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123节

  “这应该是结束了。”

  李宽揉着屁股:“看了这么久,结束了也好。”

  “毕竟看着看着,脑细胞都死了一大堆了。”

  “而且剧情大部分都是计谋、反转之类的。”

  “不够刺激,太烧脑,太枯燥了。”

  他唠唠叨叨的说了一大堆:“不过,虽说不够刺激,但整体看完,还另有一番滋味的。”

  “就像是在大夏天吃多了冰棍了一样。”

  “???”

  “什么脑细胞?”

  “还有什么?”

  李世民对他随口一说的言论,又起了疑惑。

  李宽满不在意的摆摆手:“没什么。”

  旋即,挑了个话题,抛了出来:“对了,父皇你看这都结束了。”

  “先前答应我的旨意该下了。”

  “毕竟等会我好去处理。”

  李世民淡淡回了一句:“等朝会完再说吧!”

  这一刻,李承乾动了。

  他一瘸一拐的来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此举动作顿时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他们说话的声音一瞬间小了不少。

  很快就鸦雀无声了。

  李世民见他一来,脸色微微难看。

  心中有无数话要说,但都不知道从何开口。

  李宽见这一对父子这样,也不插话,就安安静静的瞅着。

  僵持了几秒钟,李承乾开口了。

  他面色平静:“陛下,废太子告退了。”

  “???”

  李世民下意识道:“你不说些什么话了?”

  李承乾面无表情的回答:“陛下,现在没什么话好说了。”

  “毕竟失败者还有什么话能讲的。”

  “陛下,不,父皇,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李世民一听,慌了一下神,而后,瞬间又安定下来,问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你是想威胁我?!”

  李承乾干笑了一下,并没有直接回答:“呵呵!”

  “走了,陛下。”

  李世民皱起眉头,望着他一瘸一拐离去的背影,心神不定。

  随即,连续叫了三声。

  “承乾!”

  “承乾!”

  “承乾!!!”

  可李承乾一声不吭,一点也没有搭理他的意思。

  这让李世民怅然若失。

  众大臣见状,是连气都不敢吱一声。

  而对于李宽,他脑中的预警雷达正悄然响动。

  因为太诡异了,实在是太诡异了!

  李承乾的表现不应该会这么平静的!?

  他有点觉得,李承乾是不是藏着掖着什么的?

  可转念一想,又不太对。

  最后,只能扪心自问一下,难道真的是躺平摆烂了?!

  就把这个问题藏于心中。

  待日后再去寻个答案。

  当然,这期间他是不会放弃偷偷观察李承乾。

  归根究底,皇位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不可放松警惕。

第135章 李泰落水!

  大理寺狱。

  狱卒见李承乾再次回来了,内心里十分苦涩,但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的。

  “殿下。”

  待李承乾走进牢房里后,狱卒才松了一口气。

  突然,李承乾盯着他,突如其来地蹦出一句话来:“我可以信任你吗?!”

  狱卒一怔,故作不懂:“殿下,你在说什么?”

  其实内心里已经委屈巴巴的呐喊了,药丸药丸!!!

  这个废太子殿下该不会是想拉拢我做坏事吧?!

  那可不行。

  赶紧蒙混过关。

  不然上了一条没希望的贼船,害得家破人亡,那就命苦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直勾勾地盯着他。

  狱卒立刻感觉心里毛毛的,瘆的发慌。

  不是,怎么还一直盯着我。

  我没有那么好看啊!

  等等,废太子是喜欢那个。

  难道说看上了我的姿色。

  那没救了呀!

  当然,若废太子还是太子之时,我还是可以委屈自己的。

  但现在不过是阶下囚,我宁死不屈。

  狱卒里的心理活动十分剧烈,剧烈到了令人不敢直视了。

  李承乾平淡地收回眼神:“没事了,出去吧。”

  狱卒松了一口气,应道:“好,殿下。”

  待他走出后,望着天空中的烈阳,长长地吐出一块钱。

  “呼~真的压力山大。”

  “为什么就让我摊上这倒霉事。”

  “唉,算了,反正改变不了命运,就这样度日如年过去吧。”

  “等一下,那我要把刚才那话记录上去吗?”

  狱卒想到了这事,忐忑不安:“记录上去,会不会以为我勾结废太子啊?”

  “心累了。”

  “直接呈报上去,不管了。”

  没几下,他做好了决定,把李承乾所说的话,又记录上去了。

  而此刻,牢房中的李承乾则很平静的闭目深思。

  经过短暂的试探,他已知这一位狱卒的态度。

  虽说是装傻充愣了,但反而能代表这人确实如他所想,很机灵,有点小聪明。

  这种人,就适合受他掌控。

  ……

  下午。

  天气闷热的不行。

  铁匠铺内。

  不少光膀子的大汉正在有节奏地敲打生铁。

  忽然间,此处传来了李世民的爽朗笑声。

  “哈哈哈,好好好。”

  “朕会重重的赏你们。”

  “来人,一人一金。”

  铁匠叩谢:“谢陛下赏赐。”

  众大臣也是在一旁贺喜着。

  见状,李世民微微颔首,然后,转而看向了一旁的李宽:“楚王,那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宽沉吟道:“儿臣认为该让铁匠铺全力打造曲辕犁。”

  “然后由官府统一编号。”

  “之后,待春耕之际,可让百姓进行租赁。”

  “以三文钱十天为例。”

  “自然,不可过久,租赁期限限制在一个月内。”

首节 上一节 123/1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