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834节

  但还是架不住无数年轻人为之买单。

  钻石,这玩意以后也是需要的的,不过他只要大的,不要小的。

  要是能卖到国外去,要是杨兮兮能卖到国外,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了,这也是他想想而已。

  随后拿起了电话准备打过去。

  不过他的手悬在了,空中,目光看着托盘上的红色电话机。

  在那里琢磨着一个事情。

  电话机在这年代价格也很高。

  但是他想的不是这个。

  感觉打电话很不方便,为什么不把大哥大弄过来呢?

  后世老人机成本也就一百多块钱。

  这要是能在港岛先用上大哥大,然后再扩展到全球,以后说不定能在港岛发展起来一个科技巨头呢?

  只不过这个要建立基站。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现在后世都已经到5G了,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买基站设备肯定没有那么贵。

  毕竟港岛就这么大的地方。

  只要有收入,那以后就跟流水一样。

  想到这里,他手收了回来,问道:“对了,婉婷,你认不认港大科技类的大学生?”

  这玩意还真的需要高科技的人才才行。

  “科技类的?你指哪方面的?”

  杜婉婷疑惑了一下。

第481章

  “对啊,就是科技类的,例如电讯系的专业或者无线电通讯专业。”

  王青松想了想,对着杜婉婷说道。

  港岛现在只有港大这一所大学,他不是很清楚。

  内地他倒是看到过一个资料。

  现在内地有无线电的概念,但是并没有无线电的专业。

  只有一个叫电信系的专业。

  一共就四所大学。

  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重庆大学和天津大学。

  前两家只有无线电专业,重大只有有线电专业,天大则两者兼有。每年都各招一个班,约三十人。

  所谓有线电,其实很明确、很实际,就是电报电话专业;无线电则为通讯和广播专业,培养的目标就是电台的维护工程师。

  清大倒是保留了一个无线电制造专业,但是只有几个学员。

  其他综合大学都没有无线电专业。

  现在的口号是“有线为主,无线为辅”。

  至于原因,那是因为有线电是通过电线传输,便于看管,可以保密。无线电是经电波传送,不能保密,会被敌人窃听。

  所以这个时候无线电的专业,除了广播,暂时没有什么用处。

  毕竟现在收音机还是高薪家庭的奢侈品。

  当然了,不重视,那也是相对的。

  好像这两年,北邮大学就要开设无线电物理本科学院。

  “无线电通讯?这是个很冷门的专业啊!港大是有这样的专业,但是毕业以后,基本上都是去美国深造,很少有回来的。”

  杜婉婷想了想,还是将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搞这个,是需要人才的,光靠他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捏了捏眉心,没有去想这个问题,有这个打算,但是这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的。

  这是一个大的工程。

  人才?

  这让他想到了过几年发生的事情,那时候可是有不少的人才外流。

  到时候想办法,弄一些过来。

  也不是不可能。

  对,就这么干,而且以后的各种科技搬运过来,都是需要有技术支撑,不然的话凭空出现也是个问题。

  想了想,他心里有了一份计较。

  对着杜婉婷说道:“这事情先放一下,我打个电话!”

  说完,拿起电话给宋文清打了个电话。

  宋文清早就已经准备着了,接了电话,赶忙就开始安排人去厂里。

  ……

  王青松挂了电话,对着杜婉婷笑道:“我还有点事情,先走了,交代你的事情记得别忘记了啊!”

  在杜婉婷幽怨的眼神中,离开了小区。

  开车前往仓库附近。

  等他来到地方的时候,宋文清已经带人在那里准备着了。

  车子停下,换了面具的王青松看着老宋笑道:“宋先生,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哎,李先生,已经准备好了。”

  王青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那行,你们等一下,我先进去,一会喊你们!”

  说完,打开门,又重新关上。

  留下一行人在那里等着。

  过了好一会,这才看到大门打开:“行了,进来吧!”

  宋文清这些人见状,这才指挥人将车子给开进去,开始搬运一些设备。

  王青松看着这些人拿着一堆的东西,感觉这样太不方便了。

  胶片的拍摄不是一个简单的活。

  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决定。

  等这些人进去以后,稍微寒暄一下,就开始干活了。

  王青松放录像,有人录胶片,有的人在那里试验机器。

  看着在那里东看西看的宋文清,想到什么说道:“宋先生,我有些事情和你谈谈!”

  “啊?哦!来了!”

  宋文清见状赶忙答应了下来。

  接过王青松递过来的烟,赶忙问道:“李先生,怎么了?有什么事情?”

  王青松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其实是在国外,是重要的研究所,里面有许多的科技成果,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没办法回国……”

  将自己背后的人,说成钱老那种爱国人士。

  人没办法回来,但是又想给内地做一点贡献。

  技术可以共享。

  但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

  所以总的说下来,就是王青松背后的人,想在港岛成立一家公司。

  担心技术泄露,所以这个厂的人和技术员都希望是内地自己人,这样能靠的住。

  当然了,这些人过来也能学习。

  技术可以和内地共享。

  甚至做成的东西优先可以优先供应给内地。

  王青松说完,看着宋文清。

  这个想法其实有些天真了。

  要不是为了保密的事情,其实完全不用这样来合作,就感觉这些技术被老外弄去了,他心里不舒坦。

  这话,把宋文清给难住了。

  这么大的事情,他可做不了主,而且还是派人到港岛这边工作。

  三大改造已经完成,这个事情除了最后那位拍板,没人敢做这个决定。

  “李先生,你是想,技术员之类都用我们的人?”

  “对啊!工资按照这边的外汇给你们,而且工资待遇是这里的两倍,管理和技术员的工资另外算,技术你们可以照搬回内地,技术员除了每个部门给我留下骨干带徒弟,剩下的人,你们可以轮流派人过来学习。当然了,这个学习,只能以录像的方式来传达。”

  王青松在那里琢磨着。

  文本的技术他给了一些,后期,他准备以视频的方式来让他们学习。

  能学到什么地步看他们自己。

  如果有特别不懂的,他可以去周颖那边查了资料,再单独回来播放。

  厂子他暂定两种,一种是机床,一种是电路板。

  听完了以后,宋文清在那里琢磨着,最后抬头说道:“这个事情,我做不主,等我回去问好了情况以后,才能回复你!”

  王青松轻轻点头:“行,你们商量一下。”

  厂房的地还没着落,而且他知道那边的情况,这个决定短期是没办法给他回复的。

  不过只要能成功。

  那以后的事情都能照搬照抄,也都不在话下了。

  事情说到这个地步,宋文清也没着急回去。

  这么晚了。

  明天要好好的汇报一下,甚至有可能要回内地专门找人汇报。

首节 上一节 834/10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