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75节

  【唐承宗:“好!来人!赐一杯美酒给朕的好忠狗!”】

  【阿史那思德一听,内心雀跃,叩谢道:“臣!谢陛下!”】

  【他见内侍捧着盘子,上面端着一杯御酒,又瞧着众人齐刷刷投过来的羡慕目光,心里美滋滋的。】

  【这就是本大爷的本领!也不知道这皇家御酒的味道会是怎么样?是不是会很醇厚?】

  【过后,他一口饮尽,微微吧咂吧咂的,心想,这酒的味道一般呀!】

  【唐承宗看见他喝下去,一脸惋惜,可惜了可惜了!这下没了一条懂事的好忠犬啊。】

  【突然,阿史那思德心肌绞痛,手死死地抓住心脏胸口处,大口大口地喘息!】

  【这时,他发觉不对劲了。】

  【阿史那思德目光骤缩,颤颤巍巍的,好似要站不稳,一脸不可思议:“陛下,你这是何意!!!”】

  【唐承宗大大方方道:“赐你一死!”】

  【“这样你未来才不会出现背叛朕的行为,会在朕心中,一直留下一个好忠犬的形象。”】

  【阿史那思德哪怕心底已有猜测,但得了明确肯定,那是委屈愤懑连连,破口大骂:“昏君!昏君!大唐有你这个昏君,一定会覆灭的。”】

  【“我悔啊!”】

  【“我如此忠心,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不过昏君你也别得意!”】

  【唐承宗:“堵嘴!”】

  【“你很快就会下来陪我!”】

  【“因为百姓没田种,吃不饱,唔唔唔!”】

  【唐承宗眼中冷酷,无情道:“拖出去!五马分尸!然后丢给狗吃了。”】

  【“不!敢骂朕!狗都比他忠臣,直接弃尸荒野。”】

  【“同时,夷三族!”】

  【至此,阿史那思德再也不在了。】

  【诚然,也验证了那赌命钱还真赌走了他的命了。】

  【一些突厥人,见阿史那思德的下场,很是心寒。】

  【对此,称心有点疑惑:“为何陛下要杀呀?这人还挺好用的。”】

  【“妾身不明,还望陛下解惑。”】

  【唐承宗阐述道:“好用是好用,但可惜是条坏狗!”】

  【“再者,他一手谋划魏王之死。”】

  【“同时,知晓朕的太多私密。”】

  【“他不死谁死!”】

  【“毕竟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称心心中一慌:“陛下,妾身也知道陛下的太多事,那妾身是不是也会落得如此下场?”】

  【唐承宗:“哈哈哈,那怎么会呢!”】

  【“你放宽心,你要知道,你可是朕的小心肝呢。”】

  【称心含情脉脉的:“嗯陛下!”】

  【唐承宗安抚完自己小心肝后,开始回想阿史那思德死去的话。】

  【当然,他一开始是不把这话放在心中的。】

  【但不知为何,心中越觉得不对劲。】

  【因而还是重视起来。】

  【后面,他又召集一下新的一批突厥人想如何解决“百姓没粮、吃不饱”的这个难题。】

  【因为上次出现了阿史那思德这一位人物,让他认为突厥人有时也能出现能办好事的好奴才的。】

  【至于跟阿史那思德同期的那些突厥人,是归西去了。】

第81章 李世民的大唐科举的最强落榜生!黄巢!

  【那些突厥人面对唐承宗给出来的难题,那叫一个搜肠刮肚的。】

  【还好,后面他们终于是想出来一个勉强看得过去的办法。】

  【“陛下,世家、勋贵他们有大批的良田,下旨让他们在自家良田上种粮食。”】

  【“然后,再让他们以平价卖给朝廷。”】

  【“接下来,由朝廷建立米铺,控制粮价,以贴近平民的米价卖给百姓。”】

  【“自然,他们可自留全家一年份额的粮食,用以消除他们的反抗心思。”】

  【“如此一来,不就解决了。”】

  【“嗯!不错不错!就你了,你去办此事。”唐承宗琢磨一下,觉得是个好主意,当即就让这个突厥人去办此事了。】

  【他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反抗者,逮捕,皆斩!”】

  【“是陛下。”】

  李世民悄然皱眉。

  这个主意若真的实施下来,那确实能见得几分成效。

  但让世家大族、勋贵的良田全都拿来天天只种地,不太可能啊。

  因为单种米粮的利润太低了。

  再者,辛辛苦苦种完米粮,还得几乎上交大部分粮食。

  哪怕是卖,但世家没了操作粮价的空间。

  万一遇见什么天灾人祸,他们自己也得凉。

  所以,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大概率会反抗,不去做。

  哪怕不反抗,也会偷摸搞事。

  李宽微微感慨,此策大致上看是良策,但实施起来,难多了。

  因为世家既然反抗不了,那就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避开此策。

  像一些好的,会采取贿赂官员、买粮等办法来。

  像一些不好的,直接以百姓的粮,来抵世家的粮缺,从而造成更大的影响。

  到时,底层会更加混乱,百姓会更加苦不堪言的。

  当然,若以一地来试点,并派清廉大臣来看管。

  并分化当地世家,以朝中利益来拉拢。

  或许能有不错的成效。

  但这也是说说而已。

  凭唐承宗不理朝政,完全放权给突厥人来管。

  尤其是在杀了阿史那思德的情况下。

  再者,那时大唐环境如此复杂,走商之风如此严重。

  此政策,绝对不可能成功。

  【后来,唐承宗下令让世家、勋贵自耕自种、上交米粮的政策刚一颁发,便引得群情激愤。】

  【不少一出生享受荣华富贵、被父母宠坏成二世祖的世家、勋贵子弟聚在一起,在酒楼里,喝酒吐槽此事。】

  【“种地?!种什么地?”】

  【“这地是我们该种的吗!”】

  【“地给那些命贱的人来种不就完事了!何必多此一举呢!!”】

  【“是啊,这活给他们干才正确。”】

  【“毕竟,打从我祖父随太宗皇帝冒生命危险从龙入关起,我的活,他们就替我干完了!”】

  【“说的对,在座的,哪一个不是家中长辈为了大唐流过血打过仗的,凭什么现在要我们拿出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良田来给朝廷种地。”】

  【“没错,朝廷此举,就是在吸我们世家、勋贵的血吗!!!”】

  【“让我们慢性死亡!”】

  【“毕竟万一出现什么天灾人祸,那我们岂不是连自家性命都顾不上了。”】

  【“所以,让我们给朝廷种地,没门!!!”】

  【“是啊,说的有理。”】

  【“崔兄,说的在理。”】

  【“照我看,陛下是糊涂了吧!”】

  【“呵!陛下本来就是糊涂,多年不上朝,爱一个妖人。”】

  【“就是就是!”】

  【他们说话声极其大声,都穿过包厢,传入了楼下,被不少人听见。】

  【酒楼负责人神色大变,内心苦叫,这下完蛋了!真是一群要命的祖宗!!!】

  【之后,那些二世祖通通被抓入大狱。】

  【后长辈出面,花大价钱买通狱卒、官员,以穷苦百姓为替身,代替他们砍头行刑。】

  【不少长辈待他们安全后,怒斥不已:“真是愚蠢!你们怎么喝点马尿,就敢在酒楼上公然嘲讽陛下了!”】

  【那些二世祖委屈巴巴的。】

  【可再怎么委屈,也没有用。】

  【最后的结局,那就是二世祖被长辈关禁闭,闭门思过了。】

  【后来,经过此事,世家、勋贵表面上配合执行朝廷政令,实际上勾搭负责人,以百姓之粮来抵。】

  【也就是阳奉阴违!】

  【最终,本意是好的朝廷政策还是苦在了百姓身上!】

  李世民面色很是难看,冷哼一声。

  在场的世家大臣则汗流浃背的。

  陛下又生气了!

  李宽见此,也不意外。

首节 上一节 75/1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