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第76节

如果你非要带走一个人才能离开这个家,我老婆子自愿跟你去阴曹地府,反正我活了这年岁足够了!”

半晌,屋内再无动静,任妈妈只好难过离开。

门刚一关上,苏辙就睁开了眼睛,眼角还带着泪水。

这几天他「生病」,父亲、文姬、莫愁、哥哥都在他床边说了不少话,如今又是任妈妈。

从前他怨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没有方便交通的时代。如今他才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蜜罐里。

前世那个爹不疼娘不爱的苏草,才是真正的可悲。

第二天,一个长着小眼睛,八字胡的江湖骗子就来到了苏家门口,声称能替府中公子除厄,不灵不收一分钱。

此时的苏家已经是慌了手脚,任何机会都会尝试。

江湖骗子顺利进了府,在府邸四周都做了法,然后才到了苏辙的房间。

只见他又是跳又是念念有词:“妖魔鬼怪快滚开,我无极天王在这里,尔等岂敢造次?若不离开,就让你们魂飞魄散……”

一番唱戏做法之后,苏辙缓缓睁开了眼睛,文姬欣喜上前:“三郎,你终于醒啦?”

苏辙装作虚弱的样子,拉着妻子的手:“娘子,我让你担心了。”

文姬顿时泪如雨下:“官人,只要你平安无事,我就安心了!”

更多的人围了过来,看着苏辙眼珠子转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江湖骗子本是受人指使前来做法,结束之后就能得到一笔银子。

病人忽然醒了,他自己都有些怀疑,是否真是自己的法术起了作用。

受到了苏家的重谢,江湖骗子又得了韩世英的赏钱,吃了两头好不快活。

韩世英做事缜密,他让人把江湖骗子送出了城,走得远远的,免得有后患。

苏辙恢复健康,苏家皆大欢喜,殿试也能够顺利举行。

大宋重文轻武,对文人推崇备至。

殿试那天,四十多位通过层层选拔的进士,竟然能从皇宫正门宣德门进入。

带领的内侍说,这是官家对儒生的优待。

这是苏轼和苏辙第一次走进皇宫。

高高的院墙,大大的朱漆门,长长的廊道,宽阔的广场。

进士们不敢东张西望,都半低着头跟着内侍往里走。

一边走,一边有年长的供奉官讲着皇宫的规矩,带着宦官特有的尖细嗓音:“这里是皇宫内苑,不是你们家自家宅院。在里边不可大声喧哗,不可东张西望,没有问话就不要说话。”

一会儿你们应试的地方叫紫宸殿,是百官觐见官家的地方。去了那里自然有小黄门带领你们去到各自的位置。

你们都是进士出身,官家最看重的就是品学和才干,所以官家已经在里边等着你们。

见了官家切莫莽撞,也无需紧张。官家宽仁,最是体贴咱们下边的人,好好作揖就是。”

大宋不是清朝,前朝的官员和后宫的宦官都不是奴才,见了皇帝也不用下跪磕头。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人的地位在大宋是上下几千年来最高的时候。

苏轼和苏辙就在人群中,徐徐走向紫宸殿。

和其他进士一样,兄弟俩都十分仔细小心,生怕行差踏错。

不论是谁,走在这威严的殿宇内,都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畏惧和崇敬之感。

两边的高墙,显眼的朱漆门,房檐上的屋脊兽。甚至脚下的石板都因为皇权而变得具有威慑力。

皇宫很大,走了好久众人才来到紫宸殿门口。

进士们恭敬肃立在门外,等到宣召之后才排列整齐走了进去。

苏辙忍不住抬眼,偷偷看了一下高坐龙椅的皇帝。

只见官家眉眼温和,脸上带着微笑,没有帝王的严肃,反倒像邻家的爷爷一般亲切。

难怪官家以后的谥号是「仁宗」。

这时,内侍张远山唱喏道:“苏轼、苏辙何在?请上前一步觐见!”

蓦然受到单独的宣召,苏轼和苏辙十分惶恐,连忙走出队伍,站在最前边,躬身拱手道:“苏轼参见陛下!”

“苏辙参见陛下!”

赵祯很好奇能让欧阳修、韩琦等文学大家都推举的才子究竟是何模样。

只见苏轼身量矮一些,长得是眉清目秀,是个儒雅的翩翩公子。

再看苏辙,体格健壮,眼睛炯炯有神,颇有韩信和项羽之风范。

看着眼前两个意气风发的后生,赵祯不免羡慕起苏老泉来。

苏老泉生了两个好儿子,可自己却没有一个儿子。

第107章《御试制科策》

官家瞧着自己好半晌不说话,苏轼和苏辙心里都直打鼓。

作为大宋当世的大儒,欧阳修、韩琦也都位列紫宸殿内。

这时韩琦上前提醒道:“陛下,时辰快到了,请考生们入座吧!”

赵祯点头,冲着张远山轻轻挥手。

张远山会意,忙指挥小黄门摆上案桌和笔墨纸砚。

紧接着又换了一批内侍把进士们带到各自的位置就坐。

等考生们落座后,一位身着朱红色官服的文官上前,大声道:“诸位进士,吾是此次的主考官司马光。此次殿试考三科,题目都在考卷中,每一科都以一炷香为限。”

言罢,就有小黄门在大殿内点上了一炷香。

苏辙很是吃惊,刚才说话那人竟是司马光!砸缸救人的那个司马光!也是哥哥政敌的司马光!

不由自主的,苏辙望向了哥哥的方向,刚好哥哥也看着他,冲他微笑点头,似乎是鼓励他好好考试。

苏辙咽了咽口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也不知自己能否改变历史的走向。

在天意和时势面前,个人的力量都太过微小,他只能用尽力气保护哥哥。

就在苏辙心事重重的时候,其他考生也都惴惴不安。

因为朝廷竟然为了苏辙推迟了殿试,方才又特意瞧了苏家兄弟。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官家很是欣赏苏轼苏辙,这次的考试估计都是陪跑了。

大殿内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而且都是大宋最有身份和地位的人物,考生们大气都不敢出,努力静心让自己思索考题。

很显然,这样的试题对苏轼和苏辙来说都很简单,尤其是策论。

策论题目对考生并没有很大的限制,旨在让考生直抒胸臆,对国家政策的现状献言献策。

看到策论题目,苏辙停住了笔。

他抬眼觑看官家,谁知这一看不要紧,却看到了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

那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多年前他在樊楼救下的孩子。

虽然经过了四年,当年的男孩长成了少年,五官也张开了不少,但大致的模样和气韵却没变。

记得那时男孩说他叫赵顼。

可是姓赵的宗室子弟多如牛毛,好多已经被边缘化,苏辙完全没有想到赵顼竟和官家关系密切。

只见赵顼站在官家身旁,两个人亲昵地说着什么。

忽的,赵顼也看向苏辙,冲他勾起嘴角,似乎带着一丝戏谑。

苏辙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沈存中那厮又害死自己了,他那时竟嘲笑赵顼的名字,还有给他取名的父母长辈!

不知道那孩子会不会记得自己救他的恩情。

低头,苏辙看着自己空白一片的考卷,再看香已经烧了一半。

提笔,苏辙写下了题目《御试制科策》。

举行这次制科考试,赵祯的目的就是鼓励朝廷中敢直言谏言的风气。因而这次的题目也是鼓励考生们大胆言朝廷和官家得失。

毕竟是忠言逆耳,考生们用词都很克制,表达也很委婉。

但苏辙却专指官家这些年的错误。

他抨击现下的吏治,冗官冗员导致朝廷支出过大。而朝廷的银子又都来自百姓的赋税,因而导致百姓不堪重负,生活艰难。

冗官冗员带来的还有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情形。

苏辙还写到官家奢靡浪费,后宫姬妾数量庞大,花费巨大;

对军队建设和训练忽视,过于打压武官,导致大宋军队作战不力。

洋洋洒洒几千字,苏辙几乎是一气呵成。

为了在考试中被黜落,苏辙冒了一个险。

大宋对文人十分尊重,仁宗又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除此之外,苏辙把筹码还押在了赵顼身上。

赌他记得自己的救命之恩,帮自己在官家面前说好话。

和苏辙的铤而走险不同,苏轼对答如流,文思泉涌。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考试结束,考生们又如来时一样,一起往外走。

才走了没多远,一个声音传来:“苏进士!”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刚才站在官家身边的少年冲着苏辙招手。

苏辙看了看领路的内侍,内侍道:“既然是小世子找你,你便去罢!”

苏辙道:“烦请中贵人略等一等。”

在苏轼错愕的目光中,苏辙走到了赵顼的面前,拱手施礼:“从前是苏辙眼拙,请世子切勿怪罪!”

赵顼笑道:“你帮了我,何来的怪罪?”

听到这个回答,苏辙的赌就算成功了一半。

“世子找我可有话吩咐?”

赵顼道:“我知你今日殿试,所以就央求母亲带我进宫看望皇后娘娘,果然就见到了你。几年不见,这些年你可好?”

苏辙回答:“感谢世子挂念,这些年臣一切安好。”

“今日我们算是重逢,日后定有许多机会相见!你且去罢!我也得回了,否则母亲该找我了!”

赵顼一边说,一边往内殿跑去。

简单寒暄几句后,苏辙又回到队伍中,此时内侍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首节 上一节 76/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