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79节

过了一会,胳膊带伤的宪兵中队长李翼亲自押送三个人前来,刚才在海军大学门口的混战,一共导致十三人死亡,二十七人受伤,其中宪兵阵亡四人,受伤十一人。而李翼事后稍微包扎一下之后,就带着自己手下清点战场,刚才发生的战斗实在是太触目惊心,居然有人掏出了手榴弹,幸好自己开枪的及时,不然自己这边还不被轰倒一大片。。。

而事后的清点更是让李翼吓了一大跳,一共八个学员身上和二个教官携带了武器,而且清一色的驳壳枪和手榴弹。李翼已经顾不上考虑打死了多少无辜的学员,他喝令手下带着三个受伤的携枪者带回去,这里面就包括痛晕过去的张智才。李翼看着这三个活口,心中暗骂,这些混蛋肯定是杀手,奶奶的,如果不是自己带的这些宪兵都是刚从野战军转过来的,就他们这个火力,换一帮子新兵蛋子还不早被驳壳枪给扫光了。

杨万贵看到自己手下的宪兵押送来新的刺客,这下可就得意了,你何健再嚣张,总不好再当着赵恒惕的面抢人了。要知道赵恒惕虽然不是什么跟随王振宇的老人,但是目前却是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自王振宇以下的军中大佬级人物。虽然他自身的势力未必有多大,但是很多决策层面的事务他是有权参与的,这样的大佬级人物面前身为特务头子何健自然是不敢放肆的,虽然军情局最近变得越来越跋扈了。

审讯工作是在医务人员对三个伤员进行救治之后开始的,很遗憾,其中二个伤员因为伤势过重最终没能救回来,最后能审讯的也就是张智才了。

张智才已经没有最开始的那般勇敢了,由于他受的伤不重,审讯人员自然也就没什么客气了,老虎凳辣椒水的全都上来了,用宪兵队的审讯人员的话说,就是全套还没做完了,刚做了一半,这小子就老实招了。可这不招还没关系,一招立刻就把宪兵队的审讯人员吓了一大跳。

杨万贵一拿到审讯记录也跟着傻眼了,他思来想去没有去找何健,而是去找了另外一个特务头子周斓。

周斓把笔录报告看了后,一脸严肃的对杨万贵道:“老杨啊,这份报告还真不能给何健看,这个牵涉太广了。。。”

按照张智才的交待,首当其冲的就是国社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劳动部部长汪精卫这个直接上线。而根据其交待的行动过程,整个海军系统上上下下跟这个事情也都是有牵连的。而何健的军情局本身和海军系统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如果按照周斓的思路,这个案子完全可以办成一个泼天的大案,可以把任何想牵连的人都牵扯进去,一个不漏。

而杨万贵到底是胆子小点,思来想去还是不敢接受周斓把案件扩大的建议,最终笔录被二人撇开何健直接送到了赵恒惕的办公室里。

赵恒惕认真看了看笔录,开口问道:“周部长,现在是下午五点,戒严会持续到明天上午八点,抓紧时间,谈谈你的分析。”

“赵秘书长,请看,整个事件的脉络我大致可以梳理出一条主线。首先在这八个人背后的主谋可以确定是国民政府劳动部部长汪精卫,而在其背后肯定也一定还有更大的主谋存在,具体有多大需要我们逮捕汪精卫并实施审讯才知道。至于这个刺杀行动本身,我们分析原本真正安排的刺客就是在海军大学动手的这一批,因为怎么看他们成功的可能都是最大的。而梅云平的刺杀很可能是个意外事件,恰恰是这么一个自发的行为打乱了刺客的部署,意外救了大帅!海军大学的一些军官甚至海军的高层肯定参与其中,不然这八个人为什么那么容易获得武器和接见的优先位置。而原本负责安保工作的海军军情处似乎也有知情不报的嫌疑,最为严重的是暗杀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想夺大帅之权,那么接下来事情就更复杂了,因为要保证暗杀之后成功夺权,牵涉到的大人物绝对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方方面面?咱们可能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意图对大帅不利的人挖出来,为大帅扫平这四方的杂草”周斓不愧是一个专业的情报特务头子,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赵恒惕已经听出周斓的意思了,这是要大开杀戒啊!他不时的用右手的的食指敲打着桌子。这个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刺杀事件的范围,如果真的按照周斓的建议,那这个刺杀就会变成泼天大案,无数的人会受到牵连,赵恒惕不由自主的犹豫了起来。。。

赵恒惕想了许久道:“周部长啊!这个案子的处理怕是要慎重些,南京那边的汪精卫,这边的海军部和海军大学可以先监视起来,另外全城戒严暂时继续,具体该怎么办,我现在就去求见大帅。。。”

常委楼最大最气派的101办公室,壁钟正在滴答滴答的走动,王振宇已经从雯庐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听取赵恒惕就暗杀事件本身情况的最新汇报。

“夷午兄啊,如果我没听错,这个梅云平并没有受任何人指使,只是替其叔父梅馨报私仇而已。而且他的行动不但没能干掉我,反而让我躲过了真正的刺杀行动,我可以这么理解吗?”

赵恒惕很惊讶的看着王振宇,刚才自己已经把党务调查部周斓部长的分析报告了一遍,可是大帅却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却谈起了已经无足轻重的梅云平。但是他不敢表达自己的疑问,而是低声道:“是的,大帅。”

王振宇此刻的心理也是十分的复杂,政治还真的是一个无比肮脏的东西。无论你做了多少贡献,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希望取代自己的人依然存在。汪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王振宇是清楚的,他敢且能玩出这么大的动作,就说明很多关键性的人物对于自己的意外死亡是乐见其成的。王振宇头一次觉得自己做人失败,他轻声问道:“夷午兄,我死了咱们这个国家就能变好了吗?”

赵恒惕让王振宇这么无厘头的一句弄得满头大汗:“大帅,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咱们发展到今天不容易,而眼下除了您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带领我们继续走下去。”

王振宇把背往后面一靠,没有接赵恒惕的话,这时生活秘书赵玉婷就端着茶水就来了:“老爷,你别生气了,这个事情就按照周部长的意思办吧,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一直以来咱们都没亏欠过南京那帮人。”

王振宇还是没有说话,过了一会,他下定了决心。。。

赵恒惕一脸严肃的从常委楼走了出来,周斓、何健、杨万贵等人都已经在常委楼外的花园里等着了。

赵恒惕背着手咳嗽了一声道:“大帅很忙,这个事情让我们直接处理,但是除了海军部和直接责任人外,其他人员只调查不抓人。”

周斓、杨万贵点点头就去执行了,何健正准备跟着离开,却被赵恒惕叫住了:“何局长,这次的调查你和军情局就不要参与了,另外大帅命你下个手谕把梅云平带过来见他,你本人则在军委总部待命。。。”

赵恒惕随后冷着脸又对身边的两个少校军官道:“你们两个跟着何局长一起去他的办公室休息一下,要注意保护何局长的安全,不要离开。”

何健听到这个命令当场就傻眼了,只能十分尴尬的朝着赵恒惕敬了礼,跟着两个少校军官离开了。赵恒惕看着何健的背影摇摇头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而这个时候,在军委大楼,海军部的人马上就要全体悲剧了。赵恒惕亲自到警卫团驻地训话:“同志们,现在组织上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等一下我会给你们一份名单,你们立刻按照名单实施逮捕,注意动作不要太粗鲁,要文明礼貌。去吧!”

而在上海,江南站站长王亚樵突然接到了党务调查部部长周斓的内线电话,然后立刻召集站内所有的高级军官开会:“接到武汉方面最新命令,立刻组织人手对阴谋刺杀委座的国民政府劳动部部长汪精卫实施逮捕,立刻联系南京站和南京宪兵司令部,毛人凤,你带人去南京,就地展开审讯工作,周部长要求我们挖出幕后人物。”

第378章 暗杀事件(五)

总的来说,历史上的汪精卫其实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至于后来表现出来的懦弱无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穿了鞋的缘故。到不是说人穿鞋胆子就变小了,而是诱惑不足的时候他已经犯不着去涉险了,最后日本人不就成功的诱惑着汪精卫去犯险当汉奸了吗?

现在摆在汪精卫面前就有一个十分充足的诱惑,把孙中山推上国民政府第一人的位置上去。

这话听着就奇怪,我们的孙文先生不已经是国民政府主席了吗?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第一人啊!话是没错,但是实际不是那么回事。至少孙文自己就没觉得自己是第一人,你见过第一人还需要去武汉参加会议的吗?

整个南京别看这个主席,那个议长,部长之类的一堆,谁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国民政府最有权力的人根本不在这座长江下游的大都市里。这个最有权力的人一直高居在中游的武汉,俯视着整个万里河山。为什么光复会系和进步党系能和实力强大的同盟会系分庭抗礼公开叫板,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王振宇或明或暗的支持。

同盟会系在黄兴死后也出现了分裂的情况,比如程潜,熊克武,于右任这些人慢慢的投向了王家叔侄。要知道黄兴在同盟会系内的威信是仅次于孙文的,这个局面也是让孙文很是头痛的。但是今非昔比,如今的国社党严格来说是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党内纪律什么的并不严格。至于国民政府主席虽然看起来很有地位,实际上让参政院和立法院两院这么一分,孙文就变成了一个会议召集人了。

如果换成王隆中这种胸无大志的人,也就算了,顶个虚名就顶个虚名吧,总比连个虚名都没有的强。

可是对于孙文这种充满革命理想的人来说,这还不如杀了他来的直接。

诚然,相比过去反满革命的时候,现在国民政府主席的位子坐起来滋润多了。住着豪华的官邸,十几个仆妇下人服侍着,出入是有专门的警卫部队和汽车,吃喝用住全部都是免费的,这样的日子放在过去也就是皇帝才有的待遇了。

可这不是孙文想要的,他更希望能够真真切切的把国民政府的决策权抓在手里,可偏偏现在这个国民政府主席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贬值的产物。孙文在今年四月的时候曾第一次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前往国民大会的两院做国民政府工作报告,结果当时就差点让议员们折腾的下不来台。那一刻孙文对于**制度也充满了厌恶和憎恨,从此以后孙文基本上不会出席国民大会的各项会议。实际上参政院和立法院的议员们还真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因为即使是获得王振宇支持的进步党系的熊希龄总理前往国会公干也难免遭到议员们的嘘声和质问。由于议员可以直接质询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所以最常见的还不是国民政府主席和总理受气,而是各部的部长们,那肺都有气炸的风险。不过没关系,随着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增多,如今这些被召去质询的部长们也变成老油条了,磨起嘴皮子来还不一定谁问倒谁呢!

汪精卫把这一切的混乱都归结于武汉高高在上的那位,这个混蛋反正是死死的握着军权和财权,从来也不见那个不开眼的议员敢去质询他。汪精卫的这个观点孙文也是比较认同的,不过汪精卫接下来的观点,孙文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主席,现在北方战事连连,青年军主力在外,正是您领导国民政府彻底摆脱大军阀控制的天赐良机啊!”汪精卫和林森差不多是鼓动孙中山推翻王振宇反动政权运动中表现的最积极的两位了。

孙文对此忍不住摇摇头,这两位手里都是没有一兵一卒的,都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这个信心和勇气还大的足以让他们去推翻手握重兵的王振宇。

孙文没信心不代表汪精卫没信心,至少在同盟会系内部,包括胡汉民在内的许多大佬对于汪精卫他们的行为采取的是暗中支持的态度。这也使得汪精卫越来越有信心,这次北方混战开始后,汪精卫就和林森他们鼓捣了一个超级大计划,这个计划就是通过非正常渠道,推翻王振宇。

那么什么是非正常渠道呢?按照现在的国民政府的制度,要免掉王振宇的职务只有二个正常渠道,第一条是王振宇自然死亡或者主动辞职,而目前王振宇年纪轻轻而且神经正常,所以这第一条基本就不用考虑了。第二条则是走正常流程,在民国十年,也就是1920年4月,第一届国民政府任期结束后,首先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在委员长候选人的表决中把王振宇否决掉,不然这个委员长放到国民大会两院讨论的时候又只有一个人选了。其次是两院驳回候选人,不过接下来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最大的问题还就在这里,谁敢保证自己能控制国民大会的几百位议员?尤其是在王振宇给大家带来了幸福和希望的时候。

所以正常渠道是走不通的,要想推翻如日中天的王振宇只能走不正常的渠道。

汪精卫甚至做了很多的设计,比如说,趁着王振宇到南京公干的计划,调动孙文身边的警卫人员突然发难对王振宇实施抓捕。可是很显然孙文是不会同意的,这位先行者可是很爱惜自己羽毛的。又比如说,策动王振宇手下有野心的将军发动军事政变取代王振宇,可是一来武汉和南京地区的青年军都忠诚于王振宇,二来青年军的制度决定了这个计划的实操性不强。首先军队的军官来自于军校,几乎都打乱了上下级关系。其次就算可以控制军队,在武器和物资都被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估计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什么结果来。。。思来想去,汪精卫的思路又回到了老本行上去了,暗杀。

应该说暗杀确实是一个看起来比其他计划要靠谱的多的计划,起码具有实际操作性。

别看王振宇如日中天,别看他青年军这套体制设计的十分严谨,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其个人威望上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上的。只要他本人出个什么意外,继任者根本不可能继续按照现有的这个套路去走,因为谁都没有王振宇的这个威望和关系网。你能保证叶祖文,刘鸿生,刘国钧,周质云这些靠着王振宇才发达起来的大亨在经济上继续支持你?

所以汪精卫很快就跟当初的土肥原贤二一样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和核心点,那就是王振宇这个人,只要这个凭空出世的人突然离世,那么整个政局就会毫不客气的被重新洗牌。其身后的庞大的政治军事经济遗产可以让诸位大佬好好的瓜分瓜分。可是要暗杀掉王振宇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显然不是汪精卫靠个人能力能够做到的,他必须借助各种力量来实现这个看起来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这里面自然也就包括日本人的力量。。。

汪精卫第一步自然是不会傻傻的就去安排人去搞暗杀,这一步虽然很重要,但却不是最关键的步骤。暗杀再有效却也无法决定政治的最终走向,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暗杀只能把水搅浑。

汪精卫要的不是王振宇的命,而是他屁股底下的宝座而已。所以他第一个要确保的是王振宇死后的局势能够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走,别最后自己辛苦了半天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所以汪精卫第一步是要在军中物色可以替孙先生在王振宇死后掌控住整个青年军的人物,而在目前的青年军体系中,汪精卫选择的是目前声望最高的白崇禧,这位可是远征欧洲击败了德国人的大英雄。而且汪精卫在南京方面接待白崇禧的时候,就从白崇禧的眼中看到了一股熊熊燃烧的**,那是一种野心,甚至比汪精卫还要大的野心。汪精卫知道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这样一个人物,唯一能做的就是与之合作。

在和白崇禧的几次私下接触之后,汪精卫更是明确了这一点,白崇禧给自己的感觉就是滑不溜手。反正无论如何暗示或者明示,这位就是不吭气,但是汪精卫的的知觉告诉自己,白崇禧的内心似乎也很期待意外的发生。

除了白崇禧外,军界的另外一个大佬许崇智虽然明确的多,却也消极的多,人家一听汪精卫的来意就哈欠流:“我说兆铭老弟啊,这都民国几年了,还折腾个什么劲啊,现在老百姓盼的就是天下太平的日子,少点闹腾是最好的。。。”

汪精卫在许崇智这里吃了闭门羹,而原属同盟会系的李烈钧严格来说属于黄兴一系,而且已经调去欧洲了,无论怎么看都靠不住。。。

第379章 暗杀事件(六)

首节 上一节 279/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