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带咱一起修仙! 第151节

  “臣,于谦,一生,不负国家,不负百姓,不负,先帝托孤之重。”

  “臣,只问一句。”

  “臣,何罪之有?!”

  这一问,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是啊!

  他,何罪之有?!

  “我…我……”

  朱祁镇,被这一问,问得,哑口无言,面如死灰。

  他,还在,下意识地,想要狡辩。

  “不…不是我…是他们…是他们逼我的……”

  然而。

  龙椅之上,朱棣,那压抑到了极致的耐心,终于,彻底耗尽。

  他,已经不想,再听这个废物重孙,多说一句废话。

  他,更不想,让于谦这样的忠臣,死后,还要,再受这等冤屈!

  “够了!”

  一声,蕴含了无尽杀意的怒吼,响彻太庙!

  朱棣,亲自出手了!

  他,没有用任何神通,没有催动任何法宝。

  他只是,将那蕴含了【战火真龙】神力的,右手,缓缓抬起。

  对着下方那,还在瑟瑟发抖,试图推卸责任的三道,污秽的魂体。

  凌空,轻轻一握!

  “我朱家……”

  “不认,你这等,不肖子孙!”

  “轰——!!!!”

  一股,由最纯粹的,霸道帝王龙气,所凝聚而成的,赤红色火焰,轰然爆发!

  那火焰,没有温度,却仿佛,能焚烧因果,炼化神魂!

  “不——!!!”

  朱祁镇、石亨、曹吉祥,三人的神魂,只来得及,发出一声,充满了恐惧与不甘的,凄厉惨叫!

  便在那,来自“太宗高皇帝”的,无情怒火之中!

  被,活活地,炼化成了,最纯粹的,虚无!

  从这个时空,从因果的长河之中,被,彻彻底底地,抹除!

  ---

  偏殿之内,那股因朱祁镇的愚蠢和于谦的冤屈而点燃的滔天怒火,随着永乐大帝朱棣,亲手将那个“不肖重孙”的魂体,用最霸道的帝王龙气,活活炼化成虚无之后,终于,缓缓地,平息下来。

  整个偏殿的空气,都仿佛被净化了一遍。

  朱棣,缓缓地走回龙椅,重新坐下。

  他的脸色,依旧阴沉如水,但那双虎目之中,却多了一丝,无法言说的疲惫与……悲哀。

  清理门户。

  这四个字,说起来,轻松。

  可,那毕竟,是自己的血脉后人。

  即便,他再废物,再不争气。

  亲手抹去其存在的痕迹,对朱棣而言,亦是一种,剜心般的痛。

  他端起手边的茶杯,想喝口茶,压一压心中那股,烦闷的邪火。

  却发现,茶水,早已冰凉。

  而一旁的朱高炽、朱高煦、朱瞻基三人,也同样,沉默不语。

  太庙之内,气氛,再次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压抑的寂静。

  所有人的心情,都无比的沉重。

  他们,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这个没有“神仙四弟”存在的世界,那,注定,走向衰亡的,灰暗未来。

  然而。

  就在这,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那个,自始至终,都仿佛局外人一般的,白衣身影,朱高煌,却再次,有了新的动作。

  他,似乎,完全没有被刚才那场“家庭悲剧”所影响。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万古不变的,淡漠。

  仿佛,这世间的一切,生离死别,王朝兴替,在他眼中,都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他,神念微动。

  那堆积如山的史书之中。

  一本,封面已经有些泛黄,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丹药与香火混合味道的,《世宗实录》,便自动,漂浮而起。

  书页,“哗啦啦”地,再次,无风自动!

  【嘉靖帝,朱厚熜,幼承大统,聪颖异常。】

  【然,其性凉薄,好玄修之道,迷信方士丹药之术。】

  【在位四十五载,竟有,二十余年,不临朝政,深居西苑,一心修道,人称“道君皇帝”。】

  【然,其虽不临朝,却以“青词”遥控天下,将满朝文武,内阁首辅,玩弄于股掌之间,大权,从未旁落。】

  当这段,充满了矛盾与诡异的“光辉事迹”,通过神念共享,清晰地,呈现在朱棣父子几人脑海中时。

  他们,都愣住了。

  二十多年,不上朝?

  还,一心修道?

  朱棣,那刚刚才压下去的火气,差点,又“噌”的一下,冒了上来!

  又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混账东西!

  可,当他看到后面那句,“大权从未旁落”时。

  他,那到了嘴边的骂声,又硬生生地,给憋了回去。

  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极度的,惊奇与……不解。

  二十多年不上朝,还能牢牢掌控朝局?

第200章 朕白日飞升了?嘉靖:见过诸位仙界道友!

  这…这他娘的是什么神仙操作?

  朱棣感觉自己的大脑有些宕机,作为一位将权力看得比生命还重的帝王,他完全无法理解这种行为逻辑。这和他认知中的“皇帝”这个词,完全是两个概念啊!

  他朱棣,雄才大略,南征北战,迁都北京,修撰大典,哪一件不是亲力亲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奏折直到深夜,一天不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奏章,就感觉浑身难受,如芒在背。

  他生怕下面那群心眼比蜂窝煤还多、嘴上说着“陛下圣明”背地里却盘算着自家利益的文官,给他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一不留神就可能动摇国本。

  可这个叫朱厚熜的后辈,这个同样流淌着他朱家血脉的子孙,竟然……竟然能二十多年不上朝,不见大臣?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就不怕大权旁落,不怕天下大乱,不怕他屁股底下那张龙椅被人给悄悄搬走吗?

  一时间,朱棣这位杀伐果断、威震四海的永乐大帝,竟对这个看似荒唐至极、实则可能手段高超到难以想象的后辈,产生了一丝浓厚到化不开的好奇。

  这个后辈,到底是真的昏聩,还是……聪明到了另一个维度?

  他缓缓地转过头,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不再聚焦于历史的虚影,而是落在了他那两位同样已经踏上“修仙”之路的亲儿子身上——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

  朱棣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带着几分戏谑与考校的弧度。那笑容,让熟悉他脾气的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二人,瞬间心领神会,精神也为之一振。

  “老二,老三。”朱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却又夹杂着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玩味。

  “你们两个,不是也天天在朕的耳边嚷嚷着,要修仙,要长生,说什么凡尘俗世皆是过眼云烟吗?”

  他伸出手指,遥遥指向那本悬浮在空中的《世宗实录》,金色的符文在书页上流转,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气息。他的语气带着几分考校,更带着几分不加掩饰的挑衅。

  “去。”

  “朕,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去,亲眼看一看,去亲身感受一下。”

  “这个同样痴迷于‘修道’的后辈,这个把皇帝当成副业来干的奇葩。”

  “他的‘道’,究竟是个什么成色。”

  “看看他,跟你们这两个自诩为‘龙君’的真修仙者比起来,是强,还是弱。”

  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闻言,皆是精神大振!他们的眼中瞬间迸发出兴奋的光芒,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他们知道,这是老爹在给他们机会!一个在四弟朱高煌面前,好好表现一下的绝佳机会!

  特别是,在“修仙”这个他们自认为已经领先了所有人一大步的“专业领域”!

  自从跟随四弟踏上修行之路,他们的眼界早已今非昔比。寻常的凡人、凡间的权势,在他们眼中早已变得索然无味。现在,让他们去审视一个凡人皇帝那可笑的“炼丹术”?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简直就是,一位研究着宇宙规则的博士生,被要求去检查一个小学生的“1+1=2”的家庭作业!

  这是降维打击!

  这是来自专业领域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鄙视链顶端的审视!

  “是!父皇!”

  兄弟二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领命道,声音洪亮,充满了迫不及待。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跃跃欲试的自信笑容,仿佛已经预见到接下来那滑稽可笑的一幕。

  朱高煌见状,也是淡然一笑。他对这几位兄长的性子了如指掌,自然也乐得让他们去“玩一玩”,挫一挫那位后辈的锐气,也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仙道与凡人那可笑的妄想之间,隔着何等巨大的天堑。

  他再次抬起了手,修长的五指对着那本《世宗实录》凌空又是一抓!

  嗡——!!!

  历史长河,再一次被他那完全不讲道理的无上伟力,蛮横地撕开一道更为巨大的口子!时空的壁垒发出不堪重负的悲鸣,金色的符文漩涡比之前更加深邃,更加狂暴!

  这一次,从那金色符文漩涡之中被强行拖拽出来的,不再是含冤而死的忠臣,也不是碌碌无为的昏君。

  而是一个身穿宽大八卦道袍,头戴紫金莲花冠,面容清瘦,下颌留着一缕精心打理过的长须的中年道士魂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又诡异融合的气质——一种是对长生不老近乎疯魔的狂热,另一种则是对世俗皇权深入骨髓的漠然。

  嘉靖皇帝,朱厚熜!

首节 上一节 15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