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601节

  “高叔叔您好!”

  董伟笑着招呼了一声。

  老高笑呵呵的调侃道:“老董,你这是膈应我呢?这么一个儿子你说不争气。后继有人了啊!”

  旁边的老万也是笑着附和着。

  花花轿子人抬人。

  到了他们这个阶段单纯的学历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只能说锦上添花。

  只要不是水平太差就行了。

  几人在那里寒暄了一会。

  老董看了看远去的人,笑道:“走吧,轮到我了,要不要去看看。”

  旁边的王老头笑了笑:“你那东西都是万金油了,都拿出来多少次了,不看,你说你,是不是没好东西了啊!”

  而高老头也在那里附和着:“是啊!都看腻味了。”

  听到这话,老董哈哈一笑。

  也不生气。

  “好东西多的是,就不给看!”

  说完,打个招呼,带着儿子笑呵呵的离开了。

  留下两人笑呵呵的摇着头。

  王青松坐在那里,跟两個老头也没什么话题聊,他找老高是有事情。

  但是老万在,他有些不好插嘴。

  毕竟人家是两个老朋友在那里聊天呢!

  见老万没有离开的意思,想了一下,还是准备等对方走了,他再单独谈谈。

  心里想着要不要打个招呼离开得了。

  思绪间,就听到老万笑呵呵的问道:“小王啊!听老高说,你在古玩城里开了一家古玩店?”

  王青松闻言点了点头:“嗯,开了一家小店。”

  “哎,谦虚了啊!老高可是说了,店铺不小啊!”

  随后笑呵呵的说道:“你那有没有好的点成色的鼻烟壶,记得通知我,给我留着啊!”

  听到这话,王青松自然是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好,要是有的话,一定给您留着。”

  老万笑呵呵的点点头。

  “那可说好了啊!”

  说完,看了一下时间说道:“你们聊,我去接个朋友。应该快到了。”

  老高笑着点了点头:“行,伱去忙。”

  两人见状站了起来,看着对方去了大门口。

  等人已经走了,两人这才坐下。

  王青松坐下以后,看了看四周。

  这才开始自己之前的问题:“高大爷,我想请教一个事情。”

  “哦,什么事情?”

  老高笑呵呵的问着。

  “是这样的,我想问一下,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会,没有老师教,光靠摸索的话,能不能学会数控机床怎么用的,还有加工中心。”

  他的重心还是在机床上,感觉暂时不能走歪路了。

  要是能一边自己用来赚钱,一边用来支援内地,那是最好的结果了。

  听到这话,老高疑惑了一下。

  随后笑道:“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我就好奇,而且我说的是没有网络这种资料,比如大山里。”

  老高闻言笑了笑:“当然可以,就是时间的问题,虽然的机床都有使用手册,但是很多细节东西都要靠摸索。像CAD制图软件,没人教,光靠摸索非常的慢。”

  王青松点了点头。

  数控机床他查过了一些资料。

  现在国内没有数控机床吗?

  已经有了。

  58年由BJ第一机床厂与清大合作,试制出的X53K1三坐标数控机床。

  这台数控机床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在数控机床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国内机床技术现代化的一个新的起点。

  但毕竟这个落后太多了。

  老美52年研究出来了数控机床,58年就研究出了加工中心。

  而内地的第一台加工中心要73年才研究出来。

  落后太多太多了。

  当然了,他要弄的话,肯定也是从低版本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开始。

  科技是进步的。

  他在那里琢磨着,弄带制图的过去,是不是没有太大的意义,或者太早了。

  看都看不懂。

  就像是生产自行车的厂子,突然让他生产飞机一样,太遥远了。

  也不知道那个年代有没有制图软件,他也查过,但是给的答案都很模糊。

  毕竟那时候的计算器还没有可视化的操作系统。

  ……

  此时,六十年代的内地。

  某个研究所里。

  一群人正围绕着一个拇指大小的一个东西在那里兴奋着。

  就听到有人在那里高兴的说着:“老师,书上的内容是正确的,真的生产出来了。就是稳定性不是很好,也不知道国外的质量怎么样?”

  老头拿着东西也跟宝贝一样。

  一个多月,就生产出来这么一个小疙瘩。

  但这是好的开始。

  万事开头难,从0到1才是最困难的。

  听到这话,也是摇摇头:“不清楚,这种东西大漂亮都是第一时间用在军工产业上,民用的暂时还不会不普及,我们知道的情况,也只是通过他们发出来的数据知道的。

  你要知道,他们发出来的,是可以让我们看的,不想让我们看的,也不会给我们看到。”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点了点头。

  老美那边就是这样。

  第一服务于军工产业,等技术完全成熟,同时又有新的研发,这才推向民用。

  在那里议论纷纷。

  老头见状笑道:“好了,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接到通知,109机作为公开的机器,同时启动209机的研发。”

  “209机?”

  “什么意思?”

  “这机器还没研发成功呢!”

  ……

  众人在那里议论纷纷。

  老头哈哈一笑:“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听到这话,众人愣了一下。

  能在这个房间里待着的,那能是普通人吗?

  这意思还是很容易明白的。

  就是藏拙呗!

  现在他们是属于落后的一方。

  什么时候能公布?

  那就是他们的水平和国外差不多,至少处于一个层次,甚至超越了。

  老头看着旁边议论纷纷的众人,笑道:“好了,知道稳定性不好,那就赶快去解决这个问题,务必保证109机按时间完成任务。”

  说完,拿起旁边的一个盒子,轻轻的将东西放进去。

  小心的拿着东西向着外面走去。

  留下一群人在那里议论纷纷。

  ……

  王青松看着老高问道:“高大爷,我想问一下,能不能买到老式的数控机床,比如很多年前生产的,最好是新的,如果没有只要能用就行了。”

  “有老款的,毕竟机床这东西用的人企业太多了,大企业的设备也是从落后到先进开始慢慢淘换的,不说全世界吧,就说咱们国内,小企业用老式设备的也有很多。

  像非洲那些穷的地方,用的不也是那些”

  听到这话,王青松明白了。

  就像是他之前买的缝纫机一样。

  也是老款的。

  但是用的材质和一些细节都有稍微的改变,但是变化不会很大,毕竟也要考虑成本在里面。

  想到这里,他一阵的兴奋。

  感觉自己这么长时间没和老高搞好关系,是不对的。

  想到这里,他琢磨了一下问道:“高大爷!您有时间的时候,能不能让人整理一下那些老式机床的报价?包括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种类尽量全一点,特别是老式的那些,我要买一些。如果你们没有,帮忙代买也行。”

  现在他手里没钱。

  这个不是问题。

  问题是这些东西他得在港岛找一个地方,用它还要能创造价值,同时又能给内地送过去做参考。

首节 上一节 601/10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