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6:从幼儿园开启妖孽人生 第69节

  六个四年级班级开始分班。

  按照期末考试成绩,选出了前一百三十名学生,与去年五年级留下的一小部分学生,统一进入六年级就读。

  剩下的一半四年级学生则正常进入五年级。

  张秀秀因为被哥哥强逼著补了一个寒假加半学期的课,刚好触碰到升六年级的底线,成功升入六年级。

  开学这天,张一行看到了赵军义,不禁有些意外。

  记忆中,赵军义这时候应该去开小商店才对。

  除了赵军义,还有几个老师也进入韩家集小学教学,包括赵红霞。

  韩莉老师因为结婚了,转到了丈夫那边的小学。

  剩下的其他老师,大多因为年纪大,补偿离职或提前退休。

  张一行被分到了六年级三班。

  三班里熟面孔不少,赵金麦、王真真、徐冠胜都在这个班。

  刘波被留在五年级,十分懊恼,但张一行一点都不担心。

  有个有钱的老子是能为所欲为的。

  果然,第三天,刘波就背著书包进入六年级三班,和前世的剧本一模一样。

  张一行原本也为张秀秀考虑了这个方法,只不过没用上,能够凭藉成绩升级,以后学习六年级课程就不至于太吃力。

  但补课本身也是一种凭藉金钱超车的行为。

  这个时候的农村,有钱补课的可不多,不像后世那样一个孩子报好几个辅导班。

  张秀秀分到了六年级一班,与张小雨同班。

  六年级三班班主任名叫宋嘉,是数学老师,三十多岁,同样留著大辫子。

  但张一行一看到她就有点憋不住想笑。

  记忆中有一次六年级考试,宋嘉坐在讲台上监考,表情十分不对劲。

  张一行当时正好抬头看了一眼,结果宋嘉老师突然漏气了,声音还挺大,那一瞬间两人目光正好对上。

  从那以后张一行就不能面对她了。

  宋嘉按照学习帮扶的想法给学生分的桌位。

  教室里每排有八张单人课桌,分左右两块,四张排一起,中间是过道。

  张一行右边的同桌名叫韩志高,成绩不好,因为头很大,以后有个外号叫大头。

  赵金麦就靠著坐在张一行左边,也能勉强算是同桌了。

  王真真因为个头太高,依然坐在最后一排,只不过现在她与曾经不一样,她有同桌了,正好是四年级的同学,两人平时关系也不错。

  四年级崔兵老师这段时间则有些失落,他对张一行十分不舍。

  对于这个写《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时劝他一定要戒烟注意身体的学生,崔兵教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

  估计以后也很难遇到。

  

第93章 成为有厂的人

  学校开学没多久,原来的赵家村小学就成了张一行的地盘。

  赵家村小学的牌匾并没有摘下,只是另一边墙上又重新挂了一个牌匾:圆梦制衣厂!

  教室成了车间或者仓库,缝纫机、裁床、印花机等设备全都组装好没多久。

  厂子设在村里,所以招工对象就是附近村子的家庭主妇。

  指望这些家庭主妇每天定时上下班是不现实的,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空了就来干一两个小时,然后回去忙点家里的事情比如给孩子做饭什么的,然后再回来干俩小时。

  所以只能实行计件工资,没有保底,并且根据分工不同,设定不同的工钱,这种五毛,那种三毛,还要确保产品合格才能计件。

  不是剥削,而是农村办制衣厂都这么干。

  张一行也不会乱大方,他让孙雅文调查了市里的一些制衣厂,直接就在他们的计件工资标准上加个几毛钱,多了就不太必要了。

  至于厂规,不私自往家里拿布料就足够了。

  废布料的话谁愿意拿就拿,引火当抹布有的是人要。

  孙雅文引进设备的同时,也高薪聘请了两个熟练工师傅,在这里干个一年半载,将厂里的工人锻链成熟练工就可以离开。

  李红玉忽然就成了厂长。

  刚开始她还有点紧张,等干起活儿来之后也就放平心态了。

  张家堂和赵家村两个村子的广播喊了一天,第二天就来了十几个小媳妇儿老娘们儿。

  两个村里离得近,有好几个就是从这个村嫁到那个村的,还有的沾亲带故,所以很快就聊成了一片。

  大家跟著学了两天,第三天基本上就能上手干活了。

  年龄大的干点简单的裁剪印染的活儿,计件钱低点。

  会缝纫年龄小的就操作缝纫机,电动的,比脚踩的好使。

  李红玉没事就四处转转看看,看一圈儿就也回来做缝纫,一群人一边哈哈说笑一边干活,东家长西家短。

  每个人每天出了多少活儿都会记在黑板上,李红玉再拿本子抄一份儿,工资一周一结。

  除了几个年轻小媳妇儿能早晨下午都能干,大部分人都是随来随干,随干随走,一个月挣点菜钱饭钱。

  就算这样,没多久周边远一点的村子就有人来打听干活儿,甚至连韩家集的人都来了。

  李红玉还要给家里人做饭,所以也不会一直盯著,她不在的时候,就让本家里的两个小媳妇儿帮她看著。

  总之氛围十分宽松。

  指望在村里实行打卡上班是不现实的,所以大部分村办厂都干不长久,因为真挣不了仨瓜俩枣。

  县电视台原本还跑下来做采访,毕竟是罗城骄傲张一行的产业,但看到寥寥无几的几台设备后愣是没开摄像机。

  郑万象得知这件事儿后也郑重其事的来道贺了一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玩呢!

  这个厂的规模确实很小,但张一行也不指望这个厂子能赚多少钱,细水长流就可以了。

  反正产品销路是不愁的。

  至于以后能不能抓住电商机遇将张家堂转型成淘宝村,那也得等淘宝出来以后再说。

  张一行终于混成了一个有厂的人。

  所以这几天走路都是带风的。

  “同桌,你真把学校买下来啦!”

  “是租!”

  “那棵树你可得经常去浇水啊!”

  赵金麦的同桌每次都很纳闷:明明我是同桌好吧!

  “别说话了,鬼婆来啦!”

  教室最后排的一名学生原本正在门口把门,忽然快速跑回了座位,并轻声喊话提醒。

  于是原本乱哄哄说话打闹的教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鬼婆名叫王桂香,是六年级英语老师,整个六年级三个班级的英语课都是她负责。

  学生们第一次接触英语,简直是欲仙欲死,因此对这位英语老师便心怀畏惧。

  而且王桂香年纪四五十了,十分清瘦,烫著波浪卷,再加上说话怪声怪调的,便被大家偷偷喊鬼婆。

  前世上她的英语课,张一行没什么感觉。

  如今重新来一次,才发现王桂香的英语口音太不标准了。

  但农村学校能有这样一位英语老师,已经十分难得了。

  要什么自行车!

  王桂香最喜欢张一行了。

  张一行原本就有步步高英语复读机的代言,在电视广告里也是说了英语广告词的。

  所以第一天上课时王桂香就和张一行进行了一场英语对话。

  王桂香?”

  张一行,I ”

  王桂香!”

  张一行,!,

  王桂香!!”

  在全班同学震惊羡慕的目光中,张一行舒爽地坐回座位。

  他这段对话已经属于超纲了!

  赵金麦学习能力很强,像她这种长得漂亮还有脑子的女生还是很罕见的,没事就让张一行教她老师没有教到的章节。

  她还买了步步高复读机。

  大头学起来就很吃力,张一行作为同桌有义务帮他指导,便用最笨的方法,用汉字给他注释音标。

  别说,方法还挺奏效。

  很多同学别的英语记不住,爱老虎油倒是全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了一个月。

  这天清晨,一辆小货车开进了圆梦制衣厂。

  小货车是织梦文化安排的,因为圆梦制衣厂产能低,所以产品出来以后便都先存放在仓库里,织梦文化每个月派车来这里拉一次货。

  整个厂子里的女工因为小货车的到来全都振奋起来,从车间里出来围著看热闹。

  又一起帮著搬运工从仓库里往车上搬货,拦都拦不住。

  这是她们一个月的劳动成果,原本每天裁剪缝纫还没什么感觉,直到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做的是能卖的商品。

  这对于以前总是和土地灶火打交道的人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体验。

  等到小货车关闭车厢开出大门,这些人又依依不舍起来,这么多衣衫,竟然全都拉走了啊!

  “行了,别看了,车都没影儿了!”

  “走,干活去,这东西还真能卖哩!”

  “是啊,一次拉走大半车,能卖的完吗?”

  “能,行行做得生意大著哩!”

首节 上一节 69/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