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直播讲名著,你说红楼是鬼书 第107节

  “所以《华阳国志》里载: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

  “原始的氏族,自此开始终于慢慢蜕变。名为文明的回响,也开始飘荡在川蜀大地的山川之间.......”

  轻盈的声线,如同涟漪般在众人心湖上扩散。

  那些缠绕在一起的杂乱思绪,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趋向于明晰。

  观众们满脸唏嘘,看向齐洛的目光里,是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总是这样,在所有人都以为快要没活的时候,将节奏瞬间掌握回自己手里。

  譬如这一次,仅仅只是依靠《山海经》中的一句话,就把古蜀文明的边界从川蜀这块地域中拓展了出来,将这脉古老的文明与黄帝一系扯上了关系。

  杂乱琐碎的历史脉络,变成了齐洛手里首尾有序的绳索,观众们无声感慨着,但同时也疑惑着。

  所以,这就是他的佐证么?

  听起来有道理是有道理,但还是不太令人满意啊。

  第一,仅凭一句话来论证古蜀文明的边界并未局限于川蜀之地,属实有些弱。

  第二,就算.......就算把古蜀文明与黄帝一系扯上联系,又能说明什么呢?

  他们知晓这一切还没完,但同样也急于知道齐洛接下来会如何将话题往下延续。

  时空之中浮荡着无根的尘絮,当它自视网膜前方滑落之际,熟悉的声音再度来袭。

  “刚刚,我们用了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寻找到了古蜀文明真实可考的源头!它们是颛顼的旁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黄帝一脉,并非所谓的纯原生文明!”

  “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如此说着,开始在镜头前慢慢踱步。

  “第一,颛顼为什么要在蜀地留下这样一个旁支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慢慢演进成为古蜀文明的旁支,是一直默默在川蜀大地发展,还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与颛顼、与黄帝一系的其它后人有着密切的交流?”

  话音渐进的过程中,屏幕外的观众们也在沉默思索着。

  超自然研究所办公室中,林泽紧锁眉头,目光朝漆黑一片的窗外投去,许久之后,还是选择看向了陈之明。

  “陈所,我听他刚刚说的那番话,怎么.......听出了一股子宿命感呢?”

  “哟呵,宿命感?怎么说?”

  “就感觉啊,感觉他口中的这个古蜀文明,像是承担着什么神秘的使命似的.......”

  “哦,是吗?”陈之明嘴角轻轻勾了勾,眉眼也缓缓拉扯成一条细线。

  “既然听出了宿命感,那就耐心听下去,看他接下来说的东西能不能验证!”

  林泽点点头,目光重新投向屏幕。

  而此时,齐洛已经踱步到了房间的一角,背朝众人。

  颇为奇怪的姿势中,他抬手复上了隐匿在黑暗中的物件,淡淡开口。

  “那一脉古蜀文明到底有没有和黄帝一系有交流和关联呢?他们扎根蜀地到底是基于什么原因呢?这一切......在过往的很多年里都是一个谜!那今天,我就带诸位将这个谜解开!”

  “至于解开它的钥匙.......就在这里!”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齐洛猛一抬手,将蒙盖在物件上的黑布用力扯开。

  下一秒,一尊复刻版的青铜神树赫然出现在镜头当中。

  “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去过川省广寒市的三星堆遗址,如果去过的话,一定会发现那里展出的所有出土文物都很怪异,异常的怪异!”

  “比如这棵镌刻很多图腾的诡异神树,比如那张眼球凸出的纵目面具,比如长得像方向盘的太阳轮,像烧烤架的龟背网。”

  “我翻遍了九州几乎所有关于古蜀文明和川蜀地区发展史的文献资料,却压根找不到与这些怪异文物相关的丁点线索。”

  “直到........”

  齐洛长出一口气,缓缓转身。

  “直到我将视野投向渤海湾附近的中原鲁东,投向那处神秘的归墟,这才终于找到了答案!”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吧,这些九州考古专家用了很多年都没有堪破表象的文物,我却知道来处!”

  “也知道它们的背后,隐藏着一场无比惊心动魄的历史迷图!”

第153章 以造型定原型!青銅神樹就是扶桑樹!神秘的湯谷!

  2025-03-05 10:44:15 作者: 懒腰何时断

  巨大的青铜神树安静立在结了蛛网的天花板下方,冷色灯火在粗粝材质上泛动出苍郁的寒芒。

  耳畔仍有余音回荡,带着足够穿骨绕肠的力量,一寸一寸的攻破众人心底始终坚守的城墙。

  破解三星堆怪异文物的秘密,知晓所有人都未曾了解过的历史迷图.......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当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听齐洛说过最狂的一句话。

  没有任何婉转的铺垫,没有解释更没有叠甲,只是用最平淡的语气告诉所有人。

  考古专家研究不透的东西,我来研究。

  历史教授解决不了的难题,我来解决。

  印象中的齐洛,性格一直都是儒雅淡然甚至有些与世无争的那种,从不因为自己懂得多而刚愎自用,更不会因为蜂拥如潮的赞誉而迷失自己。

  但今天,他却俨然换了一个人一样,用无比自信的声音,为九州考古学界带来了一场提刀见血的无情剖骨。

  这实在太过反常,莫非.......他真的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立于青铜神树枝头的神乌鸟喙指向北斗,隐约之间,有人发现它好像在无风自动。

  所有的心绪,都在这一刻收拢,众人眼眸僵直的看向屏幕,怀着忐忑又炽烈的渴求,期待着齐洛揭开这场迷局的大幕。

  视野中,那道熟悉的身影回头。

  脚步徐行的过程中,自带历史厚重感的声音,将耳膜适时穿透。

  “【青铜神树】是有原型的,只是这原型和上古时期偏居一隅的川蜀没有什么特别的关联。它藏身的地方......是《山海经》,是大荒场域东部的那片汪洋水泽!”

  伴随着齐洛的讲述,观众们也开始在脑海中勾勒出那片水泽的画面,尝试将身心置于其中。

  “《山海经》中说【汤谷之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于水。】,还说【汤谷有扶木,一日入而一日出,皆载乌】........”

  轻盈的声音中,那卷隐藏了许久的图卷终于开始在眼前铺陈开来,深重绚烂。

  “这两句里提到的扶桑,就是青铜神树的原型”,齐洛望向镜头,语气笃定的说道。

  “至于原因,则是因为二者之间有许多地方可以完美吻合,接下来,我带大家一条一条的看!”

  他如此说着,再一次离开木椅,径直走向房间角落里的青铜神树。

  “这一尊,除了高度之外,与三星堆博物馆中出土的青铜神树毫无区别!为什么说它的原型是扶桑树呢?首先,看造型!”

  “扶桑树造型最大的特征,就是《山海经》中写出的那三个字——【皆载乌】,也就是说这棵树的每一根树枝上都承载着一只三足乌!”

  “而这一点,恰恰与青铜神树的现存造型一模一样。青铜神树共三层九枝,每一枝的枝头上都有一只神乌!不信.......请细看!”

  镜头,迅速给了青铜神树一个特写,观众们也纷纷屏住呼吸观察起来。

  齐洛说的没错,眼下这棵带着铜绿色的巍峨神树每个枝头上,的确停着一只鸟,如假包换。

  巧合?

  依旧无法彻底相信这个观点的他们,脑海中第一时间蹦出了这两个字。

  “除了枝头载有三足乌之外,青铜神树与扶桑树在造型上的第二个相同之处,是【同根偶生】的特殊形态!”

  同根偶生?

  观众们有些疑惑,一时没办法把这个景象在脑海中构建出来。

  “关于【同根偶生】的形态,《山海经》中没有相关的描述,但另外一本奇书中却有极为详细的记载,它的名字部分观众应当听到过,就是汉代东方朔写的那本《海内十洲记》!”

  “书里说:【扶桑树两两同根偶生,相互依倚】.......翻译过来就是扶桑树的树枝是同根而生,呈麻花状缠绕依存的......”

  齐洛如此说着,笑着看向镜头,“皆载神乌、同根偶生,两个极为罕见的特征同时汇聚到了青铜神树上,你说它不是扶桑树的复刻品,估计都说不过去吧?”

  【等等,不对啊!】

  陡然浮出的弹幕,暂时打断了齐洛的节奏,他停下脚步,表情诧异,“嗯?不对,这位观众是觉得哪里不对呢?”

  【你刚刚说第二个相似点是“同根偶生”对吧?但你房子里这尊青铜神树明明就只有一根树干啊......哪来的偶生?这么大的漏洞,其他人都没发现么?】

  一语点醒梦中人!

  之前因为过度沉浸于齐洛的讲述,因此没有将太多的注意力投射在青铜神树上,眼下被提醒之后,观众们纷纷侧目过去,这才发现事实好像还真是这样!

  眼前的青铜神树压根就只有一根独干,哪儿来的偶生?

  好家伙,差点就被他给骗了!!

  一时间,“声讨”齐洛的弹幕滚滚来袭,热闹异常。

  他没说什么,只是继续挪动刚刚停下的步子,朝房间的另外一个角落中走去,在众人疑惑茫然的注视中,抬手揭开了第二张黑布。

  “唰!”

  一道冷光,当空照射下来。

  待看清笼罩在光晕之中的物件后,所有观众齐齐惊呼出声!

  他们看到了......另外一尊【青铜神树】!

  “大家不会以为三星堆遗址中只出土了一尊青铜神树吧?其实这些年来它出土了很多青铜神树,只不过最出名的是刚刚那尊罢了!”

  “这一尊,是三星堆三号青铜神树,现在你们看看呢......是不是符合《海内十洲记》中同根偶生的描写?”

  弹幕终于不再嘈杂。

  因为出现在视野当中的,的确是同根双枝的奇特造型,与齐洛之前的解读别无二致。

  好家伙......又被主播给预判了是吧?

  挫败感,真的好特么强啊......

  观众们在心中吐槽唏嘘着,齐洛却并没有把这个小小的插曲当一回事。

  目光重新望向众人后,他清了清嗓子,表情也开始慢慢严肃起来。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确定扶桑树就是青铜神树的原型了。”

  “至此,问题其实变得很简单了!要想论证古蜀文明的源头,只需要确定青铜神树的原型扶桑树到底在不在渤海湾就可以了!”

  “《山海经》中说,扶桑树是生长在汤谷中的。”

  “那汤谷.......到底在不在渤海湾呢?”

第154章 驚天的推論!恐怖的聯繫!【湯谷】在歸墟!

  2025-03-05 10:44:15 作者: 懒腰何时断

  深城,金海湾一号。

  某套装修极为典雅的大平层内。

  面容清秀的少年坐在临江卧室的窗前,表情讶然的看向平板,时不时还提笔写些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07/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