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91节

“立纛旗!”

随着天子朱棣一声暴喝,刹那之间,一杆巨大到足有百尺之长,直插云霄的硕大旗杆陡然之间在广场中央矗立了起来。

旗杆之上,一面仿佛鲜血浸透的巨大战旗正在迎风招展,在狂风怒号之中猎猎作舞!

众人只见,永乐帝手提三尺青锋,立于巨型喇叭之前,慷慨激昂地暴喝道:“朕,是大明天子,朱棣!”

闻听此言,将士们瞬间疯狂了,声嘶力竭地自发嘶吼了起来:“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怪将士们如此激动,先前每逢天子讲话,为防后面将士听不见,都会有数百名声若洪钟的前排将士原封不动地一一传唱!

但是,那落入将们耳中之声,并非出自天子之口!

直到今日,低层将士们,才听到了他们君父的声音!

声若雷滚撼天地,势如江翻腾蛟龙!

这就是我的君父,这就是大明天子!

谁都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个巨型喇叭的出现,百万雄师竟会激动到了极点,甚至都有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将士当场晕了过去……

朱棣双手高举,满脸幸福地享受着这一幕。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体会到了,何为天地至尊!

以往出征之际,总需要他策马游走在大营,通过高喊鼓舞士气。

毕竟三军将士人数太多,他就算把嗓子喊破了,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听到。

但是现在,老二发明的这个扩音大喇叭,却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难怪这个逆子会极力劝谏自己,原来是搞了这么一出!

原来,这种感觉,竟会是如此美妙,美妙到令人迷醉!

朱瞻基与朱瞻壑等人早就难以忍住心中沸腾的热血,正满脸狂热地跟着众人高呼万岁。

眼瞅着朱棣满脸享受地张开双臂,沉醉于三军将士对他的拥戴,朱高煦顿时就不乐意了。

“爹啊,差不多行了,赶紧地吧开始检阅!”

朱棣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随即下令检阅开始。

率先出场的兵马,自然是三大营精锐,分为前锋、中军、左哨、右哨、左掖、右掖,由一众靖难名将带领。

最后出场的,才是朱高煦训练的太孙幼军!

毕竟是临时走关系加塞进来的,放在最后那也属于应当。

金忠歇息了一段时间后,身子骨恢复地不错,此刻正与姚广孝一左一右地站在朱棣身旁。

“皇上,真要带上幼军?是不是太早了点?他们毕竟还是一群娃娃啊!”

金忠担心幼军将士是假,实则是在忧心太孙殿下的安危。

如果太孙在战场上出了什么闪失,那整个大明都会因此变天。

朱棣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正在走来的太孙幼军,意味深长地笑道:“爱卿,他们可不是娃娃啊!”

“老二这个混账,不知道怎么想的,硬是把这些小家伙操练成得堪比三大营精锐!”

金忠:“???”

啥?

精锐?

一群娃娃?

这怎么可能嘛?

别说他们只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娃娃,就算是年纪最符合的青壮,短短四个月的时间,连战场都没有上过,怎么可能成了精锐?

皇上这话,有待商榷啊!

想着,金忠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下一刻却是眼睛瞪得滚圆,吓得呆立当场。

麻了!

彻底麻了!

金忠有些愣神。

皇上说汉王将太孙幼军训练成了堪比三大营的精锐,金忠自然是不信的。

他金忠是谁?

靖难之役的设计师之一!

永乐帝亲密无间的心腹重臣!

大明朝永乐朝权势最大的兵部尚书!

依照金忠熟知的兵家常识,一群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娃娃,怎么可能在短短四个月内,就被训练成了堪比三大营的精锐?

这根本就不可能啊!

他们连战场都没有上过……

然而,这些疑问,随着亲眼目睹的事实,瞬间消散了。

众人只见,不远处走来一个个方阵,共有四五个之多。

方阵越来越近,铿锵的脚步声,声声踏入众人的耳膜。

每个方阵人数不过一千余人,但他们竟然走出了千军万马的骇人威势!

最震撼人心的是,当第一个方阵即将走过高台时,为首擎旗的男子陡然喝道:“正步,走——”

刹那间,整个校场顿时鸦雀无声,只能听见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响彻整个校场!

夏元吉听到这个声音,顿时面色狂变,死死盯着那擎旗之人。

“这是……太孙殿下?”

“什么?夏大人你说什么?”

“太孙殿下怎会变成这个样子……”

黄淮、杨荣等一众太子党接连惊呼,惊喜交加地看着朱瞻基昂首阔步地走来。

相比于之前那个风度翩翩的太孙殿下,眼前这擎旗之人不但黑了,而且瘦了。

但他浑身都散发出年轻人应有的蓬勃朝气,与张扬自信!

现在这位太孙殿下,精明干练,更令人欣慰喜爱。

大胖胖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爱子,既心疼,又欣慰。

一想到爱子与一众精英二代争锋,他依旧能够脱颖而出,这更令他感到骄傲。

朱棣同样一眼看穿了擎旗人的身份,捋着胡须含笑不语。

这个孩子,终于长大了啊!

这就是太子爷的儿子!

这就是大明皇帝喜爱的好圣孙!

这就是大明朝备受厚望的太孙殿下!

朱瞻基一手擎旗,一手有力地挥出。

虽然双手肌肉已经发胀发痛,但他还是坚定地严格执行着动作。

他清楚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自己身上,皇爷爷,父亲大人,二叔……满朝文武,乃至身后的幼军将士!

自己,不能丢幼军的脸,不能丢汉王的脸!

这对他朱瞻基而言,是莫大的荣耀!

众人只见,幼军将士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笔直,动作有力,昂首阔步地走了过来。

这几个方阵给群臣的第一印象就是整齐划一,似乎一千人是一个人一般,就连抬腿的高度都基本保持一致。

金忠看了都忍不住瞠目结舌,久久都回不过神来。

“皇上,这幼军纪律严明,执行认真,令行禁止,真是短短四个月的训练成果?”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黄淮杨荣等不通兵事的文官可能不懂,但他金忠可是永乐朝的兵部尚书,曾经追随皇上南征北战,自然清楚如此整齐划一的军阵,意味着铁一般的纪律!

上官的命令,已经刻到了将士们的骨子里!

只要军令下达,将士们随时都会下意识的听从长官的命令。

令行禁止,这是成为一支铁军的必备条件,是无数武将领兵作战都渴望达成的目标。

虽然眼前的这支军队还未上过战场见过血,临敌之时可能会有短暂的慌乱,但是只要度过这个短暂适应期,等到他们适应了战场的血腥之后,他们势必会成长为一支铁军。

更加可怕的是,他们才经历了四个月的训练!

仅仅四个月!

就练出了一支铁军!

那位汉王殿下,真是神乎其技!

“皇上,看来汉王殿下对训练新兵有独到见解,臣建议命众将前往西山观摩学习,日后源源不断地为我大明产出铁军……”

此话一出,一众将佐的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脸色很是精彩。

朱棣嘴角抽了抽,有些尴尬地回答道:“爱卿可知训练这支幼军,那个逆子砸了多少钱?”

金忠闻言一怔,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那个逆子倒是舍得,整日白面馒头大米饭地伺候着幼军将士,时不时隔三差五还有肉食,一千名幼军将士平均下来每月得花两千银银子,七千名将士一个月就得耗费上万两白银……”

听了这话,金忠那是又好气又好笑,最终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汉王朱高煦,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这才明白皇上口中的“砸钱”是什么意思。

合着就是拿钱硬生生地堆出来的呗?

好吃好喝地伺候着,等他们吃饱喝足了,再上强度不停训练……

只要保证钱粮充足,这样的练兵方式,是头猪都能练出一支铁军!

但是,这种练兵方式,对大明而言根本就毫无用处。

平均下来一个幼军将士每月就得耗费二两银子,大明如今有多少战兵?

十万?

还是百万?

京营约有五十万,加上各地卫所的卫所兵,只怕不下五百万之众!

真要推行汉王这种练兵方式,那朝廷每月都得耗费上千万两白银养兵……

这可能吗?

首节 上一节 91/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