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斩三尸的缘故也是为了能够更好感悟大道法则。但他身怀鸿蒙紫气,如果说这方世界谁最有希望以力证道,那肯定非他莫属。
安言决定了,如同金仙之时那样,同修三种法则。
即便最后不成功,他也可以主攻雷之大道。
打定主意后,安言全身心投入鸿蒙紫气之上。
到了这一阶段,再修其他圣人之法便是死路一条,要踏出自己的道来,摸索前行。
圣人之法,修到尽头对应的那一尊圣人就是你的大敌,除非你能够以准圣之身逆斩圣人。
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
不然,到了大罗,几乎所有人都会默契放弃之前修炼的功法,选择自己创法。
要如何创法?
安言没有头绪。
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一句话的意思。
什么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
就好像他现在一样,想创法,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浏览过多少功法秘籍、道经典籍。
他睁开了眼睛,来到敖烈他们面前。
“师父,有什么事情吗?”
见到师父打坐清醒过来就走来找他们,敖烈问道。
安言也不客气,直接道:“为师现在需要很多功法秘籍、道经典籍,我想看看你们以前修炼的功法。”
“师父,我和大师兄他修炼的都是妖族之法,没关系吗?”
“没事,一样可以触类旁通,大道同归。”
安言摇头道。
孙悟空闻言,主动上前道:“安哥儿,我把我修炼的功法也给你吧。”
听到悟空的话,安言惊讶道:“可以吗?”
“安哥儿你不是外人,只要你不外传就行。”孙悟空摇头道。
他相信师父他老人家一定会理解的。
菩提祖师:你给都给了,我不理解又有用吗?
猪八戒和沙和尚见状,也是纷纷给了自己的功法,牛魔王也一样。
大品天仙决、中天北极御水真法、琉璃宝法、北都煞决,这就是四人的修炼之法。
除去牛魔王的妖族之法,其他三样都是仙家之法。
就连唐三藏也来凑热闹,捧着经书不好意思道:“安言,我就只有这些佛经,如果你不嫌弃的话。”
至于修炼的功法,他修炼的功法都是安言给的。
而安言也是来者不拒,无论是道经佛经,只要有用就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就这样,安言除了日常的感悟大道外,也抽出一部分时间来浏览群书,双管齐下。
这一走,不知不觉又到了炎炎夏日。
荷叶绽青盘,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摇葵扇。
一座大城出现在面前。
在经过前面的城池时,安言他们就得知,这里便是朱紫国的王城。
一路走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番邦国家,唐三藏心生感触,“又下一城,西天依然遥遥无期。”
孙悟空打趣道:“师傅,那还不是你们佛门多讲究,不然俺老孙早就到灵山取到真经回来了。”
道理唐三藏知道,奈何佛祖不给,非要考验,他又有什么办法?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传经那个人都不急,三藏你也不必着急,行到何时就何时。”
安言一手轻拍牛身,一手捧着一本佛经率先往王城而去。
作为一国之都,王城十分气派,甚至不亚于长安城。
四大部洲浩瀚无比,大唐的威名在这里已经不是那么受用了。
而且这里的人和事,也不见得比大唐差,显然也是一方大国。
道士、骑牛、观佛经,如此怪异的组合,回头率十分之高。尤其是猪八戒他们,更是引得游手好闲者驻足观看。
街头的轰动,引起了城防军的注意,一小队兵马驱散人群,将安言他们围了起来。
领头的军士看见孙悟空、猪八戒和熊罴的嘴脸,暗暗心惊,连忙喝问道:“你们是何人?来我朱紫国所为何事?”
安言放下佛经,儒雅道:“贫道自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而且,路经贵国想换取通关文书,别无他意。”
“原来是这样。”
军士松了一口气,不是闹事的就好。
于是,他派人将安言他们带到了会同馆。
第504章 赛太岁
在会同馆休息一晚。
翌日。
安言他们早早就起来前往王宫倒换关文。
王宫殿阁峥嵘,楼台壮丽,是与大唐不一样的风格。
来到端门外,说明了来意后,黄门官不敢怠慢,只怕这些都是高人,快步来到大殿圣前禀报道:“朝门外有东土大唐来的使者两人一道一僧,要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想倒换通关文书,正在外面听候陛下旨意。”
久病不愈许久没上朝的国王闻言,大喜道:“寡人久病在床,久不召开早朝,不曾想今日刚重开早朝出榜招医,就有使者远道而来。”
“宣他们进来觐见!”
“宣!”
“大唐使者进来觐见!”
好在这个时候还不行跪拜礼,不然安言铁定得和这些国王闹翻。
安言和唐三藏,将各自的通关文书交由太监呈上去。
至于孙悟空他们,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安言和唐三藏两人决定让他们留在外面。
朝廷上的文武百官有不少都是古稀老人,万一要吓出个好歹来,还得把魂找回来。
国王在看到两份通关文书上写的理由,不禁惊奇出声,“好生奇怪,道长你的文书上写着的是传经,法师的上面则是写着求经。”
“这是为何?”
被这样问,安言和唐三藏已经习惯了。
安言道:“贫道传经,是为了一个答案。”
“哦?什么答案?”国王好奇问。
安言娓娓道来。
“多年前,佛祖如来在灵山上开盂兰盆大会,与诸佛僧人分享百样奇花,千般异果,讲经传法。”
“在结束前,佛祖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其中说我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又说他西牛贺洲,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但人人固寿。”
“在听到这样一段话后,我便生出了西行验证的心思,想一睹是否真实。”
国王闻言,没有急于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好奇问道:“那道长从大唐走到我朱紫国,心中可有答案了?”
“我看是言过其实。”安言不怕开口得罪佛祖,直说道。
“当今大唐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无天灾人祸。”
“反观我一路西行走来,路遇大小妖怪无数,强人拦路出没。”
“也不见得不贪不杀,养气潜灵。”
即便是扯上唐朝以前的历史来说,难道西牛贺洲的皇朝就没乱过?
前面那祭赛国,还想朝外动兵呢。
更不要说,有大妖盘踞,危害人间。
国王一听,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顿时心生同感,叹道:“道长之话,正说在我心头。”
他不敢说佛祖的不是,万一是个小气鬼,自己岂不是遭殃。
殊不知,他现在遭的祸,也与佛祖脱不了关系。
唐三藏也没有什么好说,事实胜于雄辩。
哪怕他想说佛祖说的有道理,但一路走来的见闻,实在是让他说不出口。
此刻看见国王似有难言之隐,他开声问道:“陛下,听你之言,莫不是遇到事情了?”
按照前面一路走来的惯例,国王肯定也是遇到了不平事,正等着他们去化解。
单从国王外貌,就看得出了。
只见国王面黄肌瘦,形脱神衰,一副大病在身的样子。
安言也是道:“要是信得过我们,可以说给我们听,或许我们能解陛下之困。”
国王一听,想到安言刚才提及仙神妖怪之事,恐怕不是常人,于是叹道:“不瞒二位,寡人已经久病在床多时,药石无用,怕是时日无多了。”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顿时惶恐道:“请陛下恕罪,是臣等不力。”
安言知道,朱紫国的国王这是相思成病,是心病,所以药石无用。
“如果陛下信得过贫道,等下了早朝,贫道愿为陛下治病。”
“我观道长不是常人,肯定有过人之处,那就劳烦道长了。”
在批了通关文书后,国王就直接退朝了,现在什么事情都比不上治他病重要。
而文武百官也不敢说什么信不过的话,如果现在站出来,不正撞陛下枪口上了吗?
他们找不到人治,现在有人说能治他们又拦住,是何居心?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人想做。
很快,国王移驾寝宫,召来太医在一旁供安言使唤。
唐三藏知道安言法力高强,凡间再棘手的病,也只是一道仙气的问题,因此很放心。
早被这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国王,期盼道:“道长,你要怎么看?”
“不用看。”安言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