身的好像有,不过具体是哪些人,到底有多少,微臣都记不清了,这个微臣还得回去好好查阅一番才行。”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那你就把蒙元诸部出身的都挑出来,到时候让他们去塞外草原刺探消息。”

  哦,原来是要去塞外草原刺探消息。

  卢文炜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第324章 家贼难防北疆南洋(下)

  家贼着实难防。

  问题,朱觉还不能光防着家贼,大明也不能因为出了家贼那就停滞不前了。

  他还得收拾反贼和建奴,他还得争夺海外资源,这样大明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家贼的问题刚交待下去,他又开始考虑南洋的问题了。

  这会儿海河造船厂一千多艘楼船炮舰那都快建造好了,他们拿下南洋肯定是不成问题了。

  问题就是,拿下南洋之后怎么开发,又怎么让南洋的资源来反哺大明。

  若是拿下南洋之后一点利益都没有,那他可就赔大发了。

  这会儿他派去南洋的舰船那都多达数千艘了,光是战舰哪都有两千多艘,且楼船炮舰还占了大半,这些战舰那就得三十多万京营将士来操控啊。

  还有操控致远商船的水师将士,还有开发南洋的青壮和匠户,加起来那都五六十万了。

  这么大的投入若是不能赚取足够的利润,他都不知道会赔成什么样子。

  他可不能学永乐大帝,光派舰队去南洋转悠,一点钱不赚,那样迟早玩得自己玩不下去。

  次日一早辰时许,他早早便赶到了海河口外的港口码头。

  这时候都有上千艘楼船炮舰拉出来操练了,再加上原本南洋舰队的大型致远商船和中型威远战舰,整个港口那都快被巨舰给填满了,好不壮观。

  他举着望远镜看了好一阵,这才问道:“有贞,吕宋那边的田地开发得怎么样了?”

  啊!

  您不正看战舰操练吗,怎么突然间又问起田地的问题来了?

  朱有贞闻言,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吕宋的田地那是多得很,奈何,吕宋的人口却不是很多。

  这会儿整个吕宋好像都不到两百万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大明沿海迁徙过去的呢,再加上那边天气实在是太热了,种地着实有点种不动。

  杨大人那早早就命人把硝石制冰的设备和风扇给装得差不多了,奈何,那边白天实在太热,要想干点活那还只能起早贪黑才行,一天也干不了多长时间。

  这会儿吕宋那边开出来的地总共还不到两千万亩呢,不过,我们拉过去的硝石和磷矿很多,那边倒是不缺肥料,水稻亩产那也挺高的。

  末将过来的时候今年栽种的第一季水稻都已经丰收了,平均亩产那都在三石以上,光是这一季,那边就收获了六千多万石的粮食。”

  这么多的粮食不到两百万人肯定是吃不完的,哪怕那边的人使劲撑,男女老幼一天都吃四五斤米,一个月吃足一石,那也就能消耗两千多万石而已。

  更何况这还是一季的收成而已,那边最少都能种两季,种三季那都没问题。

  关键就是人口问题,没有足够的人手那边的地都种不完,更不要说开矿了。

  南洋可不小,哪怕不算东南半岛,那些倒也的面积加起来也差不多有大明一半大小了,若是算上中南半岛,那陆地面积就跟大明两京十三省差不多大。

  整个大明的人口少说都有上亿了,吕宋怎么才一百多万不到两百万人呢?

  朱觉想了想,随即又问道:“渤泥国和爪哇国呢,人口多不多?”

  那地方以前真能热死人,人口怎么可能多啊。

  朱有贞小心道:“陛下,渤泥国和爪哇国人口好像都只有一百多万不到两百万,且还有很多是大明沿海迁徙过去的。”

  这意思南洋中间这大片岛屿上最多也就五六百万人口?

  如此广袤的区域,五六百万人口肯定开发不起来。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渤泥国那边矿藏开发的如何了?”

  这矿藏也得有人去挖啊。

  朱有贞小心道:“陛下,杨大人派人去勘探过了,渤泥国不但有金矿,还有煤矿和铁矿。

  不过,那边的青壮实在是太少了,且他们还得种粮食吃,是故,能拉去开矿的青壮也不多。

  那边的煤矿和铁矿还都没开发起来,渤泥国的人还都想去挖金矿赚大钱,那边的金矿产量倒是上来了,这会儿每个月都差不多能产出十万两金子来了。”

  果然,没有足够的人手就连矿藏都开发不起来。

  他还答应人家渤泥国王把黄金产量提升到二十万两一个月呢,这会儿才达到一半。

  朱觉想了想,随即细细交待道:“你去跟文弱说,让他把吕宋多余的粮食都买下来,就按一两银子三石收购。

  这收购来的粮食你都准备拉去渤泥国和爪哇国,到时候直接赊给那边的平民百姓,按一两银子两石赊,让他们不用再靠自己种粮食来养活自己了。

  而后让文弱去征召那边的青壮开矿,金矿、煤矿、铁矿都要开发起来,铁矿直接在那边冶炼成生铁,渤泥国和爪哇国平民赊粮食的钱就从他们的工钱里扣。”

  爪哇国都还没打下来呢。

  朱有贞闻言,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末将明白。”

  这样还不行。

  朱觉细细想了想,又交待道:“你跟文弱说,让他在吕宋多建带冰冷风机的房舍,到时候朕会命熊文灿和杨鹤从东南五省和中原征召平民百姓去搞开发。

首节 上一节 236/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