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74节

  甲申国变之时,确有文臣殉国,但更多的,却是立刻倒戈闯贼。

  你们的忠心,朕能相信?

  朱由校长叹一声,复而声欲杀人:“罢了罢了,既然满朝文武,皆不是忠臣,那朕还是让锦衣卫彻查罢!查出个水落石出来!”

  苦也!

  刘一燝快哭出来了。

  皇帝的一张利嘴,直接将他这个老朽吊在空中。

  若是不答应皇帝的要求,他成了爱惜羽毛,不忠不义之臣了。

  外面请罪的臣子呢?

  一个个都死了吗?

  怎没有一个进来为他解围的?

  刘一燝咬了咬牙,老树皮一般的老脸上,那双枯眼也绽出狠色来。

  “启奏陛下,臣为次辅,自是遵从陛下诏命,然未有元辅首肯,政令如何出内阁?伏请陛下命元辅入殿议事!”

  我同意便是了,但是,背锅的人绝不能只我一个!

  东暖阁外跪伏的方从哲身躯一颤,只得是抬起头来。

  这下子,他想装死都不能了。

  “召内阁首辅入殿!”

  老方。

  反正你身上的锅也够多的了,不差这一口。

  哎~

  东暖阁外,方从哲深深叹了一口气,缓缓起身,转身对着内阁阁臣、六部堂官们行了一礼,说道:“吾去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

  我方从哲,现在当真是要成专业背锅侠了。

  “臣内阁首辅方从哲,恭请陛下圣躬万安。”

  方从哲入殿,拜见皇帝之后,深吸了一口气,立即表态:

  “臣认为,晋商勾结宦官、窥探宫禁,其罪当处以极刑!恳请陛下诏令九边重镇,没收其全部田产商铺充作军饷。如今浙兵已抵京畿,可命定远侯等将领率领精锐,分赴各地险要之处招募壮丁:

  凡年满十八岁、弓马娴熟者,酌情发放安家银五两,每月支取米粮一石五斗。臣另请调拨太仓银三十万两铸造虎蹲炮二百门,如此三月之内便可练就一支劲旅!”

  瞧瞧!

  瞧瞧!

  这才是我大明朝的忠臣!

  朱由校以指节叩龙案,脸上渐有笑容,道:“卿言深合朕意。然各省催饷奏本堆积如山,这铸炮银两”

  “晋商八大家窖藏何止百万!”方从哲陡然提高声调。

  “这帮人私自贩卖铁器给建州女真,又在河套一带走私茶马贸易,年收入竟堪比户部太仓银库!陛下只需下诏让锦衣卫查抄他们的货物资产,军需物资立刻就能备齐,何必还要依赖户部拨款?”

  魏忠贤适时捧上密档:“奴婢已探得王登库在张家口存粮十万石,范永斗于太原城有银窖三处.”

  朱由校借刺君案对晋商出手,何尝不是因为晋商吃里扒外。

  这些个鸟晋商,哪有什么家国情怀?

  走私军火与战略原料,如铁锅、铁钉、刀具,硫磺与硝石,鸟铳铳管、佛郎机炮膛等火器部件输与建奴。

  通过“茶马互市”夹带小米、麦面、棉衣,在九边将士缺粮缺衣的时候,资敌建奴,换取数倍利润。

  更有甚者,还出卖边防情报,透露官员动态,简直是建奴的奴才一般。

  加之多年经商,富可敌国。

  这样的肥猪不宰,难道等着去喂肥建奴吗?

  “好!好!好!“

  皇帝击掌而笑,连说三声好。

  他当即说道:“弑君主谋现已查明!晋商这些逆贼,吃着大明的俸禄却暗中资助建奴,贩卖国家军械中饱私囊。

  此等奸贼若不诛杀,朝廷威严何在!

  即刻命东厂缇骑将涉案八家九族尽数缉拿,抄没所有田产商铺押送京营;凡通敌文书、边关密报,一律交由北镇抚司公示天下!”

  当然

  刺君案也不能完全定性,谁知道这些臣僚会不会转头反悔?

  “至于从贼,着锦衣卫徐徐查清,不放过任何勃逆狂悖之徒!”

第89章 君恩浩荡,戚家风采

  泰昌元年十月十五日。

  朔望朝。

  皇帝终于走出乾清宫,至御门听政。

  朱由校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也是要让朝局逐渐恢复正常。

  这段时间,为了掌权,他是下了很多猛药。

  猛药吃多了,也会伤身,国家亦是如此。

  尤其是如今的大明朝,就似病入膏肓的老人一般,猛药吃多了,那真有可能要嗝屁的。

  是时候要循序渐进,徐徐图之了。

  殿下。

  司礼监掌印太监魏朝手持明黄诏书,在御前展开,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膺天命御宇九重,宵衣旰食以安兆民。

  今查晋商王登库、范永斗、靳良玉、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王大宇八家,恃商贾之便,行悖逆之举。私贩铁甲火器资建虏,鬻边情谍报媚腥膻,更阴结阉竖谋刺天颜。

  其罪有三:通敌叛国,按《大明律》谋叛条;私运军资,依《问刑条例》资敌款;弑君犯阙,据《大诰》十恶不赦条。三罪并诛,当夷九族!

  ”

  魏朝念完圣旨,殿下群臣一个个顶着熊猫眼,那真是喜极而泣,高呼道:“陛下圣明,皇明幸甚!”

  他们的开心不是假的。

  换做是谁,府邸之外天天出现锦衣卫、东厂的番子,心里担忧哪一日锦衣卫就踹门而入,将你打入诏狱,你能睡得了安稳觉?

  这些日子,许多朝臣,当真是安稳觉都没睡过。

  夜半都会被噩梦惊醒。

  如今圣旨一发,刺君案定性,他们终于是可以睡个好觉了。

  内阁首辅方从哲手持笏板出班,对着皇帝就是一通夸赞。

  “臣见陛下圣心独断,以雷霆手段肃清奸佞。昔日成汤网开三面,唯独晋商八姓恶贯满盈,竟敢贩卖铁器给建州女真、出卖军情给关外蛮夷!若不诛杀此辈,我九边将士将披着寒甲啃草根,而建奴反得粮饷兵器!

  如今陛下抄没其家产充实国库,严惩其族众以儆效尤,实乃效法汉武帝迁徙豪强之策,施行管仲“官山海“之谋。”

  方从哲虽然锅背得很多,但他是债多不愁。

  此刻居然还笑得出来。

  内阁次辅刘一燝则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但抄家晋商,募兵西山、丰台是他同意的。

  称赞皇帝,就是称赞他自己。

  下面的群臣汹汹,他只能被迫向皇帝靠拢,以免两边都不讨好。

  是故,他亦是出班,赞颂道:

  “陛下圣明决断如神:查抄商队资产则三军粮饷立足,没收田宅则流民得以耕种,熔其铜钱铸造虎蹲炮,发其窖藏招募死士营。

  如此既断绝资敌之路,又培养敢战之兵,一箭双雕而四海宾服。

  臣虽愚钝,也知陛下此举上合天理,下顺民心,纵使太祖高皇帝复生,也当击掌称绝!”

  孙如游、李汝华等人亦是出班,朗声道:“陛下英明!”

  这些臣僚,拍起彩虹屁来,当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当然,朱由校倒不至于真的信了这些人的话。

  如今朝堂之上,敢在明面上反对他的人,已经不多了。

  直言上疏、集体请愿,对他来说,已经没用了。

  他根本不在乎后世评价,若是胡搅蛮缠,厂卫不是吃素的。

  内阁票拟、六科封驳,这些臣僚,行使此权之时,应该会慎之又慎。

  敢随意驳回中旨?

  首先你得自己干净!

  否则锦衣卫番子当日就去你家抓人!

  其次就算你干净,如果没道理,你也得给我小心一点。

  最后,就算你有道理,违背圣意,也只有死路一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朱由校,就是要做独断之君!

  然而,文官们明面上不敢反对,暗地里做出什么手脚来,这才是朱由校值得警惕的。

  毕竟他们的招式,还是很多的。

  例如对政令拖延执行、结党对抗、联宦制衡、财政控制、军权干预、儒家礼法约束.

  不过,还是那一句话。

  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

  满朝文武,并非铁板一块,利益勾连之下,自然有为皇权折腰者。

  他们之间亦有矛盾冲突,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只要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变得少少的。

  这朝堂上下,便是他说了算的。

  朔望朝之后。

  朱由校回到乾清宫后,没有过多逗留,换了一身龙纹轻甲,披了一件玄色披风,腰系宝剑,摆驾西苑内教场。

首节 上一节 74/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