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马仙往事 第142节

  新郎新娘到了跟前,我就看见新郎的头上,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爷子的形象。

  而新娘的头上,则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形象。

  看那老奶奶的形象,眉眼之间,却与李叔有几分相似。

  那也许就是他们二人前世的形象吧。

  只是适逢二人大婚之日,两人头上前世的形象,都散发着红光。

  喝完了敬酒,我也吃不下什么东西。

  过了一会儿,赵斌就带着我回了他家。

  到了赵斌家门口,看见我给他拿来的那些供香,烧鸡,香烟和枣儿酒。

  这小子一边数落我跟他见外,一边急忙收拾那些东西往屋里拿,就好像他收拾得慢了我会把那些东西要回来一样。

  跟他进了屋,他放好了东西,这才说道:

  “老吴啊,这回你算是见了世面了吧!”

  我以为他说的是刚刚那打快板的乞丐说的话。

  我就说道:

  “可不是嘛,真是见世面啊!六道轮回苦,孙儿娶祖母。牛羊桌上坐,六亲锅内煮。”

  那曾想这小子却说道:

  “老吴你叨咕啥呢?我说的是屋子里的饭菜和屋外桌上的饭菜。”

  他不说我都快忘了这件事了,脑子里全都是关于人的前世今生的思考。

  这才想到天眼还开着呢,看得太多也算是窥见天机啊,对于修行不利,急忙闭上了天眼。

  我说道:

  “是啊老赵,为啥屋子里的菜那么丰盛,而屋外的饭桌上就那么简单的几道菜呢?”

  赵斌损了我一句:

  “你看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啧啧啧……”

  接下来,这小子就跟我说了那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里跟我们东北不同,那是人家当地的风俗。

  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待客的酒菜规模,全凭随礼金额的多少决定。

  要是随礼随的多的,比如五十一百的,就都请到屋里的大桌上。

  屋里的大桌,整只的鸡,整条的鱼,整个的肘子……

  什么菜都有,极其的丰盛。

  而屋外的饭桌上就不一样了。

  只是几道简单的菜,条件好的人家,会有三四道带肉的菜。

  条件不好的人家,就只有一道带肉的菜。

  而屋外的宾客,也都是随礼只随了五块十块的。

  这种金额比较小的礼金,在当地有一个叫法,叫做“相亲礼儿”。

  意思就是乡里乡亲之间,平时没有太多交往的礼金。

  我心中感叹祖国之大,真的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这种现象,在我东北老家肯定是没有的。

  在东北不论随礼多少,大家的待遇都是一样的。

  而这里的人,全都习惯了这个风俗。

  随礼少的,很自觉的就会坐到相亲礼儿那桌。

  不过想想也是,人家这种风俗也挺讲道理的,你没有花那么多钱,凭什么吃那么多好菜呀?!

  赵斌说完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继续说道:

  “老赵,刚刚那个乞丐说的快板你都听见了吧?”

  他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我都听见了,怎么了?”

  我说道:

  “那乞丐最后两句话说的是牛羊桌上坐,六亲锅内煮,这两句我现在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她还说了一句‘孙儿娶祖母’,那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

第153章 李名达的故事

  我跟赵斌说,其他的两件事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可是那一句“孙儿娶祖母”还没有搞明白是什么意思。

  听我这么问,他猛地一拍大腿说道:

  “嘿!这不是巧了吗!我就只知道这一件事,别的我都不知道,你快给我说说,你是怎么知道那两件事的。”

  于是我就把我是怎么知道了乞丐那两句谶言应验的事情,简单的给他讲了一下。

  听我说完,这小子马上瞪大了眼睛:

  “我靠老吴你可以啊!我这天眼还没开过呢,你都提升一个档次,已经能看见前世今生啦!快给我说说,那是一种啥赶脚?”

  我是老脸一红,说道:

  “啥提升一个档次呀!其实我那也只是暂时的,就能管一会儿,以后就不行了。”

  这小子一跳多老高:

  “就一会儿也行啊!这就已经很不错了,哎,老吴,你小子就没有趁那段时间帮我看一下,看看我上辈子是个啥玩意……”

  说道这里,他自觉自己说的有点儿不对劲儿,就清了清嗓子补充道:

  “嗯……嗯……你就没帮我看看我上辈子有多帅吗?”

  其实那时候我还真的帮他看了一下。

  可是他是顶香弟马,周围随时都有仙家护着,我根本看不出来他上辈子的影像。

  我只好一耸肩膀摆了个无奈的表情,跟他实话实说。

  我以为我跟他说完,他会很失望。

  没想到他反倒是哈哈一笑道:

  “你看看你看看,我们家老仙儿就是厉害,连你这升级版的天眼都看不透!哈哈哈哈……”

  不得不说,这小子的胸襟,还有那份豁达的气度,我都很佩服。

  笑完之后,他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道:

  “老吴,接下来我就给你说说,那花子说的‘孙儿娶祖母’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我也是夏天的时候,在村子里大槐树下,听一群乘凉的大婶大妈们讲的,都是东一耳朵西一耳朵凑出来的整件事的经过,你就凑合听一听吧。”

  只见这小子拿起桌子上的半盒红山茶香烟,轻轻地往桌子上一砸。

  然后就学着说书人的模样说道:

  “话说这李叔的兄弟……”

  原来,这李叔的大名叫李名闻,他弟弟叫李名达,两兄弟相差了十三岁。

  看来这名字还是村里有些文化的先生给取的。

  应该是取的诸葛亮《出师表》里,“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一句中,闻达这个词的闻名显达之意。

  早些年,李叔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都在世的时候,那时候李叔的兄弟李名达还没有出生。

  都说是“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可是李叔的奶奶却不怎么喜欢李叔这个大孙子。

  一直等到李名达降生以后,老太太反倒是当成个宝儿似的稀罕,谁要是说一句这孩子哪里哪里不好的话,老太太能记上个一年半载的。

  直到李名达能听懂大人说话的时候。

  老太太就隔三差五的念叨:

  “我老孙子长得这么俊,以后奶奶一定要给我老孙子找个漂亮媳妇!”

  一直到李名达五岁的时候,有一天老太太突然就病得起不来炕了。

  来给老太太看过的大夫也都直摇头,让他们家早做准备。

  弥留之际,老太太嘴里还在不停地轻声的念叨着:

  “奶奶要去给我老孙子找漂亮媳妇去了……”

  结果老太太走后的第十天,隔壁老郑家就生了一个女儿。

  老郑家给闺女起名叫郑丽丽。

  等到郑丽丽到了三四岁已经能蹒跚学步的时候。

  李名达就每天都带着她满村子的玩耍。

  初时大家还没注意,直到郑丽丽长到八九岁的时候。

  村子里的老人们中,就有人说,这孩子怎么越长越像名达他奶奶呢?

  后来人们吃惊地发现,在郑丽丽脖子的左边,有一颗红豆大小的红色痦子。

  老人们都记得,李名达奶奶生前,就在同样的位置上,也有那样一颗痦子,而且也是红色的。

  再一盘算老太太去世的时间,和郑丽丽降生的时间。

  都说是老太太放心不下老孙子。

  亲自转世投胎来找老孙子了。

  就这样,平日里不上学的时候,李名达就带着郑丽丽满村子的玩。

  上学的时候,李名达都要先把郑丽丽送到学校,自己再上学。

  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家大人似乎也都默许了以后两家的亲事。

  可是后来,到了郑丽丽十一岁那年,不知道郑丽丽的爸爸听了哪个算命先生的话,说自己家不能在这个村子生活了。

  一定要搬家,而且还要搬的远一些,不然的话,郑丽丽的妈妈活不过四十七岁。

  于是就在村里张罗着要卖房子。

  可是谁家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买他家的房子啊!

  那时候的李名达已经十六岁了,跑去央求了郑丽丽的爸爸几次,求他们不要搬家。

  眼见着郑丽丽的爸爸铁石心肠主意已定,再也无法劝说。

首节 上一节 142/3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