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278节

  专题。封面。并且,鸠占鹊巢。

  按照原计划,“综艺”杂志这一期封面是汤姆-克鲁斯。

  汤姆-克鲁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的暑期档大片“少数派报告”即将于六月二十一日登陆各大院线,这部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发行的作品也已经陆陆续续展开前期宣传,其中就包括“综艺”的专题报道。

  但是,埃德加撬动了杠杆,甚至说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出马。

  “综艺”最后时刻撤下“少数派报告”的专题,临时改弦更张,采用安森作为封面,围绕安森撰写专题——

  一切,全部发生在短短一周时间之内。

  暗潮汹涌,风云变幻。

  这是一次冒险也是一次难题,但重点在于,埃德加抓住了机会,甚至就连威廉-莫里斯也站在埃德加身后,彻底无视索尼哥伦比亚方面的警告,支持埃德加完成整个项目的推动,成功上扬了一幕奇迹。

  这一期“综艺”杂志,成为转折。

  杂志的焦点就是安森,不是“今夜秀”也不是“蜘蛛侠”,纯粹就是安森,在暑期档即将揭幕的紧要关头,堪称大胆,却另辟蹊径地杀出一条血路,如沐春风地为读者们带来暑期档之外的全新谈资。

  故事,从巴黎时装周切入,讨论安森对时尚品味对模特走秀的观点;随后转入乐队,谈论曼哈顿街头演出以及“今夜秀”的神奇经历;最后落脚演员,即将上映的“蜘蛛侠”是安森首次作为主演独挑大梁的作品,自然而然地谈起安森对表演对演员的看法。

  时尚,“今夜秀”,“蜘蛛侠”,这些话题都不是重点,唯一的重点就是安森自己,他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他经历这些热点的感受以及他对不同事物的理解。

  最后的最后,“综艺”杂志给予这样一个收尾结论:

  “谁是安森-伍德?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眼里也有不同的安森-伍德,他是一个等待挖掘的谜题也是一本等待阅读的著作,没有人知道具体内容如何,一直到自己开始了解为止,旅程才刚刚开始。”

  “综艺”杂志不愧是好莱坞业内权威专业杂志的两大山脉,一篇深入专题报道完全看不到短短数天赶工的敷衍和潦草,反而另辟蹊径地全面展现一个新人——

  值得期待也值得挖掘的新人。

  并且,将答案交给读者。

  这一期“综艺”杂志,短短三天之内就疯狂卖出四十万册,轻而易举创造“综艺”杂志2002年的最高销量,千禧年以来仅次于布拉德-皮特和詹妮弗-安妮斯顿结婚报道的那一期杂志;但现在杂志依旧在销售,后续完成反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安森,“综艺”。

  “综艺”,安森。

  完美双赢。

  事情,发展到这一幕,亚当就知道已经脱离控制了——

  “蜘蛛侠”,强势进入大众视野。

第443章 识时务者

  显然,事情的发展已经偏离轨道,彻底打乱索尼哥伦比亚的宣传计划,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全力推动。

  事已至此,亚当-斯科特已经没有选择。

  坚持毫无意义的自信与骄傲继续唱反调,只会作茧自缚、自断生机;他们不仅需要牢牢抓住机会顺势而上,而且需要尽快加快抓住这股声势展开宣传——

  识时务者为俊杰。

  自己打脸?

  那又如何,只要“蜘蛛侠”的票房能够取得成功,那么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将一笔勾销,没有人会追究。

  谁能够想到,一次关于街头演出独立乐队的采访最后演变为暑期档预热宣传的滚滚热浪,一次担心安森可能全面暴露短板的脱口秀却演变为扭转局势的转折?

  事情,彻底偏离轨道。

  但重点在于,索尼哥伦比亚苦苦等待苦苦追寻的声势已经形成,亚当没有理由错过。

  不仅不能错过,而且必须牢牢把握,第一时间借势。

  于是。

  索尼哥伦比亚也展开行动,带着使命必达的决绝,调动手里资源全力推动,宣传铺天盖地地展开。

  杂志?跟上。

  电台?跟上。

  脱口秀?也跟上。

  全面不设限。

  不过,这次亚当和埃德加站在同一艘船上达成共识:

  脱口秀,不应该泛滥。

  尽管人们因为“今夜秀”而对安森产生浓厚兴趣,期待继续在脱口秀看到安森;但如果安森持续现身次数太多,反而可能过犹不及,快速引发厌恶,“今夜秀”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新奇感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

  所以,脱口秀还是应该上的,但他们需要注意挑选——

  “奥普拉脱口秀”。

  这也成为“今夜秀”意外引起全方位热议狂潮之后,安森以及乐队成员答应下来的唯一脱口秀行程。

  一来,选择晨间脱口秀,不止避开深夜脱口秀的重复,同时也是瞄准不同受众群体展开精准打击。

  二来,晨间脱口秀在两大王牌节目之间做选择,同样来自NBC电视台的“今日秀”以及目前晨间脱口秀收视率王者“奥普拉脱口秀”,后者最终胜出——

  不是因为收视率,而是因为节目形式。

  “今日秀”希望乐队能够在纽约洛克菲勒广场进行现场演出,但问题在于,乐队目前就只有两首歌,就连一场小型演奏会最低标准的三首歌也达不到。

  而且,“今日秀”侧重乐队,希望深入探索乐队;但埃德加和亚当则希望侧重安森,讨论焦点是安森。

  “奥普拉脱口秀”则愿意给予安森和乐队一期节目的专访时间,深入讨论节目形式以及访谈内容之后,最后敲定下来,继深夜时段的脱口秀王者节目之后,安森以及乐队又将登上晨间时段的脱口秀女王舞台。

  精准定位,拿捏分寸,并且恰到好处的饥饿营销。

  一步一步地,宣传全面展开。

  铺天盖地,狂轰乱炸——

  字面意义上地。

  难以置信的是,似乎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都在帮忙,不止索尼哥伦比亚而已,也不止NBC电视台而已。

  诚然,一旦暑期档揭幕,不同电影之间就是竞争者,展开你死我活的较量;但是,在那之前应该关注大局。

  整个娱乐产业的低迷。

  去年“九一一事件”的阴影依旧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上空,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又以什么为转机重新唤醒市场活力。

  这件事,不止关于一部电影而已,而是整个行业性命攸关的事情。

  此前,人们关注“蜘蛛侠”,有种袖手旁观的味道,甚至还有一些幸灾乐祸,如果索尼哥伦比亚栽跟头的话,他们不会拍手鼓掌却也是喜闻乐见。

  而现在,机会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窗口一缕微弱的时光,尽管电影产业也不确定这是否就是转机,但既然已经出现转机,他们就应该放下偏见和分歧,万众一心地度过难关,这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而已。

  一旦“蜘蛛侠”能够破局,市场回暖,其他所有电影都将会获利。

  这,叫做格局。

  此一时彼一时——

  难怪“少数派报告”愿意把“综艺”封面机会让给安森,甚至就连汤姆-克鲁斯也没有抱怨。

  难怪“星球大战前传”方面没有对安森抢走“今夜秀”风头发表任何意见。

  难怪“综艺”、“好莱坞报道者”业内两大山脉难得一见地齐心协力。

  自上而下地,同心协力。

  哪怕不帮忙,至少也不要成为阻碍。

  比如娜塔丽和伊万。

  显然,他们不好受,代表剧组出演“今夜秀”却彻底沦为背景,那些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冷嘲热讽还是格外伤人,让他们笑容满面地追捧安森确实是强人所难。

  但至少,他们也没有站出来唱反调。

  “星球大战前传”剧组也怀抱期待,如果“蜘蛛侠”唤醒市场、完成预热,也许这也将成为他们引爆市场的契机、到时候“蜘蛛侠”反过来为他们铺路——毕竟,“星球大战”依旧是北美大陆当仁不让的第一流量

  一报还一报。

  挺好的。

  于是,整个好莱坞就见证千载难逢的一幕,全部人牢牢团结在一起,报纸、杂志、电台以及电视展开全面热议,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自发性地切入讨论,一个松散却自律的共助联盟就这样悄然发力。

  种种原因之下,“今夜秀”的热潮就被推向一个全新高度——

  安森。

  强势刷屏,角角落落,无处不在。

  不管是否观看“今夜秀”,不管是否好奇乐队或者电影,但至少“听说”过一次,这也成为暑期档揭幕前的重要转折。

  自然而然地,“蜘蛛侠”宣传行程的密度和强度也上升两个档次,索尼哥伦比亚的宣传投入真正发狠,完全不吝啬真金白银,以最高规格最高待遇展开宣传。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全面升级!

  毫无疑问,这就是安森成为演员以来最繁忙也最疲倦的一段时间,本来“蜘蛛侠”就已经安排了一系列宣传行程,现在得益于“今夜秀”的爆红流量,安森的宣传行程数量直接翻倍,忙碌到脚不沾地。

  现在,安森终于真切感受到“主角”肩膀上的重量。

  难怪“两千万俱乐部”不是随随便便能够进入的,演员拿到多少片酬就必须承担多少票房的责任重量,如果最终票房不如人意,证明演员性价比太低,未来电影公司再看到高昂的片酬数字可能就会望而却步。

  演员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宣传期自然需要卖力。

  现在,则轮到安森了。

第444章 全面发酵

  一切,都是全新的,也是陌生的。

  过去这三周时间,安森的生活就这样被卷成一团塞入甩干机里,然后摁下高速甩干按钮——

  酒店。车厢。

  两点一线,他的脚步遍布整个北美大陆的角角落落,不断在不同城市奔波宣传,日日夜夜都在颠簸。

  要么在酒店或者车厢里,要么在电影院、摄影棚、录音间、见面会会场里,全部都是方方正正的盒子,密闭空间,偶尔能够窥探到车窗之外快速后退的街道,却来不及细细打量就已经昏昏沉沉进入梦乡。

  城市?

  不要说游玩浏览了,甚至就连打量的时间也没有。

  反正,每天就是不同室内场景千篇一律地不断切换,到底是在新奥尔良还是在丹佛、到底是在小石城还是在墨西哥城,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就连采访、对话、观众互动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相同的话题相同的互动相同的模版一直在复制黏贴,即使再多的激情也在漫长的重复之中消磨殆尽。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2002年,“全球首映”的概念已经存在却暂时没有流行起来,所以宣传脚步暂时局限在北美大陆,并没有横跨大洋横跨大陆地满世界飞行,漫长而枯燥的宣传似乎还可以忍受。

  前世安森阅读过一篇三届奥斯卡影帝小金人得主丹尼尔-戴-刘易斯的采访,他表示:

  宣传比拍摄电影累多了;而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更是令人精疲力竭。

  当时,安森还不理解;但现在,安森终于有那么一点点理解了,电影光鲜亮丽的繁华与喧闹背后,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宣传,不止是疲倦而已,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碾压。

首节 上一节 278/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