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世民红眼了!
见这玩意是自家所产的李宽,大吹特吹的捧眼道:“这玻璃树色泽上佳,通体清灵,无一缺口,更有七彩之色,价值连城。”
“更别说是玻璃树这种复杂之物,属实上上好,完全就是世间唯一的孤品。”
“父皇,妹妹真是用心了。”
高阳公主沾沾自喜,因为有人捧场:“还是二哥识货。”
李世民见到后,也是满意地点点头:“有心了有心了。”
听到赞言,李泰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但很快就隐而不见。
高阳公主娓娓道来:“父皇,这是我托人从西域那边得到的珍品。”
“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琉璃菩提树。”
“那个得到它的西域商人说,它还有一门故事。”
“是关于佛门的故事。”
“但不知是真是假。”
李世民有意思地挑眉,来了兴致:“哦?说来听听。”
高阳公主眯着明眸,露出齿笑:“我估计这门故事是假的,但父皇想听,高阳就讲给父皇听。”
她不愧是能从李世民那得到喜爱,这一段话的语言艺术相当高。
“它呢,在释迦牟尼。”
此时,不料天幕又动了起来,无奈之下,高阳公主只能中断讲故事。
终究故事随时可以再讲,而天幕画面错过了,那可就此生难见了。
【高句丽与大唐对战之日。】
【天逢秋旬,冷风直灌。】
【蹄声渐起,尘土飘扬。】
【高句丽将领探查了大唐军队的行军路线后,便依照计谋行事。】
【派出几支数百人小分队去送人头。】
【甚至为了李泰更容易的自傲,他们还送了一个大礼,给了千人后勤的命。】
【明则李泰、暗则李勣领导的五万军团里,就这样,陆续接连二三的斩获,获得了大量军功。】
【这军功得来的容易,让李泰越不把高句丽放在眼里,心更是痒痒的。】
【恨不得学昔日太宗上手指挥一番。】
【一同随李泰前来、也没有怎么打过仗的司马苏瑁等人,也渐渐地轻视高句丽,觉得高句丽是跳梁小丑,不过如此。】
【只因,高句丽对大唐来说,如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李勣则微微有些疑惑,以他常年与高句丽作战的本能经验,告诉他,高句丽日常应对唐军不是这样打的。】
【李勣皱着眉头:“难道高句丽出了个新谋士?”】
【“又或者是设下计谋,来诱陛下?”】
【李勣深知陛下的重要性,陛下一旦出事,那一刻,哪怕是强悍如虎的唐军,也会军心动摇,阵型混乱,被高句丽军轻而击溃。】
【除非有人力挽狂澜,稳定军心。】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陛下听从,并让士兵日夜巡逻戒备,应该不会出事。”】
【突然,有一天,李泰找李勣商量军中事。】
【李勣怀疑自己的耳朵有没有听错:“什么?!”】
【“陛下你,居然要亲自指挥!!!”他很是震惊。】
【李泰看他一惊一乍的,有点不满:“朕亲自指挥不是很正常吗!”】
【“李将军为何惊慌?!”】
【李泰调换口吻,有理有据的说道:“要知道亲征指的是率军、制定战略、亲自督战等。”】
【“很多事都由你们做了,朕不上手亲自指挥,那还算是亲征吗?”】
【“再说了,这些日子朕看在眼里,这些高句丽军队如土鸡瓦犬耳!不足为惧。”】
【“朕不好好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军事,指挥士兵杀敌。”】
【“那朕岂不是白来一趟了。”】
【李勣一脸为难,苦口相劝的说道:“陛下,我们说好的,你亲征可以,但不能指挥。”】
【李泰连续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李勣能同意自己的指挥之瘾:“那朕不就是成了吉祥物了吗!!!”】
【“那朕亲征还有什么意义!!!”】
【李勣像对待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语重心长道:“陛下,战争不是儿戏啊。”】
【“一不小心,就会让士兵丧命。”】
【“就会让大唐少一户人家的顶梁柱。”】
【李泰大拍案板,怒目圆睁,喝道:“李勣!!!你是说朕指挥会让我大唐子民白白送死吗!?!”】
【李勣看他彻底大怒了,立马单膝下跪,垂首:“陛下,微臣不敢。”】
【他没有把那句“当然会”说出来。】
【因为他深知此话一出,陛下会暴怒,不仅自己会有难,士兵也会有难。】
【李泰见他毕恭毕敬的,态度好很多:“李将军,朕只要三千兵马,只要半个月,无所获,朕就听你的。”】
【李勣摇了摇头,他不能用陛下的命来赌,因为李泰一出事,大唐将会四分五裂,战火四起,这将违背太宗皇帝临终前的托付。】
【李泰觉得自己都退一步了,可却也没有征求他的同意:“这也不行!!!”】
【李勣见自己劝不动,看向李泰忠心狗腿子司马苏瑁等人:“司马大臣,你来劝劝陛下吧!”】
【司马苏瑁出声代表自己的意见:“李勣将军,要不就同意陛下吧。”】
【在魏王时期便入魏王麾下的房遗爱:“是啊,李将军,陛下已经让步了,你就同意了吧,不要让陛下为难了。”】
高阳公主一瞧着自家那个丈夫,一脸不屑,因为她打从心里瞧不起房遗爱这个人。
毕竟他完全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李勣将军真是左右为难啊。
李宽挺替李勣无语的,摊上了这样一个皇帝。
瞧着瞧着,李世民原本因高阳公主送来的琉璃菩提树而产生的好心情,徐徐没了。
【李泰看向李勣,希望被众人劝过的他,能答应下来。】
【李勣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能开这一道口子,不然酿成大祸的概率会高上数十倍。】
【于是,他回话道:“陛下,不行。”】
【这一下,彻底激怒李泰了,他大声咆哮:“到底朕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
【一听这诛心之话,李勣浑身一颤,随即,下跪垂首,合上眼,抱拳道:“遵陛下令。”】
【李泰:“哼!早该这样了!非要朕发脾气一通。”】
第38章 李世民觉得李泰朽木不可雕也!
【当天夜晚。】
【繁星点点。】
【出了帐篷后,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呼呼刮着,李勣的那一颗热血的心渐渐地冷了下来。】
【他仰着首,眺望着明亮闪烁的帝星:“太宗皇帝,勣可能完不成你的临终托付了。”】
李世民压抑的怒火又要像海底火山喷发一样,迸发出来,搅动大海了。
李泰将在劫难逃。
高阳公主则饶有意思地偷偷瞅着李泰脸上那不断变动的神情。
李宽惋惜道:“唉,李勣将军啊,真是忠心耿耿的。”
“四弟,你真的配不上这样的臣子啊。”
李泰:“你,哼。”
我都这样了,你还往我心口里撒盐!!!
这个家伙,实在可恨!可恨啊!!!
【数日后。】
【李泰开始指挥大军。】
【士兵疑惑为什么将军的指挥风格会变了那么多。】
【可后面一了解后,脸都变绿了,很多人忧心忡忡的。】
【他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过仗的皇帝来指挥他们。】
【那样他们的性命可就轻易浪费。】
【但皇权在上,他们心中有怨言也不能说,只能默默的承受。】
【一连数天下来,李泰指挥下,军团没有再得军功,相比于之前,根本就是一无所获。】
【士兵们的满腹怨言声四起。】
【“唉,已经一连数天无所获了,相比于先前,可是差上太多了。”】
【“陛下指挥,那不是开玩笑吗!简直就是不把我们的命当命啊!”】
【“是啊,由李勣将军来带领多好啊,又能得军功,还能保性命。”】
【“嘘!不要说,我知道你们有怨言,但议论上面,被发现可是死罪一条。”】
【“为了自己的小命,大家再忍忍吧,再忍忍吧。李勣将军已经在想办法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
【“是啊!那太好了。”】
【“希望李勣将军能制止这昏了头呜呜。”】
【“嘘!不要再说了。”】
【鉴于李勣的提前安排下,这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下来。】
【但李泰若再做不出什么成绩来,很难压住这群骄兵悍将。】
【压不住,他们就会表面上听宣,其背地里会不当一回事,渐渐地与指挥者离心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