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分钟过去,客人们进入似醉非醉的阶段,科采尔驱散仆役和吟游诗人,提及国都韦莱赫拉德的近况:
“陛下只顾着逢迎巴西尔,抛弃了我们的古老传统,如今他的宫廷充斥着希腊牧师、顾问和军官。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他还会把希腊人分封为领主。”
在酒精的作用下,四位客人难得地说出心里话,抱怨国王颁布的一系列举措,尤其是向各地领主征收特别赋税,用于组建常备军、建设教堂。
“凭什么让我们出钱?我的领地位于山谷,收不到商业税,只能依靠微薄的农业税,差点支付不起女儿的嫁妆。”
“说得对,既然国王选择投靠东罗马,就该让巴西尔出钱!”
科采尔全程保持冷静,观察四位客人的反应。等到狩猎结束,他单独拜访某个反应最激烈的青年贵族,邀请他加入自己的事业。
经过两个月的往来奔走,科采尔的密谋团队扩充到六人,而且他还收到伦底纽姆的消息:只要行动顺利,皇帝承诺让他担任公爵。
然而,正当他感觉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国都韦莱赫拉德突然派来信使,声称国王有急事召见全体贵族。
不好!
科采尔找到红鲷探员,“现在该怎么办?马格德堡究竟有多少人?”
“八千士兵。另外,巴伐利亚公爵也可以召集一支四千多人的军队,但是需要时间。”
现在开战,科采尔没把握获胜。他缺乏拼死一搏的勇气,只能抱着侥幸心理,跟随信使前往宫廷觐见。
第377章 剥夺头衔
两天后,科采尔来到摩拉维亚的国都。这里的石砌城墙大致完工,希腊工匠正在架设重型弩砲。
城内,偶尔能够看见大队手持长矛的常备军士兵,他们的盾牌描绘着黑鹰的图案,身穿东罗马样式的扎甲,大概是巴西尔援助的军械。
进入宫廷,科采尔发现卫兵数量比往日多了不少,而且夹杂着许多生面孔,内心恐慌情绪加重,有种立刻逃命的冲动。
大约上午九点,各地的贵族陆续到齐,科采尔跟随人潮走进大厅,中途差点跌倒。
没过多久,人群一片哗然,科采尔抬起头。老国王正在公布侄子和另外七名贵族的罪状,最后,老国王下令剥夺八人的贵族头衔,颁布悬赏令,死活勿论。
幸好,他要抓的不是我们。
科采尔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大致明白了事情起因。
一直以来,老国王倾向于投靠罗马人,而他的侄子斯瓦托普却站在法兰克人的立场,双方时常闹出矛盾。
现如今,不论是传统派系还是东法兰克派系,两者都不利于老国王的统治。而且法兰克诸国覆灭,即使老国王铲除侄子的势力,也不会招来外界干涉。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老国王宣布各项革新措施,敦促某些拖欠税款的贵族,让他们在一个月内补足欠额。
中午,宫廷召开宴会,科采尔全程心神不宁,眼神偶尔扫过另外五名同党,担心有人承受不住心理压力,暴露内心的想法。
熬到宴会散场,他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宫廷,骑马向西北方向狂奔,直至返回自己的扎泰茨。
两天后,科采尔收到风声,斯瓦托普和同伙们不知所踪,有可能潜伏在境内,也有可能逃往南方的克罗地亚。经过这起风波,摩尔维亚的局势更加混乱了。
摩尔维亚的消息传至北意大利,法兰克残部毫无反应。
虽然斯瓦托普是他们扶持的人选,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秃头查理现在有更值得关注的目标——科西嘉岛。
收复西西里岛之后,东罗马履行承诺,把俘获的摩尔水手和船只移交给法兰克人。
八月初,七十艘各式船只离开比萨港,航行大半天时间,前方出现科西嘉的嶙峋海岸。
舰队驶向一处海湾,沙滩上残留着数十具浮肿的尸体,以及上千支羽箭,悬崖上的哨塔只剩残垣断壁,显然经历过激烈的战斗。
登陆过程井然有序,法兰克士兵跳下齐腰深的海水,冲向沙滩组成盾墙,锁子甲和扎甲在烈日下闪着刺目的白光。
阿尔弗雷德踏上沙滩,靴底陷入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细沙,他闻到海盐、焦木和某种恶心的腐臭味。这是战争的气息,从不列颠到西地中海,一切从未改变。
奥尔良伯爵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各自向内陆推进。阿尔弗雷德率领北路军,沿着干涸的河床前进。酷热令人窒息,沉重的盔甲变成了烤炉,每个士兵都汗如雨下,灌木丛偶尔传来动物窜逃的窸窣声。
日落时分,他们遭遇了第一股敌人。
几乎是瞬间,摩尔海盗从山岩后突然现身,他们穿着宽松的麻布衣裳,头戴铁盔,弯刀在夕阳下泛着橙红的光泽,
“盾墙,原地结阵!”
战斗爆发得突然而残酷,海盗的箭矢自上而下,大多被盾牌和盔甲阻挡,但仍有惨叫不时响起。阿尔弗雷德看见一名年轻士兵仰面倒下,眼眶中箭,鲜血喷溅在干燥的土地。
射完五轮羽箭,摩尔海盗嚎叫着冲向法兰克人的队列。阿尔弗雷德格开一记劈砍,反手把长剑送进袭击者的胸膛,温热的血喷在他的护手上,带着一股浓烈的腥味。
两军交战片刻,组织严密的法兰克人占据优势,开始逐步反推,战斗在夜幕降临时结束。法军伤亡三十人,海盗留下九十多具尸体。
出发之前,法兰克人向渔民打探过当地情况,岛上最大的一股摩尔海盗不超过三百人。
事实确实如此,从第二天开始,阿尔弗雷德带领一千多士兵深入岛屿北侧,从未发现过大规模的海盗群体
内陆人烟稀少,地势崎岖,鹰隼盘旋于蔚蓝的天空,远处偶尔传来山羊颈铃的叮当声,科西嘉人的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守的山地,山顶建有瞭望塔,观察是否有海盗袭击。
当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种植在梯田和具备灌溉条件的谷地,一些小块的零星土地也得到利用,种植鹰嘴豆、扁豆和葡萄藤。
临近村口,一个牧羊人询问这群全副武装的士兵,“你们是?”
阿尔弗雷德让向导转述自己的话语。“你们难道连自家国王的旗帜都不认识了?”
国王?科西嘉岛被摩尔海盗轮番洗劫的时候,国王从来不管我们的死活。
牧羊人小声嘟囔,带领羊群匆忙返回村落。
站在本地人的角度,法兰克军队的到来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他们刚一进村,立刻召集村民,让他们补缴过去数十年的赋税,同时提供四分之一的青壮充当劳动力。
阿尔弗雷德体会到村民的怨恨,但他毫无办法,数十万法兰克难民涌入意大利,急需粮食和各类物资,收复科西嘉的意义就在于此,任谁也无法改变。
历时二十天的征战,法兰克人扫清了科西嘉的海盗,征集的粮食足够两万人吃一年。
“不够,太少了。”奥尔良伯爵对于各部的成绩很不满意,抱怨士兵在征收补给期间大吃大喝,造成严重的浪费。
突然,伯爵压低嗓音,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如前往南方的撒丁岛,找当地人‘借’一笔粮食?撒丁岛的面积相当于科西嘉岛的三倍,而且岛内秩序稳定,粮食产量远多于饱受海盗侵袭的科西嘉岛。”
阿尔弗雷德大惊失色,“这不太好吧?撒丁岛名义上效忠于东罗马,您要劫掠盟友的领地?”
奥尔良伯爵:“你在胡说什么?是借,不是抢!等我们收复西法兰克,会连本带利还给当地人。”
第378章 战术领先
为了防范维京帝国的进攻,法兰克残部维持一支超过两万六千人的军队,还征调上万民夫修筑堡垒,财政濒临崩溃。
“不管了,撒丁岛五十年没交过税,我不相信巴西尔会因为一块不交税的领地和我们决裂!”
奥尔良伯爵毅然率军越过海峡,在撒丁岛的北部登岸,沿着海岸前往岛屿西北侧的托雷斯。
公元七世纪以来,东罗马对西地中海的掌控力日益衰落,撒丁岛逐渐发展出四个本土势力,分别是托雷斯、加卢拉、阿尔博雷亚、卡利亚里,总人口约十八万。
八月二十五日,五千法兰克士兵进入肥沃的西北平原,当地国王派出使者谈判,结果收到一份堪称天价的物资清单。
谈判破裂,托雷斯匆忙组织防御,然而法兰克人和维京帝国交手多次,战术水平大幅提升,远远超出本土势力的应对范围。
发觉托雷斯有意抵抗,奥尔良伯爵率领三百骑兵和五百骑马步兵,迅速奔袭至内陆的重镇阿达姆,趁着敌人猝不及防,轻易击溃了正在赶路的两千士兵。
之后是攻城战,法军照例使用坑道战术,烧塌两个主要城镇的城墙,获取城内积攒的大量谷物和羊毛。
“撒丁岛物产丰饶,军队孱弱不堪,为啥我们没早点来?”
奥尔良伯爵洋洋自得,然后向比萨的秃头查理写信,请求派来更多的援军。
事已至此,秃头查理别无选择,他派出剩余的四千机动部队,同时向君士坦丁堡的某个宦官支付大笔贿赂,希望这位贵人能帮忙说几句好话。
兵力扩充至九千人,奥尔良伯爵决意分兵,他率领五千人南下攻打加利卢斯、以及最南端的卡里利亚。
阿尔弗雷德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撒丁岛东部的加卢拉,这个王国地势崎岖,人口稀少,民风最为彪悍。
九月中旬,阿尔弗雷德攻入内陆,沿途,他发现岛上分布着一些遗弃的古老石塔。
这些石塔呈圆柱形,高度通常为10米,由方形石块垒砌而成。令人意外的是,石块之间没有混凝土或者砂浆,只靠石块的重量和整齐对缝构成整体。
“不可思议,古代人如何做到的?”
阿尔弗雷德从某处修道院的文献得知,早在罗马帝国之前,这些被称作“努拉吉”的石塔已然矗立在撒丁岛的内陆,照此推断,石塔的存在时间超过一千五百年。
偶尔,当地人会借助这种古老遗迹殊死抵抗,他们封住石塔入口,躲在高处射箭、投矛,给法兰克人造成很大麻烦。
阿尔弗雷德的应对办法是建造盾车,掩护士兵推进至石塔下方,士兵用铁镐凿开石塔入口,然后焚烧柴薪,用烟雾熏烤躲在石塔高层的敌人。
借助这种战术,法军逐步推进,最终抵达加卢拉的国都——奇维塔,开始挖掘坑道、建造抛石机。
攻城期间,国王多次派遣牧师出城谈判,责问法军指挥官,“你们不去攻打维京人、摩尔人,为什么要入侵撒丁岛?”
对于这个话题,法军指挥官保持沉默,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打不过维京人和摩尔人,只能想办法从其它地区获取资源。
十月,东线法军占领奇维塔,然后沿着海岸线南下,攻入撒丁岛南部的卡利亚里。此刻,奥尔良伯爵率领的西线法军也在向南进军。
听说其他三个王国的遭遇,卡利亚里立即向西西里岛的东罗马军队请求增援,同时,还派遣使者前往罗马,请求教廷帮忙斡旋。
面对外界的压力,法军高层心生退意,阿尔弗雷德反而坚持作战。
“诸位大人,我们这次彻底得罪了撒丁岛,假如放过卡利亚里,后续它有很大可能吞并三个王国的残余势力,从此成为法兰克人的宿敌。这场仗必须打,现在东罗马尚在犹豫,这一切还来得及。”
在阿尔弗雷德的劝说下,法军加快攻城进度,还拿出一堆真假难辨的证据,指控卡利亚里国王与摩尔人、维京人存在幕后交易,是一条潜藏在黑暗中的毒蛇。
十月二十五日,东罗马舰队离开西西里岛,等他们抵达卡利亚里,这座海港已然沦陷。它的东侧城墙破出一个大洞,城内一片狼藉,港口附近飘散着大量浮肿的尸体。
“好快的攻城速度。”
指挥官派遣一艘小船过去打探消息。法兰克人没有为难这些友军,热情招待了他们,还带他们参观王宫,展示国王和贵族举行异端仪式的场所,以及大量和摩尔人、维京人往来的信件。
半小时过去,双方高层在沙滩上谈判,法兰克人愿意归还撒丁岛,原因有二:
首先,撒丁岛名义上属于东罗马,法兰克人进攻的理由是怀疑岛上势力勾结摩尔人、维京人,如今扫清这些叛逆,理所当然要把岛屿还给盟友。
其次,法军在撒丁岛的盘剥过于严苛,搜刮的谷物和牲畜足够八万人吃一年,另外还有价值三万镑的财物,几乎榨干了整座岛屿。岛上迟早爆发饥荒和叛乱,不如早点脱身,把这个烂摊子甩给盟友。
舰队指挥官:“扫清叛逆?帮了这么大忙,我是不是还得感谢你们?”
发泄完怒火,他阴沉着脸,让麾下军队接管卡里利亚防务,等于默认了法兰克人的说法。
不久前,指挥官收到君士坦丁堡发来的诏书,上面有明确要求:只要法兰克人交出撒丁岛,此事到此为止。
站在巴西尔皇帝的角度,撒丁岛长期不交税,即使被洗劫一空,对于东罗马毫无损失。相反,东罗马在没有付出任何伤亡的情况下接管岛屿,反而是件好事。
而且,法兰克人是抵御维京帝国东进的屏障,巴西尔必须维持双方的同盟,让这群法兰克人守住阿尔卑斯山脉。一旦维京人突入意大利地区,可以通过那不勒斯跨海进攻希腊,东罗马从此陷入被东西夹击的绝境。
第379章 舰载火炮
公元871年11月,维格乘坐马车前往伦底纽姆南方的军械所,观察最新型号的青铜舰炮。
依旧是去年的草地,十匹挽马拖来一门沉重的青铜炮,射击目标是一百米外的厚木板。
工匠依次塞入火药包、铁球,然后用铁钎刺破药包,插入引信点燃。
轰!
震耳欲聋的巨响撕裂空气,炮身猛地向后退,在土地上犁出深深的沟壑,远处森林的鸟群四散而逃。
射击结束,维格跑过去观察:最前面的木板出现破损,后面的稻草人虽然未被直接击中,却被飞溅的木屑打得千疮百孔。
第二轮射击的目标仍然是木板,略薄一些,等同于中型战舰的船板。这次,最前面的木板被撕开一个可怕的缺口。
两次试射结果表明,青铜炮可以击穿中小型战舰的船壳。
假如面对罗马人的重型德罗蒙战舰,青铜炮略有些吃力,应该瞄准舰首、舰尾和上层甲板,这些部位相对薄弱,舰炮可以轻松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