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这真不至于。成了婚好好过日子就是,哪用离开二郎滩?”来吃帮忙酒的族人们也深受感动,觉得老六叔太讲体面,太照顾他们的感受了。
“就是,离家百里,千难万难啊。”他们便纷纷劝老爷子改变主意。
“不用劝了,我也不光是为了你们,他两个都被家里惯坏了,让他们出去吃点苦头,才知道天高地厚,山清水秀!”老爷子却斩钉截铁道。
经过老爷子这番表演,他在族中的形象,反而比出这档子事之前更加伟岸了……
好多族人本来心里别着刺,打算明天难为一下新郎家,晚上再狠狠闹闹洞房,这下也都不打算闹了。
人家小两口结了婚就要被撵走,已经够可怜了,没必要再往他们伤口上撒盐了……
于是第二天的婚礼,老苏家这边全程和和睦睦,一点儿火药味都没有。
把来送亲的舅哥们看得一愣一愣,对苏老爷子这控场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老爹都要被族人骂死了,昨晚还有人往他家院子里扔死鸡呢。
大冬天的,新娘子穿着厚厚的嫁衣,盖着红盖头,也没人能看出异常,总之这一天顺顺当当结束了……
送走了最后一波宾客,苏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肚里。
苏有才爷仨一回屋就齐刷刷放躺,手指都不想动,这两天可把他们给累草鸡了。
“我真佩服爷爷。”苏录看着黢黑的房梁,喃喃道:“这番操作简直是‘老龙王搬家——厉害’呀!”
“那当然了,你看你爷爷这些年啥事儿都不管,水平可一直都在。”苏有才惋惜叹气道:“要不是那档子事儿,你爷爷就能升副千户了,咱家日子可比现在强多了。”
“这么有本事的爷爷,斗不过个秀才?”苏录费解道。
“一是对方占了天时,二是个人的能耐终究有限。其实,各自所处的位置才是最要紧的……”苏有才深有感触道。
“二叔说的不错。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不就是军户所处的位置太糟糕吗?”苏满的声音突然在窗外响起,今天小叔成婚,他当然也回来了。
爷仨被他吓了一跳,苏有才苦笑道:“春哥儿干嘛不进来说话?”
“我怕被熏死。”苏满看着他爷仨冒着白烟的脚丫子,咳嗽一声道:“秋哥儿,你到我房间来一趟。”
说完便逃也似的回屋了。
苏录抱起脚丫子一闻,好家伙,差点没把他顶翻。赶紧下床拖出洗脸洗脚洗衣盆,倒上凉水一阵猛搓,便踩着木屐去隔壁报道。
这时,苏泰终于忍不住问道:“老汉儿,老龙王搬家,为什么叫‘厉害’呀?”
“你还在想这茬啊?”苏有才失笑道:“因为厉害的谐音是‘离海’啊。”
“哦。”苏泰恍然。
苏有才也不禁咋舌道:“夏哥儿,就你这反应。秋哥儿真能给你把《孟子》讲明白?”
“是啊,秋哥儿讲的可好了。”苏泰满脸佩服道:“咱最近学了好多道理呢。”
“哦?”苏有才饶有兴趣地问道。
苏泰便把自己学到的道理,一一讲给父亲。虽然磕磕绊绊,语无伦次,但意思大体都没错。
苏有才听完再次震惊,他没想到秋哥儿真能把夏哥儿教会了。而且夏哥儿还能再讲给他听……
这时苏泰讲完那篇‘王顾左右而言他’,轻声道:“爹,我寻思了好几天,还是觉得孟子过分了……”
“哦,怎么讲?”苏有才饶有兴趣问道。
“孟子身为客卿,非要齐王承认治国无方、不配为王,这难道不过分吗?”便听苏泰小心翼翼道:
“齐王要是承认了,可是要亡国的……吧?”
第22章 春哥及时雨
“哦,你为何会这么认为?”苏有才真来兴趣了,他还没听过这个论调呢。
“因为齐宣王的祖宗,就是用的同样的借口,流放了原先的国君,完成田氏代齐的啊。”便听苏泰慢条斯理道。
堪称绝杀。
苏有才一时竟无言以对,唯有直竖大拇指。
他不禁暗叹,这孩子,绝对也有大智慧啊……咦,我为什么要说也?
好一会儿,苏有才好奇问道:“夏哥儿,‘田氏代齐’是哪个讲给你的?”
“是秋哥儿讲的。他说了解一下历史背景,便于理解孟子和那些国王的对话。”苏泰说着又不好意思道:“俺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寻思这么久。”
“这道理可一点不简单。”苏有才断然摇头,又笑着给夏哥儿掖了掖被角道:
“若是知道有后人这样想,孟子会很高兴的。”
“为啥有人质疑他,他还很高兴?”苏泰不解。
“因为那就是孟子精神。”苏有才轻声道,不敢跟他讲太细。“时候不早了,睡吧。”
“嗯。”苏泰便乖乖合上了眼。
~~
隔壁房间。
苏录敲门进屋,便见苏满端坐桌后,神情严肃地看着自己。
他不禁生出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的错觉,一时竟有局促。先讪讪解释道:
“大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平时脚不臭的,是这两天楼上楼下的不停跑……”
“我不知道!我管你臭不臭。”苏满剑眉一皱,提高声调道:“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读书,考不上书院,以后有的是时间当跑堂!”
这下更像了……
“哎哎。”苏录忙点头受教道:“这不特殊情况吗。明天,哦不,今晚我就继续用功。”
“我不听你的借口,你只告诉我书都背完了吗?”苏满一抬手。
“没呢。”苏录也为这事发愁呢,苦着脸道:“《孟子集注》才刚背完第七篇《离娄·上》。”
“也就是还有五万九千字没背?”苏满眉头皱得更紧了。
“其实是五万七,今天抽空把
“那就是整整七万五千字!”苏满额头青筋凸显道:“考试时间是腊月十六,正好还有半个月,你一天要背整整五千字,背的过来吗你?”
“肯定背不过来啊。”苏录苦着脸道:“一天三千字就已经很吃力了。”
“还有足足三万字的差额。”苏满揉着太阳穴,替他发愁道:“你说你怎么办吧?”
“实在不行只能背多少算多少,最后拜拜孔夫子,祈求不会的不考了。”苏录叹气道。
“胡说八道!考试是心怀侥幸的事儿吗?!”苏满拍案怒道:
“何况只考帖经墨义,考生根本拉不开差距。你有个两三万字背不熟,纯属白搭,直接别浪费报名钱了!”
“啊?竞争这么激烈吗?”苏录不禁咋舌。
“你以为呢。”苏满瞥他一眼道:“太平书院是大名鼎鼎的鹤山书院下院,整个合江县还有咱们永宁卫、泸州卫、赤水卫的蒙童,都削尖脑袋想往里钻呢!”
“擦……”苏录忍不住爆了句粗口,真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差一点都不行。
苏满这回却没有呵斥他三戒,而是叹了口气道:“把《孟子章句》拿来。”
苏录不明就里,但还是赶紧回屋取来了大哥的那套《孟子章句》。
苏满便提笔翻页,在一些条目前画圈圈。
“这是在给我划重点吗?”苏录眼前一亮。
“不是,这是不会考的内容。”苏满面无表情道:“本来不想帮你投机取巧的,但事有从权,这样总比你考得太烂,给我丢脸强。”
“是,是。”苏录连忙点头道:“绝对不能给大哥丢脸。”
这时苏满已经换成了另一本《告子篇》,他便拿起《万章篇》一看,只见大哥删掉了‘天与贤则与贤’、‘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等等十来篇,直接干掉了将近一半的内容……
“这些都不考?”苏录问道。
“是的。”苏满点头道:“你回头也可以跟二叔说说。”
顿一下道:“当然也可以不说。”
“我没那么小肚鸡肠,不会把族里的兄弟们当对手的。”苏录当然明白大哥的意思。
“那谁知道?”苏满却冷笑道:“说不定人家正好把你挤下去了呢?”
“那也无所谓。”苏录笑道:“人不能因噎而废食,那就太猥琐了。”
“希望你见识过世道险恶后,还能这么想。”苏满不置可否地哼一声。
苏录心说我就是不这么想,也得这么说啊,不然不被你看扁了?
怕被大哥看出来口是心非,他忙换个话题道:“这些好像是当年太祖皇帝删掉的部分吧。”
“没错。”苏满点下头。
“我爹也说过这事,可他还说永乐皇帝时就恢复了《孟子全文》,还把《实录》中太祖删《孟子》的事迹抹掉了呀?”
“既然抹掉了,那二叔是怎么知道的?”苏满反问道。
“呃……”苏录想了想,讪讪答道:“纸里包不住火呗。”
“那你知道大明朝是靠什么运转的吗?”苏满又问道。
“《大明律》?”苏录猜测道。
“错,是祖宗法度。准确的说就是太祖皇帝制定的一切。”苏满叹口气道:“太宗文皇帝固然雄才大略,但他后世的子孙,尤其是天顺、成化二帝,显然还是更推崇太祖。”
“明白。”苏录点点头,心说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只要是皇帝,就不会喜欢乱臣贼子,哪怕他们的皇位是乱臣贼子传下来的……
“所以《孟子节文》虽然不在了,但历年科举从来也没有考过被太祖皇帝删掉的句子……大家心照不宣而已。”苏满低声道。
“可是我爹说,现在的弘治皇帝十分推崇《孟子》,难说……”苏录轻声道。
“没什么难说的,太平书院已经开了一百年,还想再开一百年。”苏满说完,便不耐烦道:“不许再问了,告诉你不考就是不考!”
“是是。”苏录赶忙点头应声,大哥删《孟子》简直是及时雨,他欢呼还来不及呢。只是下意识想维护一下父亲,所以才多说了几句。
苏满一番大刀阔斧的删繁就简,直接把《孟子集注》干没了三分之一!
苏录接下来,直接就能少背一万九千字了!
而且之前学过的部分,复习压力也减轻了不少,省下来的时间自然可以多背些新的内容。
这下终于又看到希望了,苏录自然欢喜异常,满脸讨好道:“大哥,那《中庸》呢,能不能也给划个重点?”
“做梦!《中庸》一句都不能省,你还得重点背诵!”苏满正色道:“而且《中庸》难度最大的,考试基本靠它拉开档次!”
“小弟明白了。”苏录赶忙受教道:“我会重点背诵的。”
“唉,真不让人省心……”苏满一脸嫌弃地打开书包,掏出一摞写满字的本纸递给他,道:“这是历年考试的题目,你有空可以看两眼。”
“哎哎……”苏录不由两眼放光,这可是考试真题啊!
大哥虽然拧巴,但真是没得说呀!苏录忙感激不尽道:“大哥真是太费心了。”
“我不是为了你。”苏满强调道。
“是是,是为了大哥的面子。”苏录忙赔笑道。
“我的面子也没那么重要。”苏满轻叹一声道:“家里人对我们的期待,才是最难消受的。”
“是。”苏录点点头,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