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沉郁的呼吸声,自九州大地各个角落中交错发出,汇聚成船。
一只斑驳腐朽,完全载不动新思想的旧船!
这船,摇摇晃晃的在历史长河里开,只是还没往前走几步,就被身后奔涌而来的新潮给瞬间拍散!
“我知道你们觉得很诧异,可黄帝的确是突破了空间与维度的束缚,与高维文明开展了一场被载入史册的当面对谈!”
他笑呵呵的说着,举步朝镜头靠近过去,步伐虽轻,却给观众们带去了十足的压迫感。
“听过黄帝乘龙升天么?”
【乘龙升天?九龙拉棺我倒是听说过.......】
对于某位观众的抖机灵,齐洛一笑置之,清了清嗓子后,正色开口。
“《史记·封禅书》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说黄帝在采铜铸鼎之后,一条巨龙突然自晴空之上俯冲而下,说要迎接黄帝上天觐见天帝。”
“听闻此言,黄帝攀上龙背,欲乘龙而去。而他治下的大臣们也纷纷试图攀上龙背,想要跟随前往,在这个过程中,不小心拽掉了一根龙须,而黄帝随身携带的弓也掉落到了地上.......”
低沉声音在夜风的映衬下,显得荒诞又出离。
这个故事,直播间中某些观众并非没有听过,只是向来都把它当作神话故事去对待。
但现在,当故事经由齐洛之口说出后,某种奇特的观感却瞬间充盈在心脏与血液之间。
怎么感觉.......这故事有些变味了呢?
特别是套入主播逻辑的话,所谓的【乘龙升天】突然就变的有头有尾了起来。
不再像从前那般没有来由也没有目的了.......
至此,观众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好像已经被齐洛给改变了。
这场改变最恐怖的地方,就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思维,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背景,开始尝试着超脱维度。
怎么感觉这种改变,像是比黄帝泰山封禅和乘龙升天本身,还要令人细思极恐,心惊胆寒呢?
屏幕外,观众们依旧在费力压制胸腔中不断迸发出来的荒谬观感。
屏幕外,将整整一盏茶喝完之后的齐洛,则笑着将手中的《史记》举起,语调淡然。
“黄帝乘龙升天,这个被九州历朝历代的人当作神话去看、去读、去理解的故事,其实远比我们想像之中要复杂的多、也真实的多!”
“今晚时间还算充裕,既然讲到这里了,那我就多延伸一点!”
灯火在那张似笑非笑的脸上轻抚而过,目光流转之间,他拿起了白板,开始往上方撰写出行行荒诞且离经叛道至极的语言——
【黄帝乘龙升天——】
【九州第一次真实可考的跨纬度“行贿”记录!】
【九州第一次外太空飞行器载人飞行记录!】
第163章 黃帝的「人情世故學」!首山之銅是高維稀缺能量材料!
2025-03-05 10:45:18 作者: 懒腰何时断
一束从未被人注意到的袅袅烟气,忽地在镜头之中弥漫而起,随风晕散的过程里,将白板上的两行文字衬托的飘忽至极。
直播镜头,突然就有些晃动,如同承受了某种不可名状的虚空伟力。
齐洛抬手扶了扶,流转于唇齿之间的笑意依旧未消,可落在观众眼中,却像极了那种恐怖片中隐于古楼几十年而未见光的诡异阴阳师。
他在做一件九州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换句话说,他在挑战九州固化了几千年的历史观和人文体系。
这事儿.......太大了。
以至于直播间中的那部分学者高知,都不敢再妄言,只能以沉默应对这场可能改天换地的惊骇解读。
风声,如同鸟啸般自耳畔流窜而过。
待直播镜头彻底稳定下来的那一刻,熟悉的声音也同步渗入了耳廓。
“刚刚提出这两个论点后,我一哥们儿给我发了条信息,让我悠着点.......说有些东西最好别说,怕我犯忌讳”,齐洛如此说着,过程中甚至掏出手机在屏幕前轻轻晃了晃。
“我是这样回复他的:【当我们被观测的那一刻开始,这世上就不存在忌讳的说法了,所有的恐惧都来自于未知,而我就是在打破这种未知!所以,该觉得忌讳的是头顶上的观测者,并不是我.......】”
低沉的声音,自带一股难以名状的力量,将众人心间凝成一团的迷雾打破。
原本忐忑的心脏,也因为齐洛那几句不屈且坚定的回复而慢慢平复。
对啊,所谓的恐惧与担忧,从来都是庸人自扰的附加能量!
而现在,自己是在和主播一起直面未知、堪破宿命呢!
所以.......又有何惧?
心态,瞬间转变!
也是在这富有纪念意义的节点之上,关于黄帝乘龙升天更进一步的解读,拉开了浩浩荡荡的序幕。
“乘龙升天,在我这里,就是一出超脱世俗理解的奇幻记录!就是一次充满了人情世故和科幻色彩的离奇事件!你可以不信,但还是请让我将理由说完!”
“首先,为什么我要说乘龙升天是九州第一次跨越维度的行贿记录呢?原因......就在《史记·封禅书》的前两句!”
“哦,对了!在正式解读之前,我要提前和诸位说明一下,这里的【行贿】并不是大家常规理解中的行贿,其实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交易或者投其所好会更准确一点!”
他笑呵呵的说着,眉眼之间流淌着前所未有的惬意淡然。
“《封禅书》的前两句是这样说的:黄帝采首山铜并于荆山之下铸鼎.......看起来其实很正常对吧?其实不然!”
齐洛顺手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很抽象的三足鼎,用笔尖在上方点了点,“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其实蕴藏了很大的玄机!”
“还记得我之前解读时提到过的一个观点吗?就是【金玉】这两个在山海经以及某些上古文籍中常见的字眼,其实并不是所谓的金银玉石?”
问题问出没过几秒,精神高度集中的观众立马给出了答案。
【这个确实有印象,好像主播讲“金银筑楼阁”的时候提到过,说这种金银是高维装置的合金外壳是吧?】
“正是”,齐洛点头回应,“合金外壳算是其中的一种。如果要给它们下个定义的话,最准确的应该是【高维文明用于工业建设或机械构件的稀缺能量载体】!”
咦?
这观点......属实挺新颖的!
观众们如此想着,看向屏幕的目光也带了几丝慨然。
譬如现在,明暗交错的房间内,解读完【金玉】真意之后,齐洛从一侧拿起被提及了无数次的《山海经》,顺手翻到其中一页,缓缓读出声。
“《山海经·中山经》里说:首山多金玉,其矿石光曜如火!”
“也就是说,黄帝采铜的首山之中,是拥有大量高维文明需要的稀缺能量载体的!那你们说,祂用首山之铜筑造而成的大鼎,会不会.......就是给高维文明提供了一个稀缺能量储存或者补给舱呢?”
“这样的行为,算不算人情世故?算不算......投其所好?”
“呼......”
深城那座大平层中,沉默了许久的女人,终于还是没忍住长吁一口气,顺带着感慨至极的摇了摇头。
从十八岁开始研究历史到现在,她用足足二十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是一门严谨且遵循固有规律的学科!
但今天,齐洛仅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就告诉了她另外一个道理!
历史从来没有套路、更没有规律。
历史的下限,是记录在各类古籍文献中的内容,而历史的上限,则是突破时空和维度的奇妙想像力!
视野中,人影依旧在沉稳静坐。
半晌后,女人脑中陡然窜过一个念头,她也没多想,顺手就用弹幕的形式发送了出去。
【主播关于首山之铜的解读我倒能接受,但我有个问题,如果按照你的逻辑,黄帝的行为是跨纬度“行贿”的话,为何要铸成鼎呢?直接给材料岂不是更方便么?】
此话一出,齐洛扑哧一声就笑了。
他目光晶亮的看向镜头,轻声开口,“刚刚发弹幕的这位观众,如果没猜错的话,你平时应该没怎么给领导送过礼吧?”
呃.......
女人一时语塞,脸颊也飞起一片红晕。
齐洛说的的确没错,别说送礼了,沉迷于学术的她,甚至逢年过节连祝福短信都不会给领导发。
只是,这和用首山之铜铸鼎有什么关系呢?
正想着,齐洛便开口解答了她的疑惑。
“但凡你给领导送礼的话,一定知道直接送钱是最低端也是风险最高的方式!送古董字画、数字货币啥的才是真正能让对方满意的东西!”
“而黄帝也一样,祂才不会直接将首山之铜原材料送予高维文明,而是铸成了一个鼎!一个.......本身就具有极高价值和极强功效的【神鼎】,能真正让高维文明觉得完美无缺的【神鼎】!”
“为什么说它是【神鼎】呢?”
齐洛笑眯眯的朝镜头眨眨眼,语调清晰却慵懒。
“你读过.......《墨子》吗?”
第164章 從《墨子》推斷黃帝頂級送禮邏輯!我們是同類,不用怕!
2025-03-05 10:45:19 作者: 懒腰何时断
《墨子》?
当两个并不算陌生的字眼闯入众人脑海后,观众们立刻就瞪圆了眼睛。
好家伙,他怎么突然提到这本书了?难道黄帝的顶级“人情世故”还和墨子有关系啊?
主播这脑子到底是什么奇形怪状的构造啊?
怎么老是能在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角度上翻找出无数令人三观倾覆的东西!
吐槽归吐槽,但他们的好奇心也被齐洛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给勾起来了。
用《墨子》这本着名古籍来拆解黄帝的“高维行贿事件”。
嗯.......
属实很邪,但也的确很有趣!
《墨子》?
女人抬手撩了撩垂至耳畔的发丝,皱眉嘀咕一句后,起身从书架里抽出一本《墨子》,翻开后在目录上迅速浏览了一圈。
“呵......的确没记错啊,《墨子》里没有和黄帝有关的记录呀。难道是记错书了?”
她如此说着,充满疑惑的目光瞟向齐洛,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墨子》中有一篇文章叫《耕柱》,其中描写了墨子与巫马子关于鬼神与圣人的辩论!不知道直播间中有没有喜欢传统文学的观众看过?”
他笑呵呵的问,绝大部分观众只能满脸自嘲的摇摇头。
这主播实在是太会抬举人了.......
我们什么水平,你直播了这么久还看不出来么?
我们只知道王者里的墨子,对古籍中的《墨子》那是完全一窍不通啊!
众人在心中无力自嘲,女人却开始快速翻动书页,寻找《耕柱》那一章所在的位置。
明亮的灯影洒落在斑驳的纸页上,手指停留在齐洛刚刚提到的文本上后,女人低头速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