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951节

  这才回到四九城,骑着车子向着自己家的胡同赶去。

  来到地方,将板车偷偷放出来。

  拉着板车向着院子赶去。

  好家伙,这玩意装满了以后,足足有上千斤。

  这还不是上限。

  他们拉板车的轮子都是特地改的,架子也有一部分是铁的,只有中间的板子是木头的。

  这对李忠海他们来说没问题。

  对他来说,却是个体力活。

  哪怕他感觉自己的体力已经很好了。

  “哎哟,青松,你在干嘛啊?”

  费劲出了胡同,就听到有人喊他。

  正是赵明的媳妇梁如燕和孙大妈。

  王青松见状笑道:“孙大妈,大院里不是要白菜吗?我给拉过来了,实在是弄不动了,能不能帮忙推一把。”

  这玩意有个好处,只要动起来,就不像一开始那么吃力了。

  梁如燕见状赶忙答应下来:“哎,好!我们两个搭把手。”

  赶忙来后面推车。

  有个人帮忙,就轻松多了,车子动起来,向着自己家大院赶去。

  没一会就来到了大院。

  “你们等一会啊!我去叫人。”

  孙大娘来到地方交代了一句,便赶忙向着院子里跑去。

  没一会院子里出来了不少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有院子里的半大小子。

  找了个凳子,将板车给固定好,王青松这才松开手。

  揉了揉胳膊,笑道:“先弄一批过来,剩下的等明天再弄,今天下乡耽误时间了。”

  一边说,一边将板车上的绳子解开。

  把上面盖着的麻袋掀开,露出里面一颗颗大白菜。

  韩大妈有经验,只是看了看便惊讶道:“乖乖,都是一等菜啊?”

  一等菜,自然是包的很严实的菜。

  三等的自然是很松散的白菜。

  都想买一等菜,但是现在有规定,卖的时候,必须要搭配一定量的二三等菜。

  王青松见状笑了笑:“是啊,我让他们挑了一下,一会进去称重,先搬吧,搬进去再弄,在这不是个事情。”

  他在后世买的都是包紧的大白菜。

  在这时代算是一等菜。

  韩大妈闻言笑呵呵的说道:“行啊!先搬。”

  随后院子里的人开始动了起来。

  一颗白菜小的四五斤,大的七八斤,还是挺重的。

  基本上都是两颗两颗拿。

  一时间大院门口热闹的很。

  有隔壁院子的人过来看热闹,倒也没有太奇怪。

  毕竟现在是冬储大白菜的高峰时期,有板车的人都用板车拉。

  进了大院,有人在那里掰白菜叶子,把蔫吧和不怎么新鲜的菜叶子给扒拉掉。

  院子里人多,加上大白菜本身就重。

  上千斤一共也就一两百颗。

  很快就被弄完了。

  王青松将板车系在外面的拴马石上,便跟着去了院子。

  倒也不担心板车会不会丢。

  这年头治安还是相当不错的。

  此时大院里一阵的热闹。

  王青松看了看时间,没有继续再拉,在院子里看着这些人忙活。

  韩大妈抱着包菜,剥叶子,笑道:“青松,这白菜真干净,都没什么脏的。”

  “是啊!挺好的。”

  其他人也在那里笑着附和着。

  王青松闻言笑了笑:“东西好就行了,一会称一下重,我去找箩筐,孙大妈家有秤,一会称一下。”

  能不干净吗?

  后世的大白菜,在地里就已经剥了一遍。

  孙大妈见状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将秤砣拿了过来,又找了一个箩筐,准备称重。

  而此时,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外面陆陆续续有人回来了。

  孙大爷有自行车,自然是第一个回来。

  “哎呦,弄了这么多的菜啊!看着挺不错的啊!”

  韩大妈见状笑呵呵的说道:“青松给弄回来的。不错吧!看着就挺好的。”

  孙大爷闻言看着王青松笑了笑:“青松,谢谢你了啊!”

  他一开始以为是去副食品店或者路边流动商贩买的。

  听到是王青松弄的,瞬间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是多弄的。

  毕竟这个事情大院里很多人都知道。

  王青松闻言笑了笑:“孙大爷太客气了。”

  他也不准备弄太多,人均弄个三四十斤就行了,毕竟定量才五十斤,再多就不合适了。

  明天再拉一车就够了。

  孙大爷见状笑道:“那我也来搭把手。”

  随后加入了称重的行列。

  忙了一会,大院里很多人都回来了,院子里也越来越热闹。

  王青松见梁春晓也回来了,跟对方说是去把把车还给别人,便出了院子,拉着车子离开了胡同。

  ……

  出来以后,外面到处都是下班的人,连小胡同里都有人,害的他只能拉着车走。

  好在距离医院不是很远。

  来到医院将车子还给了李忠海。

  稍微寒暄了一会便离开了这里。

  随后赶向了公交公司这边。

  等他来到地方时候,小枣正准备带着冯寡妇一起去食堂吃饭。

  正好让他碰到了。

  “婶子!小枣!”

  赶忙喊了一声。

  冯寡妇两人听到声音停了下来:“青松?你没回家啊!”

  王青松见状笑道:“婶子,我过来看看,对了,街道办那边怎么样了?”

  冯寡妇闻言乐呵呵的笑着:“已经说好了,现在农村那边不是很忙,先在这熟悉一段时间,等开春要是忙的时候,我这边能稳定下来,以后我就不回农村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轻轻颔首。

  像冯寡妇这样的,一般都会被当成盲流。

  但是母亲来看女儿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没人举报,一般都没事情。

  哪怕是举报了,问题也不大。

  至于吃的,冯寡妇户口不在这里,还在老家,老家分粮食可不会少她的。

  至少可以坚持一年左右。

  当然了,明年不上工,就没工分了。

  如果那个时候没工作,那就非常麻烦。

  但是在王青松看来,只要在城里能找到临时工,只要稳定哪怕工资不高,加上小枣的工资,也勉强够冯寡妇吃高价粮。

  这还是他不帮忙的情况下。

  收回了思绪,笑道:“婶子,我来找您,是有事情的,刚刚我去找那个人了,那边同意了,我寻思着,哪天见个面,大家看看。”

  说完,顿了一下,神秘的说道:“而且啊,婶子,我还帮您谈了一个条件。”

  冯寡妇本来就高兴这个事情。

  王青松找的人虽然没有父母,其他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然他也不会张这个口。

  想来是不错。

  此时听到他的话,一阵的好奇:“条件?什么条件?彩礼吗?我们也不要多少彩礼,你不是说那孩子也没爹娘吗?彩礼差不多就行了,反正以后是他们两个自己过日子。

  咱们在农村都过习惯了,再差,也不会比农村差吧!”

  王青松闻言笑呵呵的说道:“不是彩礼的事情,这个事情我没提,我也不是正儿八经的的媒人啊!我是说孩子的事情,我跟他说,如果以后小枣生了孩子,不管几个,第一个男孩归他们家姓,第二个男孩归冯家姓。婶子,您别怪我多事情啊!”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这年头只要愿意生,想生多少是多少。

  而且当年老人家说过,人多力量大,还鼓励多生。

  这话让小枣脸上一片红。

  而冯寡妇则是愣在了那里。

首节 上一节 951/10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