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1992 第27节

  被反驳了,张起航倒是一点都没生气,他笑眯眯的点头:“您说的有道理,如果是正常来说,这么重的手推车肯定没有人推的动,但如果是这个车是自带一个小发动机呢,您觉得这种小推车在工地上有没有前途?”

  “带个小发动机?”王队长听的一愣:“那……那……得烧多少油?”

  “平均下来的话,差不多一个小时0.7升吧。”

  “一个小时0.7升啊,”王队长眨了眨眼:“按照一天干10个小时来算,那就是7升的样子?”

  他有点明白这位工业局的同志来工地上的目的了:或许真的他他刚刚和自己说的那样,是来工地上来做调研的?

  “应该用不了这么多,”张起航说道:“我说的一个小时0.7升的油耗是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一直不怎么停的那种,可在你们工地上,没有哪个小推车会被使用这么长时间吧?我觉得一天能有烧个四五升的油也就差不多了。”

  王队长想了想,点头:“确实,四五升就算是到头了。”

  说到这,他忽然兴奋起来:“领导,你们是要做这种带发动机的小推车吗?”

  张起航笑着点头道:“我们这不是正在调研么,你们建筑行业就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之一,如果大家能够接受这种带发动机的小推车,这个项目我们肯定是要上的。”

  王队长激动了,连连点头道:“领导,我给您说,这个的项目您一定要上!我给您算一下啊,您看,您都说了,这个小车一天只烧差不多四五升油,现在的汽油,一升只要一块钱出头,也就是说一天下来也就五六块钱的油钱,可这个小车如果用来推砂浆呢,说是一趟顶两趟,可实际上没有哪个小工会装那么满,实际上这一趟就能顶现在用的人力灰斗车三趟,算起来,相当于一个小工干了三个小工的活儿。

  这还是砂浆,如果是推砖之类比较重的活儿呢?

  我们现在用的小推车,说是能推200斤,但实际上那些小工们能装个100斤的红砖就算是到顶了,早晨还好,尤其是到了下午,小工们累了,想要偷个懒,说不定一车只装了七八十斤的砖,如果这个小车当真能装五六百斤,因为不用小工自己出力,完全是靠发动机带的,基本上可以装满,那岂不是意味着有了这个小车之后,一个小工就可以干五六个小工的活?

  领导,这个小车你们什么时候能够生产?如果生产了,我一定要买几辆。”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也是看中了这一辆小车可以顶好几个小工干活,才考虑要上马这个项目,”张起航笑眯眯的说道:“不过就是价格有点贵啊,如果这个小车的价格是2000上下,您还会不会买?”

  “2000上下?”王队长一愣:“这么贵啊。”

  这个价格可是结结实实的超出了他的预料,刚刚他下意识的觉得有个四五百块钱也就差不多了。

  “没办法,我们给这车装的是摩托车的发动机,”张起航无奈的道:“您想想一辆摩托车多少钱?哪怕是最便宜的嘉陵50,不都三四千么。”

  听张起航这么说,王队长下意识的点头:“这个……倒也是……”

  ————————————

  PS:兄弟们,不好意思,有点晚了,从明天开始正式恢复三更。

  (本章完)

第69章 走访:中(13)

  一辆人力手推车很便宜,但如果是装了一台摩托车的发动机的话,王队长觉得2000左右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了,毕竟摩托车都那么贵。

  不过重点不在于价格,而在于买了这个车之后还有多大的赚头?

  身为小包工头,王队长对数字很敏感,他的脑子立刻飞快的转动起来:

  如果这位工业局的领导嘴里说的这个小车能当5个小工使唤(毕竟小工还能干点其他的活),现在一个小工一天差不多是10块钱,一个月300,五个小工一个月就是1500,一年就是18000;

  有了这个小车之后,只要一个小工和一辆车,首先是小工的工资,一个月300,然后就是烧油,一个月就是200,这俩一个月就是500,一年就是6000,再加上买小车的2000,一年就是8000,等于买了这个车,自己一年可以多赚10000?!

  对了,这还不止,这还是第一年,这种小车又不是只用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也可以用啊,正常情况下用个五六七八年肯定没问题,等于从第二年开始就省下了买车的钱,也就还意味着这个小车每年都可以让再多赚2000块钱,也就是每年多赚12000!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即便是打个七折,买了这个小车,因为少雇了人,自己一年也可以多赚8000多块钱!

  算明白了这笔账,王队长的表情立刻灿烂起来:“领导,你们这个产品什么时候投放市场啊,如果真的是2000一辆的话,我打算买两辆。”

  “快了,最多几个月吧,”张起航笑眯眯的道:“到时候做出来之后我一定带着样品来找你。”

  “那您一定要说话算话啊,”王队长立刻点头,大概是觉得不放心,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另外我也认识不少朋友,可以帮您介绍一下。”

  还有这样的好事?张起航乐了,连连点头:“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

  …………

  从这个工地上出来,张起航上了马路边上停着的一辆昌河面包,对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小伙子吩咐道:“大军,走吧。”

  之前考虑到接下来自己要考察的地方挺多,加上这段时间厂子里的账上又有了钱,张起航不肯亏待了自己,又买了一辆昌河面包车作为自己这段时间出来考察的座驾,而且直接买的高配带空调的版本——反正过了这段时间,也可以放在单位里用不是?只有一辆桑塔纳作为领导的公车委实是天磕碜了点。

  至于这个大军,全名叫赵大军,是前段时间刚刚从民政局那边分配过来的那批退伍军人当中的一个,因为有驾照,张起航就抓过来给自己当了司机。

  赵大军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反动车子,而是建议道:“厂长,这马上就要中午了,要不咱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

  张起航摇摇头:“再跑一家工地吧,趁着这会儿工地还没下班,咱们再找一家工地问问,等跑完了这个工地,咱们再找地方吃饭。”

  “好咧!”

  赵大军立刻点头,既然厂长这么吩咐了,自己照做就是。

  ————————————

  寿@光县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三元朱村村头,背着手、正出来转悠的村支书王乐意看到两个小年轻正探头探脑的往一个冬暖大棚里面瞅,连忙快走几步,大声喊道:“唉,唉,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虽然现在是夏天,并不是起大棚的时候,可谁知道这俩小年轻是不是打算偷点什么东西?

  听到有人在喊,张起航转过身,就看到一个中年汉子快步向自己和小赵两人走过来,嘴里还大声的撵人:“赶紧走!赶紧走!”

  张起航没有走,而是笑眯眯的迎上去,上来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这位同志你好,我们是琅琊地区工业局的,我姓张,来你们这是做个调研,您方不方便跟我聊几句?对了,这是我的工作证,您要看一下吗?”

  这年头,能在国家机关上班的人简直就等于是官方给备书了“这位同志是位好同志”,所以听张起航说他是琅琊地区工业局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王乐意顿时一怔。

  再看看张起航递到自己面前的工作证,一愣之后他连忙摆手,脸上的警惕也随即消失不见,客气的道:“不用咧不用咧,原来是张同志啊,张同志你好,我是三元朱村的村支书王乐意,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我。”

  张起航有些惊讶:这么巧,竟然遇到了三元朱村的村支书?

  对于这位王支书,张起航可是太熟悉了,寿@光能够成为“华夏蔬菜之都”,成为华夏冬天的菜篮子,一切都始于这位王支书,张起航实在是没想到自己不过是来这边随意的走一走,竟然这么巧就能碰到了王支书。

  不过这倒是正好,张起航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掏出烟,先是递给王乐意一根,在帮王乐意点了火,这才微笑着开口说道:“王支书,是这样的,我想要问一下,咱们这些大棚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收拾?”

  “到农历9月底就差不多了,”王支书也没有隐瞒,张起航国家公务人员的身份让他非常信任:“9月底的时候虽然还不用罩棚子,可施肥、下种这些活儿都得开始了。”

  “是这个道理,”张起航点点头,接着问道:“那咱们干活的时候都是用什么工具?嗯,我说的是比如咱们是用什么工具把化肥推到地里,再比如咱们种的菜成熟、采摘下来之后,又是用什么工具运出大棚?”

  王支书奇怪的看了张起航一眼,很奇怪张起航为什么会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不过再看看张起航白白嫩嫩、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模样,心里头顿时释然:这个小年轻十有八九就是个从城里出来的、刚刚参加工作、什么都不懂的娃娃。

  既然是个不懂农活的城里娃,王支书倒是没有嘲笑他,而是随口说道:“还能用什么,独轮车呗,除了独轮车,还能用啥……嗯,独轮车你知道吧?”

  (本章完)

第70章 走访:下(23)

  张起航立刻点头:“独轮车我知道。”

  这玩意儿谁不知道啊,哥们我不但知道,我们家还有呢,小时候没少坐在爸妈推着的独轮车上,和爸妈一起下地干活——爸妈干活,自己在一边玩。

  张起航的话,让王支书心里头下意识的接了一句:是在电影里面看过的吧?

  不过身为村支书,他也不至于这么没智商的把这话说出来,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倒是张起航,说完之后,他接着说道:“我看大棚里面土质这么松软,用独轮车应该很累啊。”

  “那肯定累啊,不过累点有什么关系,关键是能挣钱不是?”说到这,王支书得意的笑了:“小张同志你知道吗?我们村从89年秋天开始搞这个蔬菜大棚,当年谁也不敢干,是我带着我们村的17名党员打头阵,结果你猜怎么着?

  忙完了春节,我们全部17个大棚,最少的都赚了2万多,我家的大棚赚的最多,赚了3万多,我们17个人,人人都是好几个万元户!

  能赚这么多钱,累点算啥?”(以上资料属实)

  “太厉害了,”张起航大拇指一竖,一脸的钦佩:“89年秋天、90年秋天,再加上去年秋天,这三个秋天下来,您家赚了差不多小10万啊。”

  “呵呵……没那么多没那么多,”王支书笑的一张脸灿烂无比:“我就是给我们家两个孩子盖了两栋宅子、买了两辆拖拉机,还有摩托车,手里也不剩什么钱了……”

  说到这,王支书忽然反应过来:“对了,小张同志,你说你过来是因为你们地区工业局要搞个什么东西,你们要搞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是这样的,我们这次准备搞的东西,是专门为了解决农民兄弟从田间到公路的这最后500米的运输痛点的工具,”张起航一边说着,一边从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是他根据这段时间调研而画出来的图:“一种是这种独轮车,一种是这种两轮车,这两种车都带一个小发动机,装个四五百斤没有问题,您觉得,如果是您,您会买这种车吗?”

  王乐意支书接过张起航的图仔细看了起来,片刻后,他点点头:“这倒是个好东西,不管是独轮车还是两轮车,人只需要把好方向就行,使力气的活儿就交给发动机了,这么一来不管是往田里弄化肥还是蔬菜成熟之后推出来,人都不累了,是个好东西……你们准备卖多少钱?要是价格合适的话,我也准备来一辆。”

  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两种车的好处。

  为了过上好生活,农民兄弟并不介意吃苦,但不介意吃苦并不意味着农民兄弟就喜欢吃苦,吃苦是为了过上好生活,而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就像农民兄弟赚到了钱,也想要买自行车、买彩电、买摩托车、买拖拉机三轮车一样,谁不喜欢更好、更轻松的生活呢,张起航弄的这个东西也是如此,带了个发动机,价格肯定比独轮车贵,但人轻松了啊,原本干一天的活,整个人累的腰酸背痛,现在有了这个东西,说不定半天的时间就能把活全部干完不说,人还落得个轻松,剩下的半天时间做点什么不好?

  张起航小心翼翼的问道:“如果我说这个车的价格是在1800到2000之间,您还能接受吗?”

  “1800到2000?”王乐意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这么贵?”

  “嗯,”张起航点点头:“没办法,能装在这个东西上的发动机就只有摩托车上的小发动机,您看看一辆小嘉陵要卖多少钱?”

  “这倒也是,”王乐意点头表示赞同:“不过要是这么贵的话,有多少人能够接受这个东西,那我就说不准了,肯定有人舍得花这笔钱,但也一定有人舍不得,反正我觉得是销路肯定是有的,但能卖多少这个我可不好说。”

  张起航对这个回答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点点头:“那您呢?”

  “我?”王乐意笑了:“我都50出头了,有这么个东西肯定是方便啊。”

  张起航明白王乐意的意思了:“谢谢您了王支书,您的这个建议对我们非常有用。”

  王支书摆摆手表示不客气:“你们这个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不过我倒是有个建议。”

  “哦?您说。”张起航说着,同时分外狗腿的在帮王支书点上了一根烟。

  王支书也不客气,自己年纪都50出头的人了,比这小子的爹的年纪都大,给老子点根烟怎么了?惬意了吸了一口,这才说道:“你们这个东西吧,我觉得市场肯定是的,但主市场不应该是我们这儿,我们这儿是平原,销路应该不大,你应该去种果树的山区那边看看嘛。

  这几年水果的销售情况很好,那些果农都赚了不少钱,可山区嘛,上山的路可不好走,说不定就是一条二三十、三四十公分宽的羊肠小道,拖拉机之类的农机根本就上不去,那些果农不管是春天里施肥、夏天里打药还是秋天里收果,不是靠独轮车就是靠人挑,人累的要死,可要是有这么一个东西,人不但不累了,上山的时候还相当于前面有个人拽了你一把,你说,你们这个东西在山区有没有市场?”

  对啊!

  我怎么就把山区果农这个市场给忘记了?

  张起航一拍脑袋,一时间懊恼不已。

  自己真是灯下黑,大姨家就是果农,以往大姨家秋天收黄梨、收山楂的时候,自己家、小姨家还有大舅小舅家都去帮忙,没办法,果树全在山上,就那么一条羊肠小道,要么小独轮车,要么步行,机动车辆?想都不要想。

  自己在设计这玩意儿的时候怎么就忘记了大姨家的情况?

  这个东西,确实是非常适合山区的果农兄弟啊。

  不过他也不准备放弃寿@光这个市场,根据资料的介绍,寿@光这边的蔬菜大棚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0000个,还有很多大棚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到今年冬天,寿@光这里将会有超过20000个大棚向全国提供新鲜蔬菜,20000个蔬菜大棚,这就是20000个农户,新建一个大棚不便宜,要上万块,那些新建大棚的农户未必舍得花钱买这么一个玩意儿,可那些前两年建了大棚、知道搞大棚有多么辛苦的农户,难道就不想减轻一下自己的负担?

  张起航认认真真的向王支书鞠了一躬表示感谢:“王支书,谢谢您,您的提醒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不客气不客气,”王支书连连摆手:“嗯,你们那要是有人想要学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种法,尽管派人过来,我王乐意一分钱不收的教!”

  (本章完)

第71章 样品(33)

  张起航回来了。

  此前,为了确定这款产品的市场接受情况,张起航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包括建筑公司、包工头、农场、种植户、果农甚至是工厂库管人员在内的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终于确定了这款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而在回来之后,张起航第一件事不是了解农机电启动市场的规模,而是来了解自己出门之前交待打造的样品车完成了没有。

  而此刻,自己出门之前交代的东西就摆在了自己的眼前。

  这两辆机动推车的“总工程师”:王家贵同志,忽然发现自己的心里竟然有些紧张。

  是的,在张起航赴任之前,空压机厂的技术人员都走的差不多了,但也还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走,而王家贵是空压机厂少有的几个懂点技术却没走的老师傅之一。

  当初王家贵是以技术人员的身份从市里的其他单位调过来的老师傅,之所以在空压机厂不行了之后依旧没走,一是因为年纪大了,出去也未必能够找的到好活儿,二则是因为王家贵的老伴走了、几个孩子也都成了家,工业局提供给空压机厂的那点儿工资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个人花销了。

  有工资没活儿,再加上马上就要退休了,王家贵也就懒得折腾,琢磨着就安安静静的等退休,可谁能想的到呢,还没等自己退休,空压机厂竟然迎来了张起航这个有本事的新厂长,一开始也没啥,可就看着新厂长这么三折腾两折腾,空压机厂竟然眼看着要起来了。

  起来了当然是好事,谁不乐意自己能多拿点钱?

  不过此刻,面对张起航这位厂长兼“总设计师”,王家贵心中却不免有些忐忑。

  张起航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的注意力全都在这两辆小推车上,两辆车一辆是独轮车,一辆两轮车,整个车架都是全新设计的,相比于现在常见的独轮车和双轮车,不但车架更大,看上去也更加粗壮结实。

首节 上一节 27/6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