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277节

  “公瑾哄我耶?”

  “哄你作甚?”

  周瑜白他一眼,将其中细节为他娓娓道来。

  “汉王为定凌烟阁之事,尝召瑜、亮、诩、干等人共商大计。

  你眼下所听闻之凌烟阁诸事,尚有我一分出力,试问我得消息,岂会慢于袁耀?

  此汉王谋划天下之计也!

  若只以凌烟阁星位诱之,或能使世家拿出一些浮财,但要他们为此伤筋动骨,则得不偿失。

  今则不然!

  世子之争,从龙之功,成王败寇,殊死一搏。

  今时今日,豫州世家扶袁耀,江东世家匡伯符,尽两州之人杰,尽入汉王彀中矣。

  只有这有进无退,赢家通吃,利益回报足以将他们所有之付出投资,一本万利的世子之争。

  才能让这些世家打破头,争出命!

  至于你我?

  不过是那位高高在上的道君王爷,操持天下的棋子罢了。

  吾尝闻孔明言汉王执棋生平仅见,闻庞统言汉王落子,不可言说。

  初时不明其意,我今观之,果真棋艺高绝,生平仅见,不可言说。

  世家追名逐利,取万民之财以自用,大汉四百载之人杰无数,尽一生之才,而不能止。

  今汉王不制世家,以名利驱之,取世家之财,以馈万民。

  此黄天太平之功,千秋万世之业也。”

  他说着,羽扇颓然,白衣落寞,与孙策四目相对,眼底是如出一辙的无奈。

  “生逢汉王,当治天下。

  伯符与我,又能如何?”

  “哈哈哈”

  孙策怆然大笑,“生逢汉王,此万民之幸,我之哀也。”

  当策党行动之后,大世家带动小世家,互相拉一把言说凌烟阁之事,渐渐的释放藏奴之事,已遍及江东各郡。

  短短时日之间,偌大之江东,竟为袁术治下扩增民众人口近三十万。

  这当然不是江东世家的极限,却是投靠孙策之世家子们的极限,毕竟这说到底也只是一场投资。

  然而仅仅是数日之间,增加人口三十万这数目已经足够吓人了。

  当这个消息送至寿春宫时,清坐蒲团与庞统对弈的道君王爷,投子认负,道了句:“善。”

  当日赏下三个泼天大功,供策党分食之。

  要知道泼天大功难得,淮南世家们又是施粥,又是置民的忙活半天,也不过是一众小功、中功不等。

  随着此事传至袁耀处,只听闻在书房得刘晔授课的他,当场砸碎了案上砚台,随即便闻房内戒尺抽打声不绝于耳。

  袁耀书房。

  衣袍上满身墨点的刘晔,又抽了袁耀几下手心,直抽的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才冷声问之。

  “公子,冷静了吗?”

  “老师!

  大好形势,一兮倾塌,耀儿如何冷静?

  他孙伯符,不过袁家下人,生而卑鄙,以亡父所遗之玉玺,窃得父亲之爱。

  他凭什么得父亲偏爱至此?又凭什么连那些江东世家也都要去帮他?

  明明我才是袁家嫡长子,明明此番裹挟一众世家,倾大势压来,他当成齑粉矣!

  坐视我袁家大业,为一外贼窃之,耀如何能服?

  死也不服!!!”

  他双眼通红,强硬伸着被戒尺抽打的有些颤抖的手,直挺挺站着,目光直视刘晔。

  刘晔长叹一声。

  “江东世家支持的不是袁策,只是不能眼睁睁坐视你身后的豫州世家坐大罢了。

  此间事,说是世子之争,实是两党之争,是世家之争。

  这天下事,说白了,终究还是世家事啊。”

  “那就让他们也出人!

  江东那些世家们,能给汉国增加三十万人口,咱们就加五十万!

  一百万!!!

  以我袁家之盛,就不信争不过他”

  然而没等他继续说下去,刘晔只淡淡一句话,就问的他哑口无言。

  “可是公子,这偌大袁家,他是你的吗?”

  袁耀怔然无声。

  良久他像是终于冷静下来,伸出小手,可怜巴巴的拉了拉刘晔衣袖。

  “老师,你会帮我的吧?”

  “袁家之事,皆在汉王,他为天下世家之首,生锦衣,享玉食,岂能纵你胡为,败坏自家根基?

  今只得由公子出马,尝试说服袁家亲近支持你之人,私放一些藏奴,我再去游说其余豫州世家,尽力而为。”

  袁耀闻言大喜,当即想到一人。

  “胤叔最爱我,我今求他,其必从之。”

  “如此甚好。”

  师徒二人计较已定,各自按计行事。

  翌日,寿春宫侍者来报:

  “袁胤求见。”

  随着一声钟磬声响,宫门大开。

  袁胤越重重宫门,步九层之阶,缓步入殿。

  “胤,参见大王”

  时隔多年,同样的寿春宫,同样的兄弟二人,那一声堂兄,已再难出口。

第281章 达则兼并天下!

  寿春宫殿灯火辉煌,袁胤伏跪地上,仰望那张云烟缭绕间熟悉又陌生的脸。

  “臣胤,参见大王!”

  “何事?”

  “耀儿他今日来寻我,言说释放袁家藏奴之事,小孩子见识浅薄,不敢来说与大王。

  胤寻思这也是于民有利,于国有功之事,若能为之,稍释一些藏奴,既不动我袁家根本,又能调动世家一道为国出力。

  特为此来寻王上,以请恩准。”

  袁胤俯身长拜,伏匐在地,等待着袁术决断。

  当时天真的袁耀还来求他私放一些藏奴,说什么:

  【以袁家之家底,父亲必不查觉,况且就算察觉了,也不定会因这点小事,就处置他们两个至亲。】

  可只有切身挨过袁术那脚的袁胤才知道,以他这位堂兄的性子,眼底哪容得半分情份?

  孙策和孙家活着有用,他就能让孙策成为袁策,待他比亲生儿子还亲。

  毛玠和杨奉死了有用,他就能杨奉陪着毛玠日夜凌迟,对他满口冤情视若无睹。

  莫说旁人,便连你袁耀身为亲子,都落得眼下处处受制于袁策的境地,又何况于胤这个所谓的堂弟呢?

  可毕竟身为袁耀党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他如今能做的,也唯有在汉王处多说些好话,看能否通融罢了。

  忐忑等待中,他终闻一声钟磬,有淡淡一字传来,曰:

  “可。”

  “谢王上天恩,臣告退。”

  袁胤执礼,面朝汉王,趋步而退。

  望着袁胤欢喜而退的身影,前来为他添茶的小乔,不由捂嘴而笑,

  “大王~瞧您把胤弟吓得。

  您若要释放袁家藏奴,以增户籍,何不亲力为之?

  莫说您动自家的产业,又挨不着旁人,便是真要那些世家一一照办。

  只一声令下,妾身看他们谁敢不从?”

  “小妹,你又调皮。”

  都没等袁术发话,正在研墨的大乔,就轻轻一弹指,敲在她额前。

  “胡言乱语说些什么呢?大王自有大王的思量,忘了我平日怎么教你的?

  莫谈国事。”

  “阿姊~”

  小乔我见犹怜的捂着额头,上来就拉袁术的衣袖。

  “大王你看,你出征不在的时候,阿姊她每天都是这么欺负我的。”

  大乔:“.”

  “好了。

  在我这谈些国事倒没什么,只别让旁人瞧了去。”

  见她姐妹玩闹,袁术也笑着帮小乔揉了揉额头,谓之曰:

  “一声令下,莫敢不从,这世间事,哪有这般容易?

  朕可以定下规矩,善待百姓者、释放人口者、返还土地者,可以得功绩,以利诱之。

  如此则是否实行,全凭世家自愿,不屑一顾者有之,而有需要者自为。

  但朕不仅仅是这荆、扬、豫三州百姓的汉王,更是袁家家主,天下世家执牛耳者。

首节 上一节 27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