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354节

  《武经总要》关于“毒药烟球”的记载:

  毛重5斤,用硫黄15两,草乌头5两,焰硝1斤14两,巴豆5两,狼毒5两,桐油2两半,小油2两半,大炭末5两,沥青2两半,砒霜2两,黄蜡l两,竹茹1两1分,麻茹1两1分,捣合为球。贯之以麻绳一条,长l丈2尺重半斤为弦子,更以故纸12两半,麻皮1两,沥青2两半,黄蜡2两半,黄丹1两1分,炭末半斤,捣合涂缚于外,若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

第298章 铤而走险,主帅决断

  黑压压的建奴大军像涨潮的黑海,瞬间漫过了通往沈阳城的官道。

  最前排的白甲兵披着亮银色的铠甲,头盔上的红缨在风中狂舞,那是正白旗的精锐。

  他们身后,红甲兵的暗红色战袍连成一片,蓝甲兵的靛蓝色身影穿插其间。

  两红旗与两蓝旗的兵卒竟也投入了战场,显然黄台吉动了真怒,要将这支袭扰炮阵的明军彻底碾碎。

  贺世贤勒住战马,望着前方那道近在咫尺的城墙,心脏像被铁钳攥住。

  不过百余步的距离,此刻却成了横亘在生与死之间的天堑。

  城头上的明军正焦急地挥舞着旗帜,可他们的呐喊被建奴的嘶吼吞没,弓箭射不到这么远,只能眼睁睁看着城下的袍泽陷入重围。

  而火炮又会误伤友军,且大部分的火炮被调到了东北面,他们要想救援,也无可奈何。

  而在这个时候,建奴早已经开始冲杀了。

  “杀!”

  阿巴泰的怒吼穿透人潮。

  建奴骑兵如决堤的洪水,朝着明军阵型猛冲过来。

  戚金率领的南兵虽然结成盾阵,可在重甲骑兵的冲击下,盾墙“咔嚓”一声裂开缝隙。

  有个刀牌手刚举起盾牌,就被建奴的马槊刺穿,连人带盾被挑飞半空,鲜血溅了身后的长枪手满脸。

  “稳住!”

  戚金挥舞倭刀劈断刺来的长矛,可阵型已被冲得七零八落。

  南兵擅长步战,却架不住建奴骑兵的轮番冲击,很快就被分割成几股小队伍,只能背靠背拼死抵抗。

  贺世贤的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在捣毁炮阵时已耗尽马力,战马大口喘着粗气,四蹄发软,再也冲不起来。

  建奴的骑兵瞅准机会,像饿狼般扑上来,马刀劈砍的脆响、甲胄碰撞的闷响、临死前的惨嚎混在一起,宛如人间炼狱。

  “跟我杀回去!”

  贺世贤挥舞着卷了刃的斩马刀,刀光闪过,一名白甲兵的人头滚落在地。

  可他刚杀出个缺口,更多的建奴就涌了上来,长枪从四面八方向他刺来,逼得他只能原地打转。

  手上的刀越来越沉,贺世贤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人,只觉得虎口发麻,刀刃卷得像月牙。

  他的战袍被鲜血浸透,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左臂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血顺着甲缝往下滴,在马腹下积成一滩暗红。

  “贺帅!这边!”

  一名亲兵嘶吼着,用身体挡住刺向贺世贤的长矛,矛尖从他后背穿出,他却死死攥着矛杆不放。

  “快……走……”

  贺世贤眼眶欲裂,挥刀斩断长矛,刚想拉起亲兵,那名亲兵已被后续的建奴乱刀砍死。

  他猛地抬头,只见戚金正被十余名红甲兵围攻,倭刀舞得像团白光,可腿上中了一箭,已是强弩之末。

  建奴的潮水还在不断涌来,明军的阵型被越冲越散,离沈阳城的距离不仅没有缩短,反而在一步步后退。

  有个年轻的浙兵慌了神,朝着城墙的方向狂奔,没跑几步就被建奴的骑兵追上,马刀挥下,人头滚进路边的壕沟。

  贺世贤突然仰天怒吼,声音里带着泣血的悲愤。

  他知道,今天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可他不甘心。

  离城墙只有百余步,离生只有百余步啊!

  他还没有封侯!

  他不能死在此处!

  就在这时,城头上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炮声。

  三枚土炮呼啸着落在建奴阵中,炸开的碎石掀翻了一片骑兵。

  贺世贤精神一振,抬头望去,只见城门已经打开,从中远远不断的涌出明军兵卒来。

  “援军!是援军!”有士兵嘶吼起来。

  可建奴很快就反应过来,分出一队骑兵冲向城头,要将出来增援的明军堵住。

  绝望再次笼罩下来。

  贺世贤抹了把脸上的血污,重新握紧卷刃的刀,眼神逐渐锐利起来。

  我呸!

  就算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建奴的马刀再次劈来,贺世贤侧身躲过,刀锋却划破了他的脸颊。

  他不管不顾,反手一刀砍向对方的马腿,战马悲鸣着倒下,将这建奴兵卒甩了下来。

  可还没等他补上一刀,背后就传来一阵剧痛。

  一支长矛刺穿了他的肩胛。

  “呃啊——”

  贺世贤猛地转身,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刀捅进那名建奴的胸膛。

  他看着对方难以置信的眼神,突然笑了,笑得满嘴是血。

  远处的城墙依旧矗立,或许他再也走不到了。

  时间倒转到一刻钟前。

  沈阳城头。

  东北面城墙。

  熊廷弼的身影在垛口间穿梭,官袍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湿透的内衬。

  他望着东北角那道仍在冒烟的豁口,突然抬手重重一挥:“把佛朗机炮都推到东、北两面!快!”

  士兵们早已累得直不起腰,可听到号令还是咬牙行动起来。十余门佛朗机炮被粗壮的圆木垫着,“嘎吱嘎吱”地挪到指定位置,炮口齐刷刷对准城外的开阔地。

  这些炮身泛着冷光的家伙,比建奴的红衣大炮更轻便,射程更远,是熊廷弼压箱底的宝贝。

  “夯土加固炮座!”

  熊廷弼蹲下身,用手丈量着炮口的仰角。

  “瞄准建奴之前的炮兵阵地”

  他知道,黄台吉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用剩余的火炮继续轰击东北角,而他要做的,就是让对方尝尝“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滋味。

  他们的火炮在城墙之上,天然比建奴阵地高,此刻架起的火炮居高临下,射程也能更远。

  熊廷弼眼神锐利,忍不住念叨:“这下该轮到鞑子尝尝厉害了。”

  不过,火炮阵地虽然安排好了,但熊廷弼却没丝毫放松,他盯着城外渐渐聚拢的建奴骑兵,眉头拧成个疙瘩。

  贺世贤和戚金还没回来,烟幕散去的方向隐约传来厮杀声,却迟迟不见明军的影子。

  “经略公,炮位都架好了!”把总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熊廷弼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传令下去,只要建奴开炮,立刻反击!别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他心里清楚,只要这道火炮防线守住,黄台吉想从东北角突破的计策,就彻底成了泡影。

  就在这时,一道踉跄的身影从楼梯口冲了上来。

  “经略公!”

  此人正是沈阳副总兵尤世功。

  “大事不好了!”

  熊廷弼心头猛地一沉,快步迎上去扶住他:“慢慢说,贺帅、戚帅还有周将军他们怎么了?”

  “周敦吉,遇建奴重兵围困,没回来,身中十余箭,已经战死了!”

  “贺帅和戚帅被建奴围在离城百步的地方,白甲兵像疯了似的往上冲,他们……他们也快顶不住了!”

  这话像一道惊雷在城头炸响。

  熊廷弼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转身看向城外,目光穿透弥漫的硝烟,似乎想看清那片混战的中心。

  周敦吉原本是来辽东戴罪立功的,勇猛善战,没想到居然折在外面了。

  贺世贤和戚金更是守城的左膀右臂,若是这两人有失,沈阳城的防线必将动摇。

  “调五百步兵从安定门出去接应!”

  熊廷弼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

  “让弓箭手在城头掩护,用火箭压制建奴!”

  “来不及了!”

  尤世功急得嘶吼。

  “安定门被建奴的骑兵堵死了,刚冲出去的小队全没了!现在只有……只有德胜门还能勉强打开,可那里也被红甲兵围得水泄不通!”

  熊廷弼死死攥着拳头,表情有些难看。

  他望着城外那片被刀光剑影笼罩的区域,突然明白了黄台吉的毒计。

  对方不仅要毁掉他的火炮,还要借这个机会,除掉沈阳城最能打的几员将领。

  “佛朗机炮能不能打到混战的地方?”熊廷弼突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希冀。

  把总连忙摇头:“回经略公,太近了!容易误伤自己人!”

  尤世功捂着流血的伤口,望着城外越来越微弱的厮杀声,突然跪倒在地:“经略公,得救救他们……”

  “你说得对!”

  熊廷弼看着尤世功痛苦的模样,也知道自己必须要有所决断了。

  他是主帅,必须要果决!

  片刻之后,熊廷弼双拳紧握,当即说道:

  “狗日的建奴,现如今必须出城接应!绝不能让贺世贤和戚金折在城外!”

  援辽总兵陈策愣住了。

  “经略公,出城与建奴野战?这太冒险了。”

  沈阳城的防御本就吃紧,四门守军加起来不过三万余人,此刻若要出城,就得抽掉大半兵力。

首节 上一节 354/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