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037特别行动队的那些年 第296节

鲛人们是不需要坐船的,一辈子待在水里都没问题。

但是朱允炆不行,即便有鲛人帮助呼吸,在水里泡上三天,怕是就泡烂了。

听起来渔船似乎难以抵御大海上的风浪,但是有鲛人的存在,他们将船牢牢地固定在海面之上,任由大风大浪吹打,都没有问题。

至于海里的那些鲨鱼鲸鱼之类的生物,鲛人要应对这些,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他们运气也很好,没有遇到什么强力的海洋妖兽,顺利的出海逃脱了。

至于朱棣,在没有找到朱允炆尸体之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因为朱棣也是知道鲛人存在的,因此他马上就推理出,朱允炆可能靠着鲛人出海逃命了。

于是,朱棣命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追击搜寻,这也是为何朱棣的行动如此有针对性的原因了。

千古之谜,到此破解。

第474章 建文帝的海外生活

不得不说的是,朱棣绝对是个聪明人,想到了鲛人,马上就联想到朱允炆可能通过海路逃跑,于是安排了追击搜寻的人马。

按照朱棣的思路,朱允炆应该是从南海下西洋,到了南海诸国中的某一个国家安顿,隐藏了起来。

曾经作为一国之主,朱允炆身边肯定不缺金银财宝,出逃的时候随便带一点,就足够在南海诸国富裕的生活一辈子了。

至于为何朱棣推测朱允炆会去南海诸国,原因就是航线的问题。

对于古代航海来说,想要形成一条成熟的航道,是非常困难的。

一条安全成熟的航道,意味着航海的安全性将会极大的提高。

在古代,远洋航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风浪,暗礁,都有可能会要了航海家的性命。

因此,一条航道的开辟,往往都需要大量的牺牲才能够获得。

所以,朱棣断定,朱允炆不会,也不可能铤而走险,去探索未知的大海,而是会循着已经开发好的航道,去南洋诸国藏匿。

确实,朱棣思考的理论依据充分,推理合情合理,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信息不对称。

朱棣虽然知道鲛人的存在,也知道鲛人在水中很强悍,但是却不知道,鲛人在大海当中,更是自由。

那些常住南海的鲛人,自然不会闲着,也没有人管他们,所以就有不少鲛人出了远门。

这样一来二去,整个南海区域以及更远的地方,都是鲛人探索过的范围了,因此航道的问题,迎刃而解。

朱允炆在海上,也想到了自己的朱棣叔叔可能会想到自己可能去南洋诸国,而大明在南洋诸国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一旦自己去了南洋诸国,只要后来的大明皇帝朱棣搜寻到这里,南洋诸国的国王肯定会全力配合,到时候,肯定就藏不下去了。

于是朱允炆便找到鲛人首领商量,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去的地方。

鲛人首领便直言相告:

“主人,我的族人在远洋探索的时候,发现在几乎正南的方向,有一块陆地,上面丛林密布,人烟稀少,肯定不会被敌人发现的。

只不过路途遥远,需要您在船上多待些时日了!”

朱允炆摇了摇头,苦笑道:

“我已经一无所有,能活命,就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至于路途遥远,根本不是问题,就去你所说的那里吧!”

于是朱允炆一行就一路向南,沿途经历了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这片陆地。

后来经过鲛人们的探查,这片陆地是一个非常大的岛屿,物产算是非常丰富,在这里居住生存,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里温度倒是十分宜人,即便是冬季,河水也不会结冰,夏季,也不会非常炎热,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唯一的缺点是,几乎一年到头都是雨季,虽然下的不多,淅淅沥沥的,倒也是烦人。

按照鲛人长老的这段描述,结合朱允炆的航行方向和现在的地理情况,我们推测,朱允炆抵达的岛屿,应该是今天今天的旧西兰国附近。

这个岛屿相对比较原始,虽然也有土生土长的人类,但是文明程度极低。

在朱允炆的眼里,这些人和野蛮人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这些土著人也是有些战斗力的,但是和朱允炆带来的鲛人部队相比,就有点不够看了。

因此朱允炆很快就在这块土地上站稳了脚跟,也算是安顿了下来。

刚来到这里之后,朱允炆也不敢居住在平原地区,因为他也害怕朱棣不走寻常路,派来追兵追到这里来。

因此他便带着鲛人们居住到了原始森林之中,躲藏了起来。

就这样,朱允炆他们在原始森林之中居住了几年,发现朱棣的追兵并没有到来,便大着胆子从原始森林出来了,找了靠近水源的平原地区居住了下来。

在这里,朱棣随身带来的金银珠宝也有些作用,可以和当地人购买交换些东西,再加上鲛人们捕鱼能力极强,所以朱允炆的日子过得也算不错了。

当然了,这日子久了,朱允炆就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皇帝的事情了,而是全心全意的融入了这里,在这里生活了。

既然是定居生活,就少不了娶妻生子。

鲛人和人类不是同种,再加上鲛人长得实在是太丑了,所以朱允炆不予考虑。

虽然朱允炆觉得当地土著女子很土气,但是在那其中,也是有貌美的女子。

朱允炆在这个岛屿上,那条件算是杠杠的,因此不缺追求者。

于是很快,小朱便过上了左拥右抱的日子,又像个皇帝一样了,而且闲着也没事,就生孩子玩。

就这么生生生,朱允炆的后代,在这个岛屿上,虽然占比不多,也算是大人口的人家了。

不得不说的是,本身朱允炆和这些当地人人种不太一样,因此繁衍生息出来的后代,具备了两种人的特点。

这也是为何,旧西兰国的当地居民中,居然会有类似黄种人的人种,这就是当年建文帝留下的了。

就这样,建文帝朱允炆在这个岛屿生活了几十年,从翩翩少年变成了垂垂老矣的老头子。

人老了, 不免思乡心切,已经是老头的朱允炆,也想要重返家园,落叶归根。

于是鲛人们便回国打听,这个时候,朱棣早就已经死的挺挺的了,后世之君也对建文帝的事情不再在意了。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所有人都认为建文帝真的死了,因此自然也就没有人再去抓捕朱允炆了。

朱允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决定回国。

在鲛人的帮助之下,朱允炆重新回到了南京,隐姓埋名继续生活。

此时大明的首都早已经变成了京城,因此也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南京城中多了一个老富翁。

又过了几年,建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被鲛人们厚葬在了山里。

按照朱允炆的意愿,东珠被作为陪葬品,和他一起埋葬,这样鲛人们就自由了,不受人类的控制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百年之后张献忠起义,盗墓充军饷,建文帝的墓就这样被盗掘了,东珠,就这样流落到了张献忠的手里。

第475章 宝藏现世

张献忠挖掘到朱允炆的陵寝,这纯属意外。

因为朱允炆的陵墓根本没有任何表现他身份的东西,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富豪的坟茔而已。

张献忠只是为了求财,所以挖了很多大户人家的墓葬,朱允炆只是个倒霉蛋而已。

当张献忠发现这座坟墓之中宝物众多,也是大喜过望,尤其是在棺椁之中发现了一枚鸡蛋大的夜明珠,光鲜可人,一看就是稀世珍宝。

这颗夜明珠就是东珠了。

只不过张献忠虽然能看出这东珠价值不菲,却不识得这是鲛人族的至宝。

这也是很正常的,张献忠的出身决定了,他的眼界并不会很高。

而且东珠这件事情,在大明朝也算是机密了,知晓的人并不多。

而且随着朱棣和朱允炆的死亡,知道鲛人这点事儿的人,怕是已经没有了。

因此东珠在张献忠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个宝贝而已,可以换来很多的军饷,可以以后好好享受。

就这样,东珠的归属就变成了张献忠,跟着张献忠南征北战了。

因为张献忠获取东珠的方式并不光彩,没有得到朱允炆的首肯,因此鲛人族并不会向张献忠宣誓效忠。

而且,东珠一直在朱允炆的墓里,鲛人们也不知道东珠已经易手了。

再后来,张献忠兵败如山倒,将所有的宝贝沉入岷江之中。

在这些宝物之中,自然而然也包括这颗东珠了。

东珠一旦进入水中,那就到了鲛人的感知范围,鲛人感受到了东珠的反应,便倾巢而来,保护鲛人族的至宝。

就这样,在张献忠沉宝的地方,就聚集了大量的鲛人。

鲛人们确实是守规矩的,尽管对东珠十分渴望,但是依旧遵守着先辈的誓言,并没有将东珠拿走,只是默默的保护着东珠。

就这样,几百年间,鲛人们就保护着这颗东珠,当然,也就相当于保护着张献忠的宝藏。

在这期间,确实有好几波寻宝之人到来。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当年张献忠手下的后代,从自己祖先的嘴里知道张献忠宝藏确有其事,所以才前来搜寻的。

可惜,有几波人确实找对了地方,但是一下水,就遭到了鲛人的猛烈袭击。

在水中,人类和鲛人的作战能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这些寻宝者,就轻而易举的被鲛人们给杀死了。

因此,几百年来,张献忠的宝藏,一直沉睡在岷江之中,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只是偶尔随着水流,有那么一些钱币银锭之类的东西被冲刷了出去,流到了下游。

鲛人们虽然知道这些东西被冲刷了出去,但是他们对钱没有兴趣,只要东珠没事,别的东西,冲走了也就冲走了。

被冲刷出去的宝物,也就随着水流,散布在岷江下游的各个水域了,其中有一些,被当地的居民捞起,变卖流出了。

这也是刘胖子搞到的这枚“西王赏功”金币的来历了。

只是没有想到,刘胖子意外获得的这枚“西王赏功”金币,却牵出了建文帝生死之谜,也算是我们的意外收获了。

这个时候,刘胖子摩拳擦掌的走过来,满脸堆笑的说道:

“我说各位,你们的历史故事也讲完了,我听着也很精彩。

但是,现在这水下,这么多宝贝呢,咱们是不是搞一搞啊?”

我看了一眼顾队长,表示这件事,还是得老顾做主。

顾队长想了想说道:

“本身咱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张献忠的宝藏,既然现在找到了,实在是没有理由不取。

只是,就怕这些鲛人不同意,尽量还是不要引发冲突的好。”

鲛人长老听到我们的对话之后,连忙表示:

“各位,岷江水底的那些宝藏,和我们族人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各位想要拿走,就尽管拿走就好了。

只是,这东珠是我们鲛人族的至宝,还希望各位能够将东珠留下,成全我们鲛人一族。”

东珠是鲛人族的宝贝,他们有这样的要求,也算是人之常情。

东珠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现在拿了东珠,似乎也没有办法号令鲛人族。

因为我们获得东珠的方式也不是光彩的,没有朱允炆的授意,鲛人族也不会臣服我们。

就这样将东珠拿走,反而会使我们和鲛人族的关系变得恶劣,这确实是没有必要的。

首节 上一节 296/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