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双手握刀,全力斩向典韦,如此豪迈一刀,即便是典韦也不敢小觑,赶忙催戟迎上。
“我拖住此人,三军用命,尽管杀!”
典韦闻听此言,哪还不知他的意思,眼底杀心大盛。
“好胆!
那便看看是我先杀了你,还是你之麾下,先灭了我的麾下。”
典韦尽起杀心,招招夺人性命,徐盛虽非典韦对手,却也绝非三五合便能胜之。
更何况此时的徐盛满饮好酒,心中豪气干云,根本不顾死生。
一旦典韦的攻势,他不能抵挡,便出招同典韦以命换命。
即便不能换命,也要断典韦一臂,或捅他肚腹一个透明窟窿。
以当前的医者水平,一旦受此重创,即便不死,只怕也在难上阵厮杀。
他典韦,堂堂曹营第一大将,来这里跟人以命搏命,就为了换掉袁营一个无名之辈?
哪怕能杀了徐盛,这笔买卖也亏的没边了。
拿瓦片来碰瓷器,一时间徐盛肆无忌惮,典韦倒是颇多顾忌。
不过典韦反正占据上风,只需继续积累优势,寻找一个能无伤绝杀徐盛的战机便是。
如此勉强坚持了不到三十回合,徐盛已数次险死还生。
恰在此时,典韦亲卫之中,有人含泪高呼。
“典将军,兄弟们死伤惨重,撤吧!”
典韦一看战局,惊觉短短时间自家亲卫五百人,就在袁军千人及百姓的战车、吕公车下死伤惨重,已不足二百。
再见战场之上,大部分的曹军已从小道撤出,断后工作已经完成,在留下去,便是被袁军聚而围歼的结果。
是故他也不在迟疑,一戟荡开徐盛大刀,冷声呵斥。
“来日再战,典某必取汝项上人头。”
“再敢来犯,还叫你大败而归!”
二人言罢,典韦也率亲卫往小道退去。
袁军之中有人问徐盛,“军侯,咱们追吗?”
徐盛白了他一眼,“咱现在是有官职的,叫我大区长。”
说着,他吩咐下令,“即刻收拾战场,安抚百姓,向袁公汇报战功。”
对于追击典韦,他却是半字不提。
无他,倘使追入小道,地形狭窄,以典韦的本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谁能当之?
至于说他自己,此刻酒意渐消,才觉背后早已被汗水浸湿,寒风一吹,通体冰凉。
双手犹自微微颤抖,握刀的手掌,鲜血淋漓。
他方才差一点儿,可就死了。
心有余悸的长舒一口气,他忽得仰天大笑。
“记得!
军报上写:盛力敌典韦三十回合,遂将之杀退!
此乃三军将士及万民亲眼所见,盛名扬天下,就在此时!”
如此说着,徐盛心想此番袁公总能知我名姓,要是能因此被调去主力战场杀敌立功就更好了。
【阳翟东区一战,盛率千人以据曹军,携民出征,大破曹军五千人。
时曹军主将典韦,引亲兵五百断后,小戟掷处,无人不倒,时人莫有敢近身者。
盛亲身上前,力敌典韦三十回合,将之杀退!
遂此战大捷!
共杀伤曹军千余人,俘虏两千,典韦引两千败兵退走与乐进汇合。
“徐盛以寡敌众,主动出击,勇猛无畏,击破敌军,主公可重而用之。
今阳翟大捷,何以封赏?”
——杨弘】
当远在梁国的袁术看到这等战报与军师杨弘的评价与询问后,他只是从容提笔,写下一句评语回信。
【“盛,江淮之虎臣,可为我第三义子。”】
与此同时,在典韦兵败撤军之时,随着徐盛点燃烽火台,处处狼烟直灌穹苍。
曹军来犯的消息,很快随之传遍各地,坐镇颍川的“镇北将军夏侯惇”,闻讯勃然色变,即刻做出安排应对,调拨各处兵马。
夏侯惇“听从”军师杨弘的计策,第一时间就调集兵马来许县,截住乐进这波明晃晃而来,毫无掩饰的曹军。
也就是在乐进真正来到许县地界之时,他才知道为什么去偷袭阳翟的典韦,会那么巧就被引进一处满是碉堡营垒的绝地。
原来不知阳翟,这座许县城外也是东南西北四个大区,每个大区周围又下辖东南西北四个小区。
如此整整二十座碉堡营垒拦在许县城外,四座大区里又接囤大型军械,随时取用简直是神仙难破。
更何况此时这些小区营垒里住着的已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镇北将军夏侯惇,亲自领兵而来的袁军主力。
还没开打,乐进已心生绝望,有一种望洋兴叹,徒呼奈何之感。
恰在此时,听闻有士卒来报,言说“典韦引军归来。”
乐进闻言赶忙出来相迎,典韦领着不到两千人的败兵,一见乐进即刻单膝跪下请罪。
“典韦有负乐将军厚望,今日厚颜归来,请将军军法处置。”
乐进见他这样,忙上前亲自搀扶,出言宽慰,“典将军切莫如此。
我此前亦不知不知这袁术所谓爱民如子,不过徒有虚名。
竟不惜征发徭役,消耗民生至此,这才建了这许多碉堡营垒,以应对我军。
莫说是你,便是我如今对此亦无可奈何,典将军又何罪之有?”
第141章 镇北将军夏侯惇
是日也,曹袁两军对峙于许县城外碉堡。
此前袁术攻伐许县之时,戏志才是因为曹军同时要应对四路诸侯,实在捉襟见肘,袁术又携十万大兵而来,分兵之下实在守不住。
坚壁清野,连弃一十四县以固守阳翟、许县等地,乃不得已而为之。
而今来犯曹兵不过三万,颍川各地又密布碉堡营垒,足以坚守。
是故袁军完全没有必要抛弃其他县城,合兵一处固守。
不过既然已通过层层烽火,探明曹军主力兵临许县,镇北将军夏侯惇当即“下令”,通传颍川一十七县,各地兵马自于碉堡固守。
他在太史慈、陈到的“护卫”下自领一万兵马来至许县,誓要据曹军于许县之外,颍川寸土不让。
主要当下之颍川,袁军总计就三万兵马,倘使抽调太多,剩余之兵力若是太少,无有反抗之力。
很容易就要重蹈昔日雷簿、陈兰之旧事,被曹军分一路先锋,轻易连下数城。
眼下抽调一万人出来,各地剩一千余人,就算当地的大区长不能像徐盛那般出彩,主动出击还能击而破之。
但曹军主力这边,遭到镇北将军夏侯惇牵制,也分不出太多兵力奇袭他处。
各地兵马依靠层层嵌套的碉堡营垒,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支援还是可以的。
反正袁军此番是防守方,对于镇北将军夏侯惇来说,只要能守住颍川一十七县寸土不让,令曹军无功而返,于袁公而言,便是大功一件。
虽然夏侯惇本人似乎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没有关系,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军师杨弘已经将镇北将军的军令行发各地,向天下通传了他亲临前线以拒曹军,坚决防守,誓于颍川共存亡的意志。
而我们的镇北将军本人呢?
他每天都要骑着高头大马,在太史慈和陈到的“护卫”下,来至最前线的营垒前巡视一圈,就好像生怕人看不见他似的。
每每看到他如此趾高气扬的举止,可都把对面曹军之中的乐进等人气的不行,偏偏还拿他没有办法。
由于在颍川时间充裕,人力过剩,是以袁军这些营垒前皆是壕沟,沟深六尺,上宽下窄,内嵌竹刺。
营垒墙高八尺,设有城跺,士卒可在其上放箭,投掷滚木礌石。
碉堡更是每座之内只有十数人,但据堡而守,内外轮换支援,曹军每每牺牲数十人都难以攻克。
更可气的是,壕沟只是明面上的,时不时走在大好的平地上,忽然就有个陷坑深藏,掉下去不死也残。
骇得曹军冲锋之时,都小心翼翼不敢跑太快,生怕一招不慎,掉入坑中。
这哪里还是将军对峙的公平一战?天晓得,他乐进这些天居然在野地上打的比攻城战还心累。
而更令他深感绝望的是,当他不惜代价强攻,付出惨重代价,好容易仗着兵力优势将要打下一处营垒之时。
忽然看见袁军就在那面招摇过市的【夏侯】大纛指引下撤退了?
没等他反正过来这是为什么,然后他就看见了这些碉堡营垒之后,是另一座碉堡营垒。
【夏侯】大旗下,镇北将军夏侯惇依旧在那座崭新的营垒前,每日来走上一遭,他时而望向曹营那怒其不争的眼神,常令乐进深以为耻。
敌军大将居然怒我不争?
这是赤裸裸的嘲讽啊!
乐进这些天真是越想越气。
恰在此时,只听士卒来报。
“回禀将军,我们的人已经调查清楚了,根据袁逆在颍川施行的区级行政单位来看,我们面前这座许县在的碉堡营垒区域,足有二十个。”
“二十个?”
乐进不可置信的抬眸看向他,险些怀疑自己听错了,结果这个传令兵不仅点了点头,随即为他补充。
”不止许县,颍川一十七城,每座县城外,都有二十座。”
“该死!袁逆他简直疯了!”
这一刻,乐进只觉天旋地转,不打了,这仗还打什么呀?天底下哪有这么打仗的?
大汉不是没有以少数兵力,足以据十万大军的易守难攻之地,如函谷关、潼关又或者蜀道之难等等。
这些地方易守难攻到,若无奇计鬼谋,足以难啃到令进攻方绝望。
可所有这些地方,凭借的无一不是天险绝地。
可他今天看见了什么?袁公路人定胜天,硬生生把一马平川的颍川,打完成了一处人造天险绝地。
如此颍川一十七县,三百四十座碉堡营区,别说他这三万人哪怕累死也打不穿。
若有十万众在此屯兵,足以拒百万大军于门外。
当下也就庆幸颍川兵少,夏侯惇麾下只带来一万人,守城有余,进取不足,他乐进才能在此勉力维持对峙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