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袁公为天下称道,以为贤!
这个名声甚至有愈演愈烈趋势。
到时候袁术贤名世所公认,孙策若背弃这样贤德的人,岂不是指定被天下人公认为白眼狼的小人行径,届时又哪里还有人会来追随他呢?
那张束缚他们的罗网还在缠紧,越勒越紧,窒息般的绝望感,令孙策叹息一声,也追随在袁术身后营救起百姓,周瑜则处理善后诸事,替袁术安置民生。
无论如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眼下静待天时,他们多博取些袁术的信任,总不会有错。
同样的场景,看在陆逊眼底却是别样一番意味,他笑吟吟来到袁术身侧,拱手道喜。
“昔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日杀之三,尧日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严,而乐尧用刑之宽。
今曹操以急,老师以宽,曹操以暴,老师以仁,故天下将畏曹操如豺虎,而迎老师以王师。
学生恭贺老师,大事乃可成耳。”
“何喜之有?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之于禽兽尚且如此,而况于人乎?”
袁术面上并无陆逊想象中的喜色,他深深凝视着他,第一次以老师的口吻教导他。
“此非战场,无端烧杀生灵,何其酷烈?
戏志才为曹操谋事,宁损天下,亦不利我,如此歹毒,如何长久?”
他眸光望着这满城火海、惨绝人寰,眸中的悲怆望穿四百年时光。
他知道这一切的乱世才刚刚开始,自汉末往后四百年,随着苍天薄幸,五丈原最后一点火星飘散,神州陆沉,衣冠南渡,华夏将陷入有史以来最绝望的长夜。
那一刹那间,老师眼底的神色复杂难懂,陆逊只听他在低声轻叹。
“乱世天下,诸侯皆能逐鹿中原,可还世间太平者,舍我其谁。”
第64章 下次孙策再来诈降,可将计就计!
袁术攻取阳翟,救一城之民,由于先前戏志才坚壁清野,决意以阳翟、许县、阳城及轩辕关一线,抵挡袁术兵锋。
因此阳翟城中囤积了大量自颍川一十四县搜刮而来的粮草物资,以备长久坚守,这也是戏志才临行前必焚阳翟的原因。
不过袁术几乎是追着乐进而来,并未给曹军太多的准备时间,来了后又第一时间灭火救人。
因此虽然被烧毁不少,还是抢救下来许多粮草物资,解了此前戏志才耗粮之计的燃眉之急。
袁术在阳翟城内安定民生后,便依蒋干计策,分兵三万于大将纪灵,让他去收服此时无兵可守的沛国、梁国、陈国等豫州诸地。
他自己则亲率剩余七万大军,继续进军,剑指许县。
当袁术再次兵发许县,戏志才携乐进又一次陷入了苦守。
乐进眼看他从阳翟带回的残兵三千,加上许县守军五千,皆气势低迷。
甚至不少许县守军,从阳翟溃兵口中听说了袁军食人饿鬼的传闻,更是胆战心惊。
如此军心士气,面对连下一十五城,更有着无双上将雷簿、陈兰带领,气势如虹、彻夜攻城的袁军。
乐进简直苦不堪言,他真的很想知道,夏侯元让先前是怎么守住那么多天的?
当真正统兵交手,乐进才深切感受到了雷簿、陈兰作为“统率”,在调兵遣将方面给他如窒息般的统治力。
他乐进自负也颇有统兵之才,可敌军“统帅”那种虽万万人,信手拈来的气度,将袁军兵力优势调度的淋漓尽致,真教他守得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终于,他也像当初的夏侯惇一样,来至戏志才门前驻足犹豫。
“文谦,既然来了,何不进来?”
乐进缓步而入,房间昏暗,唯有烛火摇曳昏黄,映照一张形容枯槁的可怖面目。
戏志才已经瘦的不成人形,犹自伏在桌案上书写着什么,乐进只依稀看见【颍川】、【河南】、【洛阳】等地的地图标点,以及【主公当以.为重勿念】等字样。
他认真写着奏书,已不知过去多久,碗筷堆放在桌角,饭菜早已凉透。
“军师该先用饭,保重身体才是”
没等乐进说完,戏志才已经打断了他。
“你之来意,我已尽知,袁军攻势之猛,我等恐怕撑不到天子诏送至刘备手里,未等他调兵转向袁术,许县便已丢了。”
乐进对此事似还有疑虑,“即便有天子诏,刘备他就真的会奉诏听命?”
“天下诸侯都可以不把天子诏放在眼里,肆无忌惮的矫诏乱命,唯独刘备不会。
况且,前些天公达来信,言说吕布已夺了徐州,他现领军汇合荀彧,已几次大败刘备,尽复鲁国全境。
刘备如今前进无路,后退无门,无有基业在手,空领着数万大军坐吃山空,怕是穷途末路,就在眼前。
此时我们将几无兵力驻守,将为袁术所夺的沛国、陈国、梁国顺水推舟送他,让他领豫州牧,他焉能不来?
他若来,袁术又岂能坐视到嘴的肥肉为他人所得,被刘备捡了便宜?
如此豫州如肉饵放在这,刘备目下无有基业,不可能不食,袁术也早将豫州视为囊中之物,岂能相让?则二虎竞食,必有一伤,我等可坐观也。
而一旦刘备这一路解围,公达与文若处兵力也能抽出手来。
届时一来可分兵来援,以解许县之围,二来可休养生息,待刘备、袁术鹬蚌相争,两败俱伤,再一举南下收服失地。”
他专心写着笔下文书,枯槁般的面容上泛起一抹冷意。
“此前阳翟之败,皆我之过也!
是我未曾料到袁术背后之人竟提前一年布局,伪装出孙策、周瑜想要自立,雷簿、陈兰早有异心的假象。
但他又非仙人,绝无可能提前料到今日之事,定是有备无患,故意准备了此类假象用以迷惑我等。
他是料定了,凡谋士用谋算计袁术,必定不会放过孙策自立及雷、陈异心的机会,如此则中他假象陷阱,悔之晚矣。
实则孙策、周瑜及雷、陈等必然对袁术死心塌地,绝无反叛可能。
否则若非真正心腹,如此布局用计,难道他就不怕孙策等人假戏真做,使此计弄巧成拙,而遭反噬?
由此看来今次我们以为是真的蒋干所得之消息,皆是刻意布局作假。
那么与之相反,我们此前认为是假的,广为流传雷簿、陈兰为袁术心腹爱将,孙策为他爱子视若己出的消息,就必然为真。
我已在书信中提醒主公,文谦也当时刻警醒此事,将来切莫重蹈我之覆辙,上了他们的当,谨防其等投靠诈降。”
戏志才这话已有交代后事之意,乐进怎不动容,他虎目含泪,郑重颔首。
“军师放心,若袁军歹毒,再敢行此诡诈之计,我必警醒主公,劝他将计就计,为军师誓报此仇。”
“我所言不过以防万一,恐怕见不到对方是否会给我这个赢回一局的机会。”
戏志才无奈一叹,这才说起当下之事。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对于袁军攻势迅猛,我已有计策应对。”
“还望军师教我。”
“让他称帝!”
病弱文士幽幽抬眸,嘴角泛起一抹诡谲笑意。
“蒋干那趟出使带回的情报大多为假,但唯一一件事,他的判断没错。
不管袁术背后那位谋主是否是【奉孝】,又或者另有其人,但他不在袁营。
没有人能绝对的隐藏自己,而不露出丝毫蛛丝马迹,除非他根本就不存在于袁营之中。
既然如此,那他和袁术之间便只能依靠书信往来,而书信往来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延迟!
观他此前用计,如提前一年安排孙策等人布局做假,何也?
因他不能为袁术临机决断,所以只能提前布置此类泛用陷阱以备不测。
当时就算对袁术出手的不是我,而是其他谋士,只要想让袁术内部生乱,便必然会联系孙策、雷、陈等,以致中招,惨遭大败。
由是观之,或许并非是他擅长料敌于先,提前布局,而是因他书信往来,无法临机决断,所以不得不料敌于先,提前布局!
而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
感谢“小二郎包包”3张月票,“非著名编剧”7张月票,“初音难道不是天使吗”3张月票,还有其他好多人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喜欢()
第65章 刘晔:我来让袁术称帝?
“与人斗,直攻其短。
他一直假借提前布局,从而彰显自身料人于先,明为震慑,实为掩盖。
便是要以此让我等忌惮,不敢轻举妄动,以免暴露他为袁术谋事时,无法临机决断、耳提面命的致命破绽。”
烛火摇曳,明灭不定,戏志才眸光落于桌案旁的袁术资料,意味深长。
“袁术自得传国玉玺,早有称帝之心,所以不称帝者,定是为那谋主所劝。
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细观袁术生平三十多年,他绝非能忍住不称帝的人。
一个背后谋主,能劝住袁术一次两次,让袁术奋发一时,短暂伪装出英明神武的表相。
难不成还能彻底让袁术改了性子,与此前三十多年本性一刀两断,重获新生不成?
诚如是,那么是否称帝,可轮不到他一个谋主决断。
我等只需趁他不在袁术身侧,书信往来延迟之际,另请一才华高绝之人,假意为袁术献【称帝登基以令天下】之策。
只需陈述利弊,让袁术明白称帝诸般好处,将那位背后之人原先说服他不要称帝的理由一一驳倒,以袁术妄自尊大之心,安不从之?
倘使袁术称帝,一来忙于安定内部及登基诸事,自无闲暇强攻我等,二来遭到诸侯共伐的我们,转而可以挟天子以令天下共讨袁术。
届时无有基业落脚,不得不来豫州立足的刘备,就算心中再怎么不想打,他也只能奉诏讨贼。
此番大义在手,袁术焉能不败?”
“军师此计,不费一兵一卒,破袁术十万大军!”
乐进连称妙计,转而相询。
“不知又该派谁作为说客,说服袁术称帝?此番人选千万仔细,可万不能重蹈蒋子翼覆辙。”
“此计人选至关重要,我亦深知。”
戏志才微微颔首,略一沉吟。
“首先此人绝不能再出自曹营,以免若先前蒋子翼般,让人有了防备,凭白遭了算计,尤不自知。
最好本就是袁术麾下之人,才能不致让他生疑,如此,我倒是有一人选。”
“愿闻其详。”
“此前被元让所斩刘勋麾下,有一谋士名为刘晔,乃江淮名士,远见卓识非同一般。
其早看出袁术并非明主,心向曹营,故此尝与主公书信,言说将说刘勋自立通曹,以为晋身之阶。
未曾想此计尚未功成,袁术已率军北上,刘勋亦为元让所斩。
刘晔此前则称病在家以避袁术,今我可书信一封,让他假意献【称帝】之策,为袁术言说诸般妙处,以他在江淮之地的名声,此事定能成功。”
“刘晔名声,我亦有耳闻,有他蛊惑,料也无妨。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倘使袁术果真不愿称帝”
“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