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54节

  明明是你们做局陷害,将刺杀之人安排在我身边做护卫,我若不帮其遮掩,又如何说的清!

  我若不.”

  然而没等他说完,袁三已然打断了他,冷声斥曰:

  “因为你做贼心虚!

  若非做贼心虚,何以帮忙遮掩?

  果真光明磊落,早将一切诉诸天子,又何以有今日!”

  “你”

  刘繇脸色苍白,指着袁三的手都在颤抖,几欲说不出话来。

  “贼喊捉贼,倒打一耙!

  当年真相分明不是这样,汝主就只会颠倒黑白不成?

  帮我告诉他,不要逼我,须知困兽犹斗,殊死一搏。

  逼急了,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不了与他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逼你又如何?”

  袁三冷冷逼视着他,咄咄逼人。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我告诉你,我家袁公等着呢!

  去呀,把一切都说出来!

  去告诉天下人,袁公早在几年前就亲手策划了刺杀天子的大案。

  当年天子之所以会落水,险死还生,都是因为袁公在幕后暗中谋划。

  你去说啊,怎么不动呢?是不敢动吗?”

  袁三说着,自己都笑出声来了。

  “我今日在太师府上也听闻你们流传出来的那个叫什么?

  对,袁公阴谋论来着。

  怎么了?按照你们的阴谋论,我家袁公亡汉之心不死,在暗中谋划这等欺君罔上的大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债多了不愁,你就算出去把刺杀天子之事说出来,也不过是阴谋论里再添一笔罢了。

  世人信不信你的不说,便是天下人都信你,对袁公又有什么影响呢?”

  见刘繇被自己说的讷讷无言,袁三笑着起身,抬手在这位一人之下的当朝太傅肩膀上重重拍了拍。

  “今时不同往日了,刘太傅。

  家主已称汉王,定新都,立新朝,天下若有不臣者,尽可一战,他在淮南等着。

  倒是你这位当朝太傅,帝党领袖,若是被朝臣士人知晓,参与了当年刺杀天子的大案。

  更与我家汉王沆瀣一气,乃是朝中最大的袁氏忠良。

  却不知到时候,我家汉王挡的住天下诸侯共击之,而刘太傅你挡不挡得住满朝文武党同伐异呢?”

  “我不是,我没有!

  我是忠于汉室的,我是大汉宗亲啊,我怎么会去刺杀天子呢?

  我.我只是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

  不是你做的?

  你是大汉忠良?

  别太天真了,太傅。

  既然我今天来了,你就别以为你的事还能藏的下去。

  当年之前,我敢说大汉九州再没有人能比袁公更能拿出来铁证如山,证明是他自己刺杀的天子。

  莫说这件事本就是家主所为,今有袁公阴谋论珠玉在前,便是强要说这事与他无关,我想也不会有人相信。

  而只要家主认下此事,那么当时恰好被送来长安,与天子同行出逃,更由袁一贴身护卫的太傅你,就绝脱不了罪!”

  袁三说一句就逼近一步,刘繇讷讷无言,竟无言以对,只得一步步后退。

  两年来日日夜夜午夜梦回,袁一自陡峭河岸上滚下,浑身浴血。

  李乐被杀时不敢置信望着自己,死不瞑目。

  天子从水中救起时虚弱的脸色惨白,面无人色。

  多年来担心事发,恐惧日生,而伴随自己的一幕幕噩梦景象,随着袁三的一句句责问,跃然眼前。

  堂堂太傅,帝党党魁,竟被一家臣,逼的不断后退,几无立锥之地。

  “好了,刘太傅,你也别太害怕了,只要你好好做事,将差事办好,我们也没理由将这事揭出来,让你难做不是吗?

  如今当年相关之人已被你清理干净,今后只要我们不站出来主动承认罪行,谁又会翻起这些陈年旧事呢?

  再者说,今为汉王办差,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都亭侯带来的功劳簿你也看见了吧?放心,只要是为家主做事,哪怕你身在汉营,也是同记功勋。

  届时若有天地更易,辞旧迎新的一日,手里握着几个泼天大功,刘太傅心里也有底气不是?

  时局至此,汉室倾颓已成定局,太傅当多为自己好生谋划才是。”

  “休要多言,我刘繇身为大汉宗亲,受先帝、陛下两朝恩遇,若不思报国,枉生为人!

  要我迫于威胁,与尔等同流合污,绝无可能!”

  刘繇眼底满怀杀意,几乎是咬着牙开口。

  如此一幕,就连袁三都愣怔片刻,暗忖这怎么和家主教的不一样?

  家主分明交代了,这刘繇是个贪生怕死之徒,此来洛阳,很好拿捏。

  怎么今日一幅仗义死节,慷慨忠烈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然而没等他多想,便见刘繇声音沙哑,似乎用尽了全身力气。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要我做什么?若是无伤大汉基业之事,我可帮你们这一次。

  此事过后,你我两清,我与你们也没有任何关系,下次再来必将尔打杀在府门之外!”

  袁三闻言笑了,面上很快浮现一个我懂的表情。

  “太傅说的没错,你身为大汉宗亲,与我等不共戴天,又岂会帮我们做事呢?

  放心,你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做完这次,我也再不会上门找你。”

  嘴上如此说着,他心底根本不以为意,使无有我袁三,自有袁五、袁六、袁七挨个找你?

  太傅,多天真呐!

  做了一次就想收手?不,你只会越陷越深,把柄越抓越大,“心甘情愿”做那袁氏忠良!

  入我家袁公掌中,从来命运不由人。

  如那扑入网中的蛾子,只会被蛛丝越缠越紧,执玺在手,天命如绳,又岂是人力能违?

  “好了,你此来究竟要做什么,就明说了吧。

  提前说好,若是刺王杀驾,有损大汉之事,绝无可能!”

  刘繇压抑着怒火,色厉内荏,沉声问之。

  早得了袁公交代的袁三,自不迟疑,将计划为之娓娓道来。

  “刘太傅,我接下来说的话,乃袁公得黄天所授之天机,你可记好了。

  以你太傅的身份,接下来可以合情合理,时常往天子处走动。

  待到时机合适,天子会撕衣袍暗作一密诏,咬破指尖,以血书之,其后令伏皇后缝于玉带之内藏之。

  是日也,天子当系此带以见太傅,谓汝曰:

  【昔年,太祖高皇帝斩白蛇起义,提三尺剑,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

  祖宗如此英雄,子孙却如此懦弱,岂不可叹!】

  随后他又会亲执汝手,感怀而叹:

  【朕想卿西都长安救驾之功,未尝少忘,无可为赐,今将锦袍玉带赠之。

  望卿衣朕此袍,系朕此带,常如在朕左右也。】”

  袁三一字一句,让刘繇记忆,待他逐句背下,继而言道。

  “这段对答,太傅千万记住,将来若有人问起,便以此答之。

  并言你随后归家,于夜深人静,将锦袍反复察看,并无一物。

  反复寻之无果,直到灯花偶然落于带上,烧着背衬,隐见血迹。

  这才急取刀拆开视之,乃天子血字密诏,教以除曹匡正。”

  刘繇:“.”

  听袁三如此一板一眼,一本正经将故事讲完,刘繇都惊了!

  他惊为天人呼之,“袁公果真神人乎?世之料事于先者,竟至于此?果真如此,天下九州,孰能敌之?”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不对。

  “不妥!不妥啊!

  今日朝会之后,陛下得刘表、刘备鼎力支持,反观曹操,一失丞相之位,二调曹仁之军外御于袁。

  如此时局,曹操如何还能挟持天子?此正当勠力同心,共抗汝主之时。

  陛下安能以衣带授我此诏?”

  刘繇的话说的很明白了,天子就算果真要授衣带诏,那也必是以除袁为要!

  今袁贼未除,天子也不再被挟持,何以授诏除曹耶?

  然而袁三神秘的笑了,声音莫测。

  “天子会授衣带诏除曹的,此为我主黄天应元显圣道君,所定下的批命!

  不信,刘太傅,请看这是何物?”

  刘繇将他神神秘秘取出之物拿来一观,只见其上以血为书,写道:

  【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为重。

  近日操贼弄权,欺压君父.】

  正是天子以血所书,除曹匡正之衣带诏也!

首节 上一节 254/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