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第69节

  电话那头的海军次官山本五十六心里其实也在暗暗吃惊。

  陆军竟然也栽在了方默手里,还赔进去一个少将?

  这方默还真是陆海通吃啊?

  不过,吃惊之余,山本五十六和海军方面获得的更多的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感?

  你看,我们海军在沪上市区苦战,损失了一个少将(大川内伝七),你们陆军不是嘲笑我们无能吗?

  现在好了,你们堂堂常备师团的旅团长也步了后尘,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至于隐瞒情报?

  山本五十六自然是矢口否认,语气甚至带着一丝揶揄:

  “松井君,息怒。关于方默所部的情报,我们早已共享给陆军方面了。是你们自己轻敌大意,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岂能怪罪我们海军?”

  “或许,是陆军的勇士们习惯了北方的平原作战(图),还不适应沪上这种水网地带和复杂的地形吧?”

  这番阴阳怪气的话,更是火上浇油。

  两人在电话里激烈争吵,互相推诿责任,甚至一度情绪失控,扬言要“用战车踏平海军省”,以及“用长门号的410mm主炮炮轰陆军省”。

  当然,这只是气话,但也足以说明鬼子陆海军之间的矛盾积怨已深,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摔了电话,松井余怒未消,胸膛剧烈起伏。

  但他毕竟是老牌军人,深知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当前最紧要的是应对眼前的危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走到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目光阴沉地盯着吴淞、杨行、宝山一带。

  “我命令。” 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立刻更新敌方情报评估。将方默及其独立第21旅的威胁等级提升至最高。”

  “通知所有单位,今后任何与方默所部交战的情报,必须第一时间呈报司令部。”

  “另外,责令情报部门——同文书院、满铁调查部、白机关……所有在沪上及周边的情报力量,全部动员起来。”

  “给我不惜一切代价,查明这个方默的底细。他的这些装备——那些威力巨大的新式火箭炮、数量庞大的冲锋枪、那种连战防炮都难以击穿的重型战车,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松井猛地一挥拳,砸在地图上:

  “如此豪华的装备,绝不可能是贫弱的大夏能够自产的。也绝不可能是零星购买的。这背后,一定有一个西方列强在暗中支持他,武装他,企图通过他来挑战帝国在东亚的秩序。”

  “这是对大和民族的公然挑衅,必须把这只黑手揪出来。”

  有参谋小心翼翼地提醒:

  “司令官阁下,汉斯和意呆利两国是我们的准盟友,如果直接进行调查或质问,恐怕会引起外交纠纷,外务省那边……”

  “八嘎!” 松井厉声打断他,“那是外务省的官僚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我的职责是夺取战争的胜利。为了胜利,必须搞清楚我们的敌人究竟是谁,手里拿着什么。”

  “立刻去查。”

  参谋吓得一低头:“哈依!”

  发泄完怒火,松井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开始调整部署。

  “给第3师团藤田进中将发电:令其知耻而后勇,加快第29旅团的登陆速度,尽快恢复第5旅团的战斗力。”

  “命令杨行的第6联队,放弃现有阵地,收缩回吴淞镇,依托舰炮火力进行防御。记住,所有调动必须在白天进行,且行军路线必须处于海军航空兵和舰炮的掩护范围之内。”

  “司令官阁下,”另一名参谋问道,“那么,原定由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协同,攻占宝山,彻底打通吴淞与川沙口登陆场的战役计划,是否按原计划进行?”

  大将缓缓摇了摇头,手指敲击着地图上方默部队大概活动的区域。

  “暂时停止。”

  “我们现在必须正视现实。这个方默,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旅长,他的部队,也绝非区区一个独立旅。”

  “暂且假定,他指挥的是一个军,至少两个大夏‘调整师’(德械师的官方叫法)规模的精锐部队。”

  “其战斗力,远超其他大夏中央军,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帝国的一个旅团。对于这样的对手,必须给予最高程度的重视,认真对待,不可再有任何轻敌之举。”

第117章 片山少将失足落水,其他士兵都是害病而死(8.23加更)

  “诸君,岂不闻《通俗三国志》(《三国演义》在鬼子那里的译本)中说过‘欲速则不达’?如今我方侧翼出现此等猛虎,若贸然深入,恐被其断我归路,届时悔之晚矣。”

  松井顿了顿,继续道:

  “当前首要之务,是稳住阵脚。只要第11师团能在罗店顶住压力,不断消耗大夏军队的有生力量,待其久攻不下,师老兵疲,士气崩溃之时……”

  说着,他缓缓翻过手掌,做了一个向下按压的动作,语气变得森然:

  “届时,任凭他方默是真正的猛虎,也独木难支。我军再以泰山压顶之势合围,消灭他,易如反掌!”

  司令部内的鬼子军官们纷纷低头:“哈依,司令官阁下英明。”

  然而,战略上的调整只是其一,如何应对这场惨败带来的政治和舆论冲击,则是松井石根必须立刻处理的另一个棘手问题。

  毕竟那可是一整个联队和一位少将啊,堪称开战以来,鬼子遭遇的最大损失。

  三个月灭亡大夏的豪言壮语已经喊出去了,这脸被打的啪啪响啊。

  松井阴沉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军官,语气不容置疑:

  “关于此次战斗的对外通报,需统一口径。”

  “第68联队并非遭遇歼灭,而是于行军途中,遭遇大股敌军伏击,经浴血奋战,予敌重大杀伤后,成功转进至安全地域。”

  “具体战损……” 松井停顿了一下,面不改色地说道:“帝国勇士阵亡约二百余人。另有千余人,因沪上水土不服,不幸罹患脚气病、恶性疟疾、腹泻等恶疾,为昭和陛下尽忠。”

  “其余伤亡,后续再逐月统计上报。”

  他的意思很明显,剩下的两千多人的账,慢慢用未来一两个月的正常战斗损耗和病亡名额偷偷抹平。

  一名参谋忍不住小声问:“那……片山旅团长阁下……”

  提到片山理一郎,松井石根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了。

  这个蠢货,不仅葬送了一个精锐联队,更让整个派遣军、乃至帝国陆军蒙羞。

  松井已经想好了,这次失败第一责任肯定是海军的。

  其次就是片山理一郎来背锅。

  至于他作为派遣军司令官,下令第5旅团深夜急进,进而导致全军覆没?

  那都是没有的事。

  他,松井大将,不粘锅!

  但片山理一郎的死终究是一桩丑闻。

  “片山少将。他并非战死。而是在视察部队行军途中,不幸失足坠入黄浦江,英勇殉职。因其后战况激烈,遗体未能寻回,恐已落入敌手。”

  反正死无对证,江水流湍急,这个理由听起来虽然离奇,但总比承认一个旅团长被敌人阵斩要“体面”得多。

  “至于旅团参谋、联队副官、大队长等佐级军官的损失,” 松井补充道,“分批陆续公布,就说是近期在各次战斗中英勇玉碎即可。”

  “最后,对外宣传要强调,我帝国勇士虽身处逆境,仍予方默部以重创,初步估计,杀伤敌军逾万人!”

  一番操作之下,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转眼间就在松井石根的口中变成了一场“予敌重创”后“转进”、并且不幸意外损失了一位将军的“艰苦战斗”。

  司令部内的军官们心领神会,纷纷记录,准备依此口径层层传达,并联系鬼子国内控制的媒体进行“胜利”宣传。

  然而,战报可以用谎言编织,战线却不会骗人。

  8月29日,由于驻守杨行的鬼子第6联队奉命收缩撤退,隔壁第15集团军所属的第18军部队兵不血刃,重新收复了杨行镇。

  9月1日,眼见侧翼压力巨大,且旅团长阵亡、一个主力联队被打残,士气低落,残存的第5旅团部队干脆进一步放弃了看似坚固的吴淞镇,全部龟缩回长江边的登陆场核心区域,依靠海军舰炮庇护。

  奉命“反攻”吴淞镇的第88师孙师长,原本还担心会是一场硬仗,结果却发现鬼子早已人去楼空。

  他的部队几乎是“轻松愉快”地开进了已成废墟的吴淞镇,算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顺利“收复”失地,完成了张冶中之前下达的“死命令”。

  这一切,都无声地抽打着嘴硬的松井大将和沪上派遣军的脸面。

  捷报传来,金陵方面也哑火了。

  本来有人打了小报告,说方默一枪不开,就放弃了吴淞口滩头阵地和吴淞镇。

  军政部在陈石叟的授意下,本来准备办方默一个临阵脱逃,作战不利的大帽子,再给张冶中来个擅离职守、指挥不利、识人不明的罪名,把这俩人都弄下去。

  到时候他自己做这个沪上前敌总指挥。

  结果,方默全歼鬼子一个联队、阵斩少将旅团长的捷报,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结结实实地扇在了所有酝酿此事的人脸上。

  这还怎么弹劾?

  难道要说方默“作战不力”到能一口气吃掉鬼子四千多人?

  难道要说他“临阵脱逃”到把鬼子少将的脑袋都“逃”下来了?

  这要是说出去,恐怕先被全国民众的唾沫星子淹死的是他们自己。

  紧接着,第88师顺利收复吴淞镇的消息传来,更是让金陵方面彻底哑火。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是鬼子主动收缩,88师捡了个便宜,但毕竟收复失地是实打实的功劳,账还是要算在部署反攻的张冶中和实际承担主攻任务的方默头上。

  这下,连最后一点借口都找不到了。

  更让金陵方面头疼的是,消息根本捂不住。

  沪上的各大报纸,如《申报》、《新闻报》等,立刻用最大号的铅字,最醒目的版面,连篇累牍地报道这场吴淞大捷。

  “大夏之虎再显神威,方默旅长全歼倭寇一个联队”

  “开抗战之先河,方默将军阵斩鬼子少将旅团长”

  “沪上健儿扬我国威,倭寇胆寒”

  尽管鬼子方面拼命否认,声称第68联队只是“转进”,片山少将是“失足落水”,但方默这边展示的证据太硬核了。

  尤其是那被炮火熏烧得只剩一小节的旗杆和被护旗中队烧的只剩下残破布条的联队旗,以及片山理一郎完整的将官军刀、呢大衣、领章、军官证等物件。

  这些铁证,通过报纸的照片清晰地呈现在全国民众面前。

  一时间,举国沸腾。

  但方默却没飘。

  9月2日,鬼子第3师团步兵第29旅团以及独立重炮第10联队在吴淞口登陆。

  算上之前剩下的第6联队,21旅当面的鬼子已经达到万人,并且拥有超过60门的身管火炮,其中包括24门150mm榴弹炮。

  方默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艰难了。

第118章 沪上后边就是金陵,许诺给方默的109师番号

  被解放的虹口公园内,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梢,洒在大地上。

  那块曾悬挂于此、侮辱了所有大夏人的“大夏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早已被愤怒的士兵和市民砸得粉碎,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方默漫步其间,耳边是工兵们挖掘壕沟、加固防线的锹镐声。

  吴淞镇一带目前驻扎着新到的教导总队和第88师。

  他的独立第21旅由于在围歼第68联队的战斗中“伤亡惨重”,目前被张冶中命令退到了江湾到沪上市区北部这一段区域布防休整。

  目光向北望去,方默的心思却并不轻松。

首节 上一节 69/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