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第367节

  但他既然有底气成立航空公司,去安西建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就算有一些水分在,也不会太多。

  陈河宇的最终目的便是西电东送,将物美价廉的光电资源,向东部发达城市输送。

  安西的沙漠地带,夏季一天日照14-16小时,冬季一天日照9小时左右,全年平均每天有10个小时的充足日照。

  根据太阳能板功率转化公式(长×宽×转化率×0.1=功率)计算可得:100cm×100cm×0.5×0.1=500W,500W×10h=5000Wh=5KWh。

  换言之,一平方米的太阳能板每天可以转换5度电。

  但实际情况肯定会有误差,所以再加上20%的损耗,也就是说,每平米的单晶太阳能板每天可以生产4度电量。

  假使在安西地区,建设一个十万亩地的光伏发电站,考虑到光伏发电板的安装要求和设备间距等因素,一亩地的可铺设面积在350-400平方米左右。

  取最小值,按照350平方米计算,累计光伏板面积3500万平方米,一天能转换1.75亿千万时,届时每年发电量将高达640亿千万时。

  简单来说,足以支撑半个沪城的全年用电量,一年营收额轻松进账千亿华币。

  何况,仅仅十万亩的光伏太阳能板发电站,放在安西沙漠并不起眼。

  那里有幅员辽阔的低廉土地,非常适合搞光伏发电。

  当然,需要投入的成本也相当惊人,一亩土地所需的太阳能光伏板费用大概在20万华币左右,这还是在自产自销的情况下。

  换其他公司来做,成本立马要上涨好几倍。

  因为不管是太阳能光伏板装置,还是高压输电线、输电塔和变压器,都需要投入海量人力成本和巨额资金。

  哪怕是上面的光伏发电站项目,一般也就5000亩的面积,生产出来的电量,供应周边使用。

  产量太低,没有远程输送的意义。

  像架空的电力线路施工成本,每千米大约400万华币,完全不考虑山河湖泊的施工难度,光在输送电力的装置投入上,想要把安西的电力,送往沪城,就需要先砸个160亿。

  并且,这只是单一的一条线路。

  民营企业,根本玩不起。

  陈河宇则选择发射近地卫星,采用无线能源传送技术,把安西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向沿海城市转移。

  当前的技术难点,无非不过是收发装置体积较大,不太方便。

  酒宴结束后。

  陈河宇送柳秘书上车,然后把马芸送走,方才坐上汽车,向未来科技总部驶去。

  “安西那边的太阳能光伏工厂,可以着手准备了。”

  他冲着一旁的章楠吩咐道。

  “好的,老板。”

  章楠点点头。

  “夸父计划”正式启动!

  十几分钟后,陈河宇再次回到总部大楼,洪俊早已等在楼下,见他下车,笑嘻嘻地迎了上来。

  “老板,第一批的样品已经做好了,我们先去实验室。”

第317章 我?老板,您也想造车!

  “雷总,如果不着急回公司,一起上楼看看斯特朗教授的最新成果?”

  陈河宇主动邀请,轻言浅笑道。

  “我可以吗?会不会不太方便?”

  雷布斯略显惊讶道。

  “大家都是自己人,难道你多瞅一眼,还能把核心技术给学走不成?”

  陈河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吟吟道。

  “老板,您说笑了。”

  雷布斯摆手尴尬道。

  回想当初,为了与未来科技竞争Ai语音系统市场,他耗费大量资金和人力,成立大米人工智能实验室,最后却连个像样的成果都没做出来,着实让人脸红。

  “愣着干嘛?你小子带路啊。”

  陈河宇对着一旁的洪俊催促道,见他站得像个木头桩子,忍不住抬脚踢了一下。

  “嘿嘿,马上,我以为你认识路呢!”

  洪俊咧嘴笑着,流露出满不在乎的表情,屁颠屁颠地挪动脚步,走在最前方,充当研发中心的“导游”。

  雷骏见状,不由地好奇问道:“老板,你对公司里的研发工程师,看来非常熟络啊。”

  大米算是山海资本旗下的子公司,所以,他习惯性地称呼陈河宇为“老板”!

  “雷总有所不知,老板之前整天窝在实验室里,跟我们一起开发羲和EDA软件,可以说,这款产品的诞生,老板付出了最大的贡献。”

  洪俊转过身来,笑着解释道。

  雷布斯闻言,眼底闪过一丝敬佩的神色。

  实际上,他对陈河宇的感官印象极为复杂,起初充满敌视,接着遭遇收购时,转向不甘和愤懑,最后在未来科技的扶持帮助下,一跃成为大华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霸主。

  此时的心情,又满是感激!

  毕竟,大米科技距离世界五百强的门坎,越来越近!

  “老板,雷总,这栋大楼便是脑机接口的研发基地,一共是8层,我们项目的办公场所,目前仅限1-3楼。”

  洪俊说道。

  这是因为斯特朗教授团队的工程师数量,还不足1000人,想要填满这座研发基地,至少还需招聘3000人以上。

  非介入式脑机接口的成功,让陈河宇最终拿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资格。

  涉及到高风险的外科手术,自然要万分谨慎。

  人事、猎头渠道均在发力,寻觅全球最顶级的优秀人才加盟,从而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进步。

  所需的专家学者跨越多个领域,譬如:

  神经科学家:他们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具备深入的理解,可以帮助设计和实施脑机接口实验,解读脑电生理信号和其他神经相关数据。

  电子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脑机接口设备,包括生物传感器、电极阵列、信号放大器和刺激装置等。

  计算机科学家: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编写算法用于信号分析和模式识别,设计用户界面和交互系统。

  VR技术专家:主要是开发虚拟环境和交互系统,熟练掌握莫斯Ai特效3.0的应用,加强用户与虚拟世界的实时互动。

  经验丰富的外科手术医生:介入式脑机接口,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以将电极植入到特定脑区,包括手术路径、植入电极的方法和深度,以及手术时考虑的安全因素。

  “植入电极的安全性很难控制,一旦发生漂移、磨损或失效,都会造成感染、出血、炎症和排异状况,但愿能找到一种新型材料,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陈河宇心生感慨道。

  一行人来到二楼,走进一间宽敞的实验室,房间中央放置着一台先进的电脑工作站,四周配备着多个显示屏和各种实验设备的控制终端。

  左侧是一个装备齐全的生物传感器和神经信号采集区,陈列着各种传感器、电极阵列和生物信号放大器,用来观察被试验者的脑电图、脑磁图和肌电图信号,并利用精细的电路连接到中央的电脑工作站。

  右侧,有一个专门用于刺激和反馈的区域。

  摆放着多款脑机接口设备,和市面上的莫斯Ai眼镜不同,实验室里的器械都是简陋的工程版,毫无美观可言。

  房间的尾部是一个安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区。

  这个区域有专门的工作台、高性能计算机和数据存储服务器。

  计算机专家和数据处理师使用自动化的算法软件,去分析和解释从被试验者身上收集到的生物信号数据,并将其应用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上。

  “老板,你来了,洪,你来负责介绍吧。”

  斯特朗施施然走过来,拿着几款新产品,看上去和莫斯Ai眼镜1.0十分相似,只是镜腿的工艺更粗更宽,似乎装载着什么精密电子元件。

  陈河宇伸手拿起一台,直接戴上,明显比1.0重了些许,无需唤醒设备,眼前的屏幕便瞬间启动了。

  “老板,我们在鼻托里植入了电容,它能够辨识产品是否被人佩戴,省掉了机械按钮和语音开关设计。”

  洪俊正色道,涉及到工作时,他立马收敛起笑容,一副板板正正的样子。

  “还有样品吗?拿一副给雷总试试。”

  陈河宇吩咐道。

  “没问题。”

  斯特朗从身后的实验台面上,取出另一副新款Ai眼镜,递给了雷布斯。

  “谢谢。”

  雷骏笑着接过来,他使用过1.0版本,但对还未上市的2.0版本,一无所知。

  “老板,雷总,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洪俊提醒道。

  陈河宇微微点头,随即视线里失去所有色彩,只剩下孤独无助的黑。

  位于镜片前端的摄影头开始工作,将眼前的场景转换成模拟光信号,输送到他的大脑里。

  渐渐地,黑色缓缓消散,雷布斯、洪俊、斯特朗几人的身影出现在脑海里。

  身上的着装看不太清,脸上的样子也无法看真切,四周的墙壁明明是白色,反馈到他的大脑中,却是浅灰色。

  唯一可以称赞的优点,便是各种设备、器械、工作台,都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陈河宇尝试走动起来,尽管双眼紧闭,依旧可以在障碍中畅行无阻。

  随着慢慢熟悉,加上他并非天生的盲人,很快便建立起对色彩、物品的认知。

  白色平滑的区域是墙壁,是实验台;黑色的区域是人,是各种仪器;绿色的区域是植被;黄色的是垃圾箱……

  他拿起桌上的签字笔,除了“看不清”标签字的文字,大致的形状、颜色、物品是什么东西,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当他想了解标签上的具体内容时,摄影头将图片发送到芯片中,转换成文字信息,再转换成语音信息,通过扬声器同步给他。

  一旁的雷布斯,同样玩得不亦乐乎。

  十几分钟后。

  陈河宇摘下眼镜,冲斯特朗教授询问道:“还有改进的空间吗?虽然能让盲人正常走路,但对物体和色彩的感知偏差还是太大,没法和正常人一样。”

  总体的感觉,就像一个200-300度的近视患者,对整个世界的感知都是模糊的。

  细节信息,只能通过文字和语音描述,加以完善。

  “这便是非介入式脑机接口的局限性,除非传感器技术取得跨越式进步,否则,必须植入生物电极,才能更好的收集和反馈光信号。”

  斯特朗教授摇了摇头,摊开表示,无能为力。

  “老板,其实盲人通过长时间训练,只要建立起刺激辨识系统,比如把颜色和刺激信号关联、物品和刺激信号关联,就能提升3倍以上的使用效果。”

  洪俊补充道。

  “放进夏季新品发布会的清单里吧,只有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才能推动一项技术的快速进步。”

  陈河宇想了想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67/7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