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108节

  “嗯,大概率会,今天出发延州又不止咱们一个军校的。”

  当看到别人都是中规中矩的一包早餐,两包压缩饼干的领。

  陈钧一边监督,一边抓起早餐,撕开塑料袋,他大口的咀嚼着包子。

  “咋了班副,等下不是坐车嘛,难道还有剧烈运动安排嘛?”梁魁听到提醒,疑惑的接过了话头。

  “都明白没有?”

  他神情严肃的扫过队伍,抬手指向一旁的箱子,大声道:“各分队,各班,带队领早餐。”

  “但在这之前,我要重申两点。”

  学院提供的早餐都用塑料袋包着,里面有包子,鸡蛋,豆浆,还有十几箱压缩饼干。

  怕不是后面憋着坏呢吧.陈钧简单的分析着。

  “你们也不是第一天穿上这身军装,多余的话我就不啰嗦了。”

  “总之,外出一切行动听指挥,谁给我找麻烦,给我丢人,那你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把周围几个舍友都给整无语了。

  这种情况下,谁知道这顿早饭吃完后,下一顿饭要捱到什么时候?

  红色讲堂课,多半会有忆苦思甜的环节。

  等其他班长搬走箱子,何京,梁魁他们也围上来领早餐。

  对于学员们的回答,李钊很是满意,抬手指向旁边的箱子,大声道:“各分队,队长安排将早餐配发下去,五分钟后登车。”

  “第一,今天过去延州不是让你们游山玩水,全体人员必须给我端正态度,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回来后每人写一份观后感。”

  “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吃过早餐后全员登车出发。”

  陈钧将手中的队旗交给队列前的梁魁,大步走到箱子旁,低头看了看。

  “明白!!”众学员声线统一,齐声大吼。

  他上下打量一眼杨帆,眉头紧蹙道:“你逃难啊,拿这么多你吃得完?”

  塑料袋被凝结的水蒸气所打湿,黏糊糊的和包子贴在一起。

  “随便吃几口不饿肚子就行,你们也记住,别吃太饱。”

  大队长也没展开讲明白。

  陈钧又不是第一次体会类似的安排了。

  “嗯。”

  陈钧站在队列前不断的叮嘱着。

  提醒着大家多留点神,总不会有错。

  左手抓五六包压缩饼干,右手抄起四五袋包子。

  几百号人从配发到用餐,只有五分钟,时间可算不上宽裕。

  可能是因为今天安排出发的时间早,食堂提前准备了早餐。

  陈钧提醒几句后,几人默契的点点头,随后统一瞪眼看向杨帆。

  用眼神告诉他,少特么吃点。

  要是因为吃太撑导致掉队,都不够丢人的。

  杨帆这家伙,就属于那种记吃不记打的类型,但凡有一点没看到位,他就能给伱整出幺蛾子。

  今天不止陆院出动的消息,他们都知道了,默默的开始储备体力,等待出发。

  陈钧的担忧不无道理啊,

  无论是部队还是军事学院,风气基本一样。

  相互竞争的情况,无处不在。

  在没外人的情况下,那就内部,班与班之间竞争。

  有外人了,那没得说,一致对外。

  吃过早餐后。

  陆院的车队开始出发,一辆辆大巴车中,承载着一帮带着新奇和探索精神的大一学生。

  从西京学院西门的方向,一路向北。

  开始出发。

  这次延州之行。

  学院准备也很充足,不止安排了大队长,每辆大巴车,都还特意安排了一名政治教员。

  陈钧他们乘坐的车中,担任政治教员的是一名年约四十岁左右,身材中等,带着一副眼镜的上校。

  车辆刚启动,教员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关于红色讲堂的过往。

  据他所说,现在陆院的学生,像陈钧他们这一届,已经很舒服了。

  学院还酌情考虑安排大巴送一程,像他们当时刚入军事学院的年代,也就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会。

  教员考入了西京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除了一开始的一個多月新训,当然,那时候也不叫新训。

  而是被称为入伍教育。

  当时进行红色讲堂内容,学习延州老辈精神时,那可没有车可以坐。

  入伍教育结束后。

  就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延州野外拉营,以及长达半年的社教运动。

  教员也算是老一辈的军官了。

  他的阅历,给大一的新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就连陈钧也都是坐在座位上,听得津津有味。

  分配给他们的教员,名字叫周得胜,目前是在陆院大二指挥系专业担任导师。

  在车上,周得胜讲述了山不高,路不陡,山间树木扶疏,流水淙淙金锁关。

  讲述他们当时,每天都要行进七八十里路的行军过程,每天都背着行军被,挎着军用挎包和水壶。

  还有两人一支,换着扛的半自动步枪。

  讲述了他们野营训练过程中,都是怎样进行防空和急行军,怎样风餐露宿。

  在洛州由于这里以前有洛州会议,那就自然少不了一番政治教育。

  教员周得胜的口才很好,而陆院安排的车辆行程,正好跟他当年路线吻合。

  每到一地,他就给陈钧他们讲这里的故事,讲这里的历史,讲他在这方面经历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在洛州,他看过航模表演,八十年代末,航模表演的那种小飞机,在头顶上上下下翻腾,变幻莫测,那可是相当令人惊讶的事情。

  等车辆路过黄帝陵时,教员也能对这庙宇森森,松柏古朽的地方,讲一些语录章节。

  反正不管路过什么地方,他都能把话题给扯到老一辈革命军人身上。

  其实,到了这时候大家都已经知道,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讲堂,从登上大巴车开始。

  课程就已经开始了。

  西京到延州足足三百多公里,学院车辆又不走高速,专程走规划好的路线。

  晃晃悠悠中。

  周得胜又讲述他们那时候一路上,接触到不少陕北的老乡。

  那个年代,陕北的农民非常苦,住在这种沟沟壑壑的环境当中,吃饭全靠天,尤其是吃水,往往要翻岭过沟,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

  那时候克山病也比较多。

  周教员还谈起了当时他们为了配合野营教育,他挑起了写蜡板和油印的工作。

  这份工作,也让他得以认识了野营路上,队伍里面被誉为五朵金花的,五个女生。

  大家表现都非常坚强。

  哪怕是女生,也没有一个背不了行李,根本没有一个掉队。

  甚至在其他学员野营途中,没有力气的时候,五朵金花还做宣传鼓动,给大家唱拿手的山歌,帮其他学生抢着背枪。

  谈起过往种种,周教员讲的声情并茂。

  言语间带来的情感,似乎能够将他们带回到了那个年代。

  说到最后,周教员甚至还拿出了当年他们野营的照片。

  那是在经历瞻谒完纪念塔,和陈列馆时拍摄的,照片中教员们身背步枪,个个表情凝重。

  经过了一路的讲解。

  原本很多大一学生,对这次延州之行,认知并不深刻,也没法深刻,毕竟以前没有接触,也很少听过这么具体的讲述。

  但听了一路教员的讲述,让很多人率先意识到,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员。

  他们应该肩负着怎样的责任,怎么做才能不辱使命。

  初步的思想开始扎根。

  大巴车晃晃悠悠,一直前行了快四个小时,终于来到十里铺。

  车辆刚刚停稳。

  周教员指着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的延州标志——宝塔山。

  言语中带着一丝激动的说道:“同学们,看到远处的塔身了嘛?”

  “那就是你们此行的终点站,延州。”

  “去吧,好好感受下先辈们的付出,你们会有收获的。”

  陈钧顺着教员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塔身隐约可见,毕竟,隔着几十公里呢。

  要不是因为塔所在的地势高,在山上,再加上今天天气不错,恐怕都看不到。

  除此之外,陈钧的关注点也跟别人不太一样,刚才教员谈起这里,大多用到了贫瘠,沟沟壑壑来形容。

  如今却早已旧貌换新颜,没有了当年的影子,荒寂的地带,全都变成了绿油油的稻田,恍若江南水乡般。

  更是让陈钧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

  其他同学也在回味着教员刚才的讲述,沉浸其中,若有所思。

  可惜,浓重的传承氛围,很快就被外面的声音干扰了。

  车辆停稳过了二十多秒,看到他们这边都没有人下车。

  李钊彻底恼火了,攥起手中的口哨,憋足了劲的吹响。

  “哔-哔哔!!”

  “集合,全体集合。”

首节 上一节 108/4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