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东将军?
袁逆为他请封的旨意,还在尚书台压着呢,这就迫不及待当上平东将军了?
狂悖!这些逆贼,到底还有没有把天子放在眼里!”
然而两人正在这里痛斥乐进,同时商量着怎么处理袁军同样射入营寨的劝降书信呢。
忽听人急报!
“杨奉将军献城降袁了。”
经过数次考验,已经对杨奉有所改观的徐晃当即怒斥。
“这不可能!
杨公何等忠义,岂会降袁,休要在此乱我军心。”
只听那来报之人苦口婆心,“将军,是真的,蒙县城头已经换上了袁字大旗,袁军已经入城了。
听闻杨奉将军是被黑山贼众头目裹挟逼迫,他们布下了鸿门宴,埋伏了五百刀斧手。
即便如此,杨奉将军都宁死不降,力战至最后一刻,杀死一众言降头目无奈被近万贼寇裹挟归降。”
徐晃闻言目眦欲裂,“杨公忠义,古今罕有!无奈贼寇势大,人心思变!
这些不晓忠义的黑山贼,竟害天子又失去一位忠心股肱之臣。”
曹纯对杨奉之事,倒没什么动容,杨奉忠心的是天子,又不是他家曹公。
不过事已至此,他忙劝徐晃。
“公明,杨公被裹挟投降,事已不可挽回。
眼下蒙城既丢,掎角之势已失,我等营寨又如何得保?
当速速撤军才是。”
徐晃一声长叹,此等道理,他又如何不知?
只是他奉天子诏令来援刘备,以保梁国,讨袁逆!
然而来时浩荡联军十三万众,何其势大?
现今穷途撤军,一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甚至连忠义如杨公者,都折在此地。
待回了朝堂,他又有何面目再见天子群臣?
不过眼下营中皆是曹兵,曹纯虽是在问他,但其已然下令士卒撤军,以保存曹家兵力。
他徐晃这个主帅究竟是否同意,显然也并不重要。
于是乎,在杨奉被黑山贼“裹挟”投降之时,徐晃也被曹军裹挟撤退,这对曾经的主臣,各自的命运就此不尽相同。
由于当初曹军听从杨奉建议,从城中撤出,于城外立寨之时,便是防备着有人里应外合,于城外能随时抽身,进退自如。
此时曹纯又极为果决撤退及时,是以袁军虽派人来追,无奈曹军是主动撤退,徐晃、曹纯皆调度有方。
袁军深夜之中看不真切,又恐沿途埋伏,是以在得了曹军留在营寨中的辎重粮草后,也未敢深追。
自此平东将军乐进抵达之后,几封书信射入城中,便教杨奉归降,徐晃、曹纯夜遁逃,靡费时日的蒙县战事彻底平定。
乐文谦平东将军之名,就此名声大噪。
眼下已彻底收服梁国各地,唯余始终被围困的梁国都城还在负隅顽抗。
当袁术领主力兵团再临梁国都城睢阳,城中人心早已在近来一波三折的外界消息中惶惶不可终日。
一开始他们听说朝廷发大军十三万来救,当即气势如虹,誓死坚守之心前所未有的坚定。
可没几天,就听闻十三万大军兵败,朝廷败兵困守蒙县,同样在等待支援。
就不怕没有希望,最怕的就是这种先给希望,随后失望的大起大落。
到现在连梁国都城之外的最后一座蒙县都已经失陷,朝廷援兵都已经连夜遁逃。
城中每一个人都在扪心自问,他们拼死坚守至今的坚持,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当平东将军的乐字大旗在城外飞扬,当杨奉出现在众人之前同袁逆谈笑风生,人心底的天平就此倾斜,一发不可挽回。
明明杨奉是代表朝廷来救援梁国,驰援他们的将领。
明明乐进是朝廷兵发颍川,要牵制逼迫袁逆撤军的主帅。
可现在呢?
连他们这样来救的援军都投降了,他们这些坚守的又还有什么能指望的呢?
援军无望,突围不能,唯有在城中等着粮尽灯枯,等死而已。
就此人心更易,未几,袁军攻城,誓死坚守至今的睢阳一鼓而破。
梁王刘坚率城中上下人等以礼来降,唯有简雍,独步城头,向南而望,高呼三声:
“玄德公!”
一跃而下,面南而死!
袁术见之叹曰:
“此追玄德之殊遇,欲报之义士也!
其主在南,发棺送往沛国。”
时人见此,皆称袁公以为“义”!
而当此间一系列发生的各种消息,一齐送往洛阳,及至曹操手中时,这位大汉丞相,只觉一阵头疼欲裂。
第161章 奉孝都承认了,文若你还有何话说?
在如段煨等地方势力,响应朝廷号召,及时拨乱反正下,讨伐李、郭已成大势所趋。
曹操携汉相之名,执天子剑以讨不臣,这段时日以来,大小战争数十起,可算攻破长安。
大体上剿灭了本就于天子东归洛阳事件中,历经消耗折损,势力大不如前的李、郭余孽,安稳了大汉东西两都。
接下来至于按部就班,一步步收服东都洛阳与西都长安周边腹心之地,恢复民生,重振汉室。
以关中三辅之地,洛阳京畿之地为腹心,携天子号令诸侯,发政令行之四海。
他年少时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理想,三兴大汉的大业,仿佛就在眼前。
不过,对于如今高居汉相,执掌朝纲的曹操来说,一个曹侯,真的还够吗?
也就在曹操收复长安,志得意满,凯旋回朝,这段时间以来被荀彧强行压下的噩耗便接踵而至。
“什么?纪灵一招败吕布,天下无双,实至名归?”
曹操眼神怪怪的打量荀彧,语气颇为古怪。
“文若戏言否?”
荀彧:“.”
主公您先别不信,这已经是我挑出来,觉得您最容易接受的消息了。
“绝非戏言,吕布只出手一招,便被纪灵伤了一手,此众人亲眼所见。
就连关羽关云长都为之叹曰:纪灵暗器运用之法,以致出神入化之境,令人防不胜防。
纪灵此人于暗器之道,恐怕真有独到之处,明公切不可小觑之。”
“哦~?竟连云长都如此称之?”
听见连关羽都这般推崇纪灵的暗器,曹操也不由深信几分。
实则对关羽来说,如果纪灵的暗器不厉害,那自己三合败给他,传出去成什么了?
正好这次吕布一时不察也吃了亏,正好把吕布一起脱下水来给自己证明?
事实证明,不是他关羽弱,而是纪灵的暗器出神入化,令人防不胜防,这不,吕布也中招了。
这边曹操对关羽的评语深信不疑,谓荀彧曰:
“文若放心,这纪灵厉害,我已深知,下次战场碰见,定教众将小心他的暗器。”
见曹操接受了这第一件事,荀彧这才欲言又止般叹了口气,继续为他娓娓道来。
“孙轻所部十余万黑山贼不听号令,入梁国后四散劫掠,为袁军分而歼之,逐个击破。
一日夜血战,伤亡惨重,孙轻率溃军万余,逃回蒙县。”
曹操不由色变,咬牙切齿。
“黑山贼寇,果真乌合之众,孙轻,无谋之辈,坏我大事?
十万人啊!
便是十万头猪一拥而上,也能撞得袁术头破血流!
他.竖子!鼠辈!误我大事,不相与谋!”
然而没等他气完,荀彧又道。
“匈奴左贤王浑突邪,率五千匈奴铁骑背水列阵,被袁术第一义子孙策,率骑兵击破,尽剿其首,于睢水河畔筑京观。
术曰:大汉内政,异族不得干涉,涉足汉地者,死!”
啊???
背水列阵?
曹操真要骂人了!
浑突邪你是人?带着骑兵背水列阵,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吗?你到底怎么当上的左贤王,你懂兵法吗?
好好好,匈奴人不看大汉兵书的是吧?那没事了!
“一帮子蛮夷,简直愚不可及!
等等,第一义子孙策?”
曹操气恼间闻言也为之一愣,袁术义子孙策自己又不是不知道,为何前面还要加个【第一】二字,文若此话可是隐含深意?
对此,荀彧并未解释,只是回以一个无奈而又耐人寻味的眼神,其意:大抵主公你继续听下去,就明白了。
“光禄勋徐晃,率四千步卒,轻敌冒进,正面相逢刚自匈奴左贤王处得胜而归的袁军骑兵,为其携大胜之势所破,徐晃仅以身免。”
“什么?这怎么可能!徐公明大将之才?在朝中于天子身侧对付我时,常如利剑在鞘,寒光隐而不发。
以他的能为,怎也会兵败至此?”
然而荀彧话语幽幽,一句句直戳曹操腹心。
“术于寿春立黄金台,穷极天下骄奢淫逸以养之,置千金于台上,买天下能者来降。
毛玠被俘降袁,已入黄金台,现被袁术奉为上宾。”
“这不可能!毛玠与我推心置腹,更早早便向我谏言,奉天子以令不臣诸事!
而今天子在手,号令诸侯之时,以他之耿耿忠心,也会投降乎?”
“事已至此,毛玠是否真心归降已不重要,重要者乃是此事流传天下后的人心思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