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21节

  尼尔斯的经历过于曲折,花费很长时间叙述完毕。泰图斯微微点头,带这群大呼小叫左顾右盼,没见过世面的蛮子前往营区。

  休整五日,趁着风向合适,泰图斯带领船队小心翼翼沿海岸线航行,年末抵达君士坦丁堡。

  二十艘划桨长船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海岸线、如巨人脊梁般连绵不绝的狄奥多西城墙,高大厚重的石墙在阴沉天空下显得威严肃穆。

  “奥丁在上,没想到我还能第二次到访此地。”

  一切毫无变化,金角湾入口依旧横亘着一道巨大铁链,铁链由无数个漂浮在海面的浮筒支撑,表面泛着冰冷的寒光,守护着后方的港口区。

  虽然冬季是航海淡季,但作为地中海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贸易中心,君士坦丁堡的港口依然忙碌。来自埃及、叙利亚、黑海沿岸、意大利甚至更远地方的商船在此停泊,桅杆林立。岸上,身穿不同衣物的人影在寒风中穿梭,仿佛不知疲倦的蚁群。

  “不愧是世界渴望之城,伦底纽姆、巴黎、奥斯陆、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加在一起,都不如她的一半繁荣壮阔。”

  尼尔斯见过大场面,但如此规模、如此多样化的景象仍让他感到震撼。忽然,五艘体型庞大的双层划桨船驶过,尼尔斯赶忙吩咐船队躲避。

  泰图斯向军舰的某个军官打了声招呼,然后给尼尔斯介绍:

  “这是帝国体型最大的战舰,称之为‘德罗蒙’,这种战舰标准配置180人,60名船员和120名桨手,上下两层甲板都是桨手,船头装备两种撞角,水下撞角破坏船体,水上撞角破坏敌舰的船桨。”

  尼尔斯注视着舰艏的龙型雕塑,猜测这应该是希腊火的喷口,用于焚烧敌人的船只。舰艉甲板摆放着一台重型扭力弩砲。

  “哈哈,和不列颠舰队的弩砲一模一样。”

  泰图斯立即反驳:“这东西发源自希腊,沿用上千年,和西欧、北欧蛮族有什么关系?”

  尼尔斯没有在意弩砲的起源,观察这些德罗蒙战舰的尺寸。

  “德罗蒙”比维格的新式帆船更长,得益于上下两层密密麻麻的船桨,短时间内,划桨加上风力推动,可以让桨帆船爆发出远超新式帆船的速度。

  缺点在于,这类船只的重心太高,抗风浪性较差,不适合恶劣的海况,而且装载的船员太多,装载货物的空间相应减少。

  最终,他做出评价:近海区域,这类战舰的优势更大。远洋区域,它不如维格的新式双桅帆船。

第276章 瓦兰吉卫队

  登岸之后,五百个雇佣兵前往营区登记名册,尼尔斯被单独带到一处宅院,由专门的高级宦官传授他正式场合的觐见礼仪。

  “先把这身脏兮兮的衣物和盔甲脱掉,仔细梳洗一遍身子,简直比猪圈打滚的牲口还臭。”

  宦官捂着口鼻,示意四个低级仆役为尼尔斯卸去黑色大氅、锁子甲、以及许久未洗的内衣。

  在尼尔斯不满的抱怨声中,他被推入一个冒着蒸汽的浴室,仆役用毛刷反复清洗他的身躯,直至皮肤表面泛红,仿佛一只被煮熟的虾米。

  不知过了多久,他披着浴衣离开这座憋闷难耐的浴室,门外,两个年幼的宦官捧着一套崭新的名贵扎甲,绯红色的披风,一柄被称作“罗姆法亚”的单刃长剑,剑柄镶着黄金。

  穿戴整齐,尼尔斯跟随宦官学习各类注意事项,核心是跪拜礼,需要连续三次全身伏地,前额触地,亲吻皇帝的靴尖。

  “别做出这副表情,这可是普通人渴求终身的机会,赶紧照做!自从戴克里先皇帝(公元284~305年在位)发明这种礼仪,几百年来沿用至今,无数贵族、将军都是这套流程,你没资格例外。”

  无奈之下,尼尔斯强忍着屈辱模仿宦官的姿势,反复练习多次,然后进行至下一环节。

  “.记住,觐见之后需要倒退离开,注意细节,像我这样迈动步伐,目光始终低垂,不可直视皇帝。”

  忙碌到傍晚,尼尔斯仍未获得解脱,匆忙吃过晚饭,宦官教授他一些常见的希腊语颂词,时不时纠正他的语调。

  “声音大了,你以为这是在打仗吗?重来。”

  “单词的次序搞混了,再来一遍!”

  “最后的音节发错了,忘掉你们北欧的粗俗发音习惯,应该这么发音,语调略高一些,但是不要过分尖厉,同时也不要沙哑低沉”

  忙碌到深夜,凭借出色的智商和毅力,尼尔斯学会整套的觐见流程和颂词,简直比打仗还累。

  “二十多年前,我和同伴们被传召到郊外猎场,当时可没这么多规矩。”

  得知详细的事情经过,宦官解释:“那时的你们只是一群局外人,地位卑贱如野草,没资格执行这套觐见仪式。今晚早点歇息,明日上午觐见皇帝,能否接任卫队指挥官,全看你明天的表现了。”

  凌晨,尼尔斯被仆役叫醒,重复演练一遍礼仪后,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眺望窗外,街道两侧是密集的多层公寓楼,一层是商铺,二、三层是民房。偶尔经过恢宏的公共建筑,例如浴室、赛马场,规格远高于伦底纽姆的模仿产物。

  进入皇宫外层区域,尼尔斯经过仔细的搜身,跟随宦官步入内部,每走一段距离就会遇见个别衣着华贵的中高级官僚,拥有冗长且难以记忆的希腊语头衔。诸如:Logothetes tou stratiotikou(军队财务官)、Logariastes tes Aules(宫廷财政总管)

  此时,领路的宦官熟练地与对方攀谈,介绍身后陌生人的来历。

  感受到众多好奇的眼神,尼尔斯颇为尴尬,仿佛成了马戏团的观赏动物。渐渐地,他穿过众多的庭院和走廊,整个人晃得头晕目眩,彻底失去方向感,只知道跟随宦官前行,最终到达一处装饰豪华的大殿。

  经过冗长的程序,尼尔斯低着头走进大殿,开始叩拜礼。

  当他趋近宝座时,旁边金树的机关小鸟忽然发出“啾啾”的叫声,左右两侧的金狮雕塑随之发出怒吼。

  按照宦官昨日的教导,尼尔斯保持跪姿,继续完成觐见流程。

  许久,宝座忽然传来希腊语问话,旁边的翻译郑重转述:“瓦良格人,陛下让你抬头。”

  有这个流程吗?

  尼尔斯的眼角瞥向跪在身侧的宦官,后者赶忙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遵照皇帝的吩咐。

  深吸口气,尼尔斯抬起头直视米海尔三世。

  这位皇帝裹在繁复的珠宝与名贵的紫袍中,身材颀长匀称,拥有地中海式的深色卷发,脸庞年轻光滑,下巴蓄着短须,眼神跳脱,嘴角微微翘起。

  尼尔斯内心暗叹:“举止轻佻,作风轻浮,这就是我即将效忠的对象?”

  下一刻,翻译转述皇帝的疑问,“据说西欧崛起一位残忍暴虐的维京君主,绰号‘北境之蛇’,你有印象吗?”

  尼尔斯平淡回复:“认识,他叫维格·泰恩堡。二十一年前,伊瓦尔、比约恩、我、维格、贡纳尔、奥姆、留里克等人前往君士坦丁堡贸易,期间被传召至城郊猎场。在太后和巴尔达斯的吩咐下,维格和某人进行一场御前决斗。”

  突然,皇帝笑出了声,看着身侧的侍从,“我想起来了,巴西尔,是你当年输掉的那场决斗。”

  侍从回复:“是的,陛下。”

  牵扯到过往回忆,皇帝来了兴致,让尼尔斯详细叙述这些年的经历,期间让人拿出西欧地图,时不时发出赞叹。

  末了,他让宦官给这位履历丰富的瓦良格人斟了杯酒,“按照你的说法,你擅长指挥作战和射箭,是卫队指挥官的最佳人选?”

  尼尔斯:“除了不列颠国王维格与诺曼底公爵贡纳尔,我的指挥能力不逊于任何一个维京人。去年,我击败东法兰克国王的军队,全歼他们的重骑兵,还缴获一面王旗,被称作‘格努茨的白鸦’,您若不信,让官员找城内的维京聚居区打听消息。”

  “不必了,我等会还要参观马车竞赛,没太多时间浪费。”皇帝看不上法兰克蛮子,击败他们不算值得夸耀的功绩。

  他摩挲着下巴的短须,让侍从取来十几副弓箭,“证明你的射术,Akolouthos(卫队指挥官)的职位将属于你。”

  这种考验对尼尔斯毫无难度,他拿起一张紫衫弓,依照皇帝的吩咐,在庭院连续射中好几个摆放的酒杯,全程泰然自若,仿佛吃饭喝水一般轻松。

  “很好,尼尔斯,你即日起正式接任瓦兰吉卫队指挥官”

  也许是急着观看马车竞赛,米海尔匆忙宣布任命,让某位侍从起草诏书,然后快步走远了。

第277章 异乡人

  觐见仪式结束,尼尔斯在宦官的引领下走出皇宫,门外,文官泰图斯早已等候多时。

  “恭喜,大人,日后请多关照。”泰图斯同样得到任命,是卫队的新任财务官。

  财务官负责发放军饷和供应军需品,以及收缴战利品中属于帝国的部分,在某些特殊且必要的时刻,财务官还能接管卫队指挥权。

  宦官的任务到此为止,随后,泰图斯领着尼尔斯前往卫队营地,中途向他介绍相关事项。

  简而言之,瓦兰吉卫队不隶属常规军事体系,而是皇帝的贴身禁军,负责守护皇宫、抵御外敌、镇压叛乱。

  身为异乡人,蛮族雇佣兵缺乏根基,天然遭到本土势力的排斥,唯一能依靠的只有皇权,缺乏叛乱基础,因此受到皇帝的青睐,薪酬远高于希腊军人。

  折算下来,普通雇佣兵的年薪多达两磅白银,前提是自行承担武器开销。尼尔斯的年薪多达三百镑,相当于领主时期总收入的八成。

  而且这还不包括皇帝的赏赐,累积起来,尼尔斯的年收入超过绝大多数官吏。

  “这,这未免太多了。”

  直至此刻,他真正体会到东罗马的富庶,怪不得他们把东欧、北欧、西欧的居民全部看做乡下蛮子。

  当然,君士坦丁堡的物价也很高,一枚米拉瑞逊银币(2.27g)只能购买十七升小麦。

  尼尔斯用拙劣的算术知识进行对比,发现同等重量的白银,在不列颠换到的粮食相当于君士坦丁堡的2~3倍。

  其余商品的物价同样高昂,假如大肆花销,雇佣兵稍不留神就会用光这笔血汗钱。

  突然,马车停在路边,尼尔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泰图斯掀开窗帘看了眼,压低嗓音:“前面是‘凯撒’巴尔达斯的车队,闲杂人等退避。”

  望着满脸疑惑的新上司,泰图斯简短叙述东罗马的政治格局。

  米海尔三世身为最高统治者,很少处理政务,而是转交给他的长辈巴尔达斯,册封后者为“凯撒”,也就是共治皇帝(副皇帝)。

  尼尔斯的语气略微变调,“两个皇帝?”

  “这算什么?戴克里先在位时,还搞出了四帝共治:东罗马拥有一位奥古斯都(皇帝)和一位凯撒(副皇帝),西罗马亦是如此。”

  泰图斯抑制住内心的鄙夷,继续向这个大惊小怪的蛮子介绍局势。

  早在六年前,巴尔达斯在米海尔三世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太后狄奥多拉的摄政,把太后软禁在修道院。

  之后,巴尔达斯废除君士坦丁堡的普世牧首,推荐盟友佛提乌上位。由于佛提乌缺乏必要的资历,这项任命遭到多方面的反对,包括罗马教廷。

  不论外界如何议论,巴尔达斯逐渐掌控了帝国的行政权、财政和教会事务,随着时间流逝,他的权柄仍在增长,已经渗透到最为敏感的军权

  听完财务官的介绍,尼尔斯隐晦地察觉到这人的政治倾向,然而他初来乍到,不敢轻易表露任何看法,只能装傻混过这段路程。

  很快,马车抵达城南的卫队营房。

  瓦兰吉卫队作为实质意义上的禁卫军,驻地距离皇宫很近,位于君堡的核心区,它的占地面积有限,整体布局十分紧凑。

  从北门进入营房,眼前是一片相对开阔的硬地庭院,长二百步、宽一百步,用于日常的各种训练。

  庭院左侧是食堂、小型教堂、仓库、以及东罗马常见的公共浴室。

  庭院右侧是成排的长条状营房,十夫长和下辖的九名士兵分配一间集体宿舍,百夫长、副百夫长、掌旗官(掌管百人队的队旗和内部财务)、军号手这类人员拥有小隔间。

  顺着财务官所指的方向,尼尔斯看见东南坐落着几处独立的庭院,提供给卫队高层居住,面积不算大,也许是为了防止蛮族指挥官耽于享乐,荒废战斗力。

  庭院的正南方是武器库和马厩,虽然瓦兰吉卫队以重步兵为主,但军官和传令兵需要马匹,行军时需要挽马拖拽辎重马车。

  同时,庭院南侧开了道小门,尼尔斯走出庭院,发觉眼前是蔚蓝壮阔的马尔马拉海,海面漂浮着往来的商船,心情豁然开朗。

  “呼,位置不错,我忽然有些喜欢这里了。”

  返回庭院,财务官泰图斯正在当众宣读皇帝的诏书,尼尔斯观察聚集的卫队成员,共有十二个百人队,算上马夫、仆役等勤杂人员,总计一千三百人。

  士兵普遍装备锁子甲和扎甲,有些体型高壮的士兵拥有两层甲胄,外层是扎甲,内穿锁子甲,足以免疫绝大多数刺击与劈砍,仅仅站在原地,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慑。

  武器方面,士兵们不习惯帝国配发的罗姆法亚剑,主要使用双手斧,或者找铁匠自行订制北欧单手剑,鉴于这种行为,瓦兰吉卫队也被称作持斧卫队。

  “我叫尼尔斯,想必你们听说过我的名字和事迹.”

  凭借多年的领兵经验,以及随行的五百补充兵,尼尔斯轻易掌控这支军队。当晚,他召集财务官泰图斯和三位资深百夫长,询问之前卫队遭遇的惨败。

  过程很简单,在安纳托利亚作战时,卫队被安排到一线的最左翼,中途遭遇重骑兵冲锋,阵型大乱。随后,卫队受到数倍于己的步兵围攻,还被标枪兵反复射击,死伤惨重,直至友军赶来增援。

  “标枪的确能够破甲,为何我们不使用?”

  卫队成员普遍身材高壮,很适合投掷标枪,尼尔斯觉得有必要补充一些远距离的打击手段,遭到某个资深百夫长的反驳:

  多数武器需要士兵自行采购,投矛是易耗品,每次战斗都要维修甚至更换,士兵实在没钱。

  “就这?”尼尔斯看向旁边的泰图斯,“假设我亲自出钱,能否雇佣铁匠制造投矛?”

  “当然可以,但您的工资要到月底才能发放。”

  尼尔斯满不在乎,“那就找人借钱,你既然说卫队指挥官地位尊崇,不至于连这点钱都借不到吧?”

首节 上一节 12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