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112节

  “旅座,鬼子,鬼子追兵上来了。黑压压一片,人不少。看旗号,是第16师团的第9联队。”

  孟烦了心里猛地一紧,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这帮狗日的小鬼子,追得可真紧!

  他赶紧手脚并用地爬上临时垒砌的观察工事,举起望远镜望去。

  果然,远处尘土飞扬,鬼子的膏药旗隐约可见,队伍拉得不算太长,但行动迅速,显然是先头精锐部队。

  来的正是第16师团第19旅团第9联队。

  鬼子联队长片桐护郎大佐同样在用望远镜观察镇江外围的防御。

  他发现对方阵地看起来虽然简陋,但依托地形,颇有章法,而且刚才似乎还在调动部队,人数似乎不少。

  强攻的话,自己这只带了先头大队,缺乏重火力,恐怕占不到便宜,损失会很大。

  他眼珠一转,决定试试心理战。

第184章 孟烦了怒骂鬼子、片桐大佐大意失亲爷(9.15加更)

  片桐护郎叫来那个戴着圆框眼镜、一直点头哈腰跟在身边的翻译官。

  “王桑。”片桐护郎操着生硬的话语,脸上挤出一丝看似和善实则虚伪的笑容。

  “待会儿,我说,你翻。

  要充满感情,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善意’。

  我们大霓虹帝国皇军,是天蝗陛下的仁义之师,是一定会赢得这场战争的,对吧?

  你现在劝他们投降,是在救他们的命,避免无谓的死亡,是在做好事,行善积德,明白吗?”

  在王翻译那被彻底扭曲和洗脑的逻辑里,他真心觉得给“强大”的皇军当翻译官,劝降这些“不识时务”的支那兵,是在“救人”,是在行“善事”,是在“避免生灵涂炭”。

  他完全没觉得自己是个数典忘祖的汉奸,反而有一种扭曲的“使命感”。

  于是,王翻译官整理了一下衣襟,拿起电喇叭,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自以为诚恳的语调开始喊话:

  “对面的支那军弟兄们听着。

  你们本是东北人,何必千里迢迢跑来这江南苏省之地,为那腐败无能、抛弃你们家乡的白党政权卖命?

  你们看看你们的装备,如此落后;你们的后路,即将被帝国雄师截断。何必非要固执己见,死在这异乡之地?皇军仁厚,体恤尔等……”

  孟烦了一听这蹩脚的喊话,火气“噌”一下就顶到了天灵盖。

  刚才指挥疏散的疲惫和嗓子的疼痛瞬间被怒火烧干。

  他一把夺过身边另一个铁皮喇叭,深吸一口气,猛地跳上工事最高处,运气开声,用尽全身力气,直接骂了回去:

  “放你娘的狗臭屁,臭不可闻!”

  这一声怒吼,如同平地惊雷,中气十足,甚至压过了远处的嘈杂,把对面鬼子都吓了一跳,喊话声戛然而止。

  “什么东北人苏省人?老子告诉你,老子是大夏人!!全都是顶天立地的大夏人!!

  小鬼子,滚回你们那破岛上去,想让你孟爷爷投降?舔你孟爷爷的腚沟子去吧!”

  他骂得粗俗,却异常解气,身后的士兵们发出一阵哄笑和叫好声。

  孟烦了顿了顿,继续怒吼,声音在旷野上回荡:

  “老子倒要问问你们这帮三寸丁、罗圈腿的小鬼子。

  你们不在你们那弹丸小岛上待着,为何要跑到我们祖宗留下的土地上杀人放火?屠戮我们的百姓?侵占我们的家园?你们才是强盗!是畜生!”

  “还劝降?还假仁假义?告诉你,狗汉奸,也告诉你后面那小鬼子头头。

  我新2旅全军上下,从老子到每一个弟兄,早已抱定必死之决心。我们来镇江,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老子们的命,就是用来多拉几个你们这些小鬼子垫背的。”

  他越说越激动,挥舞着拳头:

  “我们死在镇江,那是保卫家国的英雄好汉。

  青史留名,子孙后代都记得。

  你们死在这,那就是他娘的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臭了都没人收尸!”

  “弟兄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咱们能让这帮畜生小瞧了吗?!”

  最后一句,他是扭过头,对着身后战壕里所有官兵,用尽全身力气吼出来的。

  “是!!!”

  “弄死他们!”

  “狗日的小鬼子!来吧!”

  战壕里,无论是新2旅的老兵,还是刚吃了顿饱饭,就立刻回到前线的迷龙那帮狠人,此刻全都热血上涌,扯着脖子,脸红脖子粗地齐声怒吼。

  各种带着各地口音的骂声和呐喊声汇聚在一起,声震四野。

  刚才那点因为鬼子追兵突然抵达而产生的慌乱和紧张,瞬间被这股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豪迈之气冲得烟消云散。

  士气在这一刻暴涨到了顶点。

  对面的王翻译官脸都吓白了,拿着喇叭的手抖得厉害。

  在片桐护郎阴沉的目光逼视下,他不得不哆哆嗦嗦地、尽量“委婉”地把孟烦了这番“亲切问候”翻译了过去。

  片桐护郎听着听着,脸就由青变绿,由绿变黑。

  “八嘎呀路!”

  他勃然大怒,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猛地抡起胳膊,“噼里啪啦”就给了王翻译官好几个结实的大嘴巴子.

  打得他惨叫一声,眼镜飞出去老远,鼻血瞬间就流了下来,脸颊高高肿起。

  “废物!支那猪!谁让你这么翻译的!”

  (虽然他明明就是让如实翻译)

  打完了出气筒,片桐护郎自己也稍微冷静了点,但胸口依旧剧烈起伏。

  他意识到,对面的守军指挥官是个硬骨头,而且成功地激发了士兵的斗志,此刻士气正旺。

  自己如果强行用轻装的先头大队进攻,对方凭借工事和这股气势,绝对会让己方付出惨重代价。

  他强压下怒火,忍着恶心,让满脸是血、晕头转向的王翻译官最后问一句,对面的指挥官到底是谁。

  孟烦了听到这问题,气乐了,再次举起喇叭,用嘲讽拉满的语气吼道:

  “孙贼!听好了,记你爷爷我的名字,你爷爷我是第69军新2旅旅长,孟烦了!

  专治你们这些小瘪犊子各种不服!有种你就过来!”

  片桐护郎心里猛地咯噔一下,眉头紧紧皱起。

  这是那个方默的部队。

  虽然这个“新2旅”听起来就像个临时拼凑的杂牌,番号都不正规,“孟烦了”这名字也从未在情报里出现过,像个无名小卒。

  但“69军”和“方默”这个名字,现在在鬼子那边,尤其是他们这些一线指挥官这里,可是挂了号的。

  意味着难缠、凶狠、不按常理出牌,以及……巨大的危险。

  片桐护郎追得急,身边就带了一个轻装步兵大队,联队属的炮兵中队、速射炮中队都还在后面跟着主力行军呢。

  重炮啥的更是想都别想。

  看来,这镇江,果然是一块硬骨头,不好打啊。

  他阴沉着脸,像是吃了一颗苍蝇屎一样难受,极其不甘心地挥了挥手,下令道:

  “部队先后撤五百米,寻找有利地形,构筑临时防御阵地,等待后续部队和重武器到达。”

  先稳住阵脚,试探一下虚实,再从长计议。

第185章 克虏伯:小鬼子来对炮啊

  地面上,第16师团第9联队的联队长片桐护郎大佐,终于等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加强火力。

  镇江就是金陵东面、长江沿线最后一个据点

  几门四一式75mm山炮和几门九二式70mm步兵炮被骡马拖拽着,吭哧吭哧地进入了预设阵地。

  片桐护郎自诩为一名稳重的指挥官,他没有立刻发动猪突猛进。

  而是先派出了一个小队,大约七十名鬼子。

  这些鬼子兵经验老道,立刻拉出极其稀疏的散兵线,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向镇江外围摸去。

  他们的任务很明确:试探,引诱守军开火,暴露其火力点的位置和强度。

  想法很好,可惜孟烦了不按套路出牌。

  这片区域,早就被他带着人,见缝插针地埋设了大量的地雷和诡雷。

  鬼子散兵线刚推进不到一百米。

  一声沉闷的巨响,伴随着冲天的泥土和一股黑烟。

  一个踩中了压发雷的鬼子兵,连哼都没哼一声,就被炸得四分五裂,旁边的两个鬼子也被破片扫倒,惨叫着滚倒在地。

  稀疏的散兵线瞬间一阵骚动,所有鬼子都下意识地趴倒在地,不敢再轻易前进。

  片桐护郎在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脸色阴沉,骂了句“狡猾的支那人”,然后挥了挥手。

  一旁的号手立刻吹响了凄厉的撤退号音。

  趴在地上的鬼子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拖着伤员退了回来。

  结果回来路上就踩响2个地雷,伤员更多了。

  “工兵,上前排雷!”片桐护郎下令。

  几个背着探雷器、拿着长竹竿的鬼子工兵,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开始作业。

  然而,孟烦了早就防着这一手。

  他提前安排了旅里枪法最好的几十个老兵,分散隐藏在道路两旁的灌木丛里、枝繁叶茂的大树上、以及起伏的土坡后面。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敲掉那些显眼的鬼子工兵。

  几声清脆的中正式步枪的射击声响起。

  子弹精准地飞来,两个正低着头专注排雷的鬼子工兵应声倒地,探雷器也摔在一边。

  “八嘎!”片桐护郎气得差点把望远镜摔了。

  对方竟然用这种“不讲武德”的零敲碎打来对付他的工兵。

  “重机枪掩护,步兵炮,对准可疑的灌木丛和土坡,轰击。”

  他急了,顾不上什么引诱火力了,先保住工兵,打通道路要紧。

  九二式重机枪立刻“咯咯咯”地嘶吼起来,弹雨泼洒向守军神枪手可能藏身的方向。

首节 上一节 11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