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66节

  袁术微微颔首,吩咐随侍亲卫。

  “将我车架上之宝马良驹名【玉螭】者解下,助策儿破阵杀敌!”

  他说着眼神“关切”望着孙策,“关云长之勇,不可小觑。

  我儿有此宝马之助,便一时不敌,也保性命无虞。”

  孙策闻言怔在原地,便是他也未曾想到,袁术好像是在关心自己?

  他竟也会如此待我?

  要知道袁术所用之马,必是袁氏多年来遍寻九州之绝品,已非金钱所能买到。

  便是纪灵此刻也一脸艳羡望着他,暗道:明明是某家先请战的,主公您让我去啊,有这等得赐宝马的好事,您也不能只想着义子。

  似是注意到纪灵神色,袁术轻笑谓之。

  “我知纪卿神勇无敌,关羽非你三合之敌。

  然伯符随我出战以来,大小数十战,未有名扬天下之时,纪卿也该给年轻人机会才是。

  倘使伯符不敌,纪卿再乘宝马去救不迟。”

  袁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纪灵也只得一脸艳羡看向孙策,好似他抢走了自己在主公面前大败关羽,彰显勇力的机会似的。

  于是,万众瞩目中,袁术将他所乘六马之一,赠予孙策。

  时人皆称术以为“慈”。

  孙策愧受,翻身上马,直面连斩无双上将雷簿、陈兰,威震兖、豫的关羽,凛然不惧。

  誓要以性命报效疆场,为义父扬名天下。

  于是,众人皆称策以为“孝”。

  说时迟,那时快,孙策得袁术赐马,骑上玉璃,提枪来至阵前。

  关羽丹凤眼眯着打量他,似都懒得睁开。

  “来者又是何人?”

  “吾乃袁公义子孙策孙伯符也!”

  “黄口孺子,也敢上阵?”

  关羽拖刀傲然立于马上,昂然问之。

  “你可识得关某?

  某家青龙刀,不斩无名之辈,先前所谓无双上将,不过插草卖首耳,未出一合已被斩于马下。

  你这少年郎,还不速速退却,免得教袁公路才失爱将,又白发人送黑发人。

  快些换上你家大人来战,教那纪灵来与我一决胜负。

  三番五次派尔等前来送死,莫不是他怕了不成?”

  “斩你何需纪灵?”

  孙策提枪纵马杀奔关羽,冷笑之。

  “吾家四世三公,岂识村野匹夫。”

  “好胆!”

  眼见孙策马快,眨眼之间已是一枪刺来,关羽惊怒之间,青龙偃月一刀劈下。

  “既然找死,关某便成全尔等,倒要看他纪灵还能送来多少替死之鬼。”

  “正要取你首级,以报义父赠马之情。”

  虽说孙策心底对袁术此番赠马举动,颇感复杂,他也常怀大志,有自立之心。

  可两军阵前斗将,生死一瞬之间,又怎敢留手?

  阵前投敌,陈兰死不瞑目的头颅犹在地上无人收敛,正是前车之鉴。

  是以全力施展自身武艺来斗关羽,一身妙到毫巅的枪法舞得如雨点一般。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刀枪相交之际,斗了不过数合,关羽眯缝的丹凤眼已然完全睁开,再不敢小觑面前之人。

  袁公路这是从哪认了这么一员义子?

  抛开暗器不论,单就武艺而言,此人已远在纪灵之上。

  所以南阳纪灵到底是怎么成为袁营第一大将的?靠暗器吗?

  别看孙策年纪轻轻,一身枪法已臻化境,便是关羽估摸自己想要胜他,至少也得战上百来回合才有胜机。

  孙策孙伯符?

  关羽眸光一凝,有些想起曾见过的此人情报,趁着一刀荡开长枪之际,朗声发问。

  “敢问可是江东猛虎孙坚之子?

  当年汜水关前,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孙文台何等英雄豪迈,关某至今犹记。

  观汝也是英雄人物,可谓虎父无犬子,怎地偏要认贼作父,拜袁公路为义父,忤逆汉室正统,沦为反贼党羽?

  我大哥刘玄德,汉室皇叔,举大义,兴义兵,奉诏讨贼!

  今孙郎何不效吕布旧事,为汉室除此国贼,拨乱反正,以效天下正朔。”

  关羽不提此事还好,一提此事,孙策怎不羞怒?

  要能反我早反了,用得着你来劝?

  我现今还在跟你拼命,不就是袁术这老贼将亲人、家族、旧臣、兵权、世俗眼光、孝道大义等等,一切都已被他死死捏住,我一直没机会,根本反不了,好吗!

  越想这事,他越来气,是以攻势愈急,枪点真如疾风骤雨一般,口中还得喝骂。

  “袁公待我若亲子,视若己出,大恩深重,策虽万死难报万一。

  老匹夫,安敢在此挑拨父子,离间君臣。”

  “不知悔改!

  既然你一心要保袁公路,今日便做关某刀下之鬼!”

  这边厢青龙偃月,那便则枪似游龙,枪来刀往之间,二人激斗百十回合,竟不分胜负。

  如此激战,精彩纷呈,直教袁、刘两军之人都看得呆了,呼吸亦为之凝滞。

  却说旁观者为之惊异,未曾想孙策年纪轻轻,竟也能同连斩无双上将,威势一时无两的关云长大战上百回合。

  大战之中的两人,更是各自心生不妙。

  孙策暗道这关羽好生厉害,他随袁术一路,自出寿春,所向无敌,今还是头一回碰见能同自己战至此等地步之人。

  更何况关羽一身刀法武艺,竟还隐隐在他之上,再战下去,支撑不到三百回合,自己必败无疑。

  然而他这里心惊胆寒,原本打算百十回合之后,待孙策疲弊,寻机一刀斩之的关羽,此时更是叫苦不迭。

  他忽得反应过来,自身犯了个致命错误。

  这全身披甲,甲骑具装,又怎奈久战?

  拼死又码出一更,月底了,诸位陛下们还有月票没用掉的,可以投一投哒,感谢(~.~)

第94章 南村孙郎欺我马无力

  这一刀好似青龙偃月,那一枪恰是枪出如龙。

  两军阵前,关羽同孙策激斗已战至二百回合,誓要招招夺人性命,看得人眼花缭乱。

  “仲康,此战你怎么看?”

  袁术立于六马车架之上,好似冷眼旁观关、孙战局古井无波,实则只能看个热闹,道是二人厉害,却不通此间精妙。

  许褚却是早已看得手痒难耐,闻听袁术发问,忙为他解释。

  “主公勿需为伯符公子而感到忧虑,虽则单论武艺来讲,他似稍逊关羽一筹,可斗战之间,胜负犹未可知也。

  盖因今日关羽为应对纪灵将军,所换这套披挂颇为沉重,关羽勇力本也无妨。

  可持久激战之下,难免影响了出手速度与持久战力。

  依褚所见,在一百回合往后,他已熟悉了伯符公子的路数,有好几次出手杀机。

  无奈皆因甲具拖累,导致慢了瞬息,被伯符公子仗着马快,险险避开。

  而伯符公子虽仗此占据灵活与速度优势,可同样因为关羽这副甲具,只要护住要害,便伤他不得。

  二人之间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决出胜负,而只要拖延下去,优势便在伯符公子。”

  这番话在袁术听来,自然根据前世经验简单理解为了:

  关羽在这场对局开始前换了装备,由于他出了一身专门针对纪灵的克制套装,坦度增加100%,速度降低20%,耐久降低30%。

  本来以纪灵的实力,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没了暗器干扰,关羽至多三十几个回合,必斩纪灵于马下。

  可哪里想到,来者不是纪灵,而是袁氏孙郎!

  在孙策这个实力接近的对手面前,出错了装备的失误,足以决定一场胜负的成败。

  及至三百回合,孙策尚且大汗淋漓,湿透了衣襟,又何况是全身憋闷在厚重甲具内的关羽呢?

  偏偏这身铠甲穿时就极为繁琐,轻易还脱之不得,激斗之中孙策又岂会容他从容卸甲?

  这也就是关羽了,即便受此重甲拖累,仍然奋起余勇。

  他仗着三百回合下来对孙策枪法路数的了解,凭借老道的斗阵经验,青龙刀势连绵不绝,依旧能死死压制孙策。

  可刚不可久,关羽也知道纵使自身膂力非凡,身披重铠仍能斗战三百回合,不见颓势。

  可四百回?五百回合呢?

  如此久攻不下,持续往后,自己必败无疑。

  事已至此,唯有一刀定乾坤!

  心头计较已定,关羽又斗几合,渐渐佯做体力不支,露出败相,随即拖到在后,催马而逃。

  正是拖刀计!

  孙策显然也如许褚一般,判断关羽身披重甲,不能久战,眼下正是力竭败逃之时,哪疑有他?催马紧紧追来,誓要取关羽首级。

  不仅他如此想,敌阵之中刘备见关羽败逃,也是大惊失色,急命张飞去救。

  然而张飞催马才走至半道,便见关羽陡然睁开丹凤双眸,抡刀回身,携拖刀之势,久蓄之力,青龙偃月,一刀劈山断岳而来。

  仓促之间,孙策根本没有防备,只得拼死提枪去挡。

  可关羽蓄力一刀,势大力沉,多少英雄豪杰,被这一刀砍杀,往后这刀下亡魂,又要多孙策一行姓名。

  就在这情势危急之刻,关羽要杀,孙策要挡,二位当世猛将,拼死角力一击。

  那摧枯拉朽的力道,顺着刀枪反震于二人之身,直至传递于他二人胯下战马。

  孙策胯下玉璃乃是袁术所赠宝马良驹,哪怕大战三百回合,依旧神采奕奕,四蹄发力稳稳立住。

首节 上一节 66/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