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带咱一起修仙! 第28节

  这等雷霆手段,若无当今陛下的默许,甚至......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明王殿下的亲自授意,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敢吗?

  他俞少清,好不容易才考取功名,踏入这大明朝堂,是来为国效力,光宗耀祖的,可不是来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清名”,便去无缘无故地,同时得罪皇帝与两位实权亲王的。

  他要是当真傻乎乎地上了陈言材的当,于这朝堂之上,参那两位王爷一本。

  最好的结果,或许能如陈言材所言那般,“名利双收”。

  然,那两位王爷,怕也顶多只是被陛下不痛不痒地申斥几句,不损分毫。

  而他俞少清呢?一个毫无背景的七品小官,得罪两位手眼通天的亲王,日后,怕是连怎么“因公殉职”,或是“意外身亡”的都不知道。

  至于陈言材的庇护?更是笑话。

  他区区一个陈言材,拿什么去跟两位王爷比?拿他那颗项上人头去比吗?

  与其找他陈言材当靠山,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博一个虚名。

  倒不如......反手便将他陈言材,当做一份“厚礼”,一份“投名状”,干干脆脆地,呈给那两位王爷!

  这,才是真正的机会!

  这等送上门来的,一步登天的机会,若是还把握不住,那他俞少清,不如趁早寻根柱子,一头撞死算了!

  他心中清楚,单凭他一面之词,朝中这些老谋深算的大人们,定然不会尽信。

  但,这不重要。

  他的目的,早已达到。

  其一,他已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向那两位王爷,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忠心——我,俞少清,想给二位爷,当马仔!

  其二,亦是让那两位王爷,对陈言材此人,生出警惕之心。

  他敢断定,陈言材,与那建文余孽,定然脱不开干系!

  “建文”二字,乃是当今朝堂最大的禁忌。

  据传,当今永乐陛下,便是从那建文帝手中,生生抢来的这万里江山。

  他陈言材,身为堂堂九卿之一,竟会因“清剿余孽”这等小事,便不惜铤而走险,唆使自己去弹劾两位奉旨办差的王爷。

  若说他与那些余孽,没有半点瓜葛,打死他俞少清,他也是不信的。

  今日,他将此事当众捅破,不管旁人信与不信,陛下与两位王爷,定然会对这陈言材,展开一番彻彻底底的调查。

  只要查,便不怕查不出东西!

  若当真查出,他陈言材确是建文乱党,那他俞少清,便是立下不世之功!以一检查御史之位,于朝堂之上,为国除奸,背刺顶头上司!

  这份胆识,这份功绩,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传遍整个京城,他俞少清之名,亦将随之水涨船高,名利,才是真正的双收!

  就算......就算当真查不出什么,那也无妨。

  他俞少清,不过是做一件言官该做之事——风闻奏事,有疑便参。

  虽无大利,然,“不畏强权,直言敢谏”之名,却是实打实的。

  日后,前途或许会因此受些影响,但亦无大碍。

  他本就出身寒微,对仕途的要求,本就不高。

  能得中进士,入朝为官,当上京官,于他而言,已是光宗耀祖,足以告慰家中列祖列宗。

  最最重要的一点,他今日此举,亦是自保。

  他将陈言材推至风口浪尖,日后,他俞少清若是无故遭了什么意外,那第一个被怀疑之人,定然便是这陈言材。

  届时,他陈言材,怕是惹得一身骚,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所以,他俞少清,根本不惧陈言材的报复。

  这一局,他俞少清,稳赢。

第48章 臣等,恭迎明王殿下回归!

  就在此时。

  “哒,哒,哒......”

  一阵清晰无比,富有某种奇异魔力的脚步声,自殿外不疾不徐地传来。

  那脚步声仿佛蕴含着某种不可抗拒的威严,每一步,都像是重重踏在所有人的心脏之上。

  殿内,可定大明未来的朝臣们,竟不由自主地,缓缓弯下腰去,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山岳,正自远处,缓缓压来。

  唯有那些曾亲历靖难,尸山血海中搏杀出来的老武将们,在听到这熟悉的脚步声时,眼中非但没有恐惧,反而爆发出一种近乎癫狂的......狂热!

  他们整理衣袍,神情肃穆,竟是毫不犹豫,齐刷刷地,对着脚步声传来的方向,行五体投地之跪拜大礼!

  “臣等,恭迎明王殿下回归!”

  “臣等,恭迎明王殿下回归!!”

  数十名身经百战的悍将,此刻竟如同最虔诚的信徒,声嘶力竭地咆哮着,那汇聚在一起的巨大声浪,直冲云霄,震得整座奉天殿,都仿佛在微微颤抖。

  龙椅之上,朱棣只觉耳膜被这巨大的声浪,震得嗡嗡作响,脸上却无半分不悦,反而......嘴角勾起一抹只有他自己才懂的,欣慰与期盼的笑容。

  来了,终于来了!

  老四啊,爹计划已经完成一半了,到时候爹就准备让位给你了!

  殿阶之下,百官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面面相觑。

  那俞少清,最是机敏,他虽不知究竟发生何事,但见那些位高权重的国公宿将们,皆行此大礼,便知来者定是位了不得的通天人物。

  他毫不犹豫,立刻跟着跪倒在地。

  有他带头,有一些心思活跃尚在观望的官员们,亦是纷纷反应过来,乌压压跪倒一片。

  有人带头了,就不怕了。

  而那些没跪的大部分都是那些,新进官场,或自诩清流之人,他们纷纷皱着眉头,有些鄙夷的看着这些跪着的人,觉得自己才是大明最后的风骨。

  “恭迎明王殿下!”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声浪如潮。

  就在这山呼海啸般的恭迎声中,一道修长的身影,缓缓踏入奉天殿。

  来人,正是朱高煌。

  他身着一袭不染凡尘的龙纹白雪袍,身形挺拔修长,一头乌黑长发,仅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眉目如画,唇红齿白,俊逸得不似凡俗之人。

  然,其周身散发出的那股清冷孤傲,高高在上,视万物为刍狗的神祇般气质,却又让人不敢生出半分亵渎之念。

  他,便如同一尊行走在人间的......仙。

  队列之中,徐言明,在看清来人面容的刹那,瞳孔骤然猛缩成针尖大小,心中瞬间掀起滔天巨浪!

  是他!真的是他!

  徐言明永远也忘不了,当年靖难之役,那个如神似魔的白衣青年,是如何以一人一剑,于万军之中,闲庭信步,屠戮十万大军的恐怖凶姿!

  那个杀神......他......他居然亲自来了!

  这把......这把是真的......把天给捅破了啊!

  朱高煌对周遭的一切,皆视若无睹。

  他缓步走入殿中,目光扫过那些跪伏在地,神情狂热的老将,只是随意地抬抬手,示意他们起身。

  这些,皆是当年随他家老爷子靖难起事的股肱之臣,亦是亲眼见证过他手段且为他效力过之人,在他心中,尚有几分地位。

  随即,他自袖中取出一份名册,随手抛给早已起身的英国公张辅。

  “张辅。”

  “臣在!”

  张辅也是神色激动的连忙躬身。

  “将这份名单之上的人,给本王,尽数找出来。”

  朱高煌声音平淡,不带丝毫感情。

  “臣,遵旨!”

  张辅接过名册,看也未看,便恭敬领命。

  这番旁若无人,视君父如无物的举动,落在一些不明就里的年轻言官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只当是这位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明王殿下”,仗着手下兵将拥护,于朝堂之上,公然逼宫,胁迫君父!

  而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更是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一位年轻言官,只觉自己青史留名,彰显言官风骨的机会,已然到来!

  他猛地自队列之中跳出,指着朱高煌,厉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于朝堂之上,藐视君父,形同谋逆!你......”

  他话音未落。

  “噗!”

  一道快到极致的寒光,骤然闪过。

  那名年轻言官的生命,便在这一瞬间,彻底死亡。

  朱高煌缓缓收剑入鞘,整个过程,挥剑、出鞘、收刃,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甚至......未曾超过半秒。

  一颗尚自带着惊愕与不解表情的人头,咕噜噜滚落在地,鲜血,瞬间染红光洁的汉白玉石板。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其余那些方才还跃跃欲试,准备一同出班弹劾的言官们,此刻皆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掐住脖颈,一个个张大嘴巴,脸色憋得通红,却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豆大的冷汗,自他们额角滚滚滑落。

  他们惊恐地望向龙椅之上的朱棣,心中在疯狂呐喊:陛下!快!快叫殿前武士!将这当众行凶的狂徒,拿下!拿下啊!

  不然他们可不敢施展他们的口才!

  但,龙椅之上的永乐大帝,却只是......静静地看着,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笑意。

  朱高煌面无表情地收回长剑,仿佛方才只是随手拂去一只恼人的飞虫。

  他那双幽深淡漠的眸子,缓缓扫过阶下那群早已被吓得噤若寒蝉,面无人色的朝臣,声音清冷,不带一丝一毫的情感。

  “念吧。”

  由于是第一次在自家主上面前办事,张辅有些紧张的缓缓展开手中那份名单,开始逐个点名。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徐言明。”

  一直在想心存侥幸,默念祈祷上面没自己的徐言明,在听到自己名字的刹那,只觉双腿一软,竟是再也支撑不住,“噗通”一声,瘫跪在地,浑身抖如筛糠。

  能让这位亲自前来,要是还不知道这个名单上面是什么,那他就白活这么多年!

  这也是他害怕的原因!

  两名如狼似虎的殿前武士,立刻上前,将他拖拽至大殿中央。

首节 上一节 28/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