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第89节

  【“那一担一担的,足够他们吃大半年了。”】

  【噶尔·东赞反问道:“你怎知那一担又一担的是粮食呢?!”】

  【“说不定是沙土也不一定。”】

  【“我是不知,但我信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是不会骗人的。”】

  【噶尔·东赞:“谁说眼睛不会骗人的。”】

  【“来人,把情报给诸位将领看。”】

  【众人看着情报,军心大振,面露喜色。】

  【“好啊好啊!这下他们无粮可食。”】

  【“是啊,那些粮,他们吃不了几天的。”】

  【“这下终于是要破城了。”】

  【“汉家女人的滋味,我可是渴望多时了。”】

  【有人发问了:“这,你是从哪里得知?”】

  【“会不会是苏老贼的阴谋?”】

  【噶尔·东赞回答道:“商人贪婪,给一点钱问什么就答什么。”】

  【“肯定不是苏老贼的阴谋,他自己都撑不下去,怎敢自曝其短!!!”】

  【被拂了面子的那人,有点不甘心,再度质疑道:“你怎知这情报是真的?”】

  【噶尔·东赞笃定道:“自然是真,再不济,也可试试看。”】

  【“如何试?”】

  【噶尔·东赞回复道:“向对方士兵宣传真相。”】

  【“我们只需买通商人,煽动城中百姓,通过百姓流言,传入士兵口中,便可不让他这样躲过去。”】

  【“同时,对战中,大声宣扬,既已无粮,何不投降的口号。”】

  【“双管齐下,那些士兵定会起疑心,后面自然就会去闹的。”】

  【“哪怕最终不成,他们也再无从前那样,互相上下一心,信任彼此了。”】

  【众人赞道:“此法不错。”】

  【“大相之智,如房谋杜断在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噶尔·东赞洋洋得意,扶着胡须,谦虚道:“缪赞了缪赞了。”】

第97章 吐蕃阳谋!大唐以智破之!

  【可这时,有聪明人提出疑问:“此计虽好,可苏定方那老将老奸巨猾。”】

  【“他若以展示部分米粮,来迷惑士兵,从而定军心,那我们又该如何?”】

  【噶尔·东赞面容一僵,顿感无语。】

  【怎么老是有人来质疑这,质疑那。】

  【是欺老夫威信不足?!】

  【这,貌似这也正常,毕竟来自各国。】

  【算了,不考虑这个。】

  【好在,老夫颇有急智,不然真要被问倒了。】

  【随即,他神气自若,扶了扶胡须,坦然道:“那就不让他这样做。”】

  【“哦?!从何说起?”】

  【噶尔·东赞侃侃而谈:“花大价钱通过商人买通那些运粮民夫。”】

  【“老夫记得那些运粮民夫还滞留于城中,辅助守城,与士兵混住。”】

  【“而运粮民夫大多是穷苦出身,必定贪财。”】

  【“再言,法不责众,罪不斩首,动摇他心。”】

  【“因而便能以钱财驱使他们,让他们铤而走险,以身作则,告诉士兵没粮真相。”】

  【“这样此计既为阳谋,又可为阴谋,他们无可避之。”】

  【“总体是万无一失了。”】

  【“听大相一言,我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啊!”】

  【“原来如此,大相大智啊!”】

  【“有理有理啊!”】

  【“哈哈哈!好计好计啊!这次我们定能成功。”】

  【众人齐齐点头,出口称赞。】

  【“时不我待,那我们赶紧行动吧。”】

  【最终,定下了这个计谋的他们,连忙行动。】

  【翌日。】

  【在吐蕃各国的特意宣传下流言飞快扩散。】

  【很快,便传入了苏定方耳中。】

  【其他将军也略有耳闻,当场来到苏定方这里,知会此事,并商议该如何解决。】

  【“将军,这定有人泄露消息,不然吐蕃他们怎会知?!”】

  【“将军,派末将去查,末将定会查出是何人背后当叛徒!!”】

  【“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这下士兵久而久之,定会起疑心的。”】

  【“是啊,将军,士兵一知没粮,定会军心全无,士气涣散。”】

  【“到时,吐蕃等国来攻,我们恐怕难以坚守住。”】

  【“将军……!”】

  【眉头紧锁的苏定方,见如此吵闹,喝道:“肃静肃静!”】

  【话声一落,众人一瞬间安静下来,齐刷刷的看着他。】

  【苏定方沉吟道:“事已至此,那便只能化主动为被动。”】

  【众将领懵逼了,立刻问:“将军,如何化主动为被动?”】

  【苏定方言简意赅:“那就是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何意?”】

  【苏定方犹豫了一下后,也不在卖关子了:“简而言之,就是主动与士兵坦白确实没粮。”】

  【此话一出,不仅引起众人的不解,也引起众人的劝诫。】

  【“啊,这真行吗!?”】

  【“将军请三思啊。”】

  【“将军三思啊,主动坦白,那岂不是自中敌方计谋,自己入圈套吗!”】

  【“将军三思啊!万万不可这样做啊!”】

  【“士兵得知后,根本不会上下一心。”】

  【“停!”】

  【这一声落下,众将领再度闭嘴,可眼中的急躁却表示他们不想同意这个方法。】

  【苏定方先是肯定了他们的,后又讲明理由:“你们说的不无道理。”】

  【“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

  【“但现在的情况,是事情泄露了。”】

  【“泄露给我们的大敌。”】

  【“一下子,我们变得极为被动。”】

  【有人耐不住地插嘴了:“是啊,将军你也知弊端,那为何要坦而告之呢?”】

  【“继续隐瞒下去,只要我们死不承认,那士兵也无可奈何。”】

  【苏定方否绝道:“不行,这样有失信于士兵。”】

  【“失信堆积多了,士兵会如熬煮的汤,一发不可收拾的沸腾起来,最终,造成更大的危害。”】

  【“那?!”】

  【苏定方手一抬,讲道:“且听老夫讲完。”】

  【“我是这样考虑的。”】

  【“主动向士兵坦白,是为了取信士兵。”】

  【“而不是让士兵白白做吐蕃各国的打手,冲我们打来。”】

  【“这?!”】

  【“再说了,我也有意退兵。”】

  【“主动向士兵说,我后面要退兵。”】

  【“将军,你要退兵吗?!”】

  【众人一惊,实属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

  【苏定方微微叹息:“是啊,现在这种情况,不容我不退兵了。”】

  【“当然,并不是这个时候推退。”】

  【“是建立在粮食仅剩三天的情况下,再退。”】

  【“而且,我会在与士兵坦白没粮的那一刻,说起这件事。”】

  【“将军,我了解了,你这是在定军心啊。”】

  【“坦白没粮取士兵之信,说退兵则激发士兵存活之志,上下一心,共守城到退兵当天。”】

  【“最主要的是,将军已派人去通知陛下,陛下若知边境之事,定会派人运粮赶到退兵之日前运粮而到。”】

  【“到时,我们就不必退兵。”】

  【“将军之计,环环相扣,末将佩服!”】

  【苏定方微微颔首:“没错,你理解的没错,老夫之意是这样的。”】

  【“以老夫之智,也只能想到这个了。”】

  【“诸位若有更合适之计,可畅言出来,供论之。”】

首节 上一节 89/1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