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第111节

赵徽柔打趣道:“仲针,看来你和莫愁没少来!”

赵顼也不隐瞒:“姑姑说得一点不错。有时候散了学,我就会约着莫愁、元泽一起来这儿吃酒,有时候小苏学士也会作陪。”

说完,赵顼还不忘瞄一眼莫愁,嘴角还噙着坏笑。

莫愁立刻会意,世子是在笑话她上次喝醉失态呢!

该死的赵顼!

曹皇后问道:“元泽是哪家的郎君?”

高滔滔回答:“姨母怎么忘了?王安石家的公子也在富弼大人的家学里哩。”

说起王安石,赵祯就头疼:“那个王臭石有大才,但脾气是真固执。朝廷授予他官职,他屡次推辞。他给我上折子,我不采纳就心生怨怼。他还和公卿们争论,闹到我这里吵得我头疼。”

赵顼道:“皇爷爷,王安石是固执,但他的儿子元泽却温和得多,其才学不输其父。”

赵祯道:“既如此,吾就等着他殿试一见。”

只可惜赵祯并未等到这一天,这是后话。

酒足饭饱之后,众人意犹未尽又逛起了夜市。

走到来凤街,这里已经和几年前破败的街道完全不同。

琉璃碧瓦,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俨然成了汴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

这里的竞争尤其激烈,店家为了招徕客人货品和服务都是首屈一指。

别说大宋境内的货品,就连海外的象牙、珠宝和地毯那也是应有尽有。

以来凤街为中心,辐射周围一公里全是商业街区。

熬过漫长的隆冬,迎接春日的人们哪里肯窝在沉闷的家中,纷纷出来逛街游玩。

忽的,人群中发出惊叹声,大家都赶往了金水河畔。

虹桥上也站满了人,挤都挤不上去。

赵祯虽说是微服私访,可皇帝的安全非同小可,上百的暗卫混在人群之中。

暗卫想拨开人群给官家让出一条道,奈何百姓太多,他们又不能暴露身份,处处投鼠忌器。

好在赵祯并不在意,在暗卫的帮助下艰难来到了金水河边。

第161章 烟火大会

原来,平静的金水河里飘满了各式各样的河灯,并且从上游源源不断飘下绵延不绝。

水中的灯光应和着夜幕中的繁星,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画卷。

不论是桥上,河畔两边,甚至是两旁的房屋窗户都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精美和河灯还没看够,散落在汴京城中的墨门弟子又点燃了孔明灯。

这些孔明灯都是彩纸制作而成,上面有的是花鸟图、有的是人物图不一而足。

霎时间,苍穹里,夜空中,河面上的点点光亮交相辉映,相互成趣。

百姓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

有人道:“是不是哪个大户人家有喜事,所以咱们才跟着饱眼福?”

另一人接话道:“你们瞧瞧这河灯和孔明灯数得清么?恐怕就是石崇在世也没那么多银钱可花。”

“我听说今日是皇后娘娘生辰,莫不是官家替娘娘祝寿。所以才有了这数不清的河灯和孔明灯?”

话音刚落,就有人反驳:“官家和娘娘最是节俭,我听说从前最受宠的张贵妃因为奢靡被责罚,从此后宫中人再无人敢挥霍。”

“可是除了官家,谁家还能使这么银子?那可是金山银山啊!”

百姓们讨论了半天也不得其解。

可好戏还在后头。

孔明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到消失不见,但璀璨的烟花又接踵而至。

新年时,京城也会燃放烟花,可和眼前的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今夜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得特别硕大,而且层层叠叠五彩缤纷,仿佛不是人间之物,倒像是九重天上才有的景色。

此刻,苏辙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搂住妻子的腰肢,柔声道:“文姬,这些礼物你可喜欢?”

文姬猜到是丈夫的安排,叹道:“太破费也太扎眼,恐惹人嫉妒,况官家和娘娘也在,万一暴露该如何是好?”

苏辙道:“娘子说的我自然都有考虑。你放一百个心在肚子里,就是包大哥来查也不会查出结果来。”

今夜的事全部是墨门弟子实施的,他们平日里是毫不起眼的乞丐,今夜特意乔装打扮。

趁着众人都被吸引的时候,他们又迅速躲藏脱掉伪装,恢复乞丐的装束。

谁也想不到这一切都是一群乞丐所为。

就算官府要查,谁又会去盘问一群吃都吃不到的乞丐?

文姬不解:“三郎,这烟火却好生奇特。蜀商会何时有这样的货品?”

苏辙回答:“这就得多谢存中了。”

想当初,苏草和刘波小时候就因为拆掉家中过年的礼花,被父母狠狠揍了一顿。

但对烟花的原理和材料却摸得门清。

烟花脱胎于爆竹,宋朝时已经有了基础。

沈括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尽管与现代的焰火还有不少差距,但已经是难得的奇观。

烟花散去夜空恢复了宁静,可百姓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不过一日之内,他们就大开眼界,见识了一生都不可能见识过的灿烂和盛大。

今夜足够他们回味一生。

哪怕过了很多年,他们还会向儿孙一遍又一遍诉说。

人群中,赵顼的目光从夜空落到了远处的苏辙身上,神情讳莫如深。

夜深了,众人也逛得累了,莫愁又请大家吃了奶茶和汉堡。

晏清素道:“苏家就靠着奶茶店和汉堡店挣了不少家财罢?”

赵顼补充道:“娘亲少说了一样,那就是棉花!”

苏辙道:“红尘中皆是过客,钱财到底是身外之物。用这些银钱,苏辙给哥哥送去修筑堤坝,赈济灾民,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官家倡导的宽仁和节俭一直都是苏家的家训,人人铭记于心。”

赵祯点头称赞:“我大宋有三苏,真是百姓之福。”

赵祯有心提拔三苏,但苏老泉年事已高,苏轼已经在凤翔府历练。至于苏辙为人谨慎内敛,和哥哥都是宰相之才。

不过赵祯了解自己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要把拔擢的恩旨留给继任的皇帝。

好让大苏小苏感激,为朝廷效力,这是赵祯留给子孙最大的财富。

赵祯同众人玩到深夜才回宫。

寝殿里,张远山替皇上捏着腿:“官家,今日可玩得高兴?”

赵祯扭头望着曹皇后:“娘子,今日可尽兴?”

第一次,官家并未喊自己皇后,而是娘子,曹皇后心绪满怀。

她与官家成亲快三十年,这三十年里他们的关系不算太糟糕,但也并不亲近。

原先官家宠爱张贵妃,张贵妃就算死后官家也执意追封皇后。

正宫皇后还在世,就要追封一个死人做皇后,这让曹皇后的脸面往哪儿搁?

当时朝野非议,群臣反对,一向善于纳谏的官家竟力排众议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

自始至终曹皇后都未发一言。

她明白了张贵妃在官家心里到底有多重要,有些事哪怕她是皇后也奢求不来。

如今她和官家都老了,官家对她的依赖也更深了一些。

曹皇后终于尝到了夫君关爱的滋味。

“官家,今日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

在赵祯仅剩的时光里,帝后终于和睦恩爱。

而曹皇后也命人把夫君送给她的鲜花,制作成了干花一直保存。

——

紫宸殿,群臣觐见官家的地方。

官家还未到,但殿内的气氛已然变得很紧张。

最近官家的身体是越来越虚弱,有好几次都差点晕厥在朝堂之上。

官家没有儿子,储君之位一直空悬,这就使得许多双眼睛日夜盯着,朝廷也会随之动荡。

为了避免皇权争夺的惨烈,大臣们下定决心定要劝谏官家立刻颁下诏书立储。

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团练使赵忠实,一派支持永安王赵惠。

包拯一向看不惯永安王奢靡的做派,是坚定的团练使支持者。

与包拯政见相同的还有韩琦和欧阳修。

两边的支持者分站两边,势同水火。

当官家出现在紫宸殿时,众人才安静下来。

赵祯俯视群臣,发现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问道:“卿等为何神情凝重?莫非是百姓又遭受了旱灾、水灾?”

第162章 太子位之争

群臣犹疑着,谁也不敢第一次提及,只有包拯上前:“禀陛下,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可一再拖延。只有尽快立下储君,才能让群臣和百姓心安。团练使赵忠实为人端方,作风节俭,从小又在宫中长大,受官家和娘娘教诲,堪当储君重任。”

话音刚落,就有人出来反驳:“团练使愚鲁,而永安王自幼聪慧,更能担当储君之位!”

赵祯几个儿子全部早夭,一听立储就头疼。

可是他也明白,这件事不能再拖了,索性他也不出声,由着朝臣争论,听听他们的意见。

韩琦道:“陛下,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团练使本就是官家养子,立为储君名正言顺。”

有人驳斥:“永安王是官家亲弟。若论起血缘永安王比团练使和官家更亲近。当初太宗皇帝也代太祖登基,使我大宋国泰民安。如今永安王是人心所向,请官家明鉴!”

包拯气急:“一派胡言!永安王野心勃勃,门下幕僚不计其数。若官家另立储君,莫非你们还要反了不成!”

对手被呛声得厉害,呵斥道:“包拯!你不要仗着官家心善,就在朝堂上信口雌黄!你这是挑拨官家和永安王之间的兄弟之情,其心可诛!”

欧阳修道:“谁心怀鬼胎显而易见!永安王积极拉拢朝臣,篡位之心昭然若揭!”

“放屁!欧阳大人,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永安王体恤百姓,所以常常召我等询问百姓疾苦。

首节 上一节 111/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