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139节

  “随着纺织业蓬勃发展,羊毛的收购价格持续增长,不止是贵族、乡绅和富农,就连最底层的佃农家庭也在蓄养绵羊,贩卖羊毛补贴家用,各阶层都在收益,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国内的市场迟早饱和,唯一的希望是开拓海外市场,但北欧、东欧的居民消费能力太低”

  以目前的发展趋势,弗罗德担心这个问题将在自己继位后爆发,寻找新市场的心思更加迫切了。

  拐过一片橡树林,前方坡地种植着成片的玉米、南瓜、蔓豆,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境内有人尝试新大陆的农作物,找到主人攀谈。

  “收益如何?”

  农民的回答令人失望,“玉米的产量还不错,但是家里人不愿意吃,只能在集市低价卖给乡绅,作为牲畜饲料。南瓜的味道还可以,缺点是不顶饿,早晨吃了两大碗南瓜,上午十点就开始肚子饿。蔓豆的收益也好不到哪去。

  唉,家里只有十五英亩平地,我被迫在坡地种植新作物,邻居们拥有足够的平坦耕地,他们宁愿在坡地放羊,这样更省事。”

  倾听农民的回答,弗罗德明白这些新作物的优劣,它们更适合在丘陵、山地推广,例如北境、威尔士、爱尔兰西部。

  七月八日,弗罗德逛完境内的各定居点,两圃制基本上被三圃制取代,铁制农具广泛流行,农民的生活维持在温饱水平,找不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返回卢顿镇,他依旧过着无聊乏味的生活,偶尔去镇上的邮局、神庙、医院参观。

  邮局的工作同样轻松,前来寄信、领取信件的村民寥寥无几,邮递员的任务是每周往返一次伦底纽姆,偶尔在邮局收发信件,剩余时间用于耕种自家土地。

  神庙由一位刚毕业的见习萨满负责,年轻人对于工作缺乏热情,经常应付了事,有时被叫到医院帮忙,闲暇时间总是坐在树荫下,翻看从伦底纽姆购买的各类杂书。

  相对前两者,医院的工作非常忙碌,仅有两个医生和一个编外人员(见习萨满),三人需要处理八千多个村民的医疗需求。

  一个医生治疗常见疾病,另一个医生主要负责接生。除了医疗工作,他们还要抽时间宣传卫生观念,偶尔兼职兽医。

第318章 安达卢西亚马

  七月中旬,一百多个陆军学校的学生路过卢顿镇,其中有二王子弗雷,他兴致冲冲找到兄长的官邸,结果大失所望。

  “你竟然有心情种玉米南瓜,工作这么清闲?”

  弗罗德放下锄头,没好气地回复:“工作清闲反而是件好事,代表辖区状况稳定。假如我忙得焦头烂额,反而证明我的能力不足。”

  弗雷翻了个白眼,嘲讽几句之后闪至一边,免得挨揍,“算了,不打扰你种玉米。夏季实习结束,我们正在返回伦底纽姆,有话要我转告吗?”

  “我昨天刚送出一封信,没这个必要。”

  弗雷打量四周,觉得此地实在无趣,溜进厨房提起五只熏鸡、一条熏猪后腿,作为自己和同学们的加餐,然后打着哈欠离开了。

  第二天中午,弗雷返回王宫,介绍自己在剑桥郡的经历,这次的实习内容是协助当地修建排水风车,建设桥梁。没过多久,他把话题扯到兄长的生活,吐槽他种地的模样和乡间农夫差不多。

  “我毕业之后,您千万别让我在地方任职,这日子没法过。”

  “你想做什么?”

  弗雷:“当然是骑兵!”

  骑兵确实威风,维格毫不意外,但他不准备把儿子扔进这个危险兵种,思索片刻,他暗自做出决定。

  既然这家伙擅长土木建设,不如毕业后扔去工程部队,专门负责修桥铺路、操纵扭力弩砲和配重式抛石机,磨砺几年,然后挑块合适的土地就封。

  近期,情报系统渗透进利沃尼亚地区,各部落的位置、人口、产出等信息源源不断输送至哥特兰岛,汇总之后传回不列颠。

  再过两年,假设条件允许,维格计划册封次子为利沃尼亚公爵,挑选一个地理优越的港口建设城镇,然后缓慢向外扩张。

  “东欧土地广袤,发展潜力远好于挪威、瑞典。”

  他在备忘录写下粗略方案,继续处理积压的文件。

  第一份文件记载一起沉船纠纷。上个月,伦纳德的柯克船前往温彻斯特销售货物,途中在康沃尔近海沉没,伦纳德怀疑当地领主故意设置错误的灯火信号,误导柯克船驶向暗礁。

  “又沉船了?”

  印象中,这是今年康沃尔的第四起沉船事故,维格在公文末尾写下回复,要求涉事双方的领主来到伦底纽姆,同时让司法大臣派人实地调查。

  第二份文件记录了富商哈利的诉求。

  他的纺织工场近期取得技术突破,可以给布料染上更加牢固的红色染料。同时,工人还创造性地发明复染工艺:先用木犀草把布匹染成黄色,然后用菘蓝染料重复染一遍,最终得到绿色布匹。

  可惜的是,哈利发现竞争对手很快销售同样的红色布与绿色布,他怀疑对方窃取技术机密,请求国王主持公道。

  哈利的染色专利有效期是十年,维格写下回复,让司法大臣按照专利法处理。

  毫无疑问,凭借两项染色技术,哈利的纺织工场会迅速扩张,彻底超越其余的竞争对手,但维格不准备干涉,任由市场自行发展。

  翻阅第三份文件,上面记载了近期的马匹贸易。

  不列颠商船携带毛皮、烈酒、鲸油、琥珀、染色布前往里斯本,返程时,香料、橄榄油所占的空间较小,大部分船舱处于空置状态。

  年初,海政大臣与里斯本总督谈妥一项交易,不列颠提供他们急需的铁锭,换取采购战马的许可。商船返程时,空余的舱位运送战马,缓解国内缺乏战马的困境。

  这份采购计划看上去很不错,等到第一批安达卢西亚马运送至港口,海政大臣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王国拥有的三桅商船载重量为三百吨,六月初,从里斯本出发时,商船采购三十匹状况良好的战马。

  它们被粗大帆布吊带悬吊着,在船员的呼喊与滑轮的吱呀声中,摇摇晃晃地越过船舷,最终落在主甲板下方临时改造的畜栏,不安的嘶鸣和沉重的鼻息在狭窄空间内回荡。

  离开里斯本近海,船只沿着海岸线向北而行,一星期后遭遇风暴,汹涌的海浪砸向船身,咸涩冰冷的海水灌进船舱,畜栏变得湿滑泥泞,刺骨的寒冷与剧烈颠簸,无情地摧残这些陆地生灵。

  很快,一匹年轻的公马患病,它开始拒绝进食,原本油亮的皮毛迅速失去光泽,眼窝深陷,每次喘息如同破旧的风箱。

  为了避免剩余马匹被感染,船长让船员们合力拖拽,把病重的战马拖至甲板边缘,然后推入海浪。

  后续的航程中,商船再度经历两次暴雨,下层甲板变得潮湿、恶臭。部分战马的马蹄腐烂发炎,无法支撑站立,只能侧卧在污秽潮湿的草堆,时间流逝,它们的健康状况恶化,陆续被船员丢进大海。

  经过一个月的航程,商船停靠在伦底纽姆的码头,幸存的战马被踏轮起重机小心翼翼吊运至地面,只剩下十八匹。

  战马习惯了颠簸的环境,一时间难以适应坚实的地面,四只马蹄正在微微颤抖。它们的皮肤失去了往日的丝绸光泽,沾满污秽和板结的盐粒,肋骨在松弛的皮肤下清晰可见。

  见到这幅惨状,闻讯赶来的兽医叹了口气,“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休养,预计部分马匹无法恢复,只能作为训练用马或者种马。”

  总体而言,这批战马损耗率达到四成,算上各种开支,王国获得一匹战马,需要支付七磅白银的费用。

  “耗费钱财,结果只收获十八匹瘦马,暂时还不确定它们能否恢复,简直是在乱搞!”

  维格对于这笔交易极度无语,假如用七磅白银生产军械,可以获得十套制式布面甲。

  从过往的战例判断,每个重骑兵发挥的作用约等于三个重步兵。如今从里斯本采购战马的性价比太低,还不如生产盔甲,武装更多重步兵。

  维格攥着文件在办公室来回走动,许久,他返回座位,把皱成一团的纸张重新铺平,要求把战马的费用缩减至六镑以内,否则取消交易。

第319章 又一次抉择

  七月二十日,情报主管格温觐见国王,带来一则重要消息。

  米海尔三世杀死共治皇帝巴尔达斯之后,任命宫廷宠臣巴西尔继承这个头衔。

  尼尔斯依旧担任瓦兰吉卫队的指挥官,还被加封一个读起来十分拗口的荣誉头衔。

  “佩剑亲卫?看来尼尔斯混的不错,留里克当初驱逐他,反而是坏心办好事。”

  此刻,君士坦丁堡,尼尔斯正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

  他仰头望着悠悠白云,耳畔回荡着太监的询问。

  “大人,别再犹豫了,巴西尔一直把您当做最亲近的兄弟,他承诺事成之后绝不亏待您。”

  “再给我一点思考的时间。”

  尼尔斯心乱如麻,好不容易混过去年的风波,不曾想今年又发生一起政变。而且自己避无可避,被巴西尔邀请参加他的阵营,发动一场针对皇帝米海尔三世的阴谋。

  奥丁在上,罗马人的政变未免太频繁了。

  最开始,米海尔三世利用巴尔达斯,铲除太后、权臣狄奥克提斯托斯的势力。

  去年,米海尔三世利用巴西尔,铲除巴尔达斯的势力。

  仅仅一年过去,米海尔三世、巴西尔相互猜忌,君士坦丁堡又面临一场血腥残酷的内斗。

  “好,我答应了。”

  尼尔斯没有别的选择,假设他拒绝邀请,估计走不出这道宫门。

  “恭喜您选择站在胜利者的一方。”太监带领尼尔斯离开皇宫,前往瓦兰吉卫队的营区。

  日落时分,大多数战士正在吃饭、洗浴,听见紧急集合的命令,他们赶忙冲向操场集结。

  “诸位,我收到诏书,巴尔达斯的残党正在密谋叛乱,皇帝(米海尔三世)让我们前去逮捕以下人员胆敢抵抗者格杀勿论。”

  听闻此事,低级军官和士兵们兴高采烈,去年铲除巴尔达斯的党羽,弟兄们发了一笔横财。想不到城内还有巴尔达斯的残余势力,又轮到弟兄们发财啦。

  然而,财务官泰图斯和两位资深百夫长表情微妙,即将逮捕的人员全部是米海尔三世的心腹,皇帝不可能发布这种命令。

  唯一的可能是,这道诏书由共治皇帝巴西尔伪造。

  泰图斯刚准备说些什么,忽然瞥见传旨太监阴冷的眼神,沉默站在原地。

  时间流逝,两千战士在操场等候进攻命令,夏夜闷热无风,汗水浸透了他们的亚麻衬衣,周边区域不时回荡着一声凄厉的惨叫。

  大约晚上八点,另一个太监带来巴西尔的最新指令——立刻动手。

  尼尔斯拭去额头的汗水,率领部队涌出营区,沿着街道行进至狄奥多西广场,附近居民察觉到危险,纷纷紧闭门窗,吹熄灯火。

  凑巧的是,广场西侧也出现一支队伍,双方在晦暗的月光下对峙,等了半分钟,对面传出呼喊声:“你们是叛军?”

  尼尔斯赶忙回复,“不,瓦兰吉卫队一直效忠皇帝,你们效忠谁?”

  “一样,我们效忠皇帝。”

  考虑到底层士兵的情绪,两边的指挥官自称效忠皇帝,奉命剿灭叛军。

  又僵持几分钟,对面走出两个身影,见状,尼尔斯和传旨太监巴蒂塔斯迎上前。广场大理石柱的阴影下,双方反复试探,确认彼此属于巴西尔的阵营。

  “我方任务是控制狄奥多西广场、君士坦丁广场,以及圣索菲亚大教堂。你们的任务是什么?”

  尼尔斯:“清剿‘巴尔达斯’党羽的宅邸。”

  “你们运气真不错,竟然分配到这种好差事。”

  “放心,巴西尔不会亏待你们的。”尼尔斯耐着性子附和几句,走回自己的队伍。下一刻,广场西侧的军队让开道路,放任瓦兰吉卫队通过。

  “按照之前的计划,第一、二、三、四百人队前往”

  尼尔斯把两千士兵分成三部分,各自前往目标地点,他本人带领关系亲近的八百士兵,沿着主干道继续向西。

  很快,他们再度遭遇一群身份不明的武装部队,传旨太监爬上附近的马车,看清领头人的面孔之后发出尖叫,“杀掉他!”

  收到指令,前排的瓦兰吉战士本能地抡起巨斧劈入敌群,敌人的锁子甲、扎甲扛不住巨斧劈砍,支撑不到五分钟就溃散了。

  幸存的敌人逃进深巷,瓦兰吉卫队没有追击,他们倚靠染血的墙壁大口喘息,用亚麻布包扎伤口。

  太监巴蒂塔斯忍着呕吐的欲望,仔细观察领头人的尸体,从他的右手摘下一枚红宝石戒指,向尼尔斯解释。

  “这是信物,并非我故意侵吞你们的战利品。”

  尼尔斯不在意这点小事,休整片刻,率军奔赴第一处宅邸。宅邸大门过于坚固,双手巨斧无法劈开,尼尔斯只能绕至后门,让士兵翻墙进入后院,肃清这座豪华宅邸的抵抗。

  喘息片刻,巴蒂塔斯催促,“别耽误时间,战斗还未结束,敌人随时可能反扑!”

  “知道了,”尼尔斯安排一个百人队照料伤员、看管俘虏和财宝,然后奔赴下一个地点。

  忙碌整夜,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君士坦丁堡在恐惧中迎来新的一天。

  凭借出色的密谋能力,巴西尔仅用一个晚上清除米海尔三世的势力,掌控这座世界渴望之城。

  中午,他召集城内权贵前往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众人的见证下,他和妻子欧多基娅接受牧首的赐福,宣布废黜米海尔三世的皇位。

  巴西尔戴上皇冠的那一刻,人群窃窃私语,谈论新皇帝的过往经历,觉得这人出身过于卑微,严重缺乏正统性。

首节 上一节 139/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