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31节

  “休要慌乱,列阵迎敌。

  来敌不过五千,不足为惧,诸君随我整军迎敌,顷刻破之。”

  袁军在他的引领指挥下,渐渐结成阵势,隐隐有将来犯之敌驱逐出去的架势。

  “将军,不能再等了。”

  “是啊,将军,友军冒死来救,我们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啊!”

  “昔日将军率领我等于城下列阵死战,尚且不惧,今日怎么要贪生怕死,眼睁睁看着友军覆灭吗?”

  听着耳畔士卒们一声声催促,眼见他们越发急迫焦虑的神色,李典叹了口气,知道拦不住了。

  要说当日逃至卞城城下,众人被自己杀死副将的气势所慑,又情知绝境之下,十死无生,被言辞鼓舞,倒也有了不惜死生,血战到底的气势。

  可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袁军当日没有直接攻城来战,却是将这股好不容易凝聚起来殊死一搏的气势泄了。

  再加上这段时间,乌泱泱两万袁军就在一箭之外,随时可能杀来的忧惧惊惶之下,唯一能鼓舞他们坚持站在此地的,便是那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援军了。

  眼下期待已久的援军终至,正是最后一搏换取生路的时候。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他若是继续拦着大家,等到这支援军被袁军击溃,众人守城的心气也便散了。

  因此即便心中仍存些许疑虑,觉得袁军是不是假做乱营,实则有诈,可稳妥了一辈子的李典,此时不得不赌一把,拼一次。

  心头计较已定,他当即迎着众人的目光,微微颔首。

  “援军已至,今当死战!

  杀!”

  言罢,他第一个提刀,就朝袁营大乱起火之处杀去,

  “随将军死战!

  大破袁营,就在今日!”

  “杀袁狗,报血仇!”

  “友军勿慌,我等来助。”

  顷刻间,众人在李典的率领下,冲入袁营,一路提着最后一口心气,拼死血战杀入大乱中心。

  果见一军约莫五千人,皆着鲁国衣甲,打一面【陈】字大旗。

  为首一员大将,似有万夫不当之勇一般,率众于袁营之中纵横来去,如入无人之境。

  只听他朗声而笑,仰天高呼。

  “鲁国陈彰在此!

  谁敢来战?”

  袁军似已经被他杀怕了,畏怯不敢近前。

  于是陈彰再喝!

  “鲁国陈彰在此!

  谁敢与我一战。”

  无人应答,无人敢战。

  “退又不退,战又不战!

  畏畏缩缩,意欲何为?”

  这一声拼尽了全力,似喊破了喉咙,叫破了音。

  此声势惊天,竟骇的那名前些天追了他们一路的白衣少年郎脸色煞白,坠下马来。

  袁军大乱!

  惊!!!

  见此情景,李典军上下无不骇异,对陈彰惊为天人!

  就连李典也不由讶然而叹,“吾常闻鲁国有上将陈彰,打遍鲁国无敌手,未尝一败。

  还道他不过小国上将,未曾见天下群雄,自称上将,徒引人发笑耳。

  未曾想竟是李某有眼不识天下英杰,陈彰所以打遍鲁国,非他不敌天下之人。

  而是鲁王从未出征,只有鲁国将领能与他一战。

  自天下大乱起纷争,前有吕布、关羽,后有雷簿、陈兰,再有纪灵、张勋,今又见鲁国陈彰。

  这天下英雄真如过江之鲫,不可小觑于人。”

  李典言罢,见真是陈彰率鲁国援军来了,疑虑尽去,便趁袁军为陈彰震慑大乱,赶忙引兵杀入。

  “陈将军,李典在此,赶来相助。”

  陈彰见他,也是眼前一亮,忙答之。

  “平西将军,陈某奉吾王之命,来此救援。”

  二人两相汇合,合兵一处,正要再杀袁军。

  不想似乎是因为先前那名白衣少年坠马昏厥,袁军兵权尽归乐进之手,原本松散杂乱的阵势陡然一变,军阵俨然。

  更借着此前所建之深沟营垒,似要将他们曹、鲁两军,合围于此营中。

  “不好!”

  李典见此,道了声,“遭”!

  “乐文谦带兵之能,果真非凡。

  若袁军先前为他统率,我等早死无葬身之地矣。”

  说着,他忙谓陈彰曰:

  “陈将军,眼下袁军合围,只有我方才杀来之处,尚有通路。

  今袁军势众,不若暂且随我同回卞城,据城而守,御敌于外。”

  李典本来还以为,像陈彰这等万军取首的勇猛人物,必如吕布一般傲世天下。

  或要多费一番口舌,未曾想陈彰倒是出乎意料的好说话。

  “彰奉王命来援,我王曾言,来此之后,大小事务悉听平西将军号令。

  将军既说入城而守,小将自当奉命。”

  说着,陈彰已跃马阵前,沿着李典的来时路杀去。

  “陈彰在此开道,将军随后而行。”

  这一刻,李典第一次见识到了,何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见陈彰一把大刀,劈金裂石,挡者睥睨,刀锋之下,袁军无不退避三舍,莫敢来战。

  有他在前开路,李典等人随后杀回去,竟比来时还容易。

  又因袁营大乱,陆逊坠马昏厥,乐进忙着整顿兵马,维持营内稳定,一时之间,根本没人顾得上来追杀他们。

  及至卞城城下。

  “鲁国陈彰在此,奉王命来援,县尉还不开城?”

  这县尉也是认得陈彰的,加上李典也在陈彰身侧,对他叫开城门的举动无有质疑,一时间哪疑有他?

  “援军至矣。

  援军至矣!”

  一时间,随着卞城这扇久闭关锁的城门打开,城上城下,被袁军困城兵威压抑了这么久的众人,无不掩涕。

  有这五千余人入城,又得李典、陈彰两员大将,卞城可高枕而无忧矣。

  大门轰隆隆的阖上,因为陈彰麾下鲁军人数最多,一经入城,他们十分自然的就接过城防重任,作为抵御袁军的主力。

  城墙之上,李典第一次来巡视这座他镇守了多日的城池,陈彰恭顺陪在身侧,对他这位平西将军,礼敬非常。

  “陈将军,以你之勇武,困居鲁国,屈才了。”

  李典似乎对他此番表现十分满意,故作提携之语。

  “我此番回鲁,正是丞相急召我回洛阳。

  待退了城外袁军,你便与我同行吧,随我回洛阳面见天子,丞相定会对你委以重任的。”

  然而闻听此言的陈彰,只在心底发笑。

  面见天子?委以重任?

  刺王杀驾,噬主之罪,鲁王宫之内,陈某已自绝于天下。

  真要是去了洛阳,天子第一件事,就是砍了陈某的脑袋。

  等了半晌,没听见想象之中陈彰感激涕零之语,李典诧异抬眸望去,便见一张猖狂至极的脸。

  “平西将军此番连诈四座城门,一纸求援破王都,可谓屡立奇功。

  此战破鲁,将军当居首功,有此泼天之功,将军若去洛阳,曹公岂能容你?

  还是随本将入寿春,汉王必委以重任,不使将军屈才。”

  什么!!!

  李典大惊,不可思议。

  什么求援破王都?什么屡立奇功?什么寿春汉王???

  自己只不过是在卞城下被围了几天,只是几天而已,怎么感觉这整个天下都陌生起来了?

  “陈将军,你”

  然而没等他反应,陈彰已抬手下令。

  “平西将军布局深远,今朝大计功成,回返寿春。

  彰尊将令,开城,迎王师!!!”

  李典:“!!!”

  竖子,定又是你在做局害我!

  他勃然色变,当即便也率军来战,然而他麾下不过八百,便是加上卞城守军也不过三千余人。

  反观陈彰带来鲁军,根本是有备而来,趁着众人都没反应过来之时,偷袭出手,便已杀伤数百人。

  加上城门大开,袁军源源不断涌入,卞城败亡之势,已经注定。

  “一朝不慎,竟遭小人算计至此。

  人心沦丧,有至于斯。”

  李典绝望,仰天悲呼。

首节 上一节 231/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