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个美女打江山 第136节

一排小兵持兵站立,尽头,吕布一身铠甲威武高大,仪表堂堂,左右分立大将。

不用问,这肯定是故意,为的就是来个下马威啥的,表示我吕布看你不爽,你若老实,那还好说,若是不安分,哼哼。

结果周少瑜思维开始发散,比如摔玉为号,杀出数百刀斧手云云,感觉很好玩。

你说若是被吕布知道这家伙正在想这个,会不会真把他宰了。

人家堂堂吕布,武力逆天,杀你这么个少年郎,还用的着埋伏数百刀斧手?让你一只手够不够?分分钟解决你。

“末将周少瑜周子瑾,拜见都亭侯。”周少瑜单膝下跪,低着头双手抱拳,只要不是双膝,周少瑜意见不大。

没回应,只有一声冷哼。场面很郁闷。

周少瑜晓得这些人都在看自噶,微微扭了但头,随便瞄了瞄。

唔,有个大帅哥!哈哈,张辽你好呀,好久不见。

挤挤眼,大帅哥张辽一脸懵,心说咱两莫非认识?

吕布眼尖,一眼就看见周少瑜在搞鬼,大怒,喝道:“你瞅啥瞅!”

噗……好想笑,憋的好难受,肿么破…!

也对,武夫嘛,你能指望说话有多文雅,吕布虽说有那么点学识,说穿了还是个暴躁的性子,这里又不是什么正事场合,要文雅做什么。

“回都亭侯,偶遇故人,心中甚喜,故而失态……”周少瑜解释道,本来是打算拍拍吕布的马屁,讨好一下,自己也好过的轻松些。

不过既然张辽在这,忽悠一下装熟人好了,若是被吕布当做自己人,日子好过的多。

“你我认识?”这下张辽站不住了,看了半天没觉得眼熟啊。

周少瑜却道:“聂周两家本事世交,子瑾幼时,曾见过文远兄及令兄张泛。”

张辽顿时就信了,开玩笑,张家本来就是姓聂的,只是后来为了避怨才不得不改姓为张,这等隐秘之事,外人知道的可不多,不是世交又是啥。

张辽现在也就二十岁,年轻的很,既然是周少瑜说幼时,他年龄肯定也不会大,记不得也正常。

合着真是自己人啊,吕布舒服了不少,张辽他是很看重的,既然和张辽有世交的关系,那啥都好说。

一挥手,小兵全散了,开始介绍,这位是郝萌,这是高顺……

嗯,郝萌郝萌,果真很萌,蠢萌蠢萌的,也不知道这位哪来的勇气,后来居然敢反吕布。

紧接着就是喝酒,领兵之人不喝酒怎么行!交情是喝出来的!

周少瑜心说你少来,人家高顺就不爱喝酒好吧。

这话当然不能说,把吕布哄开心了,怎样都行,这位对自己人还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有高顺这种死忠。

喝完酒就比武,周少瑜自然被虐菜,一杆方天画戟打的周少瑜找不到北,还好箭术还凑合,和吕布肯定不能比,可好歹能拿得出手,总算让吕布满意了点,好歹有点本事能用。

比完武,精力没发泄完,高顺留下管事,一行人拉着周少瑜出去找妞儿耍,周少瑜冷汗都下来了,在房里跟人家妞儿大眼瞪小眼,旁边的房间各种让人思绪飘飞的声音。

周少瑜算是开了眼了,好家伙,这家伙是吕布?我没认错人?

吕布不应该威风凛凛,霸气非凡,一脸冷面云云的么,现在这情况是什么鬼,现在可是大白天呢。

还有张辽,原来你也被带坏了啊,颇有种形象被毁的晕眩。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了,哪想人家吕布摇身一变就正经起来,每日亲自带兵操练,强度不小,把周少瑜累的够呛。

第三百五十六章 师徒

吕布手底下的军队,以骑兵为主,最出名的当属并州狼骑,是当下最顶尖的部队之一。

可问题是,架不住眼下没马鞍什么的呀,这让习惯了马鞍存在的周少瑜那叫一个痛苦,整天同力夹着马肚,从一开始皮都磨破,到现在慢慢也不得不适应了。

至于偷懒,大哥,顶头上司可是吕布诶,揍不死你。

若是周少瑜官职小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骑都尉,单论官职,比张辽还大,要知道张辽坐上骑都尉的时候,那是在董卓挂了之后。

换言之,吕布这一撮人马,出去吕布本人,就属周少瑜官最大,若不是忽悠说和张辽是世家,完事又会拍马屁,一个个奉承着,看不爽的人多的去了。

这年头骑马肯定是最痛苦的,这还不算玩,除了正常操练,还得习武。

周少瑜除了弓箭,最常用的武器是剑,吕布瞧不上眼,直言你见过哪个马上的将军是用剑的?换长兵。

那就换长枪吧,以后也能跟杨妙真学习,好歹人家也是女宗师。

吕布可没那兴致搞什么亲自教导,直接扔给了张辽,周少瑜也知道这是提高自己武艺最好的时刻,因为自己想偷懒都没办法偷,学的也很认真,不仅如此,还争取点时间进一步加强箭术。

提到三国,提到弓箭,一般首先想到的是黄忠,这位的确是箭术无双。

但吕布手下也有一位能人,在《演义》当中,这位是吕布军八健将之一,而实际上,人家现在也不过是吕布手下大将郝萌的手下。

曹性,就是一箭将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射瞎左眼的那位。

当然,这位在后世就跟无双上将潘凤一下,几乎被玩坏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说法都有。

或许别的本事在猛将辈出的东汉末年的确排不上号,可这手箭术却是实打实的,周少瑜有空就过去请教一二,关系处的还不错。

却是周少瑜挺想把杨妙真给弄过来跟这些人切磋切磋,尤其是吕布,想想都挺激动。

可吕布的形象让第一回见面闹出那事给毁了,万一吕布这厮看重杨妙真了怎么整,那乐子就有点大发了。

至于说是自己的妾侍,那也不行啊,在蔡邕眼里,周少瑜那就是个未婚的,未婚而先后妾,虽说正常,可在不少人眼里印象也不好,天知道蔡邕对这方面怎么看,回头蔡琰那出了问题,那就搞笑了。

于是只好先拖着,看看情况再说。

下值回家,吃了晚饭还不能休息,蔡邕收这个弟子不是收着玩的,要求看哪些书,作何解,然后在针对性的教导,周少瑜很怨念,这么下去,和蔡琰的‘琴瑟和鸣’得拖到什么时候去。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子瑾可还有何疑问?”蔡邕放下书卷,如今已经入冬,天气愈发的冷了,说话间,同时将手放在一旁的小火炉暖一暖。

“这……”周少瑜有点迟疑,疑问自是有的,却不是学问上的问题。

蔡邕一生,种种迹象表明,这位是忠于汉室的,而董卓,不用多想,明白的负面人物。

董卓重用蔡邕,试想借助蔡邕的名气进一步打开局面,因为董卓也知道自己名声不咋地。

按理说,蔡邕和董卓压根不是一路人才对,可眼下出了一些原则上的大事,蔡邕压根不会反对董卓什么,甚至还会照做,这就有点奇怪了。

听到周少瑜的疑惑,蔡邕长叹一声,颇为疲倦的道:“子瑾以为,当今天下如何?”

当今天下?还用问么,皇室的掌控力降到历史最低点,说出来的话屁用没有,别说推行下去,就算是宫内,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会听。

而在外,各个拥兵自重,别说外人了,就算是汉室宗亲,比如益州牧刘焉,哪管洛阳什么情况,甚至还打算自己称帝来的。

即便实在洛阳为官的那些所谓忠臣,一个个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能成什么事?

皇室势微,天下大乱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董卓势大,当下无人可敌,子瑾可有异议?”蔡邕又问。

周少瑜摇头,虽说董卓这人不咋地,但本事还是有的,手下西凉铁骑也不是吃素。

“如今陛下年幼,无法亲临朝政,待其成长,还需时日,而各州郡拥兵自重,若无董卓之兵威慑,又有多少人还会将旨意放在眼里?”

这话也在理,想想董卓死后,关中大乱,堂堂汉室皇帝,以及好些朝中重臣,居然落得个跟叫花子差不多。

没有董卓,外边的拥兵自重,里边的勾心斗角,皇帝年幼,又没有兵权,也就是个名义,表面捧着就行,实际上谁听你的?

“董卓其人,不得人心,不能长久,虽有吞天之志,却也因此不敢轻举妄动,废帝立新已是极限,大汉数百年江山,岂能说亡便亡。借其手,压制于外,稳固朝廷,假以时日……”

周少瑜懂了,董卓虽是奸臣,但也是实力最大的奸臣,借他的权势,压制群雄,逐一下手,然后动动手脚,放可信之人下去。

不需要太大的势力,只需要当忠于汉室的阵营实力大过董卓之时,把董卓一宰,啥都好说。

而现在董卓若是死了,那天下就等着乱了,汉室想要再兴,那是做梦。

别人不知道,周少瑜却清楚,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不得不说,蔡邕的想法是个另辟蹊跷的好主意,但操作上未免也太难了,想来蔡邕和董卓走的进,也是为了或许信任,到时候好安插可信的人手。

若是一切顺利,汉室或许能存在更长的时间,但问题是没有或许,人算不如天算,董卓也只有两三年好活了。

被吕布一宰,真正群雄割据的年代就此开始,至于大汉皇帝?呵呵了。

“弟子明白了……”周少瑜拱拱手恭敬道,却是没有说更多,毕竟历史已经注定如此。

“孺子可教也。”蔡邕满意的点点头,想了想,接着道:“为师记得,子瑾未曾婚配吧?”

“额,不曾。”这必须得说没有,不然还有什么搞头,只是这好端端问这个干嘛,不会用自己跟人联姻去吧。

蔡邕看了周少瑜一眼,拿起一卷书,转过身,似是漫不经心的道:“董卓亲自做媒,给河东卫家提亲。”

第三百五十七章 默契

河东卫家,卫仲道!

周少瑜顿时就急眼了,这尼玛,合着蔡琰的卫仲道的婚事,还有董卓的参与?

等等,若是蔡邕允了,绝不会这个态度和自己说,那这意思……

眨眨眼,随即狂喜,好家伙,感觉自己还没做啥呢,这是就能定下了?但随后一想,又冷静了许多。

“弟子明白了!”既然蔡邕没说破,那么周少瑜肯定也不会说穿,这种事哪有亲自开口的。

“嗯,下去吧。”蔡邕也不回头,轻轻的摆摆手,道。

烛光中,蔡邕瘦弱的身体有些岣嵝,终究是老人了,可他心里头,却自己背负着复兴汉室的重任。

“诶,师傅,天凉,您也早些休息,多注意身体。”周少瑜眼睛有点酸,忍不住关切道。

“好孩子,去吧,不用担心为师。”蔡邕顿了顿,语气很柔,颇为安慰,显然明白了话语中另一层意思。

周少瑜缓步退出,没有发出一丁点响动,临关门前,轻声道:“第一个孩子,姓蔡可好?”

不等回答,周少瑜便关上门,彻底的退下了。

许久之后,蔡邕才长叹道:“如此,也好。”

这是师徒之间的默契,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挑明。

周少瑜了解了蔡邕的想法和志向,不会阻止,也没办法阻止,那是蔡邕的路。

或许周少瑜一开始的装模作样忽悠到了蔡邕,但蔡邕的眼光却毋庸置疑,一段时日的相处,能瞧出周少瑜心中并无对汉室的衷心其实很简单。

所以蔡邕在解释完自己的打算想法之后,并没有将其强加于周少瑜的身上,而是直接改口,说了董卓做媒给卫家提亲的事。

这是蔡邕知道这条路不好走,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甚至很可能会死在同为汉室忠臣的手里,因为他的想法,很难被众人所理解。

所以,蔡邕想将自己的家眷交给可信的人,放下了心中所忧,便可再无顾忌的一往无前。

虽说即便没安排好这些事,蔡邕依旧会那么做,但既然能安排好,那么心中也会少几分挂念。

周少瑜的最后一句话,也只是表明,蔡琰她们,自己会照顾好,不用挂心,蔡家也不会绝后,如此,蔡邕也会更加无所挂怀的行事。

周少瑜没办法和蔡邕统一战线师徒一起奋斗,也只能如此的支持了,是以蔡邕的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也并不重要,所以才不等蔡邕回答,便已经离去。

虽然对蔡邕敬佩,但真说起来,周少瑜还真有点庆幸。

尊师重道是传统,乐意拜蔡邕为师,可不仅仅因为他是蔡琰的父亲,人家蔡邕可是实打实真本事的。

首节 上一节 136/7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