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地方教育资源来设录取名额?!”】
【“平民、寒士最少要占中举名额当中的十分之三?!”】
【“增加农科、兵科……!”】
【当他们刚看时,却没有想到,太过于完美了,让他们一时找不到任何破绽。】
【“这、这、这。”】
【不少大臣见他有备而来,一看是铁了心了,因而便顺大众了。】
【而仅剩的几名世家大臣,还想蹦哒蹦哒几下,看看能不能咸鱼翻身:“陛下,这科举改革哪哪都好。”】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保障寒士、平民的名额要达到十分之三。”】
【“这代表着他们能力不足也要录取。”】
【“这样一来,无能之辈会渐渐地占据于朝廷。”】
【“后面让他们这些无能之辈下任为官,岂不是对百姓不负责?”】
【“臣认为这一点该去掉。”】
【又有人叩问:“陛下,臣认为农科并不需要纳入。”】
【“这样会给科举的人增添新的学业负担。”】
【“农业就交给那些小吏就好。”】
【又有人发言:“陛下,臣认为按教育资源来划分名额不妥。”】
【“强就是强,弱就是弱。”】
【“让那些无能之辈上台,是大唐之失啊!”】
【一下子,涌出了一大堆的建言。】
【对此,李宽一个也不听,摆摆手:“此事就这么定下来。”】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没有完美的制度。】
【再说了,依照这个科举来,能减缓大部分情况,比如未来因世家消失后的党争。】
【所以说,只要按这个改革来,这一项科举制度就会是性价比最高的制度了。】
【众人一惊:“啊?!”】
【不是要商议吗!怎么就直接定下来了。】
【那朝堂都直接成了你的一言堂了,还要我们干嘛!】
【李宽那冷冷的瞥了一眼:“嗯?!”】
【“怎么?!”】
【那些大臣面对如此强势的他,讪讪一笑:“没什么没什么。”】
【归根究底,还是前些日子李宽屠杀太多世家的缘故。】
【那一波,完全是把反对力量的心气给碾灭了。】
【李宽:“好了,此事定下来后,你们要多做准备。”】
【“待明年再开科举之时,我希望能涌现出符合这一方面选拔出来的人才。”】
【“是,陛下。”】
【“嗯,退朝。”】
心系世家的大臣,皆脸色一变。
这不是在刨世家的根吗?!
这不是在削弱世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崔民干舒了一口气,这样就不用我背锅了。
楚王殿下,你一路走好啊!嘿嘿!
不过话说回来,这世间居然会有如此歹毒的科举制度。
时间久了,我等世家必难以抵御皇权,只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地步。
唉,陛下已然是蠢蠢欲动了。
这时,看到这的李世民,那一双眼睛愈发明亮。
科举糊名制?地方教育资源来设录取名额?平民、寒士最少要占中举名额当中的十分之三?
这个逆子挺有头脑的啊!
这一套实施下来,世家再无翻身之地!
这个逆子居然会想到这一种方案。
真是奇了怪了!
他真有这么聪明吗?!
算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个稍微改改就直接拿来用。
毕竟确实是比原先科举好多了。
等等,那我这先前布置下的陷阱,岂不是无用武之地了?!
有了,那就这样办。
对了,那个党争又是什么?!
是这个逆子看到了后面科举后造成的影响吗?!
算了,先估计这个了。
“崔民干!”
崔民干听见李世民叫他,当即一愣:“呀?!”
“陛下?!”
李世民也不藏着掖着了:“你应该知道后面该怎么办了吧?!”
崔民干神情一僵,淦!忘记了这茬。
陛下,你这真狠啊!非要臣站队你这边。
众大臣也是齐刷刷地把目光投放在他身上。
这一刻,他压力山大啊。
没几下,就汗流浃背了。
他认真想了想,觉得,直接认了算了。
于是,崔民干苦笑一下,讲道:“陛下,臣知道该怎么办。”
李世民反问一下:“真的知道?!”
崔民干点点头:“臣真的知道。”
李世民摸了摸胡须,得意一笑:“那就好那就好。”
第128章 曲辕犁!大唐国力暴涨!
看在眼里的李宽,在心中狠狠诽谤。
父皇这个行为,啧啧。
真是腹黑啊,比我都腹黑。
那些大臣都被戏耍的不行。
后面多学点。
如果未来能凭借着这个,反过来戏耍父皇,那就代表着出师了呀。
他的这个念头,真是倒反天罡了。
不愧是大孝子李宽。
见此,李泰又瞎琢磨起了。
这个方法还行呀。
后面我登基后,也得这样试试。
因为朝堂上,只能容纳一个声音,那就是我!!!
李治沉思了。
科举糊名制,这个我了解。
是很不错的制度。
但后面那些,一知半解的,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妙处。
嗯后面记起来,让舅舅给我解答。
天幕转眼间滚动着各种评论。
【天君皇帝真是牛逼啊!能在那个时代完善了这一制度,而且还完善的很是完美,真是匪夷所思啊。】
【是啊!这一项制度真是超前的制度,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现代只能是稍微改动一些。】
【我的妈呀!原来高考的前身是这个啊!真牛逼!】
【不只是高考,就连体o制内选拔、还有一些都有它的身影。】
【你们都说好,我也承认的好,但天君皇帝未免也太残暴了吧!】
【推行这一项制度中,一些无辜的群众,都因此牵连进去,而丧命了。】
【喂,小朋友你是没毕业嘛!制度推行期间,杀人在所难免的。】
【是啊!尽管手段残酷,但天君皇帝客观上加速了门阀制度的瓦解,为后面降临的科举社会奠定基础。】
【没错,天君皇帝必须心狠,不然下面人都会不当一回事。】
【这项制度虽然好,但后面也造成了党争。】
【楼上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相对合适的制度。】
【就是就是!你们要求那么高干嘛……】
【这上面的评论,有反对,也有夸赞的,还有一些睿智发言。】
【虽说是鱼龙混杂,但总体上是夸赞的占大多数。】
看着看着,不少百姓、寒士都理解了里面的意思,纷纷称赞起来。
“这楚王殿下真是聪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