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克莱门特一时语塞,有些难以理解。
不是,这对吗?
自己对外放假战报,目的只是为了不去帮英国人打仗,那么法国人同样放假消息的目的是干嘛呢?
难道,巴黎政府也被印度赢学所影响了,输了也要变成赢,无论如何就是赢赢赢?
不应该啊,这个时间点,也还没到乳法的时间段啊,法兰西男儿也还是真爷们啊。
面对克莱门特的疑惑,安德烈斯想了想,说出了他的分析。
“殿下,我认为法国巴黎政府如此宣传,可能有两种可能。
一是那位将军为了减轻罪责,故意伙同其他军官向巴黎政府隐瞒了战场实情,上报了假消息,让巴黎政府不清楚具体战况。
听说,那位卡尔诺将军,此前在巴黎的处境并不算好,很有可能处于自保的原因隐瞒真相。
另一种,则是巴黎政府知道真实的战况,但考虑到政治因素,决定向民众隐瞒真相。
那位巴黎政府的独裁者,虽然地位稳固,可反对他的人同样不少,而一场战败,足以让他的政敌找到机会。
或许,还有一种可能性不高的,那就是巴黎政府和我们打配合,想利用我们和联军之间的间隙。”
听完安德烈斯的分析,克莱门特觉得很有道理,大概率是第一种情况了。
那位卡尔诺本来就是巴黎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隐瞒真实战况可能性极大。
考虑到对方最后连撤退都没去图卢兹,而是带着军队去了里昂,这样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不管怎样,克莱门特还是要感谢卡尔诺的,对方这样配合,足以让欧洲各国减轻对于西班牙的关注,也方便了西班牙及时从对法战争中抽身。
西班牙都遭受了这么大的伤亡,王储都被打伤了,回国修整一段时间很合理吧。
自己被卡尔诺打伤的“战果”,送给对方又何妨呢。
克莱门特没有纠结,反而问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土伦和尼德兰战场的情况如何了,有消息送来吗?”
安德烈斯摇摇头,“暂时没有最新的消息,有相关消息,我会第一时间禀告殿下的。”
“嗯...”克莱门特点点头,他关注联军对法国的作战,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判断这一次的反法战争到底什么时候会结束。
一旦联军败局已定,那西班牙一定要成为首个跑路的国家,先一步退出战争,被法国人盯上记恨的话,那会严重影响西班牙的经济建设的。
尤其是在两天之前,克莱门特收到了拉格朗日的信件,信中说在拉瓦锡为首的法国学者们的帮助下,他们已经完成了对于蒸汽机的改良,已经完全具备了实用性。
蒸汽机的大规模使用,这意味着西班牙国内马上就要进入工业时代了。
这种时候,再将宝贵的资源和政府精力,浪费在战争中是得不偿失的。
“关于地形勘探的事情,让巴斯克和纳瓦拉的官员好好配合,抓紧时间完成,我们在毕尔巴鄂也待不了多久。”
克莱门特嘱咐道,随即他又皱眉补充道。
“实在不行的话,清查账目以及调查官员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还是尽快把地形勘测完毕才好。”
由于有克莱门特此前在西班牙中南部大片地区的“前车之鉴”,剩下没被克莱门特巡查的地方,也都趁着克莱门特忙于对法战争时开始“擦屁股”。
地方贵族和官员们也不傻,知道克莱门特不可能放过这些地区不去巡查,即便本人不来,起码也会派人调查,故而有所准备。
这导致了克莱门特回国以来的这段时间,查处的官员和贵族数量大打折扣。
克莱门特心中清楚,如巴斯克纳瓦拉等地,绝不可能这么清廉,但人家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想查出东西,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偏偏,克莱门特根本不可能逗留太多的时间。
至于要地形图嘛,则是克莱门特起了修建铁路的想法。
蒸汽机有了,蒸汽机车还会远吗?
西班牙的交通状况,哪怕经过了卡洛斯三世时期大规模的道路修建,总体来说还是有些拉胯的。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想要发展经济,道路交通显然是重中之重。
而修建铁路,则可以大大的提升西班牙的交通情况,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增加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
不过提到修铁路,克莱门特就不禁为西班牙这糟糕的地形头疼了。
我的天哪,和前世克莱门特生活的东方大国的苏联省相比,简直就像地狱。
境内多山少水,河流大多不具备通航能力,境内连一块像样的平原都找不到。
就连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地区,同样也是一片烂地。
西班牙人之所以把首都定在马德里,原因非常简单,这里位于西班牙中部,可以更好的掌控地方。
可以说,连定都上,西班牙人都吃了地理的亏。
如果不是地理因素,无论是此前的托雷多还是靠海的几个城市,都是比马德里更好的选择。
现在,克莱门特想要在西班牙修建铁路,自然也要发愁这个问题。
丫的这么多山,这铁路的修建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但再难,这个铁路也得修,全国所有地区和重要城市通铁路,这是必须要做的。
只是,这工程难度可能会死很多人吧,或许,可以考虑考虑从非洲再薅点奴隶,哦不,劳工来帮帮忙?
克莱门特还在苦恼西班牙未来的铁路建设时,马德里城内,却是暗流涌动。
与克莱门特还要去巡视地方不同,成功通过战场混到了资历的戈多伊,早已返回了马德里,并成功进入了国务委员会。
而进入国务委员会之后,几乎是从第一天开始,戈多伊就对首席国务大臣莫尼诺的权威发起了挑战。
兴许是克莱门特的战功刺激到了一部分马德里的权贵,又或者是戈多伊以及他背后的马德里王妃嗅到了什么不同的味道,戈多伊在王后的支持下,一步步的开始试图从莫尼诺手中夺权。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戈多伊,即便身为首席国务大臣,莫尼诺也有些招架不住。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财政大臣、法律大臣就已经替换成了王后的亲信,甚至连重要的新西班牙总督的位置,戈多伊都已经伸手了。
莫尼诺也试图进行反抗,但显然,国王的态度,让莫尼诺完全看不到希望。
“伯爵已经为国家操劳了这么多年,真是辛苦你了。
你看你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也该学我一样好好休息休息了。
西班牙的未来,总归是他们年轻人的,戈多伊是个优秀的年轻人,他来接替你,我也放心。
伯爵还是慢慢的把事情都交给戈多伊处理,好好休息,安度晚年不好吗?”
卡洛斯四世的这番话,代表着戈多伊上台,不仅仅只是王后的意思,更得到了国王的同意。
没有国王的支持,莫尼诺也很清楚他这个首席国务大臣的位置坐不了多久了。
对于手中的大权,莫尼诺虽然很留恋,但也并非舍不得,正如卡洛斯四世所言,这些年他也很累。
只是,戈多伊这样一个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人,要接替他的职位,他无论如何都觉得不舒服。
因为戈多伊,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才能,让人放心。
西班牙这些年国力恢复,其中少不了莫尼诺的功劳,他不想自己的心血就这么被辜负。
于是,趁着最后的关口,莫尼诺决定摊牌不装了,想要主动联络克莱门特,让他赶紧回马德里参与这场权力的交接。
当莫尼诺找到克莱门特留在马德里的代言人卡瓦鲁斯,说明了来意时,却遭到了卡瓦鲁斯的拒绝。
“伯爵大人感谢您对于殿下的支持,不过恕我直言,殿下此时不适合立刻返回马德里,参与到政务委员会的事务之中。”
莫尼诺顿时皱起了眉头,冷声喝问道:
“男爵!你究竟有没有替殿下着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殿下如果还不返回马德里,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整个国务委员会都落入戈多伊手中吗?
戈多伊难道会像我一样,那么支持殿下的想法吗?”
“尊敬的伯爵,您说得确实有道理。”
面对怒气冲冲的莫尼诺,卡瓦鲁斯不卑不亢的解释道:
“可是请问伯爵,殿下此刻返回马德里的意义在哪里呢?
戈多伊背后是谁,您和我都非常清楚,难道您是想让殿下此时与国王、王后爆发冲突吗?
如果此时真的爆发了冲突,殿下的胜算又有多少呢,对于殿下和王国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卡瓦鲁斯的反问,让莫尼诺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开口。
一旦克莱门特和王后乃至国王爆发直接的权力斗争,考虑到国王才是西班牙的统治者,那克莱门特基本上就只有两个下场。
要么认输,克莱门特将很长一段时间被排除在西班牙的权力中心,直到卡洛斯四世死去,或者等着被原谅。
要么就是克莱门特不顾一切,发动政变,自己上台成为国王。
是啊,虽说克莱门特通过此前参与王国政策,在王国中颇受好评,得到了一些权贵的欣赏,这一次又在对法战争中,竖立了王储的威望,展现了足够的才能。
但这一切,真的能让王国的权贵们下定决心放弃卡洛斯四世,转而让克莱门特直接上位吗?
这一点,莫尼诺自己也知道不太可能。
即便最近,马德里那则关于卡洛斯三世想让克莱门特直接当国王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但也只代表了他们对于国王或者说对于王后的不满。
不满和换国王之间的差距,差不多和从马德里到罗马的距离有一比了。
而即便克莱门特真的成为了新国王,那这样政变上位,西班牙国内的动荡肯定也会少不了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卡洛斯四世不满的。
所以,克莱门特此刻即便回来,大概率也没办法改变什么,除非他真的做好了政变的打算。
莫尼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一些,低声问道:
“那么您的想法呢,或者说,殿下和殿下身边的人的想法呢?”
卡瓦鲁斯脸上露出微笑,淡淡的说道:
“殿下的想法,就是我们的想法。
至于殿下什么想法嘛,只能说还不到合适的时机。”
开玩笑,跟在克莱门特身边的人,早就有人劝过克莱门特直接政变算了,但克莱门特可不想开这个坏头。
他是无可置疑的王位继承人,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上位掌权。
这样做了,带来的坏影响可比收益大。
一点点的掌握权力,才是克莱门特的想法。
莫尼诺听完之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幽幽道:
“有这样的一位殿下,还真是上帝保佑我们西班牙啊。
可惜啊,我或许看不见殿下将西班牙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
随即,莫尼诺自嘲的笑了笑,又问道:
“那么现在,我能为殿下做些什么呢?”
“当然,伯爵大人能为殿下做的,可实在是太多了。”
卡瓦鲁斯依旧面色平淡的回答,只不过飞扬的眉毛,展现出了他内心的雀跃。
“围绕在王后和戈多伊身边的人,有能力的,也就那么几个,都非常好对付。
如果伯爵能在职位更替之前,将一些关键的位置,换成殿下的人,那么一切就变得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