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156节

  “不过,片酬数字就不能太低,我们应该考虑六百万美元。”

  哇哦!

  一听就知道,这是经纪人提出的条款,全方位为演员考量,竭尽全力为演员争取利益最大化。

  显然,索尼哥伦比亚不会同意——

  至少,如果安森是索尼哥伦比亚谈判代表的话,他不会点头。

  但这就是谈判,双方丢出筹码丢出条件,然后再慢慢拉扯。

  埃德加看向安森,“你觉得呢?”

  安森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细细思索,在冲击和震惊、期待和喜悦之中消化错杂的思绪,等待好一会儿,抬起眼睛看向埃德加。

  “我这里还有第三种,不如伱听听看?”

  第四更。

第244章 一块大饼

  毫无疑问,埃德加提出的两个选项都是诚意十足,着实令安森大开眼界,终于感受到好莱坞大片的冲击。

  不止大胆,甚至疯狂。

  不过,安森还有不同想法:

  也许,这些条款太过激进了一些?

  在安森看来,威廉-莫里斯将他和这个项目当作工具人,试图利用这次机会赢得声势、完成全盘布局,在和创新艺术家的正面竞争之中扳回一城,进而赢得更多客户更多项目,后面的利益才是大头。

  但是,他们真心实意考虑过安森的立场吗?如此激进如此疯狂如此大胆的条款,留下多少谈判余地?

  一个假设,谈判失败,最糟糕的情况成为现实,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索尼哥伦比亚及时止损,放弃安森,重新选角重新试镜,也许托比-马奎尔上位,他们依旧能够掌握主动。

  威廉-莫里斯可以用其他演员候补代替安森继续试镜,重新和索尼哥伦比亚谈判,并且汲取教训调整策略。

  唯一被牺牲的,就是安森。

  另外,埃德加一番苦心一番拼搏也全部付诸流水。

  反正,一个年轻演员、一个年轻经纪人,对索尼哥伦比亚和威廉-莫里斯来说都是可以随时抛弃的对象。

  的确,在整个故事背景下,安森具备一定价值、威廉-莫里斯也愿意成为安森后盾,但在更大的利益面前,安森依旧只是一枚棋子而已——

  至少现在是如此。

  从本质来说,威廉-莫里斯和创新艺术家、威廉-莫里斯和索尼哥伦比亚,他们都是一样的,在公司利益面前,个人利益都是可以随时牺牲的。

  除非棋子能够增加自己的筹码,不能随便牺牲;甚至升级成为下棋之人。

  所以,怎么办?

  安森有一个想法。

  “票房分红。”

  他抛出一个诱饵。

  在2000年的当下,票房分红并不流行,电影公司不喜欢、演员和导演也同样不喜欢,一口价还是主流。

  事情,一直到五年以后才开始改变,因为“加勒比海盗3”。

  迪士尼发现,约翰尼-德普的片酬一部比一部高,他们需要支付片酬并且承担全部票房成败的风险,这让他们心生不满。

  同时,约翰尼-德普经纪人也发现,一口价片酬再怎么上涨也有上限,两千万俱乐部似乎已经是极限,如果演员片酬想要突破就必须加入票房分红。

  一直以来,一部电影的票房由电影公司、发行公司、院线三方瓜分,自然而然,每一方都需要承担风险。

  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演员片酬还是可以控制的情况下,电影公司自然不愿意把票房分红割肉给演员、导演、编剧;然而伴随制作成本节节攀升,演员片酬也越来越高,电影公司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于是,情况就改变了。

  “加勒比海盗4”就是一个典型教材,因为系列第三部的成功,约翰尼-德普分走迪士尼的利润,来到第四部的时候,迪士尼不愿意瓜分票房分红,于是开出打破历史记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口价片酬:

  五千六百万美元。

  这也导致电影制作成本突破两亿五千万美元,再加上宣传发行的费用,电影成本轻松突破三亿美元。

  然而,电影上映后,北美票房只有区区两亿四千万美元,幸好海外市场依旧坚挺,全球票房最终勉强突破十亿美元——

  扣除院线分红、扣除制作人分红、扣除成本、扣除不同国家地区发行分红等等,迪士尼勉强赚了五千万美元。

  没有亏本,但也笑不出来。

  在那以后,演员和电影公司谈票房分红的时候,电影公司就爽快多了,比起一口价五千六百万美元的片酬来说,一千万美元加上5%、10%的北美票房分红,对电影公司来说反而划算许多,至少票房压力降低一截。

  至于现在,票房分红的条款也陆陆续续出现,并不是没有,但大部分出现在独立电影剧组,因为缺少足够的资金聘请梦寐以求的演员,于是以票房分红的方式邀请演员入股,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投资。

  但主流商业电影?

  少,还是非常少。

  对此,安森是这样想的。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索尼哥伦比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他们承受巨大压力,一亿美元的成本已经让他们顾虑重重。”

  “选择山姆-雷米担任导演,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山姆的脚踏实地,每一分钱都务必用在刀刃上。”

  “如果我愿意降低片酬,以票房分红的方式承担部分风险,同时配合索尼哥伦比亚的宣传,更加积极地配合;然后再搭配附属条款,北美票房超过多少数字,下部续集片酬就增长多少;超过多少数字,就再增长多少。”

  所谓合约谈判,一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一是互相画饼肆意吹牛——

  归根结底,就看谁的饼更诱人更逼真更具有说服力。

  安森的想法,不仅利用威廉-莫里斯和索尼哥伦比亚的心理,而且巧妙地在利益区域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来,降低风险,并且确保自己肯定会百分之百尽力。

  二来,将续集提上桌面,将压力分担出去,却不谈签约保障,安森也好索尼哥伦比亚也罢都可以走一步看一步。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安森巧妙利用所有人的“缺乏信心”。

  威廉-莫里斯和索尼哥伦比亚都希望“蜘蛛侠”能够成功,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超级英雄电影确实并不特别,他们都没有信心电影能够成功——

  又或者说,不确定能够成功到什么高度。

  于是,票房分红也就没有那么肉痛,反而是肉眼可见地看到片酬支票降低一个档次,比起前面狮子大开口的数字以及续集捆绑来说,心理层面接受起来就要容易多了。

  事实上,从埃德加的反应就能够看的出来。

  埃德加细细思索一番,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忧。

  “安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你和这个项目将成为命运共同体,如果电影失败,不,不要说失败,哪怕电影取得了成功,但成功没有达到预期,比如北美两亿美元票房,那么所有人都会谴责你,认为伱需要承担责任。”

  “这份压力……你确定吗?”

  信心,是一回事,埃德加相信电影能够成功。

  但盲目自信以至于失去正确判断,则是另一回事,埃德加认为安森在冒险。

  如果埃德加知道,前世“蜘蛛侠”北美票房最后突破四亿美元的话,也许他就能够理解安森的笃定了。

  第五更。

第245章 权衡利弊

  的确,安森两世为人,拥有超前知识,看得更高也看得更远,他能够看到索尼哥伦比亚和威廉-莫里斯都无法确定的未来。

  但同时,安森也有自己的知识盲点,他对电影市场的了解都来自2023,所有观念已经超前地发展到二十年以后,稍稍不注意就容易忽略现在不是2023年。

  安森忽略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2000年,为什么票房分红没有成为演员和经纪人的首选?

  难道是因为他们不想提高收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正确答案是电影市场容量。

  十年十五年后,北美电影市场全面进入繁荣时代,北美地区三亿美元、全球地区十亿美元的作品比比皆是;但在当下,北美电影市场依旧是“一亿美元时代”,一部电影北美票房破亿就是巨大的成功。

  考虑到如此背景,票房分红也就没有那么诱人了。

  首先,海外市场一直到九十年代后半段才逐渐挖掘,即使是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也没有完善的海外发行渠道,所以电影在海外市场上映,往往都是和当地发行公司合作,这一部分票房需要分红出去。

  于是,当演员和制作人讨论票房分红的时候,不包括海外市场,只是以北美票房为准。一直到后来也不例外,只有非常非常罕见的少数情况,电影公司愿意把海外票房的蛋糕分割出一点点边角利益——

  比如,詹姆斯-卡梅隆。

  其次,因为北美票房市场的量级依旧以“一亿美元”位置,演员和制片人的票房分红数字也就一目了然。

  即使票房分红的基数是北美票房数字而不是票房利润,那么10%的分红也只有区区一千万美元而已。

  剩下的就是一道数学题:

  到底是选择一口价的“两千万俱乐部”,还是选择承担巨大票房压力风险的最后“基本片酬再加一千万美元”?

  选择,并不困难。

  在这里,还有一个细节,演员和制片人的票房分红,最高就是10%了吗?

  一般来说,的确如此。

  原因也非常直观,一部电影的上映票房往往需要分蛋糕,制片公司40%、发行公司30%、院线30%。

  当然,具体数字具体情况可能波动,不同项目不同作品,三方之间的谈判也可能出现诸多不同的结果,但整体而言大概就是如此;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往往是兼顾制片和发行,利润收入就会更高一些。

  在这里,给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分红的部分,就是来自制片公司的40%,自然不可能超过一定限度。

  不过,也有例外。

  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系列,他拒绝大牌导演大牌配角、自己担任制片人,确保自己就是整个剧组的绝对核心,没有其他人能够分摊他的票房分红,以此展开谈判,尽管他基本没有拿什么片酬,但最后票房分红却几乎拿走40%。

  后来,派拉蒙发现,自己拍摄制作并发行“碟中谍4”,赚得还没有汤姆-克鲁斯多,简直就是电影公司为演员打工,派拉蒙一怒之下就关闭整个项目,拒绝和汤姆-克鲁斯合作,汤姆-克鲁斯自己也硬气地拂袖而出。

  一直到整整三年后,汤姆-克鲁斯事业陷入低谷,连续扑了四部电影,而且是票房和口碑全方位扑街;同时派拉蒙也陷入绝境,连续盈利赤字,这才促使“碟中谍”系列重启,双方重新做坐到了谈判桌前。

  视线,拉回来。

  正是因为如此,现阶段,几乎没有经纪公司在积极主动地推动自己的演员争取票房分红,“两千万俱乐部”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包括演员、媒体、电影公司、业内人士也全部以“两千万俱乐部”来衡量行业位置。

  在埃德加看来,他不认为能够为安森争取到10%的票房分红,甚至5%都困难,而且这一笔交易并不划算。

  不仅片酬数字可能不高,而且还需要承担风险与压力。

  安森是一位新人,埃德加看好他的前景是一回事,好莱坞行业眼里安森依旧没有证明自己的票房能力则是另一回事。

  如果他们追求票房分红,不要说电影失败了,即使电影成功,但北美没有突破两亿、没有打破预期的惊人成功,安森这样一个粉嫩新人在行业内的位置就会变得尴尬起来,对后续发展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安森能够察觉到埃德加的担忧。

  他略微想了想,特别是“两亿票房”这个关键词,马上就意识到自己的盲点,不由哑然失笑。

  但安森又不能告诉埃德加:嘿,伙计,相信我,电影百分之百会成功——

  如同疯子一样,没由来地盲目自信。

首节 上一节 156/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