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129节

瞧见三人神情,朱高煦也不着急,而是嘬了一口茶水。

“郑和,你三下西洋,有什么感触吗?”

提及远航感触,郑和也是有些感慨,下意识地回答道:“财富来自海上,危险也会来自海上,这是臣下西洋多年来的感慨。”

“前宋之所以能以半壁江山对抗女真蒙古百年,全都是因为海上贸易的暴利,我中土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深受西洋各国喜爱,可以说紧俏到根本都不愁卖!”

“朝廷完全可以用这些并不影响国计民生,华而不实的特产换取西洋各国的金银、粮食、香料等物,甚至可以换取各种我大明急需的物资,毕竟只要将茶叶丝绸瓷器等特产运出海外,那就是十倍以上的巨利,这些利润完全可以弥补我大明的金银不足,粮食产量不够等问题。”

顿了顿,郑和抿了一口茶水,继续解释道。

“然而,并不是只有我们能看到这些利润,西洋诸国也一样能看到这些利润,总有一天他们会不满足于从我们手中高价购买商品,而是想方设法地低价购买我们的商品,甚至是不用花钱就能得到我们的商品!”

“到了那个时候,我大明的海疆将无一刻的安宁,甚至极有可能引来西方的强国,如奥斯曼帝国等。”

听到这话,朱高煦同样慨叹不已,他真想唤来杨士奇等文人士大夫,让他们都好好地听听!

“郑和,这是振聋发聩之语啊!你放心,本王会原原本本地将这话传给老头子。”

“那奥斯曼帝国,很强吗?”

在朱高煦记忆中,那奥斯曼帝国是个被中原打跑的突厥小部落,逐渐强盛壮大而起,这个应该正在南征北战,不断扩张!

“王爷,奥斯曼帝国是国力完全不下于我大明的一等一强国,就连西洋中的苏禄、满剌加等小国也深受奥斯曼帝国的影响,信仰他们的教派,供奉他们的真主……”

“若是在海上与奥斯曼水军遭遇,臣有绝对信心将其击败,然而如果是在陆上遭遇,我大明与奥斯曼帝国的胜负尚不可知!”

朱高煦摸着下巴点了点头,眼神中不断有光芒闪烁。

奥斯曼帝国此刻正忙着西征,吊打欧洲那群高贵的野蛮人,根本不会与大明发生战事,至于他们的海军,不过是在地中海一带罢了。

倒是不久后的葡萄牙与西班牙,将会开启大航海时代,那才是朱高煦担心的问题。

“郑和,此事不用担心,大明与奥斯曼因为地域问题,是打不起来的,此刻亚洲粗略算可以说是三分天下,东亚的大明王朝,中亚的贴木儿帝国,以及西亚的奥斯曼帝国。”

亚洲?

汉王说的什么意思?

郑和三人有些发蒙,愣在了当场。

“唯一有可能的危险,就是来自于海上,这也是本王要你们征服倭国的原因!”

“本王打算在海上各个海峡要道上,建设水师基地,将军事力量推进到敌国跟前!”

“沿着你们下西洋这条海路,建设强大的海上舰队巡航于海路之上,保护海上商道,保证我大明的海上贸易!”

“而倭国这块飞地,就是这水师基地计划中关键的一环,必须将其打掉,完成整个东洋的拼图!”

乾清宫,西暖阁。

郑和与王景宏面面相觑,显得很是犹豫。

诚然,汉王殿下交代的这个任务,充满了极大的危险。

但是这两名航海家不得不承认,在当前整个大明天下,也只有眼前这位汉王爷,才真正意识到了海洋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甚至就连当今天子,说的不好听一点,那也只是贪图海上财富罢了。

至于太子爷与他的文官集团,恨不得他二人早死早超生,彻底暂停下西洋的国策!

朱高煦见二人显得犹豫,顿时话锋一转,准备采用攻心之策。

“郑和,景宏,你们二人可知,为何那些个文臣全都极力反对你们下西洋?”

听到这话,郑和先是一愣,随即脱口而出道:“因为下西洋靡费甚重,花了太多的钱粮,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情!”

前面两次远航下西洋,朝廷几乎没有半点收入,藩国上贡的贡品也全都进了内帑,国库反而倒贴出去了海量钱粮。

虽然大明成功扬威海外异域,得到海外诸国拥戴敬重,但是这种亏本买卖,像极了那些文人士大夫所说的,赔本赚吆喝!

好在这第三次船队运回来了不少番货,加上眼前这位汉王爷的鼎力相助,才给朝廷国库带来了一千万两银子的收入,郑和等人才得以幸免于难。

真要论起来,郑和与王景宏等人还欠他汉王爷一份恩情!

朱高煦听到这个回答只是摇了摇头,冷笑道:“这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

“郑和啊,你这回带回来了不少番货,也成功给国库增添了一笔巨额收入,但是你信不信,等你下次请求继续下西洋时,那些文臣士大夫还是会跳出来反对!”

此话一出,郑和惊了,有些不太明白汉王这话中的深意。

“因为下西洋是永乐三大新政之一,新政新政,就在于一个‘新’字!”

朱高煦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从洪武朝到建文朝,朝廷一直严格施行‘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国策,直到永乐朝打破这禁令,老头子命你们冲破这块坚冰,率大明船队巡戈异域,教化四夷,以此拉动永乐新政改革!”

郑和与王景宏连连点头,他们身为天子内臣,又是下西洋的正副使者,这些隐秘还是心中有数。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从洪武朝到建文朝,海外藩国就没有获得过我大明的特产吗?”

从洪武朝到建文朝,当时正严格执行海禁国策,海外藩国如何获得我大明特产……

不!

不对!

郑和陡然惊醒,一张脸阴沉如水!

“汉王殿下的意思是……走私?”

“对,就是走私,建文朝沿海走私可谓是大行其道!”

朱高煦给出了准确回答,脑海中思绪万千。

华商出海贸易,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时期,在汉朝甚至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华商出海贸易更是络绎不绝,出现了一大批通商口岸。

到了前宋,仅是凭借着海上贸易的惊天利润,弱宋都能抵抗辽金蒙古百年,足以见海上贸易背后的利润之恐怖!

但是到了大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屡屡颁布禁止和限制华商出海贸易的法令,还上升到“祖训”的高度,使得后世之君不得不遵守。

朱允炆在建文三年时还颁布诏令禁止华商出海贸易,其诏令中给出了一个可笑的理由:沿海的百姓出海贸易容易引诱蛮夷为盗,伤害良民。

即便是到了永乐朝,朱老四在登基的第一年就昭告天下民间百姓不得私自出海,继续遵行洪武事例。

永乐朝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

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然而因为这海禁国策,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

如“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沿海子民除起来进行斗争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在严厉海禁的政策下,活不下去的沿海百姓只能选择违法乱纪,为盗为匪,与沿海地区的商贾合作,靠走私中原特产而谋取暴利,得以苟活。

这种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经,正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甚至发展到成大明中后期那等与朝廷争锋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

沿海走私泛滥成灾,满朝文武难道都不知情吗?

不,他们知情,至少半数之上!

文臣集团当然知道海上贸易的惊天利润,可是好处都让皇帝给占了,郑和下西洋运回来的宝贝也都进了内帑,即便这回运回来的番货也变现成银子进了国库,他们可是什么都没有捞到!

想着,朱高煦再次冷声道:“要知道前宋的海上贸易异常兴盛,号称‘万国衣冠,络绎不绝’,光是朝廷从海上贸易征收的税,约相当于国家一年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那个时候,什么‘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白了就是帝与士大夫分肥天下,皇室赚了个盆满钵满,文人士大夫们也吃了个满嘴流油,所以他们竭力推进航运贸易和市舶管理,甚至支持某些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豪家大姓,以私商身份前往海外经营贸易,一切都不过是为了银钱。”

“蒙古入主中原,读书人换了个主子,地位虽不如在赵宋时期,也还算是过得去,蒙古朝廷要倚仗这些读书人治国,所以对他们也颇为优待,靠着海上贸易同样吃的肥头大耳!”

“可惜到了我大明,高皇帝制定出了海禁国策,可怜这些肥头大耳的士大夫们,现在却是吃不饱了,只能靠走私来赚赚小钱……”

挺到此处,吴宣直接吐出一口老痰。

“我呸!这些个文人士大夫,真是有够无耻的!”

郑和与王景宏同样异常愤怒,到了现在他们哪里还看不明白。

洪武朝律法严峻,他们还不敢,但是到了刑律宽仁的建文朝,这些狗东西胆子就大了,利用沿海百姓走私倒卖谋取暴利。

而永乐朝后,下西洋一开始,他们这走私买卖就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难怪,从一开始,这些无耻的文人就极力反对下西洋一事!

一想到这儿,郑和就恨得咬牙切齿。

朱高煦见状笑道:“我那位好大哥耳根子软,他身边又都是些文人士大夫,说句不好听的,等我家老头子驾鹤西去,你们还想下西洋,那就是想屁吃!”

“本王得提醒你们一句,想要继续远航下西洋,想要为大明建功立业,必须在永乐朝完成革新,将一切著为令!”

“即便我那好大哥坐上了龙椅,他也不敢去改革,二位明白了吗?”

郑和深深地看了汉王一眼,他知道这话不是在危言耸听。

太子爷是个只关心仁政民生的主儿,一旦他上位,北伐下西洋这些项目只怕立马就会叫停,他郑和也会被打回原形,去给当今天子看守皇陵!

想着,郑和长叹了口气,起身跪倒在地。

“郑和愿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王景宏面色大变,因为这是认主之礼啊!

但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其他选择,除非他想死在汉王手中!

“王景宏愿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吴宣见状一摸脑门,索性有样学样,也跪在地上来了一句。

“吴宣愿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朱高煦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上前将三人扶了起来。

“你我四人,不为其他,只为后世子孙!”

“殿下高义!”

刘家港。

朱高煦在三人的陪同下,准备检阅大明水师。

前几回他因为品鉴会的事情,也曾到过此地远远地观望大明水师。

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大明水师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前所未有!

纵观整个世界,此刻的大明水师,是整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没有之一!

然而让人惋惜的是,这样一支无敌水师,后面在文人的干预之下,竟逐渐没落了下去,甚至都未绽放出它应有的耀人光彩!

好在朱高煦来到了大明朝,他不会允许这种可笑的事情发生。

大明水师将会在他手中,绽放出无敌水师的耀眼光芒!

朱高煦在后世的时候,就是个军事爱好迷,先进战舰也见过不少。

尽管如此,当他走近宝船后,还是被眼前这大海船给震撼住了。

光是浮在水面上的部分,都足有四五层楼之高,水下部分有多深,根本就看不清楚。

要知道这可是大明,朱高煦根本无法想象,那些匠人是如何造出这样震撼人心的辉煌杰作!

一艘宝船就如同一座水上堡垒,带给他人无与伦比的巨大压迫感与窒息感!

可想而知,当海外诸国那些没见识的蛮夷见到这郑和宝船,不用郑和开打,就足以吓得他们跪地求饶了。

首节 上一节 129/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