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187节

  埃德加-库克才刚刚从摄影棚里出来,一眼就能够看到副驾驶座里的安森。

  他懒洋洋地依靠着车窗,手里拿着一包打开的薯片,衬衫袖子随意地卷起来,正在慢条斯理地掏出薯片往嘴巴里塞,加利福尼亚的金色阳光洒落在墨镜上,看不清楚眼睛,却能够从上扬的嘴角感受到他的随性,疲倦而懒散之中流露出来的洒脱。

  如此形象,如果被狗仔拍到,估计迪士尼和索尼哥伦比亚应该都会跳脚——

  毕竟,安森在“公主日记”和“蜘蛛侠”里都不是这样的形象,这不利于宣传。

  埃德加意识到自己应该阻止安森,这是他作为经纪人的职责;但潜意识里,埃德加却不想阻止安森。

  也许,这样的安森反而更利于宣传呢?

  一种打破大屏幕第四墙的魅力,一种不同于传统白马王子的魅力,尽管截然不同,却同样具有吸引力?

  然后。

  “哟。”

  安森稍稍举起薯片向埃德加示意一下,打了一个招呼。

  埃德加收拾起散乱的思绪,快步走向驾驶座。

  “照片和采访内容,等待后期编辑全部完成,他们会发送邮件给伊芙确认,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发了。”

  落座,系好安全带。

  停顿一下,埃德加还是没有忍住,职业精神必须有一种态度在。

  “宣传期间,最好配合角色形象,毕竟,我们希望观众有代入感,而不是反差感。”

  话音,落空。

  埃德加并没有得到回应,不由转头看过去,一下就看到安森静静地坐在原地,薯片依旧拿在手上,却忘记塞进嘴巴,保持一个别扭的姿势,似乎就在短暂的间隙里进入梦乡,散发出一种祥和的气息。

  所以,这是睡着了吗?

  果然,这段时间应该是累到了。

  埃德加哑然,正准备收回视线,紧接着就看到安森又重新把薯片塞入嘴巴,这让埃德加瞪圆了眼睛。

  安森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我理解。电影上映的时候,观众喜欢的是角色,而不是演员,演员应该配合角色;一直到观众开始喜欢这位演员,慢慢地才会喜欢演员的反差,欣赏他们扮演的不同角色。”

  道理,并不难。

  观众喜欢一位演员,往往是先喜欢角色而后因为角色移情才喜欢上演员,一旦真正深入了解演员之后,意识到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差异,脑海里的幻想就会开始慢慢破灭,并且渐渐发展出不同的可能。

  大多情况下,可能就成为路人,不喜欢也不厌恶;但小部分情况,则可能走向极度排斥和疯狂喜欢两个极端,而后者往往就是演员个人魅力大放异彩的开端,真正地让观众看到演员而不是角色。

  就安森目前来说,他的魅力更多还是来自于角色。

  “所以,如果有狗仔,我就假装睡着,公关稿的借口也已经想要,看,宣传期工作满档真的太辛苦了,甚至没有时间吃午餐,只能依靠薯片充饥。”

  埃德加:……

  无法反驳。

  笑容悄悄爬上眉梢,埃德加朝着安森竖起大拇指。

  然而,嘴巴上还是顺口打趣了一句。

  “这次宣传的主角还不是你,你就已经扛不住了,那‘蜘蛛侠’宣传期作为绝对主角的话,那就更吃不消了。”

  安森又塞了两片薯片,“这是我的首次暑期档之旅,重在体验,就当作演习好了,阵仗确实不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迪士尼在想些什么。”

  “名义上我是男主角,但谁都知道安妮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我的戏份甚至挤不进前五,为什么宣传期给我安排如此多任务?他们确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安森,是正确的。

  “公主日记”于八月第一周上映,但前期宣传从年初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始预热,并且围绕安妮-海瑟薇和朱莉-安德鲁斯为核心,从六月开始展开密集宣传,从电视到电台再到杂志而后前往不同城市站台。

  电影宣传策略非常清晰:朱莉-安德鲁斯是卖点、安妮-海瑟薇则是新星。

  不止是以老带新而已,更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佳作。

  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平台的持续宣传轰炸,尽可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部电影,并且对电影产生更多兴趣。

  男主角?

  不重要。

  在第一波和第二波预告片里,甚至没有安森的身影。

  本来嘛,“公主日记”就是一部围绕米娅展开的电影。

  所以,安妮-海瑟薇和朱莉-安德鲁斯展开宣传的时候,安森依旧在剧组里,紧锣密鼓地继续电影拍摄。

  自三月开机,一直到七月中旬杀青,“蜘蛛侠”整整拍摄了四个半月,工作终于结束,正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却没有想到,“公主日记”似乎“突然”记起来,这部电影还有一位男主角,召唤安森加入宣传的行列。

  从杂志拍摄到大大小小的采访,塞满安森的日程表,根本不需要多余的解释,就能够深深感受到暑期档的炙热和激烈。

  过去这两周时间里,安森正在适应全新的生活节奏,一边做造型一边睡觉补眠,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填饱肚子。

  尽管如此,和安妮、朱莉她们的宣传行程比较起来,安森已经算是轻松的了。

  安森所不理解的是,一切太过突然。

  从种种迹象来看,迪士尼的宣传计划里没有安森的位置,然后事到临头,距离电影首映没有多少时间,突然之间就改变策略,把安森推向台前?

  这是怎么回事?

  埃德加瞥了后视镜一眼。

  如果是其他演员,行程多了、曝光率提升,被灯光和掌声包围,晕头转向,完全沉浸在名利场的浮华里,怎么可能还有心思想这些;哪怕有聪明人,但行程满档,睡眠严重不足,大脑也不一定能够转动起来。

  然而,安森还是注意到了。

  对此,埃德加并不意外,他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迪士尼,在今年暑期档遇到了一些麻烦,显然打乱了他们的全年计划,导致后面假期档的压力陡增。”

  “我和伊芙都认为,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哪怕这是你的首次暑期档之旅,我们也应该制造出一些水花。”

  “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于是,伊芙用了一些办法,好心提醒迪士尼,暑期档还没有结束,迪士尼还有一部电影准备登场呢。”

  “然后,伊芙又唤醒好莱坞沉睡的记忆,让人们想起去年夏天的一些惊喜。”

  “在这个关口,我旁敲侧击地提醒迪士尼,嘿,演员卡司里还有一位演员愿意随时配合宣传,承担起点燃观众观影热情的重任。”

  “嗒哒。”

  “我们就来到了这里。”

第295章 关键武器

  对迪士尼来说,2001年暑期档是一场灾难。

  本来,2000年暑期档就已经够糟糕了——

  “极速60秒”、“上海正午”、“扭转乾坤”、“一如既往”等等备受期待的作品表现都低于预期,最后迪士尼北美票房过亿的暑期档作品就只有一部动画片“恐龙”,这显然不是迪士尼希望看到的暑期档答卷。

  却没有想到,今年居然还能够继续下探底线,更加拉胯!

  “珍珠港”,年度重磅,不止迪士尼给予最高规格的待遇,铺天盖地的宣传已经持续超过六个月时间;整个北美地区、整个好莱坞也都纷纷给予密切关注。

  依靠“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打开事业的导演迈克尔-贝执掌导筒,后来打造出“加勒比海盗”系列的传奇金牌制作人杰瑞-布鲁克海默(Jerry-Bruckheimer)担任制片人。

  本-阿弗莱克、乔什-哈奈特、凯特-贝金赛尔击败一众强劲对手构成卡司的黄金三角。

  主创团队对电影表现出极大的信心,面对居高不下的制作成本,迈克尔-贝和杰瑞-布鲁克海默自愿放弃票房分红,三位主演也自愿降低片酬,确保每一分制作成本都能够用在刀刃上,但电影制作成本依旧高达一亿四千万美元。

  这让“珍珠港”成为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战争电影。

  即使撇开类型不谈,“珍珠港”也是仅次于“泰坦尼克号”制作成本最高的电影,成为所有人的热议焦点。

  人人都期待着“珍珠港”能够引爆今年暑期档的票房狂潮,却没有想到,这枚核弹却成为了一枚哑弹。

  口碑,全面崩盘,不止影评人,观众也不喜欢。

  北美地区一亿九千八百万美元、全球四亿四千万美元的票房成绩,粗粗一看,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但考虑到一亿四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还有迪士尼拒绝公开的宣传成本,这数字就显得特别寒碜。

  扣除海外发行,扣除院线分红,加加减减一番,迪士尼不仅没有赚钱,可能还需要面临两千万美元以上的损失。

  如果说“珍珠港”至少还砸出了一些水花,围绕电影围绕演员的讨论数不胜数,在一片骂声之中强势出圈,未来影碟的租赁和销售还能够为迪士尼挽回一些损失;那么另外一部作品就连水花都没有一点,才真正让迪士尼内伤: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

  什么?

  没有听说过?

  没有关系,因为真正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也没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电影的制作在九十年代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以皮克斯和梦工厂为首的工作室正在改变行业规则,正式从2D时代跨入3D时代,始终坚持2D制作的迪士尼渐渐跟不上行业的步伐。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这是迪士尼传统意义上2D制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为一个时代画上句号。

  电影制作成本高达一亿两千万美元,并且在迪士尼乐园位于奥兰多的总部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首映式,希望能够为2D动画电影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然而。

  北美八千万美元、全球一亿八千万美元的最终票房成绩,令人大失所望。

  尽管迪士尼没有公布详细情况,但根据业内人士预估,这部电影应该为迪士尼带来超过八千万美元的损失。

  “珍珠港”一比较,好像也就没有那么糟糕了。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的困境,导致迪士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Eisner)承受无数炮火。

  董事会认为,一切源于迈克尔-艾斯纳的判断失误。

  这不仅导致“小美人鱼”、“阿拉丁”、“美女与野兽”等等经典动画的幕后功臣杰夫瑞-卡森伯格(Jeffrey-Katzenberg)决裂离开迪士尼,联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大卫-格芬(David-Geffen)成立了梦工厂。

  同时导致迪士尼在时代进程上进入了错误的方向,拒绝听从杰夫瑞-卡森伯格的意见,没有跟上时代转入3D制作,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最强领域,正在慢慢成为公司继续前进继续发展的累赘。

  迈克尔-艾斯纳陷入困境。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后话。

  截止到七月为止,迪士尼没有能够扭转去年暑期档的低迷,反而又更进一步地滑向漫无止境的黑洞。

  也正是在这样的契机里,伊芙-威尔逊和埃德加-库克把握住了机会,终于让迪士尼看到了“公主日记”。

  本来,“公主日记”甚至不能算是中量级选手。

  一来是投资成本,只有两千六百万。

  二来是题材类型,浪漫爱情喜剧的票房天花板比较明显,至今为止依旧没有一部两亿美元的作品出现。

  在迪士尼今年暑期档的一系列作品里,最多也就是轻量级选手。

  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

  连续遭遇沉重打击之后,迪士尼迫切需要挽回一些颜面、止住下滑颓势,在垃圾桶里翻翻捡捡找寻一番,盖瑞-马歇尔和朱莉-安德鲁斯加持的“公主日记”轻而易举就脱颖而出。

  而伊芙和埃德加所需要做的就是,提醒一下他们:

  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方式,主打安妮和朱莉,这样的宣传很难打开局面;不如考虑一些不同的切入点。

首节 上一节 187/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