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97节

  “公孙将军的意思,昱大抵明白了。

  这便回去给我主写信,还望公孙将军信守承诺,反复无常之人,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不是吗?”

  与程昱不同,郭嘉此刻就要有些心虚,毕竟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家这个袁术谋主的身份,完全就是假的。

  鬼知道袁术那边对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会不会真的在意自己的死活?

  可事到如今,他面上自然是一副稳操胜券的态度。

  “嘉自然也可回去给我主书信,莫说两倍、便是三倍我主也给的起,还望公孙将军,勿使我主失望才是。

  若将军果真杀我而合纵联曹,我主大不了就连横袁绍,届时二袁联手,共灭将军与曹操,勿谓言之不预也!”

  越是心虚,郭嘉便越是威胁,一副底气十足的架势。

  他这一番话说完,别说程昱,营帐之中的公孙瓒麾下众人,都变了脸色。

  威胁!

  与此前不同,这回几乎撕破脸般赤裸裸的威胁。

  既然你公孙瓒都当面骑墙不要脸了,他郭嘉自然也不用再给你留什么颜面。

  二袁连横,袁绍在北灭公孙瓒,袁术在南灭曹操,一旦二袁联手,你们所谓的合纵恰如以卵击石般孱弱可笑。

  满座皆愤懑,程昱更要张口反驳,唯公孙瓒泰然自若。

  他示意众人安静,亲自向郭嘉微微颔首。

  “劳烦奉孝先生书信中请大将军放心,瓒尚有自知之明,定不教他失望。”

  说着他又吩咐,“子龙,你带奉孝先生下去贴身【保护】,切莫让他遇到危险,遭人暗害。”

  “唯!”

  郭嘉见帐中一人出列,正是此前来抓他的白马义从之中,那名拿着画像,高呼“找到他了”的小将。

  “公孙将军好自为之。”

  最后交代一句,郭嘉跟随这员小将,缓步离开大帐落脚。

  倒是帐中程昱的脸色,这下是彻底黑了。

  “贴身保护,遭人暗害?

  将军这是在防备我吗?

  若是将军瞧不上与我主合纵,昱这便告辞,将军自去与那远在天边的袁公路连横去吧。

  只盼他远水能解近渴,别到将军死日,都未能等到他的支援。”

  公孙瓒高深莫测看着他,又笑了。

  “程军师误会了。

  之所以贴身保护不是为了防备任何人,而是担心他像逃出袁绍大营一样,自我军中逃出。

  届时曹丞相履行承诺,我却没有人头送上,岂不失约?”

  “最好如此。”

  程昱冷冷看着眼前的公孙瓒,也道了句:“将军好自为之!”转身而去。

  见两位惹不起的主都走了,大将严桐这才敢出言进谏。

  “主公今日所为只怕不妥。

  此番擒获郭奉孝,借此无论联曹操、亦或联袁术,都可结好一方,为主公抗衡袁绍添一大助力。

  可是此番一人许两家,主公之图谋又如此明显,只怕不仅不能结好,甚至会因此而同时得罪了曹操、袁术。”

  始终维持着高深莫测的公孙瓒,也是叹了口气,幽幽开口。

  “汝之所言,我岂不知?

  可曹操和袁术的好感与友谊,与我而言又有什么用呢?能用来击破袁绍吗?

  不能!

  相反他们送来的军需物资,甚至出动的兵马可以。

  眼下袁本初已经回来了,别看冀青幽并四州生乱,如野火燎原般烧得沸沸扬扬。

  实则当他这位主心骨回来,将四州之力汇集一身,覆灭我等,不过时日而已。

  这也是我之前所以退守易京不出的原因,不过等死罢了。

  如此危局之下,诸侯之间所谓的好感与友谊根本屁也不是!

  哪怕饮鸩止渴,我们也需要大量的粮饷,以此才能大量的征兵,借曹袁两大诸侯之力,以抵袁绍四州之兵锋!

  至于说会因此得罪两家?那也得是我们先能从袁绍手中活下来的事。

  更何况我今幽州之外,尽是袁绍地界,他们若果真怒而兴兵,还得先攻袁本初才行。”

  严桐听完公孙瓒这番解释,既稍感放心,亦深为忧虑。

  放心是因为主公思虑周全,挟持郭奉孝之事,并非是一时糊涂,肆意妄为。

  忧虑自然是眼下依程昱之谋,从而四州生乱的一片大好形势下。

  未曾想真正的局势已然危急到此等地步,竟逼得主公不惜饮鸩止渴。

  郭嘉、程昱各怀心思,回去写信不提,却说与此同时的颍川。

  此刻一支三万人的曹军蜿蜒行进在原野上,正是此前颍川兵败后,放弃许县,从而成功撤离的乐进部。

  此番乐字大旗迎风飘扬,乐进望着远处的许县方向,眼神炙热,心中发狠。

  趁着袁术不在,曾经在颍川失去的一切,他将亲手夺回。

  他向身侧策马并行的典韦拱手一礼。

  “典将军,此番有劳了。”

第138章 徐盛:典将军,可识得我江东铁壁!

  “典将军,此番有劳了。”

  闻听乐进此言,典韦微微颔首。

  “乐将军放心,典某一介粗人,只管听命行事。

  但有吩咐,只管说来。”

  乐进见此,这才开口出言。

  “此番袁军主帅,正是背主之贼,夏侯惇!

  若有机会,我等当为主公分忧,诛杀此贼,以泄主公心头之恨。

  此人用兵,我深知矣,向来稳重谨慎。

  他之虚实,更为我所探明,不过三万兵马。

  眼下他却要以之镇守偌大的颍川一十七县,其若分兵守城,则为我合兵一处,逐个击破。

  他若坚壁清野以弃其余诸多城县,而守阳翟、许县,则陷入我军此前所以兵败颍川之被动困局。

  是故,我料定他必出兵来战,以三万对三万,同我于颍川平原一决胜负。”

  典韦对此深以为然,“乐将军所言甚是,你就直说吧,要我老典去做什么?”

  “我意以两万五千人佯做五万之数,堂堂正正,缓步为营,假意进攻许县,以迎夏侯惇主力。

  典将军可领五千锐士出奇兵先行,昼伏夜出,潜伏于阳翟城之外。

  待夏侯贼子引主力出阳翟来许县与我交战,典将军便趁势夺城,定可一举而下。”

  “好!

  就依此计,乐将军尽管放心,我必严令士卒,避人耳目,绝不泄露行迹,教此计事败。”

  “有典将军在,我自无忧。”

  二人商量既定,典韦自去军中挑选五千精锐老卒,分兵而去。

  乐进则领两万五千人,裹挟民众,闹出五万人的动静,号称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往许县而来。

  不想如此行军才没两天,没等来夏侯惇的动静,先等来了典韦的求援。

  原来自从典韦引军分开之后,一心避人耳目,只往深山老林里走。

  渴了就饮溪水,饿了就打虎猎熊,初时不觉有异,可没多久便迷失方向。

  所幸典韦也非无有经验之人,早早就抓了几个当地向导,此刻忙唤他们出来带路。

  面对曹军兵锋,向导哪敢不从?忙指路曰:

  “将军可走此小道!”

  此小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迎面正是一片深沟高垒的碉堡营垒。

  只见营垒间人头攒动,向外张望,茫茫人海,一时竟数不清有多少兵马。

  典韦只道一声不好,“中计矣!速撤!”

  同时怒目拔戟,就要斩杀了这几名向导。

  “贼子,安敢欺我!”

  不想这几名向导凛然不惧,迎着他的刀锋冷笑。

  “曹军也有今日?

  汝可记得阳寨炼狱焚城之仇乎?”

  言罢,他竟朗声高呼!

  “曹军至,将屠城矣!

  曹军至,将屠城矣!!

  曹军”

  未及说完,他便被典韦一戟枭首,可此时周围密密麻麻的碉堡营垒已如蚁群般涌动,一道道直达苍穹的烽火狼烟直灌天际。

  典韦自以为中伏,哪敢迟疑,忙引军要撤,可此时要走哪还来得及?

  他的撤退,似乎给了营垒之中的人海“大军”极大的信心,无数人高呼着:“曹军至,将屠城矣!”的口号,推着一架架庞然大物杀将出来。

  典韦见之惊骇欲死,那竟然是一辆辆高达数丈的吕公车,周围井阑、战车、投石机、攻城弩被接连推出,看的他目不暇接。

  你们用大型攻城器械,来攻我这些小小步兵,是不是太欺负人了?

  原来袁术此前在颍川以工代赈,制造了大量的碉堡、营垒以及大型攻城器械。

  可等他撤军之后,便显得有些生产过剩,根本没那么多军队来使用它们。

  这不是巧了吗?

  因为此前曹军坚壁清野的迁徙破坏,正好乡野百姓们都没了居所。

首节 上一节 9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