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902节

  只是知道王大爷有孩子。

  而且还是王大爷的错。

  韩大妈正在摘菜,闻言看了看垂花门的方向,低声说道:“老王头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是做生意的,后来去了天津就再也没消息了,这是他们家老二王怀安,当年王怀安到了结婚的年龄,也处了一个对象,老王头死活不同意。”

  而旁边的王大妈也在那里嘀咕着,脸上带着不屑。

  “还不是想攀高枝……”

  随后将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原来王怀安当年在学校也算是青年才俊,人长的帅气,又有知识。

  当时王怀安的对象家里穷。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女孩喜欢王怀安,家里在民国是个小官。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

  怎么选择,不用想都知道。

  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但是王怀安又是上过大学的人,自然是不可能妥协。

  只不过老王头做的有点绝,当着女孩家里的面,直言不讳王怀安不可能娶她。

  这事情也就闹掰了。

  王怀安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过。

  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而且按照几人的说法,刚刚那个女的,不是当年的那个女孩,也不是那个官宦之家的女孩。

  估计是出国以后娶的媳妇。

  王青松听完,在那里琢磨着。

  感觉老王头做的太不地道了。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别说城里了,就算是他们农村也是一样的情况,甚至更严重。

  谁给的彩礼高,谁就能娶好看的媳妇,甚至横刀夺爱。

  而女孩,大部分是没有反抗的能力和勇气。

  其实不要说现在,哪怕是后世,周颖那个年底,也是一样的情况。

  谁不想找个条件好的。

  人性而已。

  “哎。这王怀安回来了,他们家可是有不少的好东西啊!那瓜子花生跟不要钱的一样,几斤几斤的搬。”

  “嗨!他们有侨汇券,能换不少东西呢!”

  “那可不!上次在院里摆酒席,那肉可用了不少啊!”

  ……

  思绪间,其他人都在那里嘀咕着,语气中充满着羡慕。

  王青松只是在那里安静的听着。

  显然,之前对方应该在大院里请客吃饭过。

  这年头,人们的心中带着一丝的嫌弃。

  那些有关系,有能力弄到侨汇券的人,自然是让人羡慕的人之一。

  因为毛熊的关系,创汇很重要。

  现在侨汇券的兑换标准又改了。

  每一百元人民币,供应物资粮食80斤、油4斤、糖5斤、肉3斤、布匹15尺,其他商品40元。

  这个其他商品40元里,就有包含了除上述几种商品以外的副食品。

  瓜子花生才几毛钱一斤。

  摇了摇头。

  如果王怀安没有回来,只是寄了钱,到时候王老头再宣扬一下,和王怀安断亲,问题倒是不大。

  这人都回来了,到时候大院里最先出事情的,肯定是这一家了。

  没有插嘴,打了水就回来了。

  兑上热水,洗了洗脸。

  刚刚洗好,准备去拿澡堂票去洗个澡,毕竟还是要装装样子的。

  正准备离开,就看到门口有影子。

  抬头看去。

  只见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对方穿着一身的西装,像极了在港岛的那些白领。

  “王青松,王先生?”

  对方进来喊了一声。

  王青松看着他,猜到了是谁了,便回应道:“我就是!”

  王怀安伸出手来,笑呵呵的说道:“你好!我姓王,王怀安,王有福的儿子。”

  “哦,你好!王青松!”

  王青松自然是客气的和对方握了个手。

  王怀安收了手,掏出烟来,递给了他一根。

  王青松见状接了过来,对方则是拿着一个煤油打火机。

  “噌~”

  点着以后递了过来。

  王青松见状赶忙将烟放上用手捂着,点着了烟。

  王怀安同样给自己也点着了一根。

  笑道:“听说你是厂里的采购,看着年龄也不是很大吧?怎么这么早就进厂工作了?”

  王青松个头这一年长高了不少,看着就是一个成年人。

  但毕竟年龄不到,加上他本来就面容清秀。

  看起来年龄就很小。

  王青松闻言说道:“家里情况特殊,就出来工作了。”

  王怀安来了已经有几天了,自然知道他的情况,见他没有详细说的意思。

  自然也就不会去追问,揭人伤疤。

  随后在那里闲聊了几句。

  王青松也询问了一些问题。

  对方是在解放前就离开了国内,之前在美国继续深造,然后在美国工作了几年。

  现在M国那边出来一个规定,对华人不是很友好。

  所以他们一家都回来了。

  现在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已经12岁了,小女儿8岁。

  回来以后,拒绝了公司安排的华侨大厦,和自己父亲住在了一起。

  房子也是刚刚翻修好,搬进来没多少天。

  闲聊了一会,对方这才笑道:

  “家父在院子里,承蒙各位的照顾,之前房子发生火灾的时候,你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是十块钱,谢谢你们的帮助。”

  说着话,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钱包,掏出一张十元纸币递了过来。

  王青松看了看,没有去接,笑道:“不用客气,都是街坊邻居,有困难了,总不能看着不管。至于这钱,就算了。”

  “拿着吧!钱不多。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真的不用了,帮忙也不是为了这些。”

  王怀安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惊讶了一下。

  整个大院,他都把钱给还了,基本上都是推辞一下,客气一下就把钱给收了。

  这是第一个真不收的人。

  想了想,从钱包里拿出一张侨汇券附带的副食品券。

  同样还是十元面值的。

  “这是副食品券,你就收下吧!要是再客气,那就是嫌太少了。”

  这让王青松一阵的头疼。

  再推辞就有些不对了。

  想了想,还是接了过来:“那谢谢王大哥了。”

  “哎,这才对嘛!以后我们就是街坊邻居了。”

  对方笑了笑,随后笑道:“你这刚回来,那就不耽误你休息。我先回去了。”

  “那您慢走!”

  将对方给送到了门口,看着对方离开。

  心里却是一阵的奇怪。

  对方解放前就已经是大学生了,后来又去了美国深造。

  按道理说已经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对方去美国的深造的时候,那可是四五十年代。

  四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哪怕是在美国,也不算是大白菜。

  这两年大漂亮对那边的华人确实不太友好,很多人都回来了。

  之前还上过报纸。

  BJ的十大工程之一的华侨大厦,就是为了这些华侨回来生活的地方。

  但是……

  对方可是大学生,除非是主动回来,不然的话,应该不至于被赶回来。

  当年钱老回来多坎坷。

首节 上一节 902/10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