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冰海霸主 第92节

  不远处,吃水较浅的长船径直冲向浅滩,士兵在长官的催促下跳入齐腿深的冰冷海水,踩着湿滑的海泥艰难走向陆地,铁甲在碰撞中发出沉重闷响。

  负责骑兵部队的指挥官名叫夏尔,自幼生长在法兰克,这还是他第一次踏上不列颠的土地。得知公爵的命令后,他瞬间犯了难,指向那群正在沙滩牵着缰绳遛马的骑兵。

  “战马不适应摇晃的环境,正处于虚弱期,短时间内无法出战,至少要等到明天。”

  同一时间,禁卫军主将奥列格正在向奥姆道别,“弟兄们过河抓了一个俘虏,据他供述,贡纳尔带了足足两千骑兵,木桥架设完毕,骑兵随时可能过桥,这里待不住了。”

  奥列格统辖的两千士兵是王室仅有的机动部队,绝不能折损在黑斯廷斯,他计划撤回伦底纽姆,利用宽阔的泰晤士河以及石砌城墙拖延时间。

  奥姆皱起眉头,没有反驳对方的意见,“你走吧,我会继续守在这里,是死是活全凭众神的意愿。”

  禁卫军即将跑路,城堡人心涣散,奥姆没有强行阻拦,允许仆役和平民撤离,士兵交出装备之后也可以撤退。

  最终,罗瑟堡只剩奥姆、妻子,以及左脚跛足的次子,还有一百三十个自愿留下的士兵和平民。

  三月十日,法军骑兵通过木桥,没有追到逃窜的禁卫军。贡纳尔没有在罗瑟堡浪费时间和兵力,他留下五百人进行围困,率领剩余部队直奔伦底纽姆。

第210章 命运的十字路口

  三月十三日,法军抵达泰晤士河南岸。

  直到此刻,贡纳尔仍然心存幻想,派遣使者进入伦底纽姆的王宫劝说亚丝拉琪。

  除去各种礼貌用语和修饰,贡纳尔的意思很简单:

  西格德蹦跶不了多长时间,失去小国王,你等同于失去执掌国政的名分。这一年多时间,你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未来准没好下场。如果让我的长子和恩雅联姻,未来你仍然是太后,留在宫廷享受富贵,吃穿用度不会削减。

  局势无可挽回,亚丝拉琪反倒显得格外从容,她懒散地靠着王座,语气讥讽,“假如西格德死了,我守着这个破王座也没有意义,这鬼地方我早就不想待了,滚吧。”

  谈判破裂,贡纳尔思索进攻伦底纽姆的方案。

  泰晤士河阔达三百米,河面横亘一道石砌长桥,南岸矗立着一座小型桥头堡。

  他没有强攻桥头堡的意愿,即使攻下来,军队只能沿着狭长的石桥进攻北岸,无法展开队形,更不用说攻占城墙。

  “征调附近的平民,让他们在桥头堡外挖掘壕沟,封锁敌人。”

  不巧的是,天空突然下起暴雨,贡纳尔无可奈何,让部队分散驻扎在南岸各定居点避雨,等待阴雨天气结束再考虑渡河,不过他还是放出消息,愿意保护所有投降维京大贵族的封地。

  这番表态没有提到直辖领地的小贵族和维京地主,他们猜到大致原因,假设贡纳尔成为国王,肯定要喂饱底下的将士,既然伯爵们的领地没有太大变更,肯定会从其它群体身上割肉。

  激烈讨论之后,众人向爱尔兰派遣代表,邀请伊瓦尔前来即位。

  都菲林,公爵府。

  今天是个难得的晴天,伊瓦尔躺在椅子上享受阳光,他的腹部包裹一层素色亚麻布,散发着淡淡的血腥气和草药气息。

  按照泰恩堡教团流传的说法,遭受外伤之后不宜饮酒,伊瓦尔被迫暂时放弃那些醇美的葡萄酒,待在都菲林无所事事。

  战争、征服、叛乱、平叛.这些内容占据他过去十余年的时光,本地贵族屡败屡战,即使被装备优良的维京骑兵赶进西部的丘陵地带,仍然没有屈服,稍有机会便大肆出击,扰得众人不厌其烦。

  “这种日子究竟何时才能结束?”

  午后,侍从送来一卷羊皮纸,内容很简单,伦底纽姆郡的维京贵族和乡绅一致邀请伊瓦尔继承王位,末尾是众人的签名和指印。

  这群混账,之前没来找我,现在想让我过去拼命?

  伊瓦尔闭目沉思几分钟,招来书吏,开始口述信件内容。

  写信对象包括伦纳德等实权贵族,以及约克、诺丁汉、塔姆沃思、剑桥四郡的郡长,劝他们向自己效忠,共同击败法兰克人。

  半小时过去,书吏揉捏酸胀的手腕,“大人,您好像漏了泰恩堡?”

  “不急,我还没想好说辞。”

  由于去年的一系列波折,王室权威大幅下降,对于各地实权贵族的约束近乎于无,回忆维格的举动,伊瓦尔隐约察觉到这个老朋友的野心,忍不住连声叹气。

  “父亲究竟是怎么想的?”

  身为长子,伊瓦尔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接管整个王国,贵族和弟弟们绝不敢放肆,可惜父亲昏了头,竟然让年纪最小的西格德即位。

  突然,他想起一条传播已久的流言,据说亚丝拉琪和宫廷总管密谋篡改了遗诏,仔细思索,确实有几分可能性。

  “等我占领伦底纽姆,一定要彻查此事。”

  之后的一星期,伊瓦尔的使者拜访各家贵族,其中一人前往泰恩堡,劝说维格出兵南下。

  “部队正在集训,再等我两个月。”

  “两个月?”使者难以置信,以为公爵是在找借口推脱,“您确定要用这番话答复陛下?”

  维格沉默几秒钟,艰难地重复:“对,目前无法出兵。”

  打发走使者,维格靠着座椅呆滞许久。

  首先,他确实在忙于编组军队,来不及参加此次战斗。

  自从收到贡纳尔即将进攻的风声,维格二月初开始动员、整训部队,总共征召八千士兵,其中七成是维京人,维京人拥有尚武传统,动员率、身体素质和士气高于普通平民,剩余的部分由盎格鲁人、威尔士移民、高地雇佣兵(盖尔人)组成。

  兵员素质尚可,问题在于军官。维格推行的团、营、连、排、班编制的优点在于组织度严密,可以有效掌控部队,贯彻军令的速度更快,缺点在于需要大量的军官,维格因此忙得焦头烂额。

  为了加快进度,他拆散原先的常备军,老兵擢升为班长,班长擢升为排长,然后集中培训。

  由于某些文盲看不懂军令、地图和士兵名册,维格还从泰恩堡公学抽调大部分初中生作为随军文书,总计七十五人,安置在营部和连部。

  最后,他不参战的原因还包括个人私心:等到贡纳尔占据伦底纽姆甚至更多地区,到时他再以拯救者的身份南下,获得的收益只会更多。

  收到各地的回复,伊瓦尔喜忧参半,大多数贵族和郡长答应参战,条件各不相同。

  例如曼楚尼的伦纳德,他索求领地西侧的利物浦、约克郡的郡长要求封爵.如此种种,仿佛一群抢夺腐肉的野狗。

  更糟糕的是,威塞克斯的埃塞尔巴德和泰恩堡的维格拒绝参战,要求再等一段时间。

  伊瓦尔察觉到他们的提防与疏远,最令他失望的是维格,如果有的选,伊瓦尔实在不希望两人沦落到相互厮杀的境地。

  “国王注定是孤独的。呵,父亲说的没错,也许这顶王冠不会带给我快乐,只是我没得选择。”

  爱尔兰的维京移民仅有四万,伊瓦尔尽力凑出五千士兵,还得留出两千人驻守都菲林,防止领地遭到叛军攻陷。

  三月末,伊瓦尔的军队乘船抵达利物浦,沿着默西河逆流而上,然后在曼楚尼登陆,号召各地军队赶来集结。

  感谢书友无敌风火唇的打赏。

第211章 站队

  汇合伦纳德、西奥武夫等人的部队,伊瓦尔总计拥有八千士兵,沿着泥泞的道路前往塔姆沃思。

  此时,贡纳尔的军队已经渡过泰晤士河,他让步兵在城外建造攻城器械,两千骑兵清剿周边区域,逼迫那些男爵、骑士之类的小贵族投降,搜集谷物和牲畜。

  随着伊瓦尔的军队越来越近,法军高层心生踌躇,黑斯廷斯和罗瑟堡占用了一千士兵,可用于作战的人数不到六千。

  至于对面,城内拥有两千守军,伊瓦尔的部队据说有八千人,人数远远超过进攻方,导致法军近期士气低下,逃兵数量日益增加。

  为了扭转困境,贡纳尔仍在努力劝降守军,同时请求国内援助。

  因为他是私自出兵,“秃头”查理很生气,没有给予任何支援,其余大贵族也不愿无偿帮助。幸运的是,兰斯、里昂等地的修道院支持这场讨伐邪恶的战争,号召信徒捐赠财物,贡纳尔用这笔钱组建军队,获得一千五百个虔诚的民兵。

  凡事均有代价,新招募的士兵痛恨笃信异教的维京人,大肆洗劫维京村落,导致贡纳尔与维京居民的关系跌落至冰点。

  贡纳尔得罪了同族,剩余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看不上他,尽管这人皈依罗马公教,但终究是海盗出身,不配统治伦底纽姆。

  无奈之下,贡纳尔派遣随军牧师,以相同信仰的名义,劝说威塞克斯和东盎格利亚加入己方阵营,对抗伊瓦尔的异教大军。

  温彻斯特,宫殿。

  听完牧师的来意,埃塞尔巴德表情错愕,“他一个维京蛮子,竟然有脸号召我们出战?”

  想当初,贡纳尔跟随拉格纳攻破温彻斯特,威塞克斯从此沦为不列颠王国的领土。每当埃塞尔巴德回忆此事,恨不得杀死每个参与者,发泄十余年来的怨气。

  埃塞尔巴德反复深呼吸,在理智的约束下,他没有为难牧师,声称自己爱好和平,不愿卷入这场战争。

  “来时路上,我看见各地的民兵赶来温彻斯特,公爵大人,您不应该对一个神职人员撒谎。”

  埃塞尔巴德喝了小半杯葡萄酒,“只是为了自保,不针对任何一方。”

  一直以来,威塞克斯是不列颠公认最富庶的地区,吸纳北境的农业技术后,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机会难得,他集结四千士兵,包括四百骑兵,一千重步兵,伺机从这场战争谋求好处。

  贡纳尔的使者离开后,伊瓦尔的使者恰好到达。

  “公爵大人,陛下让您率领部队前去汇合。”

  埃塞尔巴德照例拒绝,“领地收成不好,农民不愿参战。”

  见状,使者提出条件,只要威塞克斯参战,战后可以获得西边的康沃尔郡。

  “就这?”埃塞尔巴德的坐姿微微前倾,“我还要牛津郡和东边的萨塞克斯郡。”

  使者摇了摇头,交出康沃尔郡已经是伊瓦尔的底线,他没理由剥夺西奥武夫和奥姆的地盘来满足威塞克斯。

  但是在埃塞尔巴德看来,牛津郡本就属于自己,这种时候还不肯归还领地,可见毫无诚意。

  “是吗?请回吧。”

  两天时间过去,贡纳尔又派来一个使者,许下极为丰厚的条件:

  只要参战,威塞克斯可以获得西奥武夫的领地(小半个麦西亚)、威尔士、以及最西边的康沃尔郡,同时恢复王国身份,战后两国平等共处。

  “不错,这才像样。”

  埃塞尔巴德让侍女给客人斟酒,大脑飞速运转。

  这场不列颠王位继承战争中,有五家势力值得关注。

  伊瓦尔人数众多,在维京群体中拥有最高的正统性。

  贡纳尔缺乏正统性,但他拥有两千骑兵和两千重步兵,战斗力最为强悍。

  威塞克斯的实力稍微弱一些,优势在于统治者和盎格鲁—撒克逊平民属于同文化、同宗教,在他们心目中拥有较高的正统性。

  亚丝拉琪身为太后兼摄政,名义上是王国统治者,但是实力微弱,麾下的军队期盼着伊瓦尔早日到来,彻底丧失翻盘的希望。

  至于维格,埃塞尔巴德想不通这家伙为何要缩在北境,传言说他拒绝了伊瓦尔的要求,简直是愚蠢。

  “等我们击败伊瓦尔再收拾你。”

  北境马匹稀少,顶多凑出五百个骑兵,无法应付数目庞大的法兰克骑兵。即使维格摆出枪刺方阵,大不了派遣重步兵过去对砍,埃塞尔巴德与贡纳尔合计有三千重步兵,不可能在步兵战输给对面。

  权衡再三,埃塞尔巴德接受了贡纳尔的提议,答应与对方结盟。

  当晚,他独自前往府库,从上锁的铜箱取出一顶样式古朴的黄金王冠,之前父亲戴过的那顶王冠遭到抢夺,成为拉格纳的收藏品之一。

  抚摸着冰冷的王冠,他的内心如释重负,“向维京人卑躬屈膝十余年,终于等到了解脱的一天。”

  次日,温彻斯特教堂。

  阳光穿透高耸的彩绘玻璃镶嵌画,斑斓的光影倾泻在众人身上,唱诗班空灵而圣洁的歌声悠悠响起,埃塞尔巴德双膝跪地,身着白袍的主教捧起王冠,郑重念道:

  “你是否愿意弃绝邪恶”

  埃塞尔巴德抑制住激动的情绪,“我愿意。”

  随后,他感觉头顶微微一沉,等到站直身子的那一刻,教堂众人齐声呼喊:

  “神佑威塞克斯!”

  “神佑埃塞尔巴德!”

  仪式结束,国王率领四千士兵离开温彻斯特北上,进驻泰晤士河南岸的雷丁镇,就此止步不前。

  面对贡纳尔的催促,埃塞尔巴德没有挪动步伐。自己实力较弱,一旦登陆北岸,极有可能遭到伊瓦尔的优先打击,不如缩在境内观望,确认伊瓦尔的动向再行动。

首节 上一节 92/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