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15节

  “你二人此次擒获笮融、张英,收降其部,立有大功!

  我欲封蒋钦为讨逆校尉,为我操练水师,周泰为破虏校尉,为我亲军副统领,护卫左右。”

  “多谢主公!”

  蒋钦、周泰面有喜色,刚要道谢,袁术却笑着拦住他们。

  “不急着谢,你们这次的军功,我已记下,不久之后,我便要在军中正式推行秦时二十级军功制,届时以你等功劳,可封二级爵位:上造!

  假以时日,累功至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我将亲自上表天子,为你们请旨封侯。”

  什么!

  “袁公,此言当真?“

  二十级军功制!

  蒋钦、周泰此惊非小,他们本是江中水贼,此次听说袁术的讨贼檄文特来投奔,也不过是想换个官身,建功立业。

  可原本他们光知道要建功立业,却对建功立业并没什么实感,而此时袁术却把一条明晃晃的通天之阶摆在他们面前。

  现在起步已是二级上造,只要继续往上升,累功十九、二十级,就是封侯!

  恰恰他们两个水贼,别的本事没有,唯一擅长的,就是杀敌。

  见他二人直勾勾望向自己,眼底倒映着天侧炽热到近乎燃烧的红云,袁术立于红云下,向他们微微颔首。

  “君无戏言!”

  “愿为主公效死!”

  被军功爵刺激,他们两个水贼谁还在乎袁术话语里的僭越?

  蒋钦答应的还含蓄一些,周泰恨不得即刻就来场大战,好让他杀敌首级。

  “主公,我听说那会稽王朗、豫章华歆还未归降,泰请为先锋,先登破城。”

  “好,届时可就仰仗公奕、幼平为我平定江东。”

  安排了蒋钦、周泰二人,袁术抬眸看了下状似恭顺的孙策,笑吟吟吩咐。

  “伯符我儿,随我来吧,你母亲也许久没见你了。

  且此番你为我打下丹阳,立下好大功,我也该当好好~赏你。”

  听袁术提到吴夫人,孙策眉头一挑,他也有许久没见过母亲,何况眼下孙氏上下都落入袁术之手,他也迫切想去看看母亲及家人近况。

  至于说立功后的奖赏?本就是他和周瑜的谋划,只要不断立功封赏,就能提升在袁术这的权势地位,也唯有借此得到真正的信任与兵权,方才是脱身之机。

  如此想着,他道了声:“唯”,别过蒋钦、周泰,跟随往营外而去。

  “母亲!”

  及至丹阳城孙家临时居所,见袁术没有阻拦,孙策抢步进屋,见吴夫人没受什么委屈,这才行礼参拜,“策儿无能,累母亲受苦。”

  见到许久未见的孙策,吴夫人也颇为动容。

  “也没受什么苦,我听说你如今深得袁公看重,看在你的面上,他很照顾我们。”

  “大兄,我们听说您拜了袁公为义父?这是真的吗?”

  孙策闻声望去,见孙翊、孙匡、孙朗等弟弟们一脸仰慕望着他,当时便是心下一沉,不过袁术就在外面,他还是勉强挤出一抹笑意,微微颔首。

  “是这样的,袁公甚爱我。”

  “大兄,等我们长大了,也要为袁公建功立业,当他的义子。”

  “听说大兄你成了袁公义子,那些其他世家子弟,再也不敢瞧不起我们孙家。”

  “还记得以前大兄你拜访陆家,那个陆康还不肯见你,现在那些高高在上的江东世家,都得主动来拜访母亲。”

  听他们这些话语,孙策心底愈发苦涩,却还要笑意迎合,当他见到母舅吴景、堂兄孙贲似也为确认了此事而感到欣慰,他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有口难言。

  四世三公啊!

  当世第一世家!

  这个袁家义子的名份太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放着大汉第一世家的义子不做,非想着脱离出去白手起家,为眼下一穷二白的孙家亲手打出一份未来,这种事情一旦说出口,恐怕即便是家人也无法理解,而要怪罪自己吧?

  “大兄,在外面也别委屈了自己。”

  孙策闻声望去,迎上的正是一双仿佛看透人心的碧色眼眸,那眸光中没有其他族人因确认了他袁术义子身份的欣喜,沉静中深藏着那一抹担忧。

  “权,你放心,我这些年在外面过得很好。”

  孙策拍了拍他的肩膀,面上维持着与其他族人一般无二欣喜的笑。

  “我可是袁公义子,谁敢让我委屈?你们也要好好的,照顾好母亲,都要好好的,终有一日,我会带着你们把孙家越过越好,未来一定会好起来的!”

  孙权没多说什么,只深深看了他一眼,“万事小心。”

  孙策与家人久别重逢,弟弟们围聚着催促他讲述在外经历,吴夫人静静坐于一旁慈祥望着他们,吴景、孙贲站在稍远处,神色欣慰而复杂。

  然而,眼前家人团聚的温馨,顷刻间就随着一个人的到来支离破碎。

  一袭黑色大氅,刺绣金蟒翻腾!

  袁术缓步推门而入。

  ”吴夫人,我带策儿来看你了。”

  “袁公也来了?”

  吴夫人没好气的看了孙策一眼,“袁公来了你怎么不说?我们应当出去迎接才是。”

  说着,她赶忙带着孙家人出来迎上。

  似乎在被接来的这段时间,袁术没少来看望他们,如翊、匡、朗等,不仅不感到畏惧,反而十分熟络的上来见礼,袁术也笑吟吟的吩咐甲士将糕点礼品分发给他们。

  大抵是孙策被收为义子的缘故,袁术如今为人又颇为平易近人,因此孙家人与他如同自家人般谈笑间举止亲昵。

  即便如母舅吴景、堂兄孙贲这般领兵大将也热情的上来迎合,希望通过孙策义子的关系得蒙提拔。

  此情此景,却让一旁眼睁睁看着的孙策,双拳握紧,心底发寒。

  杀人最是无形刀!

  袁术此举不杀人,但却诛心。

  凭借孙策的义子关系,得蒙袁术深切看重,孙家人将拥有安稳的当下,前途远大光明。

  如果孙家与袁家绑定,成为袁术集团的既得利益者之一,如果没有压迫剥削,富贵就在眼前。

  他孙策又要怎么劝说这些坐拥美好未来的“家人”,抛下安稳的生活,跟他把头提在裤腰带上,冒着族灭的风险,造袁术的反,博一个前途未卜的孙家未来呢?

第22章 人人都曾是鸿鹄,人人都将为燕雀

  这是诛心!

  诛的就是孙家曾拼一腔血勇,追随孙坚博一份未来的雄心壮志!

  过去的孙家什么都没有,是以敢拼却性命不要,在孙坚的领导下,一生转战南北,博一份富贵。

  可如今呢?

  一切都因自己被收为义子而改变,袁术对孙家不再如从前高高在上,反而猥自枉屈,深切看重。

  当曾经追寻的富贵已经到手,谁还愿意追随他,为了鸿鹄远志拼上性命呢?

  他听闻:在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往往不惜赌上一切,可当富贵在手时,人又变得惜命起来。

  这是人有所改变了吗?只是人心易变。

  思绪翻飞间,孙策冷眼旁观袁术与孙家其乐融融,只觉手脚冰凉,远比寿春宫宴烛影斧声时还要深彻的绝望感,渐渐蔓延,将他淹没。

  人人都曾是鸿鹄,人人都将为燕雀?

  可他孙策,不甘心!

  或许母亲只希望他有安稳的未来,平安喜乐;或许弟弟们只想要稳定的富贵,衣食无忧。

  可总有一些志向,家人不会懂得,世人不被理解,所有人都认为你不会成功,可难道因此就要放弃了吗?

  他不会!

  因为他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儿子,他是江东小霸王,孙伯符!

  这一刻,孙策明白他心底最大的秘密,即便是亲人都将无法倾诉,唯一能理解他的,恐怕也唯有与他有着同样远大抱负,志同道合的周公瑾。

  “策儿,想什么呢?我同吴夫人为你定下一桩大事,还不过来?”

  孙策心神恍惚间闻声望去,却见袁术与吴夫人笑吟吟望着自己。

  “我儿今打下丹阳一郡,剿除刘繇余孽,当得厚赐。

  恰逢术有一女,年芳二八,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欲许配与你成婚,以作恩赏。”

  什么!

  孙策一下子回过神来,恍如晴天霹雳,刚要开口拒绝,却见母亲皱眉吩咐。

  “袁公嫁女,乃是看重你,到底是我孙家高攀,策儿还不谢恩?”

  不止是吴夫人,其他孙家人也都起哄催促,仿佛与四世三公袁家联姻的美好光景就在眼前。

  迎上那一双双殷切期许的眸光,孙策只觉一口闷气赌在胸口,这一声谢恩,却是怎么都开不了口。

  “无妨,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还谈什么谢不谢恩?

  伯符心气高,许是还想自寻良配,吴夫人好生劝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家联姻,岂能儿戏?

  策儿向来是个懂事的,我自劝他,袁公放心。”

  望着一家人如同得了泼天富贵,欢天喜地送走袁术,预感到接下来他们一句句“为了你好”的叮嘱劝说,孙策只觉仿若有一张大网将他缚住,越是挣脱,缠得越紧,难受得他几欲窒息。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真是好大的一张罗网!

  安排孙策之事,收服丹阳之兵,正当袁术又得一郡,江东其余各郡暗自戒备,心怀忧惧之际。

  他却并未急于挥师进兵,因为春耕到了。

  袁术整饬兵马,安抚广陵、吴郡、丹阳等地民心,优先农事,巩固根基。

  那副稳扎稳打,边种田边推进的架势,根本不给心怀鬼胎者丝毫机会。

  袁术先是兑现出征时的许诺,将缴获的钱粮物资按军功奖励士卒,又效仿秦时二十级军功爵在军中推行,为有功者封赏。

  纵使这些爵位仅在袁术势力之内通行,出去了其他诸侯可是不认,然面对诸如关内侯、彻侯等顶级封号,谁又能不为所动?

  即便你无动于衷,可眼见昨夜还是睡一个铺的兄弟,转头人立了功已是二级上造,得了封赏穿金配玉,你却仍是一介布衣,连一级的公士之位亦未触及,果真还能毫不在乎?

  凡事最忌攀比,尤忌阶级之分,更甚者乃上了不同的阶级后,便有不同档次的殊荣与封号。

  于是得了爵位的担心被反超,渴慕更高的爵位,无有爵位的更是刀在手,心在痒,恨不得速来几个敌军,让他砍砍首级!

  袁术此举就相当于在大汉服务器下,开了个私服。

首节 上一节 15/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