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36节

  “我见识了骑兵的训练,看上去确实挺厉害。听父亲的意思,他计划明年前往西法兰克走一趟。哈哈,希望我能及时赶到,亲眼目睹大规模骑兵冲锋的场景。”

  停留一天,船队装载呢绒、酒水,以及从约克采购的五十名奴隶驶离码头。

  送别比约恩,维格前往泰恩镇的西南区域。得益于北欧难民的涌入,铁匠增加至十二人,生意忙碌,每人招收两名学徒帮忙,总计三十六名从业者。

  其中,包括卡德尔在内的八名铁匠接受领主雇佣,卡德尔担任铁匠总管,负责生产、修补军械,有时也会生产民用铁器,其中订单量最大的是萨克森轮犁的铁制犁刀。

  维格走进由砖石砌成的铁匠铺,夹杂着炭灰的灼热气息扑面而来,大门敞开着便于通风,锻炉居于中间位置,连接皮革风箱,地面周围散落锤、钳、凿等工具。

  “大人?”卡德尔把工具交给学徒,拿起一块破布擦拭身上汗珠,询问领主老爷有何吩咐。

  “二百套破损铁甲,现在有多少可用?”

  卡德尔:“修补了八十五套,您急着用?”

  维格点头,“尽量在九月份之前完工,此外,再制作五十架十字弩,库存的数量有些不够。”

  距离泰恩堡西北方向二十英里,分布着大片丘陵,地势连绵起伏,一直延伸到北方的爱丁堡。

  最近,丘陵边缘的村民前来告状,说山匪的活动越发频繁,多次偷走绵羊、收割田间谷物。维格计划展开一次清剿行动,防止山匪发展壮大,最终危及泰恩镇周边区域。

  让卡德尔去忙自己的事情,维格挑个空旷些的地方坐下,观察铁匠的工作状况。

  工作开始前,学徒需要拉动风箱,把生铁烧至白炽,铁匠用钳取出铁料,手持铁锤锻打除去杂质。

  锻造铁制犁刀时,需要多次折叠锻打提高韧性。假如是锻造铁剑,铁匠采用“夹钢”技术,两块韧性良好的铁料包裹住中间的高碳钢,防止剑身折断,工艺复杂,导致铁剑的价格居高不下。

  目前,绝大部分产能用于修补破损的铁鳞片甲,这类铁甲将小型铁片层叠固定在衬底上形成防护。

  受损的原因有两种:

  受到铁斧砸击导致铁片开裂或弯折。

  长期使用,导致部分铁片脱落。

  修补时,假如内衬状况良好,铁匠只需替换受损的铁片,用亚麻线穿过铁片孔洞,缝补完整。

  如果内衬破损情况严重,只能拆下所有铁片,重新找块完好的皮革缝合上去。

  相对于锁子甲,铁鳞甲的制作和修补更加方便,适合批量装备。除了这些二手货,仓库还有七十套库存,算上盾卫装备的八十套,维格总计拥有三百五十套铁甲。

  “攻打爱丁堡有些勉强,对付这群山匪却是绰绰有余。”

  待了一段时间,维格不堪忍受铁匠铺的高温环境,擦着汗水走出大门。

  此刻,恰好有一辆马车过来输送铁料。这些原料来自北方的皮克特,具体来说,矿区位于爱丁堡西北部的斯特灵,当地人露天开采红褐色的铁矿石,简单加工成生铁锭,经由商船贩卖至不列颠和北欧。

  在维格的印象中,维多利亚时期,苏格兰以采矿业著称,盛产煤、铁。有朝一日占领北方,适合建设工业基地。

  九月,山匪活动猖獗,丘陵边缘的村落不堪其扰,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前往官邸告状。

  等到卡德尔交付装备,维格征召四百人进行为期一周的短期训练,在领民期盼的眼神中奔赴西北丘陵剿匪。

  “大人,您可算来了。”

  胖乡绅哈利冲到灰马旁边,哭诉自家庄园丢失了十头绵羊。此外,山匪时不时趁着夜色偷偷收割庄稼,眼见无人阻止,最终演变成公然勒索。

  根据耕地面积,山匪向乡绅、小地主和普通农民索取一定比例的财物,威胁攻打不愿配合的村落。

  作为乡绅,哈利被分派到的数额最多,足足三百蒲式耳小麦,这已经超出他的承受极限。假如维格再拖延一段时间,他只能自行组建民兵和山匪死磕。

  听到这里,维格的怒气瞬间窜了上来,“竟然在我的地盘收保护费?以为老子不存在?”

  休整一夜,他挑选三个腿脚灵便的猎户担任向导,四百多人毅然钻进地势复杂的山林。

  九月的山风裹着丝丝凉意,吹拂着众人的脸庞,山路两侧灌丛零星挂着少许红色野果,凝神望去,依稀看见不远处的几只松鸡。

  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逐渐消失,先头部队挥舞铁斧开路,前进速度大为减缓。

  “还有多远?”

  猎户犹豫着回应:“还要翻过三个山头,您的士兵装备铁甲,速度太慢,预计明天中午抵达。”

  眺望对面山脊的大片桦树林,维格随口发问:“你知道山匪的具体情况吗?”

  回忆往事,猎户打了个哆嗦,“大概两三百,部分成员用靛蓝染料在皮肤描绘各种图案,看上去挺唬人的。”

  听到“靛蓝染料”一词,维格意识到这些山匪是皮克特人,他们的名字“皮克特”来源于拉丁语,Picti,意为“被彩绘者”。

  小股皮克特山匪深入诺森布里亚境内劫掠,究竟是偶然,还是北方贵族的暗中试探?

  在半山腰的开阔地带露宿一晚,队伍继续前进。翻过最后一座山头,维格耳畔传来一阵弓弦颤动的轻响。

  咻咻~

  瞬间,两侧灌丛射出上百支羽箭,无数纹着靛蓝色图案的身影在树木后方闪烁,试图用凄厉的吼叫惊吓敌人。

  然而,接下来的场景出乎所有山匪的预料。

  羽箭呼啸着钻进队伍,并没有取得太大杀伤,有些人身上扎了五六支箭,依旧茫然无知站在原地。

  气愤于属下的迟钝,维格扯着嗓门大吼:“愣着干嘛?射回去!”

  在他的命令下,二百个弩手抽出弩箭上弦,冒着敌人的箭雨进行还击。

  对射几轮,皮克特山匪死伤惨重,维京人仅仅倒下五人,除了两个被射中脸部的倒霉鬼,剩余三人躺在地上拼命哀嚎,声音洪亮,不像是遭受致命伤的样子。

第85章 山寨

  观察一阵,山匪头目察觉到敌人的险恶用心,这群人故意在外面套着脏兮兮的破布,里面却穿戴防护优良的铁甲。

  “别射了,赶紧撤回去。”

  面对人数、装备的双重碾压,头目下令撤回山寨,挨个清点人数,发现这场伏击损失了足足六十人!

  “阴险的维京蛮子,竟然用四百个甲兵偷袭我们的山寨。”

  头目连续灌了好几杯凉水,让人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不料在山寨门口被二十多个维京人堵住。

  看着这些气喘吁吁的维京蛮子,头目不顾一切带头冲击,八十多名山匪挥舞着皮克特标志性的短剑、圆盾,与堵在大门处的维京人厮杀许久,始终没能冲破他们的阻拦。

  “老大,维京蛮子身穿铁甲,砍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陆续有维京人一路小跑抵达山寨。发现大门处的盾墙依旧完好,维格双手撑着膝盖喘息,让部分战士沿着寨墙包抄后路,尽量别放走任何一人。

  眼看外面的维京人越来越多,山匪们一哄而散,选择翻越五米高的围墙跑路。

  丢下包裹、武器,有人费力爬至墙头,不料外面突然射来几根弩箭,擦着他的头皮呼啸而过,吓得这人身体向后跌倒,重重摔回围墙内部。

  最终,除了少量幸运者逃入深山,其余一百二十名山匪被迫投降,坐在空地上等候处置。

  在盾卫的簇拥下,维格仔细观察山寨内部,这是他第一次参观皮克特人的定居点。空地立着一块硕大的石碑,雕刻着复杂的螺旋纹路,以及一些抽象的动物图案,似乎是蛇、狼、熊。

  进入仓库,里面堆放着许多谷物和毛皮,维格让人翻遍整座山寨,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

  在翻译的帮助下,他挑了个小房间单独审讯俘虏,累计询问十余人,得到的答案大致相似。

  这些山匪属于同一个小部落,他们在冲突中失去领地,被迫朝着南方一路迁徙,并没有受到任何贵族的指使。

  确认没人蓄谋针对自己,维格放下忧虑,靠着座椅伸了个懒腰。可惜他的好心情没能持续多久,俘虏的一句无心之言让他再度提高警惕。

  “你说什么,皮克特人有意与盖尔人组建联盟?”

  目前,北方最大的两个定居点分别为爱丁堡和格拉斯哥,皮克特人掌握东部沿海的爱丁堡,盖尔人掌握西部沿海的格拉斯哥。

  两座城镇相距不到四十英里,假如组建联盟,后续极有可能凝聚成一个整体。

  维格端正坐姿,询问两者组建联盟的原因,俘虏抬头看了他一眼,犹豫着说:

  “近两年,维京海盗的袭击越发频繁,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西边的盖尔人最先提出联盟想法。”

  艹!

  听说海盗袭击,维格最先想到的是苏格兰西北海岸的群岛同盟。

  这帮废物整日袭扰苏格兰西部海岸,日复一日劫掠乡村,终于唤醒了那些盖尔定居点的警惕。毫无疑问,被他们一通搅合,自己攻占北境的难度大幅提升了。

  “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你们最好别落在我手里。”

  放完狠话,维格让人一把火烧掉山寨,随后押送俘虏踏上归途。

  两天后的上午,得知领主一举剿灭山匪,周边村民涌过来看热闹,嚷嚷着处死这群罪孽深重的俘虏。

  胖乡绅哈利和十来个小地主异口同声询问:“大人,所有的山匪都被消灭了?”

  “跑了三十多个,其余非死即降。”

  哈利的笑容僵住,“您后续还打算进山清剿吗?”

  “你在说什么蠢话?一堆事情等着处理,我没心思带领四百多人扛着铁甲在山里乱窜!”

  发自内心的说,维格觉得这趟算是仁至义尽了,各种开销由领主府库承担,没有摊派、也没有滋扰附近乡民,不论别人如何评价,至少自己挑不出任何错处。

  掏出水囊喝了几口,他甩出一个办法敷衍这些人,

  “如果你们担心今后的山匪袭击,不如组建一支四十人的民兵队。从附近村落抽调人手和粮食,我提供一些缴获的兵器、弓箭,定期进山搜剿,应付小规模山匪不成问题。”

  维格挥动一下右手,示意部下把那些缴获的破烂扔在地上,很大方地不收任何费用。

  突然,人群冒出一个声音,“能不能提供几套铁甲?”

  维格的眼神冷了下来,村民们被他吓得不轻,收起了得寸进尺的小心思。

  应付完当地村民,维格纵马在附近逛了一圈,他计划把皮克特俘虏扔进施工队分散安置,然后再从施工队抽出六十名被俘的维京海盗,在山林边缘建设一座烧炭工坊。

  泰恩镇发展壮大,对于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产能爆满的铁匠铺,每天消耗大量的优质木炭。

  目前,领地的烧炭工主要是农民,他们趁着农闲时分伐木烧炭,产能不足,质量也难以保证。

  按照维格的想法,新建设的烧炭工坊分工明确,伐木、筑窑、控火、运输,各项环节由专人负责,通过标准化和专业化提高木炭质量。

  “比起约克北部沼泽的泥炭,木炭燃烧的效果更好。未来几年,木炭的消耗量还会增加,除非攻占北境,找到一片埋藏较浅的煤矿。”

  拿定主意,他解散大部分征召兵,雇佣留下来的十五人担任营地守卫,防止这些俘虏私自跑路。

  在守卫的监督下,俘虏砍伐树木修建营地、土窑。维格耐着性子待了五天,确认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他叮嘱守卫队长:

  “工坊刚开始运营,不必过分追求产量,凡事稳妥些。假如发生大规模逃离、哗变,记得找附近的民兵帮忙。”

  解决完山匪和木炭供应两项难题,维格返回泰恩镇处理其它事务。如今领地的总人口达到人口达到一万八千,粮食供应充足,因此他放宽了泰恩镇的落户要求,让更多的手工业者前来定居。

  放眼周边区域,蒂斯、德文特境内没有形成以手工业为主的城镇。缺乏竞争对手,泰恩镇的发展格外顺利,再过几年,预计城镇人口能突破三千。

  感谢书友t2377879、悼武华夏的打赏。

第86章 蛇眼

  十月,维格抽空去了趟约克城。

  由于今年跟随王室在外征战,贵族无需缴纳贡赋,前往王宫做个样子即可。

  宴会上,索拉王后坐在拉格纳的右侧,全程没有任何言语,独自喝着红葡萄酒。坐在拉格纳左侧的亚丝拉琪精力旺盛,尽管有孕在身,依然与诸位贵族相谈甚欢。

  伊瓦尔无视索拉王后偶尔投过来的冰冷眼神,低声与维格闲聊,“有人提议王室迁都伦底纽姆,你怎么看?”

  “让我想想,这个建议是帕斯卡、古德温这些文官提出来的?”维格瞥了眼长桌另一侧的盎格鲁文官们,斟酌半分钟后给出三个迁都的理由:

  一、罗马统治时期,伦底纽姆是行政、军事和贸易中心。罗马人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以及通往约克、切斯特、温彻斯特等地的道路网,时隔数百年依然在发挥作用。

  二、泰晤士河水面宽阔,通过内河航运连接英格兰腹地(牛津),又可通过北海与欧陆贸易,向佛兰德斯出口羊毛攫取利润。

首节 上一节 36/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